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证言 第80章

作者:谙桥 标签: 强强 业界精英 GL百合

李鹤薇目光依旧停留在投屏幕布:“找了。”

“哦。聊多久?”

“两句。”李鹤薇把牛肉粒递给她,唇角勾起浅笑,“我真没事。”

程映秋半信半疑:“真的?”

“清者自清,相信她们可以帮我脱罪。”李鹤薇端起床侧的牛奶杯,喝两口,话语不停,“我前两天没有联系陶陶,因为知道她忙,接连失去两位至亲,心里也不好受。”

“她不怀疑你?”

李鹤薇笑意加深:“当然,这是基本的信任,她信我,我也信她。”

程映秋眼睛弯成月牙:“哎哟,确实没受影响,心情不错嘛。”

“嗯,所以你今晚能不能回隔壁睡?”

“干嘛?”

“睡觉不老实,喜欢抱人胳膊。”

程映秋瞬间撅起嘴:“嚯,你嫌弃我。”她伸手揽住李鹤薇左臂,软声软气,“睡不着,想她。”

“想她抱我做什么?”

“替身,习惯身边有人。”程映秋凑近,倚着她肩膀,剥一粒牛肉塞进嘴里,笑容璀然,“放心,我不搞骨科。”

“去。”李鹤薇敲她脑袋,“瞎说什么?”

“百合小说看得多,姑嫂文学,骨科文学,什么禁忌看什么。”程映秋冷不防冒出一句,“姐,她是不是对我没兴趣?”

“怎么说?”李鹤薇调低网剧的音量,躺下来,让她靠着更舒服。

程映秋从不忌讳谈论性话题,反问李鹤薇:“陶聆姐有没有反攻?”

“偶尔,我们怎么舒服怎么来。”

程映秋眸色渐深:“她一次都没有。”

“什么原因?讨论过吗?”

程映秋将叹息沉回胸腔:“没,我出差两个月,和她待在一起的时间统共也才一个来月。她工作忙,有时候回家累,沾床就睡。”

“你都说她忙,而且确实有枕头公主,你们需要及时沟通。”

“好吧,我去洗漱。”程映秋情绪犹如过山车,来得快,去得也快,她翻身坐在床边,穿拖鞋。

“去吧。”

程映秋回来时,李鹤薇已经洗漱妥帖,靠着软枕翻阅微。信和q.q的聊天记录。她起初担心侵犯隐私,从来没有主动去探寻原主的过往,如今被人陷害,或许能够通过细枝末节发现端倪。

“姐,在看啥?”

“聊天记录。”

程映秋探头:“查案吗?”

“我不能参与案件的侦查,但可以向警方提供证据,为自己辩解。”李鹤薇浏览着海量的数据,皱紧眉头,考虑缩小范围,问程映秋,“我和谁来往比较密切?”

“我也记不清,印象中都是和女生。”

李鹤薇计上心来:“我生日会不会邀请朋友?”

“会。”程映秋跳下床,跑去对面书房抱回两本相册,塞给她,“喏,琼姨保存的照片,每年都有。”

李鹤薇翻开第一页,原主满月开始,重要的日子,都会留影。8岁的生日派对,她左右两边出现另外4名女生,一直到初中二年级变成6名。随着时间推移,人数逐渐减少,高三那年,只有2名。

她问:“你认识她们?”

“这是梦姐和娜姐。”

“全名。”

“饶梦和倪娜。”

李鹤薇搜索微信的通讯录好友,找不到对方的名字,意味着原主没加她们微信。

“姐,梦姐和娜姐去省外读书,你们高中毕业以后可能联系也越来越少。”

李鹤薇查找**记录,证实程映秋的猜测。原主2013年2月换手机,说明她们至少3年没有交集。

她继续往后翻,19、20岁的生日倪娜和饶梦都在。原主21岁开始形单影只,24岁研二,李鹤薇目光忽然聚焦在倒数第三张照片,这不是沈凝,班长和刘大同?

程映秋同样认出他们:“沈姐姐,小源哥,大同哥。”

难怪三人被警局叫做笔录,李鹤薇滑动微信界面,发现连同原主,四人在一个小群。

2015年6月22日,张合源:【变成我自言自语,果然留校当讲师最闲。】

2015年6月1日,张合源:【老可爱们,节日快乐。】【人呢?】【喂。】

2015年4月27日,张合源:【周末老刘的生日,出来喝两杯?】

李鹤薇:【案子。】

张合源:【瘫倒表情。】

刘大同:【我妈青光眼手术,走不开。】

张合源:【做手术怎么不说一声?】

刘大同:【小手术。】

张合源:【行吧,老沈呢?】

沈凝:【忙着做教案,开会,讲座。】

张合源:【爆炸表情】

2014年12月31日,张合源:【喂,明天元旦,聚不聚?】

刘大同:【忙,哪有时间啊。】

李鹤薇:【我可以。】

沈凝:【我1号下午的飞机去燕城。】

张合源:【你真是大忙人。】沈凝在蜀州司法鉴定研究所任职,时常陪同主任法医师出差学习。

沈凝:【没办法。】

2014年9月30日,张合源:【国庆去哪儿玩?】

沈凝:【2,3,5,6空闲,你安排吧。】

李鹤薇:【我3号值班,其余6天都ok。】

刘大同:【4号值班,老张你看着办。】

2012,13年,他们联系最为紧密,2014年,偶尔节假日聚会,去年只在2月除夕前短暂聚餐。

转折点在2014年10月以后,当然,也有可能单纯工作忙。李鹤薇戳开私聊对话框,原主和两位男性鲜少单独聊天,与沈凝多半分享美食和穿搭,偶尔对方提及感情生活,原主采取回避政策,或者遮掩过去。

陶洋失踪后,三位朋友都帮忙扩散寻亲消息。张合源2013年9月17日私信她:【老李,你说你图他啥呢?一没钱,二没文化,还会经常异地。】【失踪不是他最好的归宿吗?你竟然忙前忙后找他。】

2013年10月5日,刘大同:【老李,陶洋根本配不上你,想开点吧。】

2013年10月22日,沈凝第三次转发寻亲的视频,忍不住吐槽:【恋爱脑。】

李鹤薇扶额,她身旁的程映秋咯咯笑:“沈姐姐骂得对,但我猜你大概看在陶聆姐的面子上。”

“可能吧,我当时没有反驳他们,躺平任嘲。”

“所以你早就在打陶聆姐的主意!”

“想什么呢?”李鹤薇不愿将她和原主对陶聆的感情混为一谈,正色道,“我有底线。”

程映秋后侧半米,随时准备逃跑,打趣她:“好,底线,谁在没有拿离婚证的时候就已经肖想小姑子?”

李鹤薇佯装生气,拿抱枕砸过去:“程映秋!”

“嫂子救命!”程映秋双手合十护着脑袋,话在唇边绕,手机提示音响起。她点开微信,嘀咕,“不会真把人喊来了吧?”

10分钟前程映秋发的消息:【你要吃好,喝好,睡好。姐没事,别担心。】

【好。】

【今天也有喜事,我卖了老家的房子,全款15万,买家已经交定金,还给我2000红包。】陶聆定价低,对方耿直,临走前将准备的红包硬塞给她。

【大喜事!回来请客。】

【好。】

【晚安,嫂子。】

【晚安。】陶聆退出私信,点开何英发在工作群的尸检报告。陶洋同样身中38刀,外伤性主动脉破裂致死,然而她细看刀口,回忆解剖杜国舟的场景,不禁起疑。

为什么大哥刀伤的创面平整,周围也没有试探伤,而杜国舟尸表创面曲折,试探伤明显?

第92章 清晰地瞅见后座熟悉的围巾

试探伤,普遍出现在自杀案件,死者生前进行多次尝试和犹豫导致的伤痕。然而杜国舟致命伤附近呈现刀尖状的浅红色印记,陶聆起初以为凶手作案环境简陋,周围光线昏暗,以及在作案过程中情绪起伏,找准主动脉位置的时候难免造成。

但她此时观察陶洋齐整的创面,可以确定凶手解剖经验丰富,性格沉稳冷静,断然不会出现疏漏。

陶聆即刻电话联系秋琬,对方接听:“喂,小陶。”

“秋姐,两个案子或许不是同一个凶手。”

“为什么?”

“对人体解剖的熟悉程度不同。”

陶聆详细解释她推断的原因,秋琬在夜色中疾步,边走边说:“好,你什么时候回来?”

“现在就可以,我想再确认一下自己的判断。”

“需要准备什么?”

“他们的遗体。”陶聆已经翻身下床,拖出行李箱,收拾带回来的东西。

秋琬迟疑:“你可以吗?”

陶聆折叠衣服的动作微顿,无声地叹一口气:“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