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怀若谷
凤绵被孙缙挠痒痒,嘿嘿直笑着。
南巡的日子早就定下来了,临出发的时候,一众在名单上跟着南巡的京城官员也都跟着忙碌准备起来,经历过了前一段时间的血腥风雨后,难得有了可以跟着南巡的机会,一众被压抑得很的官员们也都可以借这个机会狠狠松口气了。
武安侯府也准备了足足三大车厢的东西,拉货的马车车厢极大,所有缝隙都塞满了,其中凤绵的东西就占了不小的一部分。
要不是实在不方便带得太多,程乔和侯夫人想要给凤绵装上的东西还会更多。
出发那天,凤绵他们先是坐上了马车,前去离京城最近的港口,然后再上船。随行的人员太多,龙船自然是不可能都装下的,所以还有其它随行的大船跟着。
林清弦夫妇以及侯府其他人都在紧跟着龙船的大船上,凤绵跟着武安侯则住在了龙船上,上船第一天凤绵就见到了庆熙帝。
经历了两次中毒后,庆熙帝清减了不少,瞧着也没有以前那么健朗了,多了一点暮气,不过有孙缙帮他调理,精神头倒还算可以。
值得一提的是孙缙也在龙船上,还是除了谢循外住得离庆熙帝最近的一个。
孙缙对此倒是很想翻白眼,可是不敢。
“绵哥儿,听说你最近在学《论语》了,背几句来听听。”
庆熙帝看到凤绵,就让凤绵背论语,凤绵当下就明白孙缙的心情了。
都已经出来玩了,为什么还要背《论语》啊?
许是凤绵的小表情哀怨的有点儿明显,坐在龙船大厅内陪着庆熙帝的一众官员都忍不住想笑,有人促狭地对武安侯道:“听说你家这小外孙最不喜欢的就是读书?”
武安侯没说话,心里已经在想是谁传出去的了。
站在庆熙帝身边的谢循则鼓励地看着凤绵,他知道凤绵早就会背了,倒是不太担心。
庆熙帝这会儿也乐了:“绵哥儿,你若是背出来了,朕就把这个小貔貅镇纸赏给你如何?”
凤绵看着那个憨态可掬的小貔貅镇纸,眼睛一亮,这个好看啊。
他当即把手往后一背,站得笔挺笔挺的,微微仰着头张口就背了出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听凤绵用还带着奶音的脆嗓子背书,庆熙帝觉得倒也是一种享受。
最重要的是凤绵都背对了,中间甚至不带停顿地背出去好长一段才停下来。
“没了?”
“爹爹就教这么多呀。”
庆熙帝哈哈大笑起来。
谢循悄悄给凤绵比了个厉害的手势。
刚才和武安侯说话的大臣对武安侯道:“这……传言不实吧?”
武安侯得意道:“我们乖宝聪慧伶俐,便是不在读书上多花时间也是能背下来的。”
旁边被炫耀了一脸的大臣:“……”
武安侯以前也不这样啊,难道是有了外孙就变了?
庆熙帝说话算话地把小貔貅镇纸赏给了凤绵,凤绵接过小貔貅镇纸:“谢皇上恩典呀,我会好好爱护它呀。”
庆熙帝笑着逗他说:“这次怎么不叫皇上爷爷了?”
凤绵不好意思道:“我长大呀,要懂礼节呀。”
凤绵这话直把庆熙帝逗得哈哈笑了,又逗着凤绵问了几句话后才放他回到武安侯身边去。凤绵拿着小貔貅镇纸仔仔细细打量了一下,庆熙帝的东西自然都是珍品,这小貔貅镇纸就非常精致,材质也是顶尖的。
过了一会儿谢循就跟庆熙帝说想要出去透透气,然后就过来带着凤绵一块儿出去了。
坐在武安侯旁边的大臣又说了:“你家的小外孙和太孙殿下挺投缘嘛。”
前阵子光是听说东宫给凤绵的礼物,就送了好几波。
不少人都在猜测这是谢循想要讨好武安侯府,但看谢循和凤绵的态度,以及凤绵对这位太孙殿下的信任,似乎两人是真的要好?
武安侯:“我们家乖宝人见人爱,太孙殿下和我们乖宝投缘有什么奇怪的?”
旁边的大臣:“……”
他感觉自己又被武安侯炫耀了一脸,不就是有一个乖巧可爱的乖孙吗,看把武安侯给嘚瑟的,说两句就非要换着法儿夸一遍自己外孙。
他家的外孙……
啧。
他怎么就没有这么乖巧可爱的外孙呢?有的都是调皮捣蛋,天天上房揭瓦的货。
这位大臣心里哼哼了两句,扭过头去不想再和武安侯说话了。
·
第293章 章回到康南府(1更)
凤绵和谢循出去后,谢循就牵着他去了甲板上透透气。
侍卫们瞧见谢循待凤绵这么亲厚,都不由多看了两眼,眼中有一些好奇。京中传闻太孙殿下和林郎中的儿子关系好,果然是真的。
尤其是听见谢循对凤绵关怀备注的话语时,更让人相信这一点了。
“乖宝,会不会晕船,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没呀。”
“一会儿你要是有什么不舒服就一定要跟我说。”
“好。”
“我抱着你吧,这样能看得更远些。”
谢循将凤绵稳稳地抱了起来,让他有更高的视野看到江面的风景。
龙船体积大,行水平稳,不太会感觉到摇晃,也就不怎么会晕船,而且龙船极大,有很多地方可以走走看看的。不过龙船栏杆挺高,以凤绵的高度想要看到栏杆外面还是有些难度的。
这才上船第一天,凤绵还是看什么都新鲜的程度,自然是对什么都好奇。
他靠在谢循的身上,看着外面波澜壮阔的江面,哇了一声。
谢循其实也是第一次上龙船,对这样风景也是第一次见,只不过他现在已经习惯了在外人面前喜怒不形于色,所以从表面上看不出来他的好奇。
等看完前面甲板的风景后,谢循又抱着凤绵绕着甲板转了一圈。
江面看得久了,有些眼花,凤绵原本不晕的也有点儿晕了。
再加上江上还是有些江风的,虽然凤绵穿得不少,谢循也不敢带着他久待,看过风景后就带着他回了自己住的房间。
太孙住的房间自然是宽敞奢华的,里头一应物品俱全。
凤绵好奇地四周打量。
谢循让他坐在自己的椅子上,问他:“乖宝,要不要我叫孙师父过来给你看看?”
凤绵摇摇头:“我没事呀,一点点晕啊。”
他只是看着水面久了有些眼花,现在在屋子里坐一坐也就没事了。
谢循看他恢复了精神,确定他没什么事后就找出一些玩具给他。
这次南巡,谢循除了带着他自己穿的用的之外,还带了不少凤绵用得上的东西,穿的用的玩的都有,占了他行李很大一部分位置。
“我看你喜欢你生辰的时候我送你的小动物镇纸,所以又叫人给你做了一套可爱的动物彩陶镇纸,等我们南巡回去就能看见了。”
凤绵确实很喜欢那套镇纸,听说谢循还给他另外做了一套,心里也期待了起来。
谢循又道:“我已经听先生说了你们打算回乡祭祖,我打算说服皇祖父,让我跟你们一块儿去林家村看看。”
凤绵这会儿手里已经换成了一块点心在吃,闻言眼睛又亮了起来。
谢循也在林家村住过一段时间呢,他们一起回去的话就能再看看以前住的房子了。
谢循也露出怀念神色道:“虽然咱们在林家村的房子小,却很温馨,我有时候做梦还会梦见咱们住在林家村的时候。”
虽然那个时候他还要忧心外界的搜寻,住也只能和松墨挤在一个房间住,可却是他逃亡后得到的庇护之所,从林清弦、程乔、松墨、李嫂到凤绵,每个人都给予他温暖的关注,他在那里感受到的温馨和心安一直记忆犹新。
而且那时候的凤绵还小,小小一团可爱极了。
他还记得自己想要抱起凤绵,结果却摔了一跤的事。
说起这事谢循就有些懊恼,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当时确实有些逞强了,幸好没有把凤绵摔出什么好歹来,要不然他这心里能愧疚一辈子。
他对凤绵说:“我如今肯定是不会再被那门槛绊到了,到时候我再抱你进去。”
凤绵也记得这事,他自己没怎么摔着,反倒是谢循为了护着他身上磕得挺惨的,也是那时候起他知道谢循守护他的心意,两人的关系也是从那之后越来越亲近了。
凤绵:“我也不会摔呀,我长高了。”
那时候的他都还没满一岁呢,现在他都已经四岁了,那门槛他自己也能跨过去了。
---
庆熙帝南巡的队伍沿着水路,一路行一路停,没经过沿途一些重要的城市都会待上几天,这个时候凤绵就有了下龙船的机会,跟着一块儿见识不同城市的风俗人情。
就连中秋他们也都是在沿途的城池里过的,当地官员战战兢兢地接待了庆熙帝,安排了最热闹的中秋灯会给庆熙帝看。凤绵便也跟着看了一场热热闹闹的中秋灯会,猜了灯谜,吃了当地的特色小吃,还买了一些要带回去给师公师奶的礼物。
由于那小吃太好吃了,在他们随着龙船离开后的好几天内凤绵都在念叨着它。
谢循见他这么念念不忘,龙船中途停靠的时候,让人折回之前的城池去学当地特色小吃的做法,打算等南巡回去后在京城做给凤绵吃。
就连武安侯的动作都慢了他一步。
这时候武安侯也不得不感慨谢循确实是有把他们乖宝放在心上照顾。
如此一路还算热闹地走上了两个月后,南巡的队伍终于到达了泉城。
林清弦早就向庆熙帝奏请回乡祭祖,庆熙帝允准了。
谢循也不知道是怎么说服了庆熙帝,最终庆熙帝也准许他跟着凤绵他们一块儿去清风县,当然随行还得有庆熙帝派去的人跟着,说是保护他的安全。
至于是保护还是监视,这一点谢循无所谓,只要能让他去就行。
不高兴的人就只有孙缙了,他也想去清风县看看,可惜庆熙帝不肯放他走。
孙缙觉得庆熙帝真的是胆小如鼠,就没见过比他更怕死的,要不是他如今还得当个称职的挡箭牌,他早就指着庆熙帝的鼻子骂了。
“师父,我给您带好吃的呀,清风县有很多好吃的,我都带给您。”
“师父谢谢你了,师父可没有你这么嘴馋,那些吃的也多半没办法保留那么久,就别费这个劲了,你要是真想给师父带点儿东西,就给师父搜集一下清风县本地的药材吧。”
“好呀。”
上一篇:重生娶娇气窝囊废夫郎
下一篇:穿越流放带着王爷一家北境种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