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谙桥
“你平安离开,或许我还能活着;你如果......”
李鹤薇抬手捂住她的嘴。
陶聆扣着她的手腕,一点一点挪开,声线失去先前的平稳:“我们都是平凡的普通人,或许你比我年长几岁,但我说过,不要你一个人承担。”
“告诉我。”
李鹤薇退无可退,她穿书后,长久以来被强烈的无力感笼罩。其他穿书都带着金手指,或者系统指导,但她呢?没有看过书,不知道具体任务,只能在摸索中前行,屡屡受挫。
“薇姐。”
陶聆的低唤萦绕在耳畔,李鹤薇伸手揽着她后背,仰望天花板,长叹一口气:“原主说,最后一个任务和楚小艺的案子有关,如果失败,我可能回不去,你大概也......”
发生什么?为什么回不去?陶聆心脏瞬间揪紧,问她:“什么任务?”
李鹤薇摇头:“不知道,所有的任务,我都是走一步看一步。”
陶聆蹙眉,双唇越抿越紧。
“是不是破案就算完成任务?”李鹤薇动作轻柔地抚着她后背,“所以,我不想你操心,像只没头苍蝇似的去查案,事倍功半。”
交心以后,她反而释怀许多,承诺道,“陶陶,我答应你,以后做事和你商量,优先考虑自己的安危。”
“好,不许再骗我。”
“我什么时候骗你?”李鹤薇抬起闲置的右手,摩挲陶聆眉宇间的褶皱。
“情人节,你答应的什么?”
“什么?”当晚事后,李鹤薇困意浓浓,陶聆在耳边说什么,她都只是嗯声应对。
陶聆秋后算账:“不能单独行动,必须带着我,但今天谁拿着钥匙就往外走?”
李鹤薇无从抵赖,认错态度良好:“我错了。”
陶聆终于勾起唇角:“好,罚你快睡觉。”
“睡。”李鹤薇闭着眼睛,酝酿睡意,有一搭没一搭聊天,“你90年11月6日生,我92年8月8日,算起来,我还得叫你一声姐。”
陶聆无言以对:“......”
“你性格沉稳,做事面面俱圆,确实比我姐。”
“不能这么算,你说,你活了32年,我只有25年。”陶聆侧躺下来,挽着她的胳膊,温言细语地说,“你工作效率高,经验丰富,看似不按常规出牌,实则非常稳当。”
“这是互夸?情人眼里出西施?”
“以前的薇姐,模拟画像出神入化,你通过短短的两三个月学习,至少没有露馅。”陶聆紧接着说,“还有,你经常提点我。”
“提点?”
“解剖的时候需要关注的细节,李老师忘了吗?”陶聆极少表达藏在深处的爱意,此时心潮涌动,絮絮叨叨地说着,“我可以确信,我爱的是你,来自平行世界,深圳的李鹤薇。”
李鹤薇明显愣怔数秒,内心水泽逐渐泛滥。
“我爱着睡前玩消消乐的你,变着花样逗我开心的你,工作中严谨的你,生活中恣意洒脱的你......”仿佛即将分离,陶聆按耐不住喷薄而出的倾诉欲,“你说,你喜欢自由,不愿被规矩束缚。如果,我说如果,未来的某一天,案子侦破,你想做什么,我陪你去做。”
李鹤薇眼眶酸胀:“陶陶。”
“薇姐,我也不明白为什么突然说这些,可能只是想让你知道,我爱你。”
“我懂,我都懂。”李鹤薇猜测拦车事件带给对方阴影,情绪的表达大概可以舒缓内心的不安。她自责,欺身去吻陶聆眼角的泪花,柔声说,“我也爱你。”
“很爱,很爱。”
......
陶聆被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吵醒,她伸手摸过手机,查看屏幕显示的微信未读消息。
映秋:【咋回事,还好吗?】
陶聆偏头看着李鹤薇许久未见的恬静睡颜,打字:【还好,她在睡觉。】
【你俩中午都没吃饭,我点了外卖。】
【好。系统自带抱抱表情包。】
【别说谢哦。】
【不会。系统自带笑容。】
程映秋担心:【欸,她是不是焦虑症复发?】
【是的,好在不算严重,但必须尽快调整。】
程映秋提醒:【你和她暗中调查,不要踩线,不要做啥违法的事,】
【知道。】
程映秋道出藏在心底的疑惑:【你们信不过她?】
【没有信不过,秋姐忙,她想查出眉目再说。】陶聆清楚李鹤薇的打算,并非刻意隐瞒,只要成功模拟画像,她会主动告诉秋琬。
【行吧,你们注意安全。】
【好。】
陶聆退出微信,身旁不知道什么时候醒来的李鹤薇已经坐起来,趿着拖鞋往外走:“我得抓紧时间。”
“嗯,映秋点外卖,吃饱再画。”
李鹤薇没有推辞,她和陶聆填饱肚子,敞开房门,分坐在书房左右两侧,一人画画,一人签名。
陶聆首印的实体书售罄,出版社再版两万本,前不久寄来签名册。
两万本,版税提升至9%,单本价格按照原价42.8元,陶聆可以收入7万余元,相当于她一年的工资。
时针一格一格地走着,夕阳的余晖爬满窗台,李鹤薇整理三张模拟的画像,拍照发给秋琬。
【秋姐,查一下,他是谁?】李鹤薇没有权限,必须秋琬帮忙。
半小时后,秋琬回复:【融科集团黄总的助理,郝芃。】
【融科集团?】李鹤薇印象中,似乎和他们打过交道。
【去年7月的案子,融科集团孙露英包庇其子孙灏,胁迫证人作伪证,判刑三年四个月。】
【还有,专案组成立于2016年2月16日,现在正式邀请你和陶聆加入。】
第105章 谁在说谎?
蒲辰西苑中学综合楼的录音棚,投影仪显示着彭队的影像。李鹤薇和陶聆赶来途中,秋琬已经向她们大致介绍专案组的情况。
省厅张局特别指派彭队担任组长,通过线上指挥,秋琬和临市分局抽调过来协助办案的冯队为副组长。其余组员18人,都没有直接或者间接参与当年楚小艺的案子。
视频播放,记录着李鹤薇和陶聆抵达郊区钻和城,随后与保安,以及苏露交涉的全过程。原来结案以前,苏露和马鹏做笔录时,彭队和秋琬就发现端倪。她们立即汇报张局,经过连续三天的会议讨论,最终决定组建专案组,秘密调查尘封的旧案。
画面暂停,秋琬简单说明专案组成立以后的调查成果:“苏露,原蒲辰晚报首席记者楚小艺的助理。”她翻找出另一张照片,继续介绍,“马鹏,蒲辰晚报首席记者,现任记者站的站长,他多次强调不知道楚小艺生前的暗访工作。”
“但苏露声称已经把楚小艺偷录的视频交给马鹏,为什么后续没有相关事件的报道?”秋琬马克笔指着右边小白板的人物关系图,问,“他们,谁在说谎?”
“七年前,楚小艺空降蒲辰晚报,成为马鹏的同组成员,记者站站长的候选人。所以说,他们会不会在工作中产生矛盾?或者,马鹏妒忌她,刻意隐瞒什么?”
秋琬圈住马鹏的名字,旁边标注“动机”两字,接着说:“根据调查,苏露进修期间的社交关系简单;马鹏相反,他工作特殊,每天接触的人多且杂。”暗查初期,马鹏和苏露作为本案的重点突破对象,避免打草惊蛇,专案组采取换班盯梢模式,没有正面接触。
李鹤薇和陶聆的行动打乱调查的节奏,秋琬立即上报,张局决定吸纳她们进组。
“月初开始,我们蹲守马鹏的行程,清查他的资产,暂时没有发现异常,但蒲辰晚报近五年来抢占的头条报道,内容和融科集团相关的占三分之二。”
楚小艺离奇死亡,案件证据缺失,调查的进展缓慢。秋琬另辟蹊径,查阅蒲辰晚报历年的年终总结,瞧出细节的变化。2010年以前,融科集团的重要信息指定披露纸刊是蒲辰商报,自从马鹏担任记者站站长,蒲辰晚报顺势成为融科集团的合作对象。
秋琬介绍专案组近期工作的重点,解释受挫的原因:“但融科集团中高层管理多,专案组不能大张旗鼓调查,所以半个月以来,收获极少,幸好李鹤薇的模拟画像缩小范围。”
她展示画像,说:“郝芃,男,37岁,融科集团市场部总监黄学泽的助理。”秋琬翻看电子排班表,问王涔,“王姐,你负责跟进市场部,有发现吗?”
王涔将照片发进微信群:“市场部的员工流动性大,目前知道曹某,陆某,王某和周某的工龄最长,月薪在2万左右,属于正常范围。”
“先盯着他们。”秋琬接收照片,记录。
随后,各小组汇报工作,彭队总结,秋琬公布组员的调动。李鹤薇担任五小组的组长,组员陶聆,另外两位组员都是临市重案组抽调的刑警。
李鹤薇和陶聆整理笔记,梳理着头绪,全程一言不发。会议结束,她们收拾完桌面的东西,正要起身,秋琬走来,示意李鹤薇看私信:“排班表,今晚你们负责跟踪市场部的周某。”
“好。”李鹤薇满脑子疑惑,捡重点问,“每天都要集中开会?”
“不用,听候通知。”
“地点呢?”李鹤薇扫视四周,清点在场的人数,不过6人,也就是说还有12人在执勤。
“听候通知。”专案组开会的地点多数安排在人流量大,或者偏僻的场所。秋琬语气郑重,“装备都在车上,注意安全,保持联系。”
李鹤薇点头。
夜幕降临,三月的蒲辰依旧寒风瑟瑟。她领着陶聆走后门离开西苑中学,拐进对面的小巷,抬眼就瞧见路边停着的黑色大众车。
她们没说话,拉开车门,先后坐进去。
“李队。”前排的警员招呼她。
“嗯。”李鹤薇简单介绍陶聆,“她姓陶,可以叫她小陶。”
......
互相认识,李鹤薇脱掉外衣,穿执勤防弹背心,问警员:“周祈人呢?”
“在万象汇,小马跟着。”
“好。”李鹤薇话音刚落,警员的手机振动,收到微信消息。
【目标人物坐电梯去负二楼停车场,我从三号门出,你在哪儿?】警员和周祈同乘电梯下楼。
【三号门往左走10米,我过去接应。】警员发送消息,随即放好手机,启动小车掉头朝万象汇背面疾驰。
不过5分钟,小马坐进副驾驶。
“怎么样?”
“还是老样子,进商场就跑厕所,每层楼都去。”
陶聆皱眉:“跑厕所?”
“对啊。”小马转过身,事先知道换组长的她将手机递给李鹤薇,“李队,王姐先见之明,我们从昨天开始就跟踪周祈,发现他和另一位中年妇女跑遍全市各大商场和高端娱乐会所的卫生间。”
“女的?”李鹤薇琢磨着缘由,追问,“他们离开厕所后,你有没有进去?”
上一篇:我标记姐姐后魂飞魄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