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后在后宫摸鱼总被抓 第127章

作者:糖葫芦两元一串 标签: 强强 欢喜冤家 天作之合 轻松 GL百合

对军阵应用自如,两军是在一处平原上相遇的,空旷的原野上对阵是没有办法利用地形优势的,原本景渊也觉得他们的三万大军对上对方一万兵力,定然能取胜。

然而现实狠狠打了他的脸,那些红甲军利用军阵互相配合将三万大军冲散。

三万兵马瞬间成了各自为战,而对方却进退有序,景渊看出来想阻止但挡不住领军的元帅刚愎自用,全然不听他的。

景渊最终只能带着荣王世子从山间小道逃窜离开。

然而即便是这样也还是被人拦截了,景渊看着面前骑着高头大马手执红缨枪的少女。

少女在月光下身穿红甲,面色冷峻,她脖子上有两道纵横相交的伤疤,看起来狰狞恐怖,像是缠在脖子上的枷锁。

她的身后是同样的女兵,每一个都散发着令人胆寒的肃杀之意。

景渊从不知道大昭什么时候有这么一支强大的女军。

他想到了天照城那位,也想到了司空府那位,也许真是二人的手笔吧。

“此路不通,世子请回。”少女的声音和她的面容全然不同,那张脸上还有些尚未完全长开的稚嫩之感,可声音却沙哑难听至极。

景渊长长叹了口气:“敢问阁下乃是何人麾下?”

“破云军。”

破云之名乃是司云琴所取,她说终有一日所有破云军都会破云而出,让天下人看到她们的风采。

“景渊记住了。”景渊自认这一战他败得彻底。

而后景渊带着世子再次掉头,可这一次他心里同样没有底气,此处山路崎岖,能选择的道路很多,但能逃出生天的道路仅三路。

在一处看到那月光下的红衣之时,景渊苦笑了声:“世子,今日景渊无能了,恐怕无法护送世子离开了。”

“景先生,我家主上让我替她传句话,良禽择木而栖,万望先生三思,若是第三次再遇,破云军不会再留手,世子的生死在先生手中。”司饶沉稳的声音从前方传来。

“先生,她们要我死?”世子在车中也听到了,声音都忍不住颤抖了起来。

“世子,从我们起兵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是生死一线了,如今世子竟还看不透么?”景渊的声音透着一丝丝的失望。

他确实是受世子知遇之恩,才得以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本以为世子会是良主,却终究不过是扶不起的软弱之人。

“我家主上说了,先生之才理应载入史册名垂青史,而非作为乱臣贼子死于乱军之中。”

景渊闻言苦笑了声,这背后之人似乎也没有给他选择的机会。

他从马上下来,对司饶作揖:“敢问统领,破云军是哪位将军麾下。”

“顾元帅。”

景渊心头一震:“原是顾将军麾下,失敬。”

“先生可是考虑好了?”司饶再次问道。

“在下愿为顾将军所用,只请统领放世子一条生路。”景渊叹了口气,认命了,世子于他有恩,若是能救世子一命也算是还了他的恩情。

司饶下马,对景渊做了个请的工作,而后又严肃地纠正他:“我家主上并非顾大将军,先生慎言。”

这倒是给景渊弄迷糊了,但司饶并不打算给他多做解释。

“至于世子,吾等自会护送世子回天照,先生放心主上说了,世子自会性命无忧。”

景渊还想说什么,但如今的情形根本没有他讨价还价的余地。

“劳烦。”

这一夜之后,大昭传遍了破云军的名声。

无论是在对抗荣王叛军,还是攻破南方三国的战场上都有破云军的身影,而破云军又只收女兵,倒是成了大昭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论的热点对象。

加上长离帮忙大肆宣传,大昭百姓之间逐渐流传了不少破云军的故事。

而朝堂之上,原本也在讨论这一支一夜之间出现的军队,直到顾东流大将军的一封信函传到了天照朝堂之上,才揭开了谜底。

但也因此有了另一个争论。

“最近坊间有女主天下的传闻,传得沸沸扬扬的,大将军此时又派出这么一支军队,野心昭然若揭,不可不防啊。”

附和的人居然还不少,看起来这些人是真的忌惮顾东流。

沈言心难得笑了声,她坐在龙椅之上,转动着指尖的扳指。

“刘大人,坊间传闻尔等苦读数十年圣贤书之人竟也相信?若说女主天下,本宫此刻坐在龙椅上,手中拿着的是传国玉玺,怎么就不能是本宫呢?”

“刘大人到底是想说大将军,还是想说本宫?”沈言心冷声说道。

那位御史台的刘大人连忙跪了下来:“臣不敢,只是大将军擅自养兵,不得不防其拥兵自重啊,太后三思。”

“拥兵自重?诸位不是瞧不起女子,甚至本宫开启女子科考之事,诸位不是言之凿凿女子不堪大用,如今不过是一个全部由女子组成的不堪大用的破云军,诸位就如此忌惮了?岂非自相矛盾?”

“区区女军,诸位不必放在心上,本宫已经命人去往各地破云军驻地,日后破云军归入军籍。”沈言心淡淡地说道。

“太后三思!”

“此事不必再议,赋税改革之事如何了?”近日前方捷报频传,沈言心也算是真正地松了口气。

对于司云琴送给她的这一份生辰大礼她也着实是意外。

小狐狸竟然用一年多的时间培养出这样一支军队,更重要的是顾东流竟然愿意帮她。

沈言心开始好奇,她的小狐狸到底做了多少事。

可想着却也忍不住思念了起来,久别不见思念就像是心底的野草,一点春风就能让其疯狂生长,无可遏制。

第135章

一切都在好转, 荣王世子被破云军押解回天照,荣王主力军节节败退,南方五国除周国称臣, 其余四国被司岩逐个击破。

唯有西南已经十日不曾传回战报, 沈言心看着那些好消息却并没有什么欣喜之色,反而有一种不安萦绕在心头。

三日后吴国都城被攻破, 南方五国尽纳入大昭版图, 荣王叛军穷途末路已无回天之力。

除安禾郡主不知所踪之外, 这场叛乱历时不过一月时间便被平反。

沈言心在朝野之中的威望也越发的高了起来, 所有人都知道沈家军都还未出手。

但在一切好消息之中, 西南飞来一纸战报, 古迦国连破西南三城,汉川守军被困潞城三日,古迦十万大军忽然攻城, 天府总管府所有府兵暂无力支援。

沈言心收到战报之时尚在早朝,向来淡定的沈言心难得在朝堂之上有了一丝失态。

“古迦国十万大军攻打西南,已经十日了,为何朝廷迟迟没有收到消息?潞城乃是我西南最重要的防线之一,潞城被困为何今日才收到消息!”

“回禀太后, 古迦十日之前假意退兵, 实则迂回突袭, 我军措手不及。”送战报之人跪在下面大声回复沈言心。

沈言心稍稍冷静了下来,收敛了神色:“命河阳守军敦煌府兵前去支援,务必守住潞城。”

朝中武将出列给予建议, 等退朝之后回到奉宁宫中, 沈言心面对满桌的佳肴毫无胃口,汉川守军被困也就意味着司云琴同样被困。

若是不涉及司云琴沈言心还能冷静应对, 可想到司云琴会有危险,沈言心便控制不住地担忧起来。

她轻轻地叹了口气,眉头紧锁,草草吃了几口便去了御书房。

而此时在潞城之中的司云琴站在城墙之上,潞城已经被困五日,若再无援军,定然粮草不济。

古迦十万大军突袭实在是她意料之外,她的人甚至联系不上风无公主,这一切来得太突然。

司云琴看着城墙上的守军,心中不免有些愧疚,那些守军的年龄有大有小,但无一例外看起来都格外的疲惫。

已经守城五日了,古迦士兵轮番攻城,城内不过一万兵马,最多三日潞城就撑不住了。

司云琴愧疚于自己与虎谋皮自以为一切尽在掌控,可她到底低估了汉王。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袭击,司云琴绝不相信与汉王无关。

天下之争最终还是会落在战场之上,所有的谋划算计也不过是一场战争的前期准备。

此时敌军尚未开始攻城,司云琴走到一名已经撑不住开始打盹的士兵身侧拍了拍他的肩膀:“去休息吧,我替你。”

“将军...我,我不困。”少年绷着脸看向司云琴,眼里都是血丝。

司云琴对他笑了笑:“去吧,我休息过来,不休息好敌军攻城的时候哪有力气。”

在司云琴的劝说下,那少年还是去了。

不多时城外开始有了烟尘,而后古迦国的攻城大军出现在视野之中。

“迎敌!”

鼓声响起,城墙下原本萎靡的士兵们立刻戴好甲胄拿起武器准备迎敌。

城内守城的物资也日渐减少,一日的战争过去,司云琴也受了些伤,不过相比起其他人还是轻许多。

一名将领过来,看到营帐内的伤员,又询问了一下司云琴的状况。

“没事吧?”

司云琴摇了摇头:“没事,孙统领怎么过来了?”

“将军让我叫你去打仗,商量一下明日的事,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派去求援的人都是一去不回。”

“好,走吧。”司云琴跟着孙统领走向大帐,郑将军在里面,面前是沙盘,眉头紧锁,似乎有些烦躁。

“云琴你来了,快想想办法啊,这么下去真不行,城内的粮草最多撑三日了,守城物资就更少了,怎么办啊,也不能弃城而逃啊,多丢人,而且我们跑了城内的百姓可就遭殃了。”郑将军叹了口气。

“我想想。”司云琴也真的有种黔驴技穷之感,援兵联系不上,风无也联系不上,她实在是有些不知如何应对。

最后所有人一起讨论,决定由一个小队突围出去求援。

“为何不去天府郡求援,不是更近?”

对于司云琴所说的去往河阳求援之事许多人不解。

“天府郡若是能驰援,他能不来吗?”司云琴无语地反问,不管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这么多天了,汉王要是能支援早就来了,不用他们自己费尽心思地求援。

“云琴所言极是,那就按照方才说的,孙统领带队突围求援,云琴率一小队去烧敌军粮草,晚上分头行动。”郑将军说完又过来拍了拍二人的肩膀:“活着回来。”

司云琴轻笑了声:“别说得这么严重,既然决定了,我先去休息了。”

走出营帐之后,司云琴回到了自己的小队之中,说了今晚乘夜行动的事。

而后又说道:“有什么想和父母亲人说的,或者想交给他们的东西也及时转交吧。”

说完司云琴回到营帐内,提笔写了两封信,而后又去找了孙统领:“若是能求援成功,帮我将这两封信送回天照吧。”

孙统领提着一壶酒,给司云琴倒了一碗:“老实说,我不理解你为什么了来这里,在天照城待着做个衣食无忧的司空府小姐不是比这里舒坦多了。”

司云琴端起酒碗一饮而尽:“世人常说大丈夫志在天下,孙统领也是这样的?”

“保家卫国建功立业,多大的荣耀谁不想,我还想回家光宗耀祖呢。”孙统领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