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吏(七五同人) 第84章

作者:拉棉花糖的兔子 标签: 美食 BL同人

  现在就更悲催了,随着云雁回矮一辈,郑凌又矮了一辈。

  试想一下,他若是见到了白玉堂,须得叫白玉堂叔爷呢!多可怜,什么也没做,就成孙子了!

  ……

  过了几日,白玉堂伤势大好了,果然言而有信,再次来到云雁回家中,要和傅云沣摆过酒席,结为兄弟。不得不说他们这些江湖中人太随信了,他当初也是用了个假身份,和颜查散结拜了,当时两人也不过相识几日而已,还没这排场呢。

  傅云沣年长为兄,白玉堂年幼是弟,白玉堂拿了银子,叫傅云沣这个本地人置办席面。

  傅云沣只收了一半,真叫了附近的闲汉帮忙安排席面。

  那闲汉也机灵,非但从酒楼叫了外卖席面来,还吆喝几个歌女,弹琵琶的弹琵琶,小唱的小唱,那场面不晓得多热闹。

  云雁回这日要上班,回来得比较晚。

  他在开封府中,正听着展昭和公孙策又在嘀咕白玉堂怎么怎么难抓,东京城这么大,他混在其中,根本找不到踪迹。

  这个年头,住店都是要登记的,而住在民居之中,也不是那么随意,按规矩来说,门口有牌子,每日要更新家里的人口,包括暂住者的姓名,以便各坊检查统计。

  但是,总有那么些人,他们可以伪造身份,易容,或者住树上……

  反正大城市要找一个人,尤其是一个轻功出奇得好的人,真的很难。

  云雁回在旁边听着,倒是不心虚,因为谁也不会知道他这个穿来的还挺了解白玉堂的人设,即便日后被发现傅云沣和白玉堂结拜了,他也半点事都不会有,不会有人觉得他能猜出来那就是白玉堂的。

  等到回去的时候,云雁回在外面就听到里面的琵琶声和歌声了,差点以为是别人家传来的。

  云雁回看到郑苹走到院子里来收衣服,就顺口问她:“阿娘,里面怎么了?”

  郑苹:“你傅叔正和小金耍呢,两人要结拜,唤了席面来,还有人帮招了几个歌女。”

  白玉堂来了?

  云雁回暗道,该来的还是来了,看来,今天这个叔字是逃不过去了,但是,既然是这样,我也得让他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凡事过犹不及。

  云雁回进了屋,便见傅云沣和白玉堂正在吃酒。

  傅云沣已是微醺,笑呵呵地说:“雁哥儿回来啦,我与金兄,已经……正式结拜了!方才,已告过天地,吃过结拜酒了!”

  白玉堂也斜靠着交椅,歪着脑袋看云雁回,笑得有点得意。

  云雁回便稳稳上前一礼:“侄儿见过金叔叔。”

  白玉堂大大方方受了这一声,“好个乖侄儿。”

  云雁回紧咬一下后槽牙,半侧过身子,面对着屋角正在表演的歌女们使了个眼色。

  这三五个歌女,纷纷放下乐器,走了过来,娉娉婷婷一礼:“方才不知是爷爷,失礼了!奴家见过二位爷爷,望爷爷们福寿长青。”

  白玉堂和傅云沣都是一脸懵逼。

  傅云沣还好一点,白玉堂真的是彻彻底底地懵逼。

  爷爷是什么意思?

  虽然说,有时候他会自称爷爷,但是这和被一群妙龄少女真情实感喊爷爷的感受,还是不一样啊!

  这些歌女又转而对云雁回行礼,叫他叔叔。

  云雁回便叫起来,笑呵呵地说:“不知者无罪,你们也不知道是我家人叫的嘛,不过倒也算缘分了。”

  这汴京城各个行当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歌女和妓女是不分家的,有时候还互相客串,七拐八拐,都能和云雁回扯上关系,而且都请愿认他这个“长辈”。

  更何况,这几个云雁回还是正经认识的,不是第一次叫他叔叔。因为她们几个,平日正是在瓦舍中卖艺,和大相国寺的俗讲僧算是同事,故此云雁回认得。

  这可不是巧了,白玉堂同志不是要占便宜么,那就让他占个够,占个饱好了,好叫他知道,从此以后,他在汴京但凡入瓦舍,上青楼,进(挂了栀子灯的)酒店,都多得是人叫他叔爷爷。

  别的也就罢了,你看他若是被一群美女叫叔爷,是个什么滋味吧!

  ……

  云雁回一脸无辜,对懵逼脸的白玉堂道;“金叔叔,我没有和你说过吧,因我与京中瓦舍内的说话艺人张山人还有从前几十年前很有名的小唱艺人周人爱平辈论处,故此很多艺人、歌女、妓女都要叫我一声叔叔,呵呵。”

  白玉堂:“……”

  白玉堂仔仔细细看云雁回的脸,的确是很无辜的一张脸,什么破绽也找不出来。

  云雁回脸上的表情,可是仔细参考过赵允初模拟出来的,绝对十成十的无辜无害,“你们若是感觉不自在呢……”

  傅云沣:“嗯?”

  他拉长了声音,“那我也没有办法,他们论辈分可严了,呵呵。”

  白玉堂、傅云沣:“……”

  ——

  云雁回那么一搞后,白玉堂本来觉得已摸清此人,反而又有些不确定了,虽已与傅云沣结拜,却不敢再大摇大摆叫他喊自己叔叔了,否则他岂不是得捏着鼻子忍了花魁妓女都管自己叫叔爷?

  云雁回心中嘿嘿笑,这白玉堂果然还是太年轻了。

  虽说少年成名,闯荡江湖,但是呢,毕竟还是二十出头的年青人,不懂得什么叫情趣……哦不,是淡定,反正要是有人这么和云雁回玩,他肯定脸色都不变地应了。叫爷爷就叫爷爷呗,叫爸爸都没问题。

  不过这么几天过去,却是到了仁宗要视察的日子。

  这次并非微服私访,故此从皇宫中出来了一大队人马,加上开封府的,浩浩荡荡往城郊出去。

  云雁回呢,则骑着一头略显“秀气”的小毛驴晃悠着跟在后面。

  仁宗坐在自己御驾上,招手让陈伴伴把云雁回叫来。

  云雁回得了令,就从队伍偏后的地方,驾着小毛驴滴滴答答赶上来了。

  仁宗撩着帘子往外看,恰好就看到这一幕,旁边正好就是众多侍卫亲军骑着高头大马的英姿,仁宗顿时眼神就不对了,叹道:“开封府就找不出一匹马给你了吗?”

  这年头的马,就真是宝马了,没钱人养不起。

  当然了,公家的马又是另一回事,开封府当然不可能找不出一匹马。

  云雁回看了一下那些侍卫,一点也不觉得羞赧地道:“官家,我还小,爬不上那些马。”

  他说得是真的,那些成年马真的特别高,他又不是从小练习骑射的,不知道怎么和马交流,在没有别人辅助的情况下,要自己爬上马,真的有一定难度。

  就算真死皮白赖上去了,怎么下来又是一道难题了。

  仁宗想起了包拯和自己说的人无完人,想着也是,既然老天给了云雁回这么个机灵的脑子,可能就不会给他高强的武功了,武力的事情,叫那些护卫去便是了。

  “话虽如此,你有空还是要学习一下骑马的,否则日后若出公差怎么办?”仁宗随口就给云雁回立了一个flag,“你就挨着边上,边走边给我说一下,沿途都是什么情况。”

  打嘴炮?这个云雁回擅长啊,何况他本就胸有成竹,遂骑在小毛驴上指点山河,叫仁宗看这里,日后将是什么什么样,再看那边,日后会是什么什么样,脚下的地,又会是什么什么样。

  “……要么那边的山上修一个观景台,要么若是山太矮了,就修个塔,因为到时候很多经典,都要身在其中成景,俯瞰也成景的……”

  “……汇聚各国特色,风情街,风情村,叫汴人不出国土,就可以看尽世间风土人情……”

  ……

  “官家,若是开发顺利,十年内,这里会发展成为汴京最大的商业中心之一。”

  云雁回都往最好的可能去吹,但是说话的时候都有所保留,什么“只要”“那么”“如果”“我就”之类的,一顿神侃。

  估计不知情的人来看,怎么也想不到最开始仁宗的计划只是要在这里划一块拆迁安置地而已,愣是被云雁回忽悠得要开发这啥也没有的荒郊野岭了。

  仁宗被忽悠得真是心情激荡,伸手一圈一点,“好,你放手去做,我拭目以待!”

  投资商好像很满意的样子哟,云雁回在心底唱起了歌儿。

  皇祐元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个官家在开封滴南城边画了一个圈~~~

第108章 窨花茶

  云雁回看中的地方距离东京虽然更近一些, 但是从行政区域划分上来说,是属于开封府的两个赤县之一的开封县,现在,这里还是一片荒凉,好就好在有山有水, 山虽然不是什么高山, 水也不是什么大江, 但是搞点花样是够了。

  为了迎接御驾,虽不能盖个极好的房子,但是竹棚是已经搭好了,再披挂、铺垫上锦帛软垫, 已经是一个十分豪华的暂时居所了。

  仁宗什么园林没看过啊,眼前的景虽然靓丽,但也无法打动他,打动他的是云雁回描绘的场景, 光是想想这块地方以后是啥那块地方以后什么样, 仁宗就开心了, 面露微笑,叫随行的人好不疑惑:这地方,有那么漂亮吗?

  陈林,也就是仁宗身边的总管陈伴伴,心腹一号,到临时厨房来看云雁回,主要,还是想问问他今天准备怎么吃,这是替仁宗问呢。

  陈林一进去,却先闻到了一股沁人心脾的茉莉花香味,但是此处并无茉莉花,还疑心是衣服上的熏香。但是这里面除了云雁回就是几个打下手的小太监,前者并未熏香,后者并没有资格熏香。

  陈林走到近前,才发现是云雁回在泡茶,茉莉花的香气是从茶壶里传出来的。

  茉莉花在现在还是个时髦玩意儿,从西域传入大宋没多久,但是其香味已经迷倒了很多了。“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说的就是茉莉。

  但是到了南宋之时,才出现了茉莉花茶这个东西,也就是云雁回现在正在做的。而且也只流行了一段时间而已,至于在现代,花茶的种类就多了去了,而且很多都是西式的花茶。

  唐宋时期,比较流行的是点茶法,也就是将茶研成末,加水调成膏状,再点水,这种吃法比较“重口味”。而泡茶之法,就属于比较小众了。

  然而花茶,当然还是泡出来的比较适合。

  云雁回看到陈林,笑嘻嘻地说:“陈伴伴,我泡了壶茶,官家已经在吃茶没?你端给他吧,也可以尝尝这个啊。”

  陈林都浑然忘了自己要做什么,嗅着那香气,“好香啊,你泡的到底是花还是茶?”

  虽说有着茉莉香味,但是细细一问,还有茶香混在其中,结合得十分妙。陈林疑心时里面加了茉莉花,可是花香如此持久,便实在让他不解了。

  “当然是茶了。”云雁回说着,直接倒了一杯茶给他看,那里面的茶叶明显是银针,但是也明显在茶香之外,散发着清幽的茉莉花香。

  陈林端起茶仔细嗅了嗅,有点茫然,“这到底是什么茶叶,为何散发出茉莉的味道?”

  云雁回但笑不语。

  陈林感慨道:“看来是你的秘方了。”

  的确是秘方,不过云雁回倒不是不想说,只不过有点难解释。

  之前,云雁回想到又要搞接待,就在琢磨花样。琢磨着琢磨着,就觉得不如真的搞“花”样,干脆以花入餐。既然如此,那连茶点自然也一并统一风格了。

  恰逢大相国寺里花圃里春日百花盛开,云雁回看到其中的茉莉花,就思及花茶中最广而流传的茉莉花茶。

  云雁回在现代的时候去采访过制茶厂,了解了一些相关资料。中国的传统花茶有一种制作方法,叫“窨制”,窨制出来的花茶,只闻花香不见花。

  茶叶有吸香特性,利用这一点,将鲜花和茶进行拌和、烘干,就会让花香渗入到茶里,如此出来的茶叶,就带上了花香味。

  越要茶香,窨制的次数就越要多。

  像云雁回这次,赶着时间,还加上了他试验的时间,花了四天时间,将这些茉莉花茶窨制了四次,耗费了很多茉莉花。还有点不成熟,但是已经能入口,日后再改进也无妨。

  其实,也有花茶的做法是里面带上花的,但是云雁回想了想,好像还是这种逼格高,就选择了窨花茶。

  有茶还得有果子,藤萝饼是北京地区的名点,面饼里面加上紫藤花作馅做出来,花瓣用糖渍过,清甜可口,一口咬开饼,里面就是漂亮的紫色花瓣馅,好看又好吃。

  至于汴人喜爱菊花,那么就更少不了菊花,用花瓣裹上蛋,入锅炸,又是一番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