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体验系统 第143章

作者:寻光小筑 标签: 娱乐圈 系统 升级流 成长 治愈 万人迷 无C P向

“我觉得它承载了观众很多情绪。”

“现在网上有很多人说,大家会对宋启丰前后的形象有那么大的反应,你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余寻光不得不经过沉思,慎重的回答,“演员,在观众心里一直是有一个固定印象的。”

他的视线向下,这代表着他在思考,“从陈光到徐天乐,再到陈敏笙,这三个有理想、有目标、有行动的人,替我在观众心中,奠定了不错的群众基础。包括我后来演阎培熙……”

孔思益说:“阎培熙算是反面角色。”她看过《群鸦风暴》。

余寻光的语速加快了两分,“对,但是在观众眼里,他的行为不一定是对的,但他的内心绝对是柔软的。”

帮阿培解释完,他说话的速度又慢了下来,“所以几个角色综合下来,我在大家心目中已经有了一个固定形象。”

孔思益问:“你是想打破这种「固定形象」,才会去接宋启丰这个角色吗?”

“也没说特意,”余寻光提及到创作时的故事,“宋启丰的人物设定其实修改过,他一开始并不是大家看到的这样。在原剧本里,他是一个柔软的、温柔的丈夫,他对于妻子的遭遇并不知情,他蒙昧的幸福着。”

“是发生了什么,所以才被修改?”

“是我在阅读的剧本的时候,发现逻辑方面有些问题。于是我就去找叶子姐,找嘉言姐,她们听了我的疑惑之后都觉得我的质疑是正确的,于是我们又找了李恕坤导演,我们跟编剧开了一个会议。当然,编剧们非常专业,会议也是非常成功的,开完会之后,大家就在李恕坤导演的要求下,组织修改剧本。”

孔思益点头,认可他的说法,“听起来,整个剧组的关系,创作关系是非常愉快的。”

余寻光慢条斯理地说:“对。李恕坤导演是一个特别开明,特别温和,特别能够听取演员意见的优秀的导演。他支持演员创作,欣赏演员的想法,鼓励演员开创不同的表演方式。我跟他学到了很多以前在学校里接触不到的东西。”

孔思益问:“现在你也合作过一些剧组,你最喜欢哪个剧组的创作氛围?”

余寻光毫不犹豫,“其实每一个剧组我都待得很开心,但是要论氛围,还是《与善同行》吧,主要是有李恕坤导演。”

孔思益打量着他,又说:“你现在也成名了,在这种名气之下,你觉得自己消化得怎么样?”

“我觉得挺好的。”

“没有压力吗?”

余寻光把问题抛回去,“什么压力?”

孔思益说出自己的设想,“下一部戏会得到什么样的反馈,下一部剧观众会不会喜欢,你还能不能继续红下去,演员需要考虑到的职业问题有很多不是吗?”

余寻光说:“这些问题我的经纪团队会帮我考虑,我需要做的其实就是选剧本,然后进组完成剧本。”

孔思益质疑,“你真的不会焦虑吗?”

余寻光的态度温和又真诚,“焦虑是没有意义的,这种行为挺浪费时间的。”

孔思益尝试分析,“看得出来你的心态很稳。跟你几乎两年多没有上新作品有关吗?”

余寻光在这里沉默了一下,他显得有些迷茫,“我不太知道。”

孔思益便给出一个更好回答的问题:“你怎么评价自己呢?”

果然,余寻光有些卡壳的大脑又流畅起来,“我吗?我至少是坚定的。”

“对于什么的坚定?”

“我要做的事情。”

“能问一下具体内容吗?”

孔思益的问题给得太快,余寻光不得不自己放慢语速,才招架得住。

但好在,所有答案从心而发,回答起来并没有那么难。

“我想……演出更多大众认可的作品。”

“你怎样界定大众是否认可?”

“作品的内核需要亲近他们,感受他们。演真实的,真诚的,观众们喜闻乐见的。”

“这是你挑剧本时会考虑到的内容吗?”

“如果是这个问题,我想还需要加上一个,我喜欢的。”

“你喜欢什么样的角色?”

“更会偏向于丰富的,有内涵的,可以深挖的。”

孔思益又问:“接到过很不完善的剧本吗?会拒绝这类剧本吗?”

余寻光说:“以前没得挑,没什么机会挑,现在观众们的喜欢赋予了我挑选的权利,所以我会更加慎重一些。”

“挑观众们喜欢的?”

“同时挑更有内核的。”

“我想你会特别期待跟李恕坤导演的二搭。”

“是的。”

“网上对于你和曾秀梅、方正蓉之间的二搭也很期待,你怎么回应呢?”

“当然也要看机会。”

孔思益猜到这大概是句客套话,“今年是没有机会的了。”

余寻光点头,“是的,档期差不多都满了。”

突如其来,孔思益又把话绕了回去,“所以饰演宋启丰是你自我的一个突破吗?”

余寻光愣了一下,“我以为这个问题已经过了。”

孔思益的面色十分平静,“我并没有得到你的回答。”

余寻光看着孔思益笑了起来,为她的专业和执着。

第76章 余寻光的反思与剖析

孔思益的声音和她的目光一样未经修饰, 带着一股冬天的冰冷,令人醒神,“你有想过你为什么主动争取修改宋启丰的人设吗?是出于演员对不同类型角色的追求吗?”

余寻光交握着手掌, 双手传递出的温暖能让他感受到自己, “当时没想那么多。”

孔思益的语气里夹杂着些许引导,“当时在想什么?”

“我只觉得他的设定是不对的。”

“这是否代表着,你的内心深处对角色其实是有一个衡量的标杆的。”

余寻光马上回答:“当然会有,每个演员都会有。但是……”

他又沉默。

他的脸在台下的监视器里有一段时间的凝滞。

他保持着坐姿没动,只有缓慢的眨眼睛的频率能被人知道他还在思考。

孔思益耐心的等待着他的回答。

余寻光再度开口时, 他终于肯抬眼望向对面的主持人, “我不太愿意用[挑选]这个词去形容那些角色人物。剧本是我选择的,但是在那些人物面前, 我是被选择的。”

孔思益动了动脖子,刚才她也维持着僵直, 导致她的脖子微微发酸。

“这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我会,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有没有做好。”

“你有没做好的时候吗?”

余寻光绷紧面颊,他突然不知道该怎么说。

孔思益看着他,她歪下肩膀,朝他的方向凑近了一些。冷冬已经过去,春天即将来临,她的声音变得前所未有的柔和。

“余寻光, 你不要害怕,你要信任我。我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或者想要制造话题爆点才来采访你。我想做的,是帮助你挖掘最真实的你。我想了解,同时我也想让观众们看到一个真实的余寻光。”

“咳……”余寻光清了下嗓子,第一次在公共场合这么深的剖析自己, 他有些迷茫,“好的。”

孔思益继续引导他,“就像演员信任导演一样,你现在是我的嘉宾,请嘉宾信任主持人,好吗?”

余寻光抿紧双唇,舔了舔,他转头看向台下,“我想喝点有味道的东西。”

孔思益帮他做出选择,“果汁,可以吗?”

余寻光将范围缩小,“柠檬汁吧。”

现场导演马上吩咐后勤助理去准备。

助理走到演播厅门口,一阵踌躇,她想了半天,还是跑回来问在台下等待的小陈:“助理老师,余老师说的柠檬汁有什么要求吗?是需要买哪个品种的柠檬用哪个品牌的榨汁机现榨,还是需要点哪家的外卖,您能给个方向吗?”

“不用不用,”小陈一听,哪需要这种排场?他跟着现场助理一起出去,说:“你们楼里不是有贩卖机吗?买个最常见的柠檬汁就行。”

助理愣了一下,“哦哦哦”地瞪着眼睛走了。

台上,余寻光用手抠着嘴唇,孔思益从这个动作判断出他有些紧张。

她灵活的换了个话题,“我们聊聊你小时候的事吧。你在上学的时候有什么趣事吗?”

余寻光摇头,眼睛虚瞄着某个点,“没印象了。”

孔思益合理怀疑,“怎么会没印象呢?是你不想说,还是你不够信任我?”

“没有。”余寻光把头转向她,用一个下压嘴角的动作证明自己话语里的真实,“要真正细讲的话,确实没什么好讲。我从小就属于那种比较呆板、迟钝的孩子,我一直在按部就班地学习,按部就班地成长。可能太久了,对中小学……真没印象了。我只知道听老师的话,然后埋头读书。我那时候觉得人生特别平淡,就像杯白开水。我没有付出什么浓烈的情感,也没有收获什么刺激性的情绪。每天好像都是一样的。”

“你没有朋友吗?”

“如果在这个区间内还能有「同学」这个分组的话,没有。”

“没有女孩追求过你吗?”

“没有。”

“可是你长得很帅呀。”

“学生时期,评判一个男孩是否受欢迎,颜值方面是最不重要的。我不够风趣,不解风情,不爱社交,不爱说话,不会玩,不爱玩,哪个女孩会喜欢这样的人?”

孔思益分析着他的话,“听起来你好像很孤独。”

“还好,”余寻光已经可以直视她了,“我以前对社交本身,确实没有什么太大的欲望。”

“是因为你的精神世界足够丰富?”

“有这个原因。”

孔思益觉得奇怪,“但是你是学表演的。没有欲望,对你这类人,是矛盾的,是有缺陷的。”

余寻光想到往事,忍不住微笑,他在欣赏记忆里更年轻的自己,“我在学校里读书的时候……我是指大学,我的成绩不是我们班最好的,班主任也很少夸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