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体验系统 第204章

作者:寻光小筑 标签: 娱乐圈 系统 升级流 成长 治愈 万人迷 无C P向

可再一想,她本来就没根基,若是“孩子”带出去后“回”不了家,她不是更加得不偿失?

幸运的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有顶流帮忙。

后期余寻光提出帮忙宣传后,《泥点子》的票房会涨,毋庸置疑。就像叶兴瑜跟自家孩子说的,娱乐圈一旦攀扯到人情,就涉及到了利益。同舟工作室吃的那3.5能有多少?叶兴瑜不傻,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给人送钱的道理。她一边让易崇定余寻光的行程,一边带着人直接联系院线,紧急谈了阶梯性合约。

其实光是叶兴瑜本人上门,院线是不会认真搭理她的,但是一提到余寻光,提到钱,嘿!来劲儿了。院线现在等着余寻光的《故梦》和《密信》上画呢,彼时《泥点子》票房再高也就那样,高层又想试试余寻光到底有多少号召力,便同意了。

结果真就是一个人,一段话,带动了一部死得差不多的文艺片的14倍左右的收益。

“要不是看到有利可图,《泥点子》后期怎么会反向增加排片?”

一般影片到了后期都只有删减排片的份。

康纯说:“而且你放心,现在他们有了名,电影还能在平台上卖一波版权,他们能赚更多。我也帮你了解过了,李中桓导演没有跟同舟工作室签合同,《泥点子》给他们发行,实在是那笔天使投资闹的。现在《泥点子》成绩不错,李中桓又有奖项傍身,只要他不犯糊涂,愿意跟大公司合作,他以后的路光明着呢。”

余寻光点头,又问:“还有一笔呢?”

已经把单子翻出来的康纯直接给他看打款记录,“乔曼打过来的。”

属于同舟工作室单方面给余寻光的“分成”。

康纯对这事儿还挺满意,“别的不说,这事儿算她仗义,会做人。”

余寻光也想学着“会做人”,“那这笔钱,我需不需要跟公司分点呀?”

都到他手里了,哪有要回来的道理?

“前面那笔已经分过了。”康纯就算再看重利益,也不会在这种事上纠缠,她还开了个玩笑,“在你眼里,我有那么贪财啊?”

余寻光“嘿嘿”笑了一声。

康纯嘱咐他,“对了,你这笔钱属于偶然所得,也得缴税,”她知道他有这个习惯,“自己回去对账吧。”

这两年余寻光的业务越来越多,他每次对税单都能对好久。

最近他就是对账,然后吃饭。

跟老板们吃饭,跟朋友吃饭,同舟工作室和李中桓也请他吃饭,余寻光今年还被带着和院线的老总吃饭。

易崇最近安排他的饭局都安排成了时间管理大师,有时候余寻光一天能跟人吃四顿饭。

这些天吃饭的时候倒是没喝酒。一众制片人看他就像在看金疙瘩,宝贝得紧。他一个20来岁的年轻人,被一群50多岁的中年人嘱咐“保重身体”。

身体不需要额外保重,就是胖了些。

不过近期余寻光为了拍《大明奇案》有在练武术,这点浮动能够很快减下去。

锻练当然只能忙里偷闲练,没过两天,余寻光就要开始去跑宣传。

《刑事大案Ⅱ》定档1月10号中国人民警察节开播,《故梦》1月18日首映,之后还要跑路演。两部剧压在一起,可以说整个1月,哪怕是过年那天,余寻光也回不了家。

开直播,上节目,为了剧,为了票房,余寻光跟着人全国各地跑。

第102章 发布会与首映礼

1月3号, 徽州电视台在某会场举办了《刑事大案Ⅱ》的开播发布会。导演李传英带着主角团们依次坐在台上提前布置好的高脚凳上,等待着今天从徽州电视台调来的主持人cue流程。

今天现场的观众席上,少不了媒体、影评人和观众朋友的参与。

在媒体提问环节, 主持人先把《刑事大案Ⅱ》的制片人卢制片请了上来。

现在说起这部戏, 肩任徽州电视台副台长的卢制片感慨颇多。

“我们这个片子,当时是我亲自盯着立项的,这里要感谢李传英导演,感谢他对徽州电视台的信任。”

李传英起身摆手,卢制片等他坐下后, 顺着情绪继续说:“跟一线电视台比起来, 徽州电视台在业内排不上号。论娱乐、论舆情、论影响力,我们都跟同行们差得远。作为一个传统电视人, 在这里我可以代表电视台问心无愧地说,我们徽州电视台一直有在学习, 也一直有把我们的广大观众朋友放在心上。我们一直想为观众们献上更好看的片子。”

“要说《刑事大案Ⅱ》,就不得不提到《刑事大案|》。”回顾往昔,卢制片说着竟然泪目了。

“《刑事大案|》的立项工作其实批下来好几年了,是直到大前年,总局鼓励拍摄警察题材的政策下来,我们有了启动资金,才开始着手准备。其实我们手里的制作费一直不多, 拍摄时,由于我们的资金不太够,两位男主角甚至没要工资,纯靠着李传英导演的人情来干活,后来的场地方面全靠地方兄弟单位支持,部分演员也多亏了我们徽州话剧院的成员们前来客串。之后是有华清牛奶投资, 我们才能有钱拍完,做完后期。剧做好了,等着播,本来前年寒假的警察节就该上剧……可是我们不敢呐!”

前年寒假湘南台跟疯了一样的宣传《烈火英雄》,再加上同期有同题材的其他剧播出,别说卢制片怕,徽州电视台也怕啊。

他们没有营销手段,也不知道怎么讨观众喜欢,要是硬凑这个档期,剧扑了,受到伤害的会是剧组的所有人。

“我们只能跟孙子一样带着我们的剧往后稍稍,躲躲,躲到观众们有空的时候。”

《刑事大案|》是在4月份播的,剧方当时甚至连五一假期的热度都不敢蹭。

“我很感谢余寻光,真的,当时他为了宣传剧,可以说是累死累活,整个组包括我们电视台,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一个人赶一部剧的宣传,还是新人的余寻光愣是扛下来了。

“皇天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剧火了。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网上还有人叫我们小破剧。”

卢制片吸了口气,算是喜极落泪。

“当时是当时,现在是现在。我今天在这里忆苦思甜绝对不是为了卖惨。我只是想向大家说明,当时的小破剧是没有办法,现在我们的第二季,绝对不破!不仅不破,我们还要大胆的在警察节播!我们本来就应该在人民警察节播人民警察的剧!”

旁边有工作人员拿过来一个牌子。

卢制片走过去,先揭开了第一块红布。

“我们的《刑事大案Ⅱ》有更多的投资!”

第二块红布。

“当时有人说《刑事大案》里大案太少,名不副实,这回的《刑事大案Ⅱ》我可以保证剧里全是大案,我们有更多的大案!”

第三块红布。

“我们还有更多的知名演员参演!”

第四块红布。

“我们同时不忘初心,给观众们奉献更多的优质剧情!”

将四块制作好的宣传大字全部露出来后,卢制片的脸都因为情绪激动而涨得通红。

他燃烧着自己的情绪,把现场气氛炒热。

掌声中,主持人把他请到一边坐下,有条不紊的接入接下来的流程。

在有控场的情况下,现场记者第一个向郭嘉予提问。

“郭老师新年好。我们知道,您跟雷纬明老师是很好的朋友,最近他有一篇采访您看了吗?”

郭嘉予和雷纬明是以前年轻的时候合作过,不能说好朋友,只能说差不多认识。圈内人大家都爱互相给面子,说出去不管谁都是朋友。郭嘉予是知道雷纬明刚和余寻光合作完一部电影的,他探头看了那小子一眼,直接对着台下说:“你是想提余老师的话题吧?你直接问嘛。”

“什么老师啊。”被他这样调侃,余寻光立马回嘴,他没用话筒,所以只有附近的人,包括郭嘉予能听到。

郭嘉予“嘿嘿”了一声,他就是故意埋汰他的。

台下的记者不知道他在笑什么,也跟着笑,用于缓解尴尬,“是这样子的。雷纬明老师最近在采访中提到了某剧的拍摄,他说他在和余寻光老师的合作中,有被他的演技惊艳到,并且曾经有接不住戏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刑事大案Ⅱ》是一个老戏骨遍地的地方,您这回又是第二次跟余老师合作,所以您对这种情况怎么看,咱们剧组出现过这种情况吗?”

“有吧?”郭嘉予转头去看余寻光,“我们家大影帝,演技杠杠好。”

“哪有,没有。”余寻光赶紧拿起话筒,抢话。

郭嘉予听他真急了,才笑了笑,立马说:“雷老师很真诚,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他一直是一个坦率的人。你既然问到咱们跟前了,我呢,也不说现在的情况,只说说咱们第一部拍摄的情况。那时候余寻光才刚毕业,也没什么名气,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到剧组的第一天,大家就知道组里来了个帅哥;到剧组的第二天,大家就都知道组里来了个小戏骨。”

郭嘉予对坐在他右手边的廖敬春说:“敬春大哥,他第一场戏是跟您拍的吧?”

“对,”廖敬春点头,“拍的是第一集里徐天乐和徐江拍桌子的戏。”

“咱们做演员的,各有所长,不说什么压不压吧,我估计雷老师表达的意思也只是为了说明,他跟余寻光搭戏能够找到一种很舒服的状态,他们能够配合得很好。”郭嘉予说着又望向余寻光,“我们当然也配合得很好。”

余寻光止不住的点头。

李传英在这时候说:“正是因为大家配合得好,我们才愿意三次、四次,甚至一直合作嘛。”

雷纬明可能是在对媒体说实话,但这种实话被传多了,对余寻光来说未必不是一场捧杀。正儿八经地面对这个问题,郭嘉予对此慎之又慎,希望能帮助余寻光把影响力降到最低。

廖敬春抱着同样的想法:“其实演员们在合作最初都会耗费很多时间,寻找一种能够令双方满意的状态。”

余寻光心里暖暖的,他握着话筒轻声补充,“雷老师大我将近有二十岁,他是一位表演经验丰富,阅历同样丰富的实力派演员。在年轻演员眼里,雷老师可以说是半部现代表演史了。我在和他合作期间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我跟着《刑事大案Ⅱ》剧组里的哥哥们,也学到了更多。”

尽管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但几人接连发言,也算拿到了有用的素材,记者满意的坐下。

受到她的启发,下一个记者问:“郭老师新年好,请问你在和余寻光合作期间,对他印象最深的是哪方面呢?”

“态度吧,”郭嘉予看着台下认真的说:“不论是第一部还是第二部,小余在片场的态度都非常端正。”

又回答了一个问题,记者总算愿意放过郭嘉予。

接下来接受提问的是女主角麦青。

“姐姐新年好,很高兴看到灵队在第二季还是同样的发型。这里想问问姐姐,灵队第二季升官了吗?”

麦青很高兴自己需要回答的是这种事业向问题,“当然。至于朝哪个方向升的,欢迎大家去看我们的《刑事大案Ⅱ》。”

再来是廖敬春。

“廖老师新年好,我在此代表粉丝向您提问,新的一年来到了,《刑事大案Ⅱ》马上就要开播了,请问您什么时候官宣保温杯代言呢?”

这是一个带着趣味性的问题,一时间。观众席都忍不住笑。

廖敬春也笑,“这个嘛……不一定非要我代言啊。”

年长者一般的都很敢说。

“保温杯是日用品,咱们普通的买,普通的使就成。真让我找了商品代言,白白涨价,让产品失了实惠不说,大家也花了冤枉钱呐。你们要是想买保温杯,在网上多问问别人呗。”

下一个终于轮到了余寻光。

“余老师新年好。先恭喜老师获得去年的男喜,再恭喜老师获得去年的最阴险角色奖。近期网上有人说,您是一个特别会用眼神演戏的演员,请问您怎么看?”

余寻光拿起话筒,“具体是怎么说的?”

记者看着一眼手里的采访稿说:“比如在演徐天乐时,您的眼神整体来说特别像边牧的眼睛,聪明、忠诚还有个性,观众们特别喜欢您的狗狗眼,您能现场展示一下吗?”

“啊,”余寻光眨眼,找了找感觉,“这样?”

记者把他的表情通过旁边摄像师的取景器看得一清二楚,又提出要求,“还想看看猫。”

余寻光舔了舔嘴唇,想到阎培熙。

他歪了歪头,眼神瞬间又是一变。

郭嘉予在旁边看着。趁着这时候说:“所以怎么能说他的眼睛是小猫眼睛还是小狗眼睛呢?”

记者连忙反问,“这个说法不对吗?”

郭嘉予理直气壮,“当然不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