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肖恩的奋斗 第40章

作者:向家小十 标签: BL同人

  威廉导演在这一刻,简直是为剧组里的所有人,贡献出了真正影帝级别的表演。

  他先是将脸扭曲出一个近乎惊喜的表情,继而又洋溢着感动,最后,流露出了一抹非常虚伪的慈祥微笑,同时目露凶光地说:“啊,真是太谢谢你了。乔治,你真贴心。”

  看着这一幕‘和谐’的景象……

  肖恩只觉得额头直冒冷汗。

  他不禁赶忙移开视线,却不经意和长相凶狠的艾伯特对上了一眼。

  那一刻,他们在对方的眼睛里,都看到了有些相同的惊恐。

  “乔治这人其实没那么坏。”

  也许是那一眼的默契,让本来就对‘品行高尚的’肖恩很有好感的艾伯特,开始了主动搭讪说:“他那人就是有点儿蠢货,自视甚高,没用,小白脸,眼瞎的看不清形势。但如果说让他真有意去做点儿什么坏事,他也做不出来。某方面来说,他算是个好人。”

  肖恩十分无语。

  在用了‘蠢货,自视甚高,没用,小白脸,眼瞎的看不清形势’如此多的形容词后,居然还能总结出‘这是一个做不出坏事的好人’?

  艾伯特自己也察觉到话语中的矛盾了,不禁讪讪一笑,扯开话题说:“哈哈,算了,不提他。呃…冒昧问一下,你能不能教教我那个高空跳跃,太帅了!。”

  他一边赞叹,一边对此无比感兴趣地请求:“那动作帅爆了!我实在想学,拜托,教我吧!”

  一个长相凶恶的彪形大汉,对着自己露出了小动物般的渴望眼神。

  肖恩差点儿就有些拒绝不下去了。

  好在那玩意儿他确实不会,所以,这时候拒绝起来并不觉得愧疚,实话实说:“真的只是碰巧,我当时很害怕……呃,害怕乔治摔死,所以超水平发挥了。当时运气太好了,假如再来一次,或者当时刮个风,我可能除了选择摔死和摔个半身不遂外,就没有第三种选择了。”

  “这么危险吗?”艾伯特诧异地问。

  “是的,很危险。”肖恩给了肯定的回答。

  因为他说的太吓人和一本正经的缘故。

  艾伯特只好遗憾地暂时放弃了:“下回有机会,我吊着威亚试试模仿。说真的,动作帅气在其次,你表情也很酷啊,小子!你有没有去看摄影师给你们拍摄下来的那段,你从头到尾都没有露出一丝一毫的恐惧,神色仿佛充满了信仰一般的坚定执着,义无反顾……”

  肖恩只好露出微笑,而微笑中透着尴尬。

  因为,他实在没办法告诉对方,关于当时的真正情景:

  那个表情其实不是我,我当时已经被吓傻了!

  充满信仰的庄重感什么的不存在啊,那只是使用技能时的附带功能。要不然,它的名字怎么会叫信仰之跃呢?

  然而,不管怎么说……

  从这一天开始,好运气就开始降临在了肖恩的身上。

  他在剧组的人缘越来越好了。

  所有人交朋友,都不希望哪天突然被朋友在背后捅一刀。而肖恩的这次舍己为人的表现,让大家都产生了一种‘如果能和这样仗义又勇敢的人成为朋友,一辈子都不用担心会被背叛’的感觉……

  肖恩非常想解释:不,不是,我没有。舍己为人什么的,都是你们脑补,那是不存在的。

  毕竟,别看其他人都佩服他品德高尚,愿意舍命救人什么的。

  可他自己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豁出命去救一个只是认识,连朋友都谈不上的陌生人,那天,纯粹是被系统给坑了。

  所以,他现在既不想接受那些莫名其妙多出来的好感,也不想听人再提那个坑爹的信仰之跃。

  为了奥尼尔先生新写的戏份,他自顾自地日夜琢磨,每天都在镜头前,默默地努力表演着。

  而这种表现,又一次被剧组的大家给过度解读了。

  所有人为之赞叹起来:他莫非是个圣人?愿意舍命救人不说,在事后,却还能保持着如此低调又谦逊的态度。上帝啊,他的灵魂一定像金子一样美丽、闪亮。

  灵魂像是金子一样美丽、闪亮的肖恩:无力.JPG……随便你们怎么想吧。

  从此,他在剧组终于有了存在感。

  工作人员都开始和他说话,三句话不到就开始赞美他,顺便还会讨论那天的高空跳跃;主演们,不只是那位艾伯特开始主动和他搭讪,释放友好态度;女主角也专门跑来表示了一次感谢,因为‘如果肖恩没有救乔治的话,站在他旁边的自己,很可能会被误认为谋杀犯’。

  最后,男主角的扮演者乔治也来了。

  虽然他是最后才出现,可事实上,如果肖恩能看到剧组中所有人好感值的话,乔治的好感值一定会是最高的。

  在近乎绝望的危险中,被人救回生命。

  这种深渊中看到光般的感受,是一般人所难以理解的。

  只是,当时被救的时候,他自己哭的好像有点儿难看。

  好面子的某个男主演,总觉得太丢人了。

  所以,他打算在重塑自己荧幕硬汉形象后,再去找肖恩道谢,顺便展现出大明星的风范,给救命恩人小演员抱一下大腿。

  肖恩完全不知道乔治的古怪心思。

  他只是越演越觉得:“奥尼尔先生,这剧情好像有点儿不对劲儿了。”

  要知道,肖恩从进组一来,一直跟着奥尼尔编剧到处跑。

  所以,其他的演员对剧情不是很了解,他们大多数都拿的单人角色剧本,演的时候,也是全听导演指挥。只有肖恩,虽然拿的是单人角色剧本,可大部分时间跟着编剧,导致心中对整部电影的剧情早就已经猜了个七七八八。

  简单来说,这部电影是老套的特工电影。

  反派BOSS打算搞个大新闻,把米国的白宫炸上天。特工乔治发现了这个阴谋,但没有人相信他,因为这个计划听起来很荒唐。于是,为了阻止反派BOSS的阴谋发生,特工乔治不得不单枪匹马地去和反派斗智斗勇,最后成功阻止米国的白宫被炸上天。

  在这个过程中,特工乔治也找到了一些帮手。

  比如,一个喜欢话痨的地头蛇黑人(为证明电影政治正确的标配);一个沉默寡言(有风头都给主角出)的二号打手;一个漂亮的金发碧眼大胸女主角;一个专业技术后勤,特工局的天才少年,也就是肖恩扮演的角色。

  剧情逻辑暂且不说,反正加上带感、又激烈的BGM,配合俊男美女和精彩打斗,绝对是一部及格的爆米花片,已经足够让目前接受度比较高的观众们,从头high到尾了。

  但现在的拍摄,确实还在拍主角每天打来打去的激烈动作和冒险戏份。

  可肖恩沉默地看着自己的几个台词,比如:“让蠢货乔治继续去吸引火力,我们走这边。”

  咦,是不是哪里不对啊?

  主角不应该是英明神武,绝对没有错误,哪怕就算是犯错,也是被人误导,最终会醒悟的吗?

  奥尼尔编剧又给他脑袋一巴掌:“废话怎么那么多!戏份多了不是好事吗?快滚去演你的戏。”

  好吧,好吧!

  底层演员没有质疑导演和编剧的资格。

  肖恩继续兢兢业业的演戏去了。

  与此同时,乔治还在寻找和救命恩人肖恩搭讪的完美时机。

  很快,他就找到了一个可供谈论的话题。

  在肖恩刚演完一出戏,站在旁边休息的时候,这位乔治先生突然就凑过去问了一句:“你平的就像一块木板,怎么会有人找你演女孩子?”

  肖恩愣住了:“什么平?”

  乔治露出了一个尽在掌握中的微笑。

  他提醒地说:“那个什么《丘比特的胜利》。”

  ————————————————

  说起来,肖恩进入这个剧组,至今也是一晃数月过去了。

  所以,史密斯大剧院的那部《丘比特胜利》,抢在十一月感恩节的前夕,再次上演了。

  然而,遗憾的是……

  观众这次丝毫不买账。

  史密斯大剧院并非随意应付观众。

  事实上,在《丘比特的胜利》成功首演,之后又场场爆满地演出三天后,剧院的经营上有了肉眼可见的起色和希望。所以,哪怕是为了剧院今后的发展,在肖恩退出后,大家对于这一出起了大作用的戏剧,也不会轻率地随意处置,反而是非常重视的。

  于是,他们特地高薪聘请了一位当红的男演员来代替肖恩。

  这位演员以前经常演一些美少年的角色,不止歌唱的比肖恩专业很多,高音部分的处理技巧也是更胜一筹,和苏珊娜的配合也没问题,除了女装稍微有点儿差强人意(可浓厚舞台妆,并且,观众席和舞台有一定距离,不会看的很清楚)外,几乎没什么缺点了。

  但在《丘比特的胜利》再次上映的第一天。

  观众们又一次兴致勃勃地排队买票,然后,开开心心地坐在了观众席上。

  音乐声响起,奥菲利亚依旧人美歌美,而亚度尼斯也是……

  咦?长高了?

  长高就长高吧!

  据说那个叫肖恩的演员是一名还在发育期的青少年,大家很宽容地想。

  演出继续,观众们都没发现换演员的事情。

  但又过了一会儿,他们虽然还耐着性子坐在座位上,却忍不住开始低声地和邻座交头接耳起来。

  演出不会半道停止。

  舞台上,演员还在卖力地唱着跳着……

  但有时候,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无数经典作品,经过翻拍后,哪怕大家心里都承认‘那个翻拍也是有一定水平的,拍摄效果更好了’,可那就不是自己心中真实想要的东西。

  舞台还是那个舞台,女主和男配也还是那个女主和男配,歌也那个歌,舞蹈也还是那个舞蹈。

  可就是不对劲儿,怎么看怎么听怎么感觉都不对劲儿……

  当第一幕在观众们的窃窃私语中谢幕后,伯尔曼导演已经有了不祥的预感。

  第二幕开始,新的男演员也是穿着女装出现,也在奥菲利亚的教导下假扮女性,高音丝毫不逊色,舞蹈也很熟练……

  观众此时却已经鸦雀无声了。

  一个人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不顾礼貌地打开了手机,借着手机的灯光,皱着眉头去查找手里节目单上的演员表,然后,他第一个发现了男主演后头那陌生的名字。

  他压抑着恼怒的心情,把节目单递给旁边的朋友;朋友低头看了一眼,又传递给邻座;接着又沉默地一个接一个地传了下去……

  最后,所有人都知道男主角被换掉了。

  剧院陷入了一场巨大的寂静之中。

  观众们无法明确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强烈感受。

  这就好像老外们高高兴兴地申请来之不易的假期,办了护照和签证,花钱订了飞机票,辛辛苦苦、跋山涉水地跑到人生地不熟的种花国,一大早赶去动物园,只求看一眼大熊猫,结果发现今天大熊猫吃撑了不接客一样既无可奈何,又悲伤愤怒。

  个别暴脾气的观众,已经不顾舞台上的演出,站起来就朝着过道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