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体验系统 第185章

作者:寻光小筑 标签: 娱乐圈 系统 升级流 成长 治愈 万人迷 无C P向

在没有系统之前,余寻光参演学校里布置的那些作业时,他对于剧本(小说)人物是打量的,是探究的。他像所有人一样从第三方的视角去剖析,去理解这个人物。

时过境迁,这种行为在如今的余寻光看来,是蛮横且粗暴的,是违背个人意志的。

有了系统之后,余寻光最特别的一个点在于,他眼里的角色已经脱离文学作品,变成真正存在的生命。

初时他还感觉不到,后面他越演越自主性的,抛弃冷冰冰的高度视角,以一种贴心的温暖的方式,去接近每一个赠予他礼物的朋友。

礼物是珍贵的,或许只能够用无价的情谊来还。

如果知道这个世上还有一个懂你,心疼你的人,你会开心吗?

爱,是人际交往关系中一个永恒的命题。

余寻光爱自己饰演的每一个角色——严谨点说,他爱每一个存在于另一个世界的兄弟朋友。

这种爱不是狭隘的情爱。系统每次都会总结人物们会以各种自己的方式爱他,但余寻光对于他们的爱向来只有一种——那就是普通的来自于本源的爱。就像花儿爱阳光,鸟儿爱天空,只是普通的爱。

他以自己的方式爱着每一个人。

没有通告,余寻光便陪着曾经的冯知平在沙坡上坐了半个月。

一天晚上,他正在学川话方言的时候,李传英给他打来了电话。

“小余,《大明奇案》的剧本写完啦,我明天会通过快件把纸质剧本寄给你。”

“好。”

这一次的剧本李传英修修改改写了很久,如今终于能够满意。

他这两天倾诉欲特别强,在给余寻光打电话之前,他已经拉着廖敬春侃了好几个小时。

“小余,我敢说你一定会喜欢这两个角色的。”

余寻光从声音里听出李传英的亢奋。李传英难得打电话给他,他便暂时放下手里的事,“既然这样,传英大哥您提前跟我说说呗。”

“好啊。”李传英等的就是这句话。他喝了口水,说:“先从剧本的背景说起。时间段我特意选在明朝正德皇帝时期。当然,咱们这部戏不是历史剧而是戏说剧,所以剧里肯定要模糊掉一些具体特征,你只要知道你演的是正德皇帝就行。”

谁,皇帝,他吗?

没想到所谓的“一人分饰两角”第一角就被迫登基了,余寻光的精神被吊起,他有一种很新奇的感觉,他开始全神贯注地听李传英讲述。

“你对历史要是有了解你就该知道,正德皇帝朱厚照是个荒唐皇帝,他年少登基,荒淫残暴——这一段我是照历史原型写的,我可没瞎设定。”

“正德为孝宗和张皇后所生,以太子之身继位。孝宗和张皇后就是明朝有名的一夫一妻制帝后。我当时在查资料的时候发现,张皇后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公主,只是历史记载次子早夭,我是从这一段里得到的灵感。”

余寻光听明白了,“所以另一个角色是早夭的那位次子?”

“嗯,我设定这对兄弟是双胞胎。”

双胞胎长得一模一样才好一人分饰两角嘛。

“名字可以先告诉你,皇帝哥哥叫朱明昭,弟弟叫明霄。”

两个人物的名字,尤其是皇帝的名字,没有跟着历史走。

缘是因为前些年总局颁发了新规。古装电视剧如对历史情节有过多的戏说、篡改,一律不允许使用原来的人物真名。

李传英现在都把人弟弟复活了,自然不可能让哥哥的角色叫回原型本名。

余寻光注意到,“为什么您没有给弟弟冠以姓氏?”

李传英解释:“因为那是他的道号,方外之人没有姓氏。”

余寻光一琢磨,“有智力缺陷说的是明霄?”

李传英似乎是想到那种形象,笑了一声,“对,明霄是一个呆头呆脑,武艺高强,涉世不深的小道士。他从小被一个老道士养在深山,老道士死后,他将老道士的遗体送回龙虎山,在路上和郭嘉予饰演的角色相遇,然后开始一路探案。怎么样,跟你以往演的角色不同吧?”

跟他以往认识的角色都不同。

李传英说:“到时候拍摄我们还会上点小手段。”

“什么啊?”

“明霄在设定上会矮一些。首先是习武之人本来就个头不高,第二个是为了直观上体现他的智力缺陷。”

余寻光猜想,“后期会在这方面上特效?”

李传英做出部分设想,“只有全景镜头需要。其他镜头,嘿嘿,看是你蹲着,还是对手戏演员踩小板凳。总之,我的要求是必须在成片里通过对比体现出明霄的身高。”

余寻光还没这样拍过戏,“一定会很有意思。”

李传英很满意听到他的情绪被自己成功调动,“期待吧?”

“期待。”

“嘿嘿,我也很期待。”李传英说着甚至揉了揉自己的脸,他的声音都要化了,“哎呀,我真的好期盼见到明霄呀。”

余寻光还是第一次听见李传英发出这样的声音,他看了一眼手机,脸上也忍不住浮现出笑容。

“你好开心啊,传英大哥。”

李传英幸福地说:“因为我刚完成了一个人的人生呐。”

啊,这种感觉。

余寻光紧了紧握住手机的手,他突然体会到了,每一次,每一次他拍完戏杀青,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李传英吸了口气,他仿佛放下了什么包袱。

“小余,剧本到你手里,我也算是把明霄交给你啦。”

李传英见过很多演员站在高处去看角色,也看过很多演员代入自己去看角色,他真的很少见到有哪个人像余寻光那样,把自己放在角色身边去看角色。

不带有任何审视的打量,只寻求一种心灵上的贴近。有些人把自己活成了角色,余寻光是相信那些角色独立活着。

一个演员能够毫无保留的去爱角色,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的精神啊。

想到自己“创造”的徐天乐也在余寻光眼里自由地活着,李传英的心里不由得涨得满满的。

他是导演,他更是编剧,他比任何人都要珍视余寻光给出的这份真情。

“小余,你跟天乐相处得很好,我相信你跟明霄也会相处的很好的。”

余寻光感受到李传英对他笔下人物的爱,他又忍不住想起了《密信》的编剧团队。

6个人,组合编一本剧本。或许从一开始他们对「冯知平」是在意的,可当资方的要求砸过来,这群为商业剧本写商业角色的商业编剧,也逐渐把自己笔下的角色当成了商品。

就是为了让演员的粉丝喜欢,为了让角色衬演员,他们才会这么写。

可余寻光能怪他们吗?

设身处地一想,谁愿意粗暴的去对待自己的孩子呢?

冯知平的“悲剧”,是环境的悲剧。或许只有站到李传英这么高,才会减少悲剧。

和李传英结束通话之后,余寻光费了一些功夫静心。

导演说出来的场面太精彩,让他忍不住提前幻想。

这样不好,他需要先把那份期待藏在心里。

现在是冯知平的时间,他得好好的爱冯知平。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表演,让更多的人去爱值得被爱的冯知平。

他继续通过自己的方式靠近冯知平。

没过两天,通告单上终于开始出现他的戏份。

一大早,胡继周和雷纬明就被沙子埋了起来,只露出两颗脑袋。安全员一直蹲在旁边,时刻注意他们的状态。

主要是两位演员就算体质再好,也四五十岁了,不能不上心。

余寻光拿着半人高的锅铲在旁边跟导演再次确认动作要求。

听他们说得差不多了,花絮老师端着镜头跑过来录采访,“余老师,我看你这个锅铲好霸气。”

余寻光看了一眼林勇先,在他的示意下把自己手里的道具往前伸,“铲子前端是实铁的。”

导演帮忙补充,“这个道具,三四十斤呢。”

“哟,”花絮老师捧哏,“能拎得动吗?”

林勇先说:“能啊,最近余先生就差抱着它睡觉了。”

胡继周就仰着脖子,盯着花絮老师录完。

让花絮师来做这种随组采访也是制片方的要求,说是同步积累后期宣传素材。

资本家的邪恶手段,不过是给花絮师涨了1000块的工资,就支使得人团团转。

胡继周在雷纬明耳边说:“我看这群人是掉宣传眼里了。”

雷纬明回他,“去年有一部电影就是靠宣传卖了30来个亿,所以圈子里都上赶着学。”

怎么不学点好的?胡继周低头,开始生闷气。

圈子里类似有样学样的案例并不少见。

去年爆剧那么多,消防员题材和影视题材都有同期对比,存在直观偏差性,少有人敢继续模仿。《群鸦风暴》是电视台制作,有后台背书,而且反黑剧的题材本身就带有限制,不好拍。

于是便只剩下《风雅颂》。当时还没等剧播完,各公司就开始组织民国戏立项。民国戏之前也是火过,现在重新把题材捡起来,业内也不算手生。确定曾秀梅不拍,方正蓉和余寻光不演之后,资方和平台就开始自己找人组局。速度最快的组在年前就顺利杀青,那是生怕自己吃不上热乎的。

今年的电视剧市场从上半年4月开始至今5个月的时间,播了不下10部民国戏。这些电视剧的剧情另说,戏里的女主另说,各大民国戏里的男二那是一水的眼镜背头造型。他们用着温柔医生的人设,拿的白月光早死剧本。就差把陈敏笙2.0写在脸上。更有不要脸的,直接照着余寻光饰演的陈敏笙模板来演,被看出来的剧迷观众逮着好一通骂。

挨了骂也没事,至少比以前有热度啊。演员这个时候再出来道歉,说自己只是太喜欢陈敏笙,想致敬余寻光饰演的陈敏笙,一口恶心的隔夜饭就这么卡在观众喉管里。

有些经纪公司手段更加高明。让自己家艺人去演跟余寻光差不多人设的角色,演完不管剧有没有水花,直接铺天盖地发通稿把他们俩拉在一起比较,蹭的就是余寻光名字的热度。这种手段频出,叶兴瑜工作室的人都没办法采取法律手段,只能暂时咽下同行吹过来的这口臭气。

整个行业的生态环境就是这样,从宣传手法到剧情设定再到导演编剧最后是演员本身,他们这些人在名利面前都是可以利用的工具。

所以逐渐看明白这些的余寻光会觉得,太较真了不好。

他就做一个目光狭隘的演员吧,做一个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演好自己的戏就可以的演员。

花絮录完,余寻光再排练了一波动作,然后开始试镜头走戏。

其实属于冯知平的道具锅铲共有很多把,不一定都是三四十斤重,最轻的那一把才三斤。余寻光今天拿这把最重的上戏,是因为只有这把锅铲才能支撑得住他铲沙子的动作。

他铲着胡继周和雷纬明周身的沙子,就像在挖两颗萝卜。

动动眼珠,颤动眼皮,胡继周和雷纬明一前一后的睁开了眼。

这组特写后,另一边的机位推出余寻光的特写。

从上至下,最终落在接触沙地的锅铲上。

反正突厥人那里没有这样的锅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