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浮云素
莫文远弯腰分辨,仔细看后,发现交趾之水稻确实不比大唐之水稻,米粒细长,也无甚光泽,以莫文远看来,哑光让米粒更显干枯,其颜色偏向黄色,无论远看还是近看,都很有副杂乱无章的味道。
“贵客不妨看其他稻种,抑或是五谷杂粮,此些稻谷便是煮出来了,也不堪入口,口感艰涩,米甚至略带苦味,除非是当地贫困人家,否则很少有买的。”
莫文远专抓住关键词道:“为何当地贫困人家会买?莫非此物价格甚低?”
“价格确实低,仅有寻常大米一半未至。”掌柜解释道,“贵客有所不知,此稻米无论是色香味都逊其他稻谷远矣,然它仅有一优势,即少种多收。”
“何谓少种多收?”
“也不知此稻谷是如何长出来的,只要随意一把撒在地里,便是无人侍弄,也能生根发芽,形成一片稻田,若是稍作侍弄,便可蓬勃生长,其生长之速与杂草相比,不遑多让。”
“此稻谷一年可长四次,产量很大,故其价低贱,家境贫寒之人买此果腹。”在那些人心中,这种稻谷已经成了草皮树根或诸如此列的代替食品了。
莫文远点点头道:“原来如此。”
“此种稻谷,先给我来一袋。”
……
莫文远花了一旬时间,将附近大大小小的农铺粮店全逛完了,又买了许多不同品种的稻谷,稻谷们被一袋子一袋子装着,莫文远从每袋中挖了一罐谷,蒸饭吃。
只有吃过之后,才可判断它们的味道好坏。
交趾人并没有欺骗他,味道最好的竟然是大唐传来的稻种,本地的品种味道都不怎么样,酸味尖刻,抑或是干巴巴不带米香,无论哪种稻,若不经过二次加工,怕是也没有多少人想吃的。
然而与其糟糕味道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他们的熟制,大多都是一年四熟,偶尔有一年三熟的。
莫文远陷入沉思,交趾的温度比中原高些,若是在中原种它们,大概就是一年三熟,无论怎样,也比一年一熟,一年两熟好多了。
而且,他先前也吃过占城稻,就是在江南买到的一批,占城稻的味道也一般,但比之安南的本土稻谷,口感还要好些,如此看来,仅仅在安南看稻谷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到占城去。
……
与玄奘法师他们的约定时间到了,莫文远带大黑羊准时赴约,只见几人已经到了,玄奘法师位于正中,脸色姣好,显然这段时间过的还挺不错,而神农还是板着一张严肃的脸,看不出喜怒。
莫文远率先打招呼道:“看法师如此,想来近日收获颇丰。”
玄奘法师笑道:“确实如此。”他道,“此地之信佛之风,虽不很浓,也并未很糟,一些交趾的法师在研究佛法上很有见地。我这些日子在交趾宣讲佛法,与本地僧侣交流,体会颇多。”
交趾进入封建时代的比较晚,而在此之前他们所信奉的事自然神,像是土地神、风神之类,但此地与中国的领土相接壤,故而等佛风席卷神州大陆时,交趾也受到了波及。
少量僧人南下来此普度众生,对于曾经信奉自然神的交趾人民来说,完整的教义,藏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真让人欲罢不能。再加上他们生活困窘,尝陷于水火之中,佛教今生受苦来世福报的说法,也能给信徒心灵上的慰借。
所以很快,佛教都在当地传开。
而唐三藏为了让我佛的慈悲被更多人看见,在云游四方宣讲佛法的同时,还将一物从长安城带来的:那就是厚厚的,装订成册的俗讲稿子。
交趾人民的生活质量并不是很高,尤其是娱乐生活,几乎就什么都没有,他们百姓过着死板的三点一线生活,只在家中、农田里,最多还有集市上流窜。甚百戏、传奇、俗讲本子,在交趾都看不见踪影。
这时候玄奘法师带来的俗讲就很了不得了,他将本子交给了自己无所不能的大徒弟孙悟空,让他找个地方好好翻看剧本,待将其中内容描述于心,便说给当地百姓听听。
结果自不用说,只要是孙大圣想做的事,就没有做不成的,他说的俗讲模仿了曾经风靡一时的慧远讲法,吸引了众多观众,来听俗讲之人越拉越多,连带着对佛门的好感程度也直线上升。
莫文远听后点点头道:“便恭喜法师了。”
玄奘法师略微低头道:“此些不过是雕虫小技,传播佛法任重而道远,需众多同侪长期努力。”他陷入深思道,“更何况交趾之妖魔众多,即便是在市区之中,我都度化几只,想来山野乡间,妖魔定更加猖狂。”
他大有屠尽天下邪魔外道的味,即便是莫文远都不敢直视玄奘法师脸上森森的凛冽的杀意。
肃杀之意让他更显俊美。
神农的收获也是颇多,但他的多并非是针对农业种植手段,而是针对安南稻种本身的作用,它虽然滋味不好,但在保持水土方面有奇效。
而且……
技术流的神农伸手摸摸下巴,他的眼睛不曾看向任何一人,反倒是看向茫茫的虚空,他正在回忆,正在思考 。
“安南的稻谷,与中原之稻谷相差远矣。”他道,“我见诸多稻谷,生长于安南各地,然他们的植株之高,米粒品质,以至于成熟时节都很有些不同。”他总结道,“似可随地力的变化而变。”
莫文远听懂了他的意思,大概是说这里的稻谷适应性极强,并且很容易培育出新的品种,种植在不同的地方,则会结出不同的果实,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便是如此。
然而与此同时,他还有一疑问,那就是他们仅堪堪在安南停留数日,如何就把此地走遍,得出了结论?
想到神农乃是慧智法师之友人,而他的师父慧智法师则是菩萨行走人间界的化身,莫文远一时按捺不住,提出了问题,他道:“不知连山兄也否也身具神异之能,乃是天上仙人?”
神农氏惊讶道:“我可未说过?”
莫文远先看大黑羊,只见大黑羊目露迷惘之色,疯狂摇头,显然对方并没有说过什么,而大黑羊也不知道其身份。
“未曾说过。”
神农氏道:“连山乃我别称。”
连山、连山、连山……
莫文远想:好像有点耳熟,但此称呼实在有些偏门,即便他饱读诗书,一时间也没想起来。
故而神农道:“我还有一名,莫约为众人所知,其称曰为神农。”
莫文远:“……”
他身边真是藏龙卧虎。
……
安南与占城国离得很近,按行走路程来看,虽说是跨越了国境线,却不如从长安到洛阳的距离。
但与道路平坦的两京走廊不同,越往内深入,道路就越发泥泞,而周身的景致也变成了真正的山野之景,偶尔还可听闻虎啸猿啼,莫文远抬起头,往前方看,只见树木高大,上有藤蔓缠绕,树叶不复春日的翠绿,色深近于黑,各色说不出性命的野花杂草缠绕在一起,树丛中植株众多,又生得高,遮天蔽日,几乎挡住了阳光。
眼前的景色,若是按后世的词汇,说是热带雨林也不为过了。
道路上行人并未变得稀少,但他们的身份,或是说国籍却发生了改变。
“本地之人越发多了。”
且行人多为山野小民,不通汉话。
走着走着,忽见一年老之人坐在路边,身前放俩扁担,看他深棕色的皮肤,以及矮小的身材,很容易变判断出其为本地老农,莫文远先前还没多注意,等看见他扁担中放置何物,眼睛都睁大了,加快脚步,走到那人面前。
唐玄奘等人也停下脚步,好奇地看向莫文远,不知他欲行何事。
莫文远的语言能力还不错,在到安南之后,还学了点本土的话,安南常年与中国的领土相接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还几次被收为中国的领土,这对他们本地的语言形成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即使是安南本地的土话中,也带有挥之不去的,汉族语言的影子。
既然能够学会艰深晦涩的梵文,并且还能运用自如同母语一般,学会说安南本地的土话就不是什么难事了,故他立刻操着生疏的话上前攀谈。
那老农抬头看人,见莫文远身量很高,肤色偏白,五官又与常见的郎君有迥异之处,当即就睁大了眼睛,脸上焕发出神采,对他来说能够见到大唐的郎君,是很值得吹嘘,顶了不起的一件事。
莫文远指了指扁担中的吃食道:“此乃何物?”
老人用上了手指笔划,莫文远听了半天,只知此物之名中的一音节很像是“蕉”,他的眉眼更加舒展了。弯弯的,新月似的形状,金灿灿的,触感顺滑的皮,除了短了点以外,此物之长相与他记忆中的香蕉一模一样。
甚之连沁入鼻腔中的,香蕉皮的浅淡香味,都很让他怀念。
关于香蕉的产地,按历史记载共有两说,一说是香蕉为中国本土的水果,有两千年以上的培育历史,在屈原的《九歌》中说香蕉还能做纺织用,汉代的时候有一种叫做“甘蕉”的食物,甜而脆,后世也有人认为这或许是香蕉。
当然了,按照现代人的观念来看,香蕉并不脆,也不可能做纺织,所以那些记载中的肯定不是香蕉,而莫文远在唐代生活这么多年,也并没有见到这种水果的影子。所以说,起码在玄幻大唐,香蕉并不是本土的产物。
还有一种记载是说,香蕉到了元代才从东南亚传入中国,色黄,剥皮即为白,肉软嫩甘甜,即受人喜爱。
安南属于东南亚,能在这里发现香蕉,实在是意外之喜。
两扁担的香蕉他都买了下来,考虑到无手可提,就连扁担也一并拿走了,因为补偿了扁担的钱,那老农不仅没有不高兴,相反非常愉快地将它们给了莫文远,并且还告诉他了一件事儿。
“若想要蕉,再往前行十里的村庄中也有卖的。”他道,“附近几个村落都有种植此物,但数量不多,只能吃了玩玩。”
从他的话中,莫文远还得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在安南等地,香蕉已经从野生的养殖,变成了可人工种植,若是愿意投入时间与精力,说不定还能大量种植。
他真心实意道:“谢过老丈。”
别看他身板似乎不很壮实,扛起扁担却轻轻松松,扛着两筐香蕉到众人面前,即便是严肃的唐玄奘都面露好奇之色,而大黑羊更是一边“咩咩咩咩咩咩咩”撒娇一边迎了上来,询问道:此乃何物,能吃否?
莫文远道:“当然是能吃的。”不过他并不准备先让大黑羊吃了,而是另有打算。
他带着笑意的眼眸锁定了孙悟空,后者的感官十分敏锐,原本还盯着金灿灿的香蕉发呆,感受到莫文远的视线后却突然抬头。
“此物大圣可想吃得?”
大黑羊:!!!
羊看向孙悟空,眼中熊熊燃烧着嫉妒的火焰,天呐,有了好吃的莫小远竟然不第一个想到我,你这小妖精究竟给他下了什么迷魂药!
孙悟空:???
……
孙悟空觉得自己有点怪,自打看见了黄黄的,名为香蕉的果蔬之后,他就变得有点不像自己了。
他是只聪明的猴子,又经验丰富,大闹过天宫,又和如来佛祖对峙,最后还同师父一起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丰富的经验让他不复才出生时的冲动,变得更加通透而冷静。
同时他又拥有可以看破一切的火眼金睛,故而这世间少有能够撼动他的物什。
但这一切,在香蕉出现之后却产生了微小的区别,他的眼睛,不由自主凝聚在了香蕉上,那股属于皮的清香,一股一股往他的鼻子里钻。
他曾经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灼烧过,一双眼睛可以看破虚妄,故而他也能看破香蕉皮,见到其中白白嫩嫩又弯曲的果肉。
齐天大圣的淡定自持早已消散,他只感觉到从内心深处涌现的冲动以及渴望。
好想、好想吃一口。
莫文远的话更是破坏了他所有的定力,漫不经心的表象被打破了,他以惊讶的眼神看向把香蕉递给自己的厨师,沉默地接过,然后什么都不说,以虔诚的态度小心翼翼地撕下金黄的外皮,一口咬下才露尖尖角的香蕉尖。
猪八戒看见孙悟空的情况,目瞪口呆:大师兄!你怎么了啊大师兄,头上的猴毛都翘起来了!
那根总是悬垂在屁股后面的猴子尾巴等不用说,不断左右拍打,颤颤巍巍,跃动的幅度充分表现了他此时的心情——好得不能再好。
莫文远喃喃自语道:“果然,猴子就爱吃香蕉吗?”
即便是齐天大圣也逃不了这一定律啊!
……
香蕉是种非常好的水果,作用丰富,淀粉充足,并且能够缓解痔疮助消化,在后世成为了出现在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必备水果。
既在占城找到了此种水果,莫文远也愿意跟当年出使西域的张骞一样,将它带回大唐。
回头看看吃香蕉正欢的众人,莫文远道:“我等不妨先去看看那有此物种植的村落?”
孙悟空难得第一个响应莫文远的话,他说话时还手持一根香蕉,正欲往嘴里塞:“可,我欲同行。”
其他人也惊叹于香蕉的甘美,对食材研究更深的神农还发现,香蕉可以很快让身体精力充沛,提供能量的效率甚至超过了大白米饭之类的主食,有此效果,哪有不去看如何种植的道理。
众人顺着老丈的指引,一路向前走,到了一村落,村人见有大唐的郎君来此地,惊讶极了,闻说他们的来意后主动带到种植香蕉的地方。
香蕉是热带植物,长在树上,只有在高温高湿的地方才能长好。神农与安南的农人交流,听他说如何侍弄香蕉树,却发现此地的农人种植技术也十分简陋,只说这种树对水的需求量很大,种的时候要多浇水,如此便能结出甘美的果实。
神农听后很是感叹,南诏等地的种植技术着实粗鄙,即便种植已经形成了规模,却也没有掌握精准的,脱离概念的门法,全凭借模糊的经验来种植,此法是很不可取的。
他精通农事,即便是第一次见到香蕉树,也能进行对比,看出哪一株更加健康,哪一株结果比较饱满,在经过当地农人的同意之后,他干脆拿出了方升等物记载树与树之间的间隔,分辨各种植之地的光照如何,还从地里挖土,看泥土的质量以及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