作者:linnay
但她不太情愿。新闻三要素,时间地点事件,刻意模糊任何一个要素,都会有哗众取宠之嫌。这样把人骗进去关注他们原本无意关注的话题,和那些用“震惊体”标题吸引读者的无良小编,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
说她有良心也好,自命清高也罢,反正赵华枫不愿成为哗众取宠的人。
两人的坚持不好说谁对谁错。但他们有一点意见是统一的:必须想办法让缺乏基本化学知识的普罗大众,也能在点开第一时间就了解多氟烷基物质的危害。
这样,继续读下去的人才会更快意识到,为什么文章里要说一家化工厂作恶多端,他们究竟做了什么?
“要不我们多注册几个账号?你写的文章,多拟几个不同的标题。一旦决定发表,同时发在不同的账号上。他们或许能删掉一个账号、一篇文章,却很难监控整个网络。多有一篇文章撑过一分钟,多被一个人看到的机会也就大一些。”
两人已经绘声绘色地聊起如何自己给自己当“水军”了,刘二明小声插嘴:“也就是说,在我们发布报道之前,要先对目标受众进行预热。”
“是的,”王伟回答。“只要能调动起人们的情绪,那么哪怕对化学对环境对公共卫生毫无了解的普通人,也会开始理解为什么,和自己千百里之遥的化工厂违规排放有毒物质,也会对自己造成危害。”
最后的数据整合、分析完毕,再将拼图的最后一块——结论递交给赵华枫。预计还有一个月就可以完成最后的工作。
也就是暑假结束前,王伟希望开始第二次爆料。
高老师是王伟事件中罕见的知情还成年了的人。王伟当局者迷,刘二明和赵华枫还都是孩子;高老师虽然知情,但从来没参与过调查研究,应该相对是客观的吧?
听了刘二明讲述他们二次爆料的相关计划,高松然在电话另一端,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这样太危险了。赵华枫发表了前几篇批评文章,都差点让她被学工处批评。你是知道的,咱们三中虽然打着‘鼓励学生发扬个性’的旗号,但校领导层面其实很怕事。”
确实。三中办事财大气粗,愿意掏钱,但领导层还是小家子气。倘若这一次赵华枫遭到化工厂及其背后力量的报复,以三中那群校领导的德行,肯定第一时间把三中撇干净,放赵华枫一个未成年人独自承担瑞宜化工厂和背后势力的怒火。
刘二明有些失望。他跟着王伟做实验,父母同意了,高老师起初也没提出明确的反对意见。半年过去,数据测完了,要出成果了,怎么高老师还要突然告诉刘二明,“你做的事情不能公开发表”?
难道都是白用功吗?
高松然提出,调查报告依然可以发表,但为了孩子们的安全,从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文稿写作,这份功劳全记在王伟一个人头上就行。
刘二明兢兢业业测量数据,报告上不能写刘二明的名字;赵华枫最后为这份重磅调查报告定稿,但最终的稿件也会记在“作者王伟”名下。
刘二明和赵华枫两个热血方刚的学生,初听高松然这么说,齐齐摇头。可冷静下来了,高老师站在他们的角度,完全为他们的这个团队着想,是整体风险最小的策略。
参与爆料带来的名誉,比起人身安全来,什么都不是。
刘二明没说话,赵华枫却提出了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建议:“自古真情动人心。如今让人动真情的,无非就是文艺作品了。硬核的化学知识、调查报告不能那么快拿出手,但我们可以利用虚构故事的力量传达理念嘛……”
高松然在电话那头听得有点懵:赵华枫这话锋一转是想干什么?不写纪实报告,改编故事赚人眼泪了?
说起“编故事”,10班倒是有人擅长此道……
赵华枫提到了“温云茵”三个字,高松然知道,他和赵华枫想到一处去了!
第214章
放了暑假,温云茵一头扎进了她的小说创作世界。语文老师徐扬帆对她的才华赏识有加,还特意为她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暑假见闻、读书笔记、命题作文,每位同学的暑假作业要写五篇不同内容、不同题材的作文。
但温云茵是个特例。由于她的小说创作成绩斐然,徐老师大手一挥,免除了她写作文的负担。
她上一本小说作品《尼罗河之夜》,在完结的第一时间被高松然的米国导演朋友马修买走,改编成剧本。
翻译、改编飞速;拍摄地点选定、预算敲定,日常的筹备工作进行得相当顺利。
作为一部小成本电影,演员都是导演马修的熟人,拍摄日程紧张。马修相信,这部电影能在一年内成功上映发行。
篇幅不算长的《尼罗河之夜》写完,温云茵没有丝毫停歇,无缝开新,又兴冲冲地开始了新书的创作。这一次,她塑造了一位在不同世界里攻略帅哥的女主角。
在高松然看来,这故事有些许“玛丽苏”之嫌。不过,十几岁的读者对此情有独钟,他也犯不着阻止温云茵的创作热情。
不过,新书的创作过程却远没有先前的作品那般顺利。在写作的过程中,温云茵发现,自己更擅长的是构建一个宏大、史诗般的世界观,而不是快速推进情节的小故事。
她喜欢对自己笔下的世界做详细的背景铺垫、构建复杂的世界观,深入探讨历史、文化等宏大的主题,还会花费大量笔墨,不遗余力地营造氛围感,刻画角色的成长历程。
然而,这样缓慢细腻的叙事节奏,并不适应快节奏的单元故事。过多的场景和交织穿插的角色情节,使得单元文中的故事显得颇为冗长、拖沓。
在写作中迷失了方向,温云茵只得将这篇《攻略帅哥大作战》草草结尾。她还在构思下一部作品的内容之时,赵华枫却找上门来,带着现成的题材,希望温云茵能将其扩充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在和王伟探讨如何迅速有效地将王伟两年来的发现公之于众时,赵华枫提到了温云茵这个名字。高老师对此似乎也很赞同,认为找温云茵帮忙,不至于将大家都推上风口浪尖。
只有刘二明百思不得其解:温云茵,10班的语文课代表,一个写小说的,她能起到什么作用?
在华国的高中教育体系中,普遍存在一种偏见:理科比文科更有前途有价值,大部分高中老师还会潜移默化地给孩子们灌输“只有理科学不好的同学才会被迫学文科”的观念。
这种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即便是在不分科的三中,这样的偏见也根深蒂固。
而华国的高中文科教育的确太过偏重死记硬背,而非灵活运用知识点,又仿佛让偏见扎下了根,“文科生只会死记硬背”。
不少高中理科生对学文科的同学都产生了优越感。
遗憾的是,身为典型理科生的刘二明也不能免俗。在他看来,文科生,只有学成赵华枫这样,能用犀利的文字揭示现实问题,引发社会及执政者对于现实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且思想深度、逻辑性、结构性面面俱到,才称得上“有用”。
而温云茵算什么?写小说,缺乏实际用途,只知道追求浪漫的风花雪月,把生活中的一切艰难困苦都消解得无影无踪,与现实脱节。
电话里,尽管刘二明没有直说,但高松然很容易从他的语气中,听出他对温云茵的轻视。
“我和王伟都说好了,到时候,我们一个人注册10个……不,50个账号,一条一条慢慢发,不成功就成仁!还能怎么办?温云茵?不是我看不起她,她写那些什么女主角攻略帅哥的小说能有什么用?”
刘二明忽然想起温云茵的小说被改编电影的传言,略带讽刺道:“难不成,那部写法老国反抗殖民统治的小说,电影都要拍出来了?还能在片子里夹私货?”
听出刘二明过于骄傲,高松然知道,这会儿直接和他讲道理,很难改变刘二明对温云茵的偏见,他多半听不进去。
于是,高松然干脆转移了话题,提起了英语暑假作业:“英语作业是在于我给的阅读列表中选一本书,写读后感。建议你也别选了,我推荐你读《寂静的春天》。正好,这本书和你在王伟的实验室研究的内容也有相近之处,相信你能从中得到不少启发。”
刘二明不解其意。《寂静的春天》?这本书名他并不陌生,前几天和王伟吐槽英语作业时,王伟也曾推荐过它。高老师此时再次提及,显然并非偶然。
按照王伟的说法,这本书讲述的是杀虫剂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重大危害,然而这些危害在当时却并未收到科学界和政府的足够重视。
——这与他们现在面临的多氟烷基物质问题何其相似?在制作不粘锅、衣物防水涂层材料过程中产生的多氟烷基物质,为人类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它潜在的危害却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想必高老师也是这个意思,可是……这和温云茵又有什么关系?刘二明在心中暗忖。
“我知道了,高老师。王伟也给我推荐了这本书,我会去看的。”被忽然转移话题,无法继续抒发他对写爱情小说的温云茵的优越感,刘二明心底还是有些不服,情绪也有些低落。
高松然又说:“既然你已经在与王伟先生的交流中,对化学物质、环保问题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第一手经验,我想给你的作业拔高一个难度层级。王伟先生告诉我,他已经带你阅读了一些专业的科研论文。我希望你在读后感中能探讨这个问题:《寂静的春天》出版于1962年,在此之前,已有众多科学家对杀虫剂、农药滥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发表了论文,还有人在公开场合提出了批评。那么,比起同时期的科研论文,为什么这本书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还催生了米国环境署等国家机构呢?”
刘二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也许是因为先前的研究者,每篇论文只能研究一个课题的一个方面。而《寂静的春天》是一本书,它综合了前人的科研结果,得出了一个更加完整的结论。”
刘二明张口就来,让高松然有些不高兴。他板着脸,严肃道:“我平时是怎么教导你们的?在没有接触某个人或事物之前,不要轻易下结论。这本书你还没看过,你的结论又是从何而来?”
刘二明一时语塞:是啊,自己太想当然了,回答过于草率。
高松然的批评让他感到自惭形秽,却也激发了他的求知欲。他立刻上网下单,购买了《寂静的春天》的英文版。
刘二明的英语水平算不上好。第一遍阅读仿佛在打一场硬仗,前两页二十多个生词都是面目可憎的敌人。刘二明一一查阅,书上标注出来。第二遍阅读,他才勉强看懂什么意思。
短短两页,就耗费了半个小时的时间。
刘二明接受了高松然的阅读挑战,另一边,温云茵忽然接到班长赵华枫的电话,有些不知所措。
电话中,赵华枫提出了一个非同寻常的请求:希望温云茵能创作一部小说,并在其中巧妙地夹带一些私货。电话挂断,温云茵沉思良久,大致明白了班长的意图。
几个月前,她听说赵华枫一直在调查一起被掩盖的环保危机,但却没有眉目。之后的调查情况如何,温云茵也再没有跟进关注。
赵华枫并没有向温云茵透露太多关于王伟的事。但她也没有隐瞒自己找温云茵帮忙的目的。她要发表有关这起环保危机的调查报告,又担心自己的调查报告可能无法引起大众的足够重视,希望通过温云茵的小说创作,为调查报告提前造势。
虽然温云茵并不确定这种“预热”能产生多大的效果,但她还是答应了。
口碑大幅下跌的攻略男主快穿文,让温云茵受到了不小的打击,以至于她一度都开始自我怀疑,自己还适不适合走文学这条道路?
班长请她帮忙创作小说,说明还是有人欣赏自己的创作能力的!比起温妈妈看到女儿失落时显得有些空泛的安慰,温云茵从赵华枫的要求中,反而汲取到了更多的力量。
故事的主旨是环保;需要揭露某个邪恶组织滥用一种叫“多氟烷基”的物质并肆意排放的罪行;小说的写作目的,则是用平易近人的叙述手法,向人们科普这种物质的危害。
以上三点就是赵华枫的基本要求。
温云茵不擅长写作节奏短平快的单元文,但赵华枫的要求,却给了她构建自己宏大世界的可能。
坐在电脑前,温云茵文思如泉涌。很快便构建出了一篇完整的故事大纲。
故事发生在一个平行世界。这个世界的各项指标与地球相似,但生产力却略胜一筹。
近年来,社会平稳发展,没有战争的阴影,人们生活富足、科技昌明。
然而,这和平的表象之下却潜藏着愈演愈烈的危机:最近一年来,平行世界上的动植物乃至人类,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变。
第215章
农作物原本茁壮成长,与健康的同类无异。但随着季节的推移,不少农作物好像得了一种诡异的病变。生长初期,它们与健康农作物外观没有区别。
然而,当农民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满怀希望期待收获累累硕果时,农作物的叶片在一夜之间变得枯黄或者锈迹斑斑。它们不会结出任何果子。
更可怕的在于,得病植株还具有传染性。最终,一整片果园田地,农作物全部锈蚀,沦为一片荒芜。
病变不仅限于植物,动物和人类也未能幸免于难。生了病的动物乃至人类,会没来由地开始攻击身边的同类。
起初,人们只以为个别人忽然得了精神病,可当世界政府连绵不断收到来自民众的紧急上报,人们才发现,情况并不简单。
“我的老师在课上忽然不说话了,开始打我们学生!”
“我大伯在家庭聚会上忽然发怒,逮着周围所有亲戚的脑袋就打,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他变成丧尸了呢。”
“同事都说,今天早些时候,我在办公室里失了智,忽然把键盘摔在地上摔成了两半,而我却对此一点印象都没有。好像去上了个厕所回来,键盘就成两半了。”
这般报道在全国范围内愈演愈烈,很快,形势变得愈发不可收拾。那些疯了的人攻击性越来越强,全都丧失了理智,与此相关的死伤案件在世界各地不断上演。
这些人不会咬人,在发作期过后还会恢复正常,和普通人一样工作、学习、生活。除此之外,在这个叫“蓝球”的平行世界中发生的惨剧,和文艺作品中的丧尸围城相差无几。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危机,世界政府迅速采取措施。他们以统一收治的名义,将所有出现发疯情况的人都关了起来。从此,这些人音讯全无。
不少小道消息称,这些人都被关押在统一的收治中心,也有人说,他们被拉去并不是治疗,而是遭遇了人道毁灭。
对于“疯病”患者亲属提出的质疑,世界政府只给出统一回答——一切都是外星人的阴谋。为了征服蓝球,外星人将某种高辐射物质投放至蓝球各个角落。
世界政府还声称,他们殚精竭虑,派出专员,冒着巨大的风险寻找辐射源,并承诺一旦所有辐射源都被清除,研究出特效药后,那些被统一收治的病人就都能回家了。
世界政府还鼓励所有民众相互监督举报:“你们的身边一旦出现一个被感染的人,而你隐瞒不报,后果很可能是感染者数量激增,可怕的辐射病也永远无法在健康人群中彻底根除!”
有人在所谓的辐射病席卷世界之前就得了精神分裂症,偶有攻击他人的倾向,和所谓的辐射无关。然而,受到邻居举报,这些人被拉走了;
有人在街头目睹人贩子从坐轮椅的残疾母亲怀里抢婴儿,出于义愤出手干预,要殴打人贩子,反被人贩子反咬一口,说见义勇为者是因为得了辐射病才会追打自己。
人人自危的社会环境下,人们行事变得更加小心谨慎,生怕一不小心就被人当成“疯病”患者拉走,面临未知的命运。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年轻的石油勘探学家,名叫卫望——温云茵特意选用了与“王伟”谐音的名字。三年前,他还在学校读书时,听说在家务农的父母得了一种奇怪的“疯病”,被拉去了远方进行统一收治。
自那以后,卫望再也没有听过父母的音讯,但父母的失踪成为他心中的一根刺。
卫望是做石油勘探的。在一次野外采样中,他意外发现,他所勘探区域的土壤和水源中,检测出了一种叫做“哚辐完剂”的化合物,含量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