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长歌
当然名义上自然是以李重义为主的,毕竟他是宜阳郡王,满长安城中除了李显之外就他爵位最高了,只可惜李重义太小了,今年刚十岁,李显还要给他找一个辅佐之人,而这个人也不好选,至少不能反客为主。
郑玘却已经有了腹案:“贺兰敏之如何?“
李显一听果断就同意了,没有什么比跟武曌有仇的人来帮忙更让人放心了,更何况贺兰敏之允文允武辅佐李重义和郑瑾已经足够了。
他们两个做了决定之后就将李重义和郑瑾唤了来嘱咐他们一些事情,李重义和郑瑾此时还不知道李显跟郑玘要带兵出征,此时此刻骤然听到这么一个消息不由得大吃一惊。
不过很快他们就冷静了下来,李重义眼睛一转就问道:“叔父离开之后那么长安政务交给谁?”
李显微微一笑说道:“自然是你了,除你之外此地再无一人有资格了。”
李重义愣愣的看着李显,半晌转头看了一眼郑瑾才犹豫说道:“长安之内倒是无甚可虑,只怕城外风波不止。”
李显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我们离开期间会让贺兰将军协助于你。”
这是把兵权也交给他了,李重义听懂了暗示不由得咽了口口水,这简直是天大的信任,老子对儿子也不过如此了,甚至很多皇帝都十分防备自己的儿子的。
李显转头看着郑瑾:“你也要好好襄助大郎才是。”
郑瑾连忙行礼:“大王放心,必不负所托。”
虽然在郑玘和李显的心里真正能够扛住的应该是郑瑾,但是他们不能表露出这种态度,纵然郑瑾和李重义还小,关系也不错,但是他们也不能给这两个孩子错误的信号,必须分出主次,也必须让郑瑾明白上下有别。
将两个有些紧张又有些兴奋的孩子送走,李显忽然觉得李重义和郑瑾比他当年要强多了,这么大的担子压在他们肩上,他们虽然也有些犹豫却从头到尾都没说我不行,我做不到这样的话,这两个孩子都十分有勇气。
跟这两个孩子谈完就是跟贺兰敏之谈了,自从贺兰敏之到了长安之后李显并没有防备他——长安能人太少了,有的用就用吧,别挑三拣四的了。
贺兰敏之倒是消息比较灵通,来的时候就知道了李显和郑玘是要走的,在听说这两个人让他襄助李重义和郑瑾管理长安城的时候,他也正色说道:“你们放心,总不会让别人有机可趁的。”
李显微微一笑说道:“你懂就好了,城防什么的你看着办,若是重义与阿瑾问起来你也教导一下吧。”
贺兰敏之自是答应,原本这次出证没有他的份儿他心里也有些郁闷的,此时见有别的任务交给他,并且李显也没有防备他,心里多少有些安慰,然后他就问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大王打算带多少兵马前去?”
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拜大唐府兵制所赐,每次打仗都是就地征兵的,毕竟折冲府的分布范围挺广的,所以一般都是将军从长安出发只是带一些简单的护卫,然后到了当地出示符节等身份证明,然后再了解一下当地情况坐镇指挥。
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李显要带多少人过去?李显手中能够指挥的兵马其实不少,但是那只不过是人心所向,严格说起来不通过朝廷而擅自活动的话,这些兵就算是谋反了,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李显不可能带这些兵走。
那不带这些的话,李显手上能够动用的就只有自己的护卫了,但是哪怕摄政王有优待,护卫也不过就五六百人,护送李显一路到岭南的话,总觉得有点不够。
李显倒是无所谓:“不用太多,二三百足以。”
他的护卫都是精兵,当年他就想要改革兵制,但是一来二去的给耽搁了,也不能说是耽搁,大概就是时机不成熟连李治也不好动手,只不过李显在自己的护卫身上却做过不少实验了,别看他的护卫数目少,真正打起来打人数是护卫二倍的士兵是不成问题的,遇到弱一点的打三倍也不是不可能。
贺兰敏之见他心有成算也不多说了,只是回头就将自己在城防上的计划给李显看一眼,他心里对李重义和郑瑾还是有点不放心,想要趁着李显和郑玘走之前将事情都安排一下。
可这个世界上总有意外发生,怎么可能事事都安排好呢?就算现在看着不错,如果到时候发生点别的事情需要改呢?李显倒不是不想看,而是怕他如果开口同意了,到时候有什么变动,李重义做不了主——他是不能推翻摄政王的意见的,那就要重新请示自己,不说这样会给李重义带来多么大的压力,就说从长安到岭南这么远,这一来一回的要好多天,如果真是什么要紧的事情那早就被耽误了好吗。
所以李显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只是说道:“去问宜阳郡王吧。”
贺兰敏之对于李显这种将事情就这么放手给一个十岁的孩子表示出了极大的不解,是啦,皇家孩子早熟,李重义他也见过是个十分稳当的孩子,但是再稳当他也是个小孩子好吗?这么重要的事情你交给他……真的可以?
等到了宜阳郡王府贺兰敏之就看到了跟李重义在一起读书的郑瑾,瞬间就悟了,李重义虽然年纪小,但是郑瑾年纪已经不小了,而且郑瑾对李重义绝对的忠心,自己的提议郑瑾肯定会仔细把关的。
不过贺兰敏之对于这两个孩子心里还是有点怀疑的,只是在跟郑瑾和李重义讨论过一番之后,他就将心里的轻视给收了起来——这俩孩子都不是省油的灯!
总算是搞定了这一摊子事儿之后,李显就跟郑玘带上护卫轻车从简的一路用最快的速度奔赴岭南。
作为行军总管,李显到了当地之后就开始马上着手安排各种防务,而在来的一路上一直都有军报发来,让他们了解具体情况。
具体的情况其实也很简单,岭南这个地方真的是特别的贫苦,要不然大唐流配那些罪犯怎么会都往岭南赶呢?但是再贫困的地方也是有点人烟的,这里的少数民族尤其多,部落多了就自然会起冲突,经过长年的相互兼并,最后形成了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六个大的部落,简称就是六诏。
这六诏本身其实也是长年互相交锋的,但是架不住大唐太强大,而且……大唐经常把罪犯往这边赶,来的人能够活下来的都是穷凶极恶之辈,一开始还有人管着后来这些人就开始偷偷摸摸的侵占六诏的地盘以及各种资源。
长年累月下来,这些活下来的流民居然还形成了一定的势力,六诏忍受不了了就开始合起来打击流民。而大唐在当地的长官其实心也是向着流民的,这个年代民族的隔阂十分强,哪怕知道那些人都是罪犯,在面对外族的时候还是会回护自己人。
时间长了,六诏早就对大唐不满,只不过之前因为大唐太过强大所以一直不敢发难。至于这次为什么就敢了,还要“感谢”浪穹州刺史的儿子。
原本浪穹州刺史默认是蒙巂诏的王来着,但是武曌上台之后为了加强对各地的掌控直接将很多州的刺史换成了自己人,浪穹州的也就换了。
本来浪穹诏和蒙舍诏是要联姻的,蒙舍诏在六诏之内也是十分强大的一个不落,其实它就是南诏的前身,浪穹诏本有依附于蒙舍诏之意,结果在浪穹诏的王想要把公主嫁给蒙舍诏的王子的时候,刺史的儿子看上了这位公主,非要强娶。
浪穹国王不同意,这位坑爹的刺史之子就直接趁着公主出嫁的时候直接去抢亲了,硬生生的把公主给抢到了自己房里。
这一下子浪穹诏和蒙舍诏都不干了,别人都欺负到头上了这还能忍?于是跟其他四诏一联合,反他娘的!
李显在知道前因后果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当时就问了一句:“那个小畜生呢?”这问的就是那位刺史之子了。
底下人低着头回话:“刺史之子已被浪穹王诛杀。”
浪穹州就是在浪穹诏的境内好吗?人家既然都反了还要留你狗命?别说是那位刺史之子,就连刺史全家都被杀了啊,这是真的名副其实的坑全家,不仅仅坑全家还坑了大唐。
李显心里把那货千刀万剐的心都有了,可是人都死了他还能怎么办呢?其实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都会想到一个议和,安抚六诏并且再次让他们掌控自己的地盘,但是大唐一向硬气惯了,对这些蕞尔小国根本没有讲和的心。
李显穿过来这么多年,别的没学到这个倒是学了个十成十,他现在的逻辑就是,虽然我们这边有人做错了,但是你们不应该动兵啊,你可以上告,到时候自有律法主持公道!
问题是……六诏不信了好吗?之前六诏的子民跟大唐子民起冲突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就没有哪一次能够做到公平公正的,谁还信你们啊?抖m也不不能包子成这样。
李显将自己的愤怒压了下去,然后就开始询问如今的情势如何,说实话在岭南这个地方吧,打仗是真心不容易,因为山多啊!人家岭南六诏都是土生土长的,而且经常自家里就开火,所以山地战对他们而言挺熟的。
到了李显这里,虽然唐军也是就近调来的,但还是有一个磨合的问题,最主要的是李显对山地战不是特别的了解!
这次李显过来武曌直接拨给了他二十万军队,军需用品也跟上了,并没有克扣的意思,倒是李显有些纠结。
郑玘对于山地战也不太了解,之前他研究的更多的是跟吐蕃打好吗?都是早西域那一片空旷的戈壁上打,那个难度比这里小多了!
山地战最难的其实就是意外太多了,在跟敌人交手的时候还要跟大自然环境抗衡,山体滑坡,强风,敌人比他们更熟悉山地环境,毕竟在人家家门口打仗,这一点对李显他们肯极为不利,最大的问题就是物资的运输问题。
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火药和火炮都不能轻易使用,火炮是体积太大运不上去,火药……不敢随便用啊,万一把山炸塌了那就是连自己一起活埋了,不带这样打的,至于火铳,这个倒是可以用,只不过也不够好,因为山上树木多掩体也多,根本无法发挥杀伤力。
上一篇:烈火浇愁
下一篇:全星际唯一一个正常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