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地府日常 第347章

作者:无字惊鸿 标签: 历史衍生 快穿 脑洞 团宠 开挂 无C P向

那么一来一去,岂不是空手套白狼,没有付出就换回了自家的虎符?

他们哪里知道秦国在当中间商,疯狂赚差价呢。

无独有偶,齐国也在干这种事情。

只不过齐国倒霉在自家丢了符,不得不先把自家的虎符换回来。然后再用多的,去跟各国做交易。

为了换回自家虎符,齐国丢了不少越国虎符出去当添头。

表面上是一换二,一个齐符是用一个越符和一个别国虎符换回来的。可实际上,越符根本不值钱。

扶苏曾经尝试去问越王:

“大王可想要回越国虎符?”

越王想也不想就拒绝了:

“不要。”

越国军队的战斗力也就那样,各国都不屑于来打越国,拿着越国虎符也懒得用。那越王为什么要把自家虎符换回来?还不如留着别家的出去干坏事。

甚至越王还趁着别国顾不上他,已经悄悄开始更换新虎符了,速度比谁都快。

很快,那些和齐国做过生意拿到添头的人就会发现,手里的越符彻底没用了。

越国的动作惊醒了沉迷换符的各家,秦齐的生意就不好谈了。

有些国君一边和两家谈着生意,拖延时间,避免两家把虎符用了。一边又尽快把新符提上日程,趁机造出新符来,这样就不用和人换了。

但自己都在造新符了,难免会担心手里的别国旧符也会变成没用的东西砸在手里。于是赶紧把就快失效的旧符用掉,导致局势越发混乱,几国之间出现了更多互相攻伐的现象。

扶苏和管仲几乎同时收手。

扶苏叹息:

“他们做生意的心不诚,没意思,不做了。”

反正秦国也换到了足够的虎符。

管仲则说:

“何必呢?安心和我齐国做交易,好歹还能维持住乱象,不再进一步恶化。现在都在私下里做小动作,反而闹得自己吃亏,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这就是不会算账的后果。

赶在虎符失效之前,所有的旧符都被甩了出去。各国尝到了这个甜头,又开始委托玩家去搜罗新符。

战争一下子进入了白热化。

就好像明明上个月大家还在稳妥行事,一个比一个更谨慎。这个月突然就都疯了,不管不顾起来,开始往死里打。

玩家被这个变故弄得猝不及防,没想到只是大规模丢虎符而已,后果居然会这么严重。

而且,各国都没有停下的意思。

新符分明已经制成了,已然被使用的旧符也在慢慢追回。再过一个两个月,局势应该就能被控制住,但各国似乎都不愿意再忍耐。

玩家百思不得其解:

“是打上瘾了吗?还是杀红了眼,停不下来?”

扶苏:不,是想趁乱完成势力洗牌。

实力强悍的大国有恃无恐,只想趁机灭掉几个弱国,免得继续维持之前那个多国僵持的局面。

实力弱小的小国也想寻求转机,避免在安逸中缓缓走入灭亡。要是天下不乱,它们只怕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

就得乱才好,在乱世中那些大国才有可能一夕覆灭。

越王认为:

“诸如秦国这等强悍的诸侯国,哪有功夫来打我越国?他们自然会想趁势覆灭楚国那样的庞然大物,反正小国以后有的是精力能腾出手来收拾掉。”

所以越国只需要龟缩在浙闽,尽量不去拉仇恨就行。

北边有吴地做缓冲,齐国一时打不过来。西边的楚国虽然很有威胁,却能等着秦国去和楚国对战,叫楚国没空攻越。

越王拿出他新得的楚符:

“调动楚国军队,让他们去攻秦!”

玩家的存在真是一个无解难题。

当玩家们想偷东西的时候,实在是太难阻拦了。

若是想和秦国一样,把东西藏在某个玩家的背包里,确实可以保证不被偷。可你又怎么确定该玩家靠谱呢?

玩家被击杀,是会掉落物品的。万一这人被别人杀了,虎符就是白给。

而且玩家的上线时间是不确定的,不可能随叫随到。要是急着用符,结果玩家不在线,那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么!

何况玩家本身就喜欢乱跑,不会整日待在宫中给你当人型库房。一旦他们出去乱跑,就会有海量的变数等着你。

再加上玩家的阵营转变丝滑,很有可能下一秒就跳反了。到时候直接带着一包裹的虎符投奔别人,你哭都没地方哭去。

是以各国再怎么眼馋玩家的背包,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绞尽脑汁地藏匿虎符,尽量别给玩家发现。

结果楚国还是丢了新符。

楚王简直要气昏过去。

虎符制度用了这么多年,他们头一次发现这玩意儿一点都不安全。临时放弃虎符制度是来不及了,只能在这个基础上增改一下这样子。

比如要求光动用虎符不够,还得有君王的亲笔信作为发兵指令。

国君们:应该不会有人这么快就能模仿寡人的字迹吧?

扶苏:你确定吗?

玩家帮扶苏搞来了各国君主的墨宝,扶苏照着描摹了一番,很快就能将信件写得以假乱真。

然后就有天外人跑出去帮忙兜售。

玩家找到齐王:

“小白,买不买信?”

说着摆出几份高仿信,各国的都有,无论齐国想要谁的墨宝,皆能提供。

齐王:“……买!”

前不久赵国刚在第一轮的旧符风云里分崩离析,几个赵国宗室公子干脆瓜分了赵国,也不知道回头赵国还有没有机会复合。

燕齐秦魏正在试图侵吞赵地,已经各自灭了一两个公子的地盘。好处都吃进肚子里了,谁愿意这个时候放弃?

齐王还是很眼馋剩下的楚魏等国的,他们的国土更加富饶。

齐王先买了魏王的高仿信。

魏国地处中原腹心,而且实力相对弱一些,是个软柿子。先捏它,再去谋划楚地。等搞定了楚国,下一个目标自然是越国和秦国的巴蜀。

秦国关中很难打进去,有天险阻隔。而且关中目前没有郑国渠,并非沃野,对各国的吸引力不是很大。

反观巴蜀,秦王政时期的此地已经有了都江堰,是为天府之国。而蜀道虽难,却可从楚地进攻。

毕竟巴蜀和楚国有大江(长江)相连,走不了陆路还走不了水路吗?齐国靠海,水战不在话下。

燕国倒是没把目标放那么远。

苏秦分析后认为:

“赵国不少地区也不算多富饶,若是魏国出现问题,齐秦等国可能会先去攻魏。届时燕国可以吞掉剩余的赵地,借机壮大。”

让他们去南边打吧,燕国在北边猥琐发育。仗着燕国苦寒,他们都不稀罕,正好强大自身,悄悄惊艳所有人。

苏秦打算得很好。

但是当齐楚都去打魏的时候,秦国却发兵攻燕了。

始皇盯着辽东的舆图说:

“此地矿产丰富,须得留在大秦手中才好。”

让玩家去更换好矿,也只是杯水车薪。燕国坐拥精良矿藏,总能多派点人过去开采出更多的矿石,提升军备。

所以不如放弃泥潭一样的中原,先把燕国给吞了。乐毅已经有了动摇的迹象,想必很快就能把乐毅挖过来,到时候燕国就是个任人宰割的鱼肉。

扶苏愉快地补充上父亲的未尽之意:

“燕国这等没什么油水的地方,被秦国吞了也就吞了吧,齐楚只怕并不会放在心上。”

李斯迅速接话:

“我大秦最近丢了不少虎符,唉,也不是秦国想去攻燕,这不是没办法吗?”

丢虎符可真是个不错的借口,无论秦国军队干出什么奇奇怪怪的事情,都能往外推锅说是别人指使的。

问就是那些人太狡诈,居然第一个复刻出了秦王字迹。定是因为秦国大军太令人眼馋了,所以他们总想动用秦军谋取私利。

至于具体是哪家想收了燕国才派秦军北击的,我们秦人哪里晓得?现在没空关注这个,王上正忙着追回军队呢!

群臣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地笑了笑。

第123章 懂得算计人心的君主,真是可怕啊

秦国猝不及防地出击,让燕国慌了一阵。

因为燕国的武装力量不少都被其他国家丢出去搅局了,燕国丢虎符还是丢得比较厉害的。

虽然燕国军队本身的战斗力也就那样,纯靠乐毅带领才能百战百胜。但这也不影响大家动用燕国虎符,毕竟这样一来的话,乐毅就没兵可用了,直接废了一员大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正是这个道理。

燕昭王甚至都不知道,到底是谁在搞他们燕国。动用他们燕国虎符的,又到底是一国还是多国。

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多国搞事,可有人操控秦国军队去攻燕,就让燕王感觉到了不对劲。

恰好秦军攻燕的时候,乐毅手下没什么兵能用了。你说不是提前算计好的,燕王是不信的。

苏秦也赞同:

“前脚我燕国最后的丢失一个虎符被动用,后脚秦军就攻燕了。哪怕前面那些虎符不是幕后之人用的,最后这枚也定是他的手笔。”

苏秦比较倾向于对燕国有企图的国家私底下搜罗了一两枚燕国虎符,然后抓住时机动用。比如看燕国别的军队都动了,立刻也丢出去使用,然后迅速启动秦国大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