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寻光小筑
明霄落后明祎一步,跟着他往前走着。
“你会杀她吗?”
“她不是疯了吗?”
明祎笑着,他突然问:“哥哥,如果你是皇帝,你会杀我吗?”
明霄不假思索,“只要弟弟够乖就不会。”
朱明祎笑了起来,大笑。
“朕就知道。”
他们兄弟俩其实是一模一样的人。
明霄不愿意去想他在笑什么,在他的心里,若是他为皇帝,弟弟真想造反,他也不会放了他的。
维护皇权的稳定本来就是每一位皇帝应尽的职责。
明霄问:“姐姐说你至今没有孩子,你不能生孩子吗?”
明祎的眼神有些郁意,“是又怎样?难不成,你想生一个孩子送给我?”
明霄摇头,他时刻记得自己是出家人。
他做出思考状,宋哲宗死,宋徽宗立,弟弟要是真不能生孩子,倒是可以从宗族中选人来替。
明祎看着他,他的表情很有窥探欲,“你在想什么?”
明霄知道这些话他不会喜欢听,所以他第一次对他隐瞒:“没什么。”
朱明祎看着一脸正气的哥哥,面色逐渐变得幽深。
“cut!”
随着导演一声喊,和余寻光搭戏的替身马上松了手,笑着对他说:“余老师辛苦。”
余寻光摆摆手,也说了一句辛苦,然后赶着去看监视器。
没问题,他就得跟着化妆师去换衣服改妆了。
一人分饰两角就是这点麻烦。
第110章 [朱明昭/朱明祎]
在余寻光的剧本里, 明霄和明祎有互动的场景包括茅屋、宫殿、远郊三处,叠加起来一共四场戏。配合替身将这四场戏完成之后,他便要脱离掉身上明霄的特质, 进入朱明祎的世界。
尽管朱明祎的内心复杂, 但余寻光还是梳理出了他的情感路线。换而言之,他对于他的行为逻辑是能够理解的。
朱明祎——一个少见的拥有原型的角色。在细致地接触他之前,余寻光特意去了解过他的原型正德皇帝。他不是历史学家,对这方面亦不感兴趣,是以他没办法在浅显的了解后给出什么公正又专业的评价。
他读那些相关资料, 只是为了能够更加了解一个封建帝王。
余寻光在他身上品出来了另一点“难”。
有困难, 就去找专业的帮手。
明霄的戏份结束,代表他可以不用每天去武行的兄弟那里报道, 余寻光把晚上的那份时间攒起来,拿着剧本去找李传英。
李传英不是每天都有时间接待他, 还好有副导演张庆鹤可以选择。
张庆鹤是李传英团队里一起拼搏了十来年的老伙计了,他亲眼看着余寻光和大家一起从《刑事大案》走过来,相互之间的关系不用多说,一句“自己家孩子”就能概括。
自己家孩子问自己家的事儿,张庆鹤不要太重视。
余寻光在提出的具体问题之前,进行了简单的总结概括,他觉得自己现在在角色代入上有些毛病。
他少有接触古装角色。《大明奇案》除了弥补了他这方面的缺陷之外, 还在往他的演艺生涯里注入了一项新的职业。
帝王。
封建社会的统治者。
他们身为君父,是君权和父权的究极体现。
资本的剥削与掠夺需要规避法律。
而帝王存在的本身就是律法。
余寻光能够轻而易举的演好明霄,但对于朱明祎,他心里没底。
他遵纪守法,在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里生活了那么多年,他从未在哪件事上得到过类似于朱明祎能体会到的情绪反馈。
他没办法产生情感来替代。
“我去看过其他老师、前辈们演的帝王, 我经过模仿表演之后,觉得更加不对。他们的那种表演方法完全不能让我拿到明祎身上来。”
张庆鹤挠了挠头,他琢磨着余寻光的话。
确实,皇帝没那么好演。
有些年轻演员演的皇帝会像世家公子,像霸道总裁,就是不像封建帝王。
余寻光既然演,肯定是奔着精益求精去的。
他在用满分思维思考这个命题。
张庆鹤头一回有这种体会:辅导好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你只演过一次古装,就是那个代善。”
“是的。”
张庆鹤看过《凤凰于飞》,代善的情况他大概清楚,那是一个敢向皇帝讨要自由的人。
那部剧和他们这部剧不一样啊。
《凤凰于飞》故事背景里的皇权是分散的,剧情以权谋和突出女主的成长为主。而《大明奇案》里的社会背景,是一个封建时代中央集权达到巅峰的时期。
换而言之,余寻光是没有在《凤凰于飞》中体会过压迫的。
现在他在《大明奇案》里要去压迫别人。
张庆鹤思前想后,觉得余寻光应该先去体会那种环境。
“我跟传英报备一下,我们先在明天的那场戏试一下。”
余寻光第二天要拍的第一场戏的内容,综合来说,是杜芊芊“杀兄案”结案后,处于京城这边的朱明祎给出的最终结算剧情。
洛清明当时从杜芊芊处得知可以去杜观之友处寻找案情线索,事不宜迟,他从监牢出来后就带人前往,不料路上却受到了不明黑衣人的袭击阻挠。
对方人多势众,明霄在分神保护洛清明时被刀划破了袖子,差点受伤。
暗中保护的沈云洲见了,吓得大骂了一声:“废物!”
他显然是在针对无用的书生洛清明。
他也不怕被明霄发现,立马带着人手冲上去帮忙。
此时,站在洛清明的角度上来看,现场是很混乱的。突然冲出来一些黑衣人要杀他,又突然冲出来一些疑似绿林江湖人士要保他。那群人手段狠辣的将黑衣人屠杀殆尽,结束后未留下半句话,转身就走。
他已经足够弄不清楚状况了,明霄那孩子还一脸天真地问他:“他们是你花钱雇来的保镖吗?”
洛清明看着眼前送上门的,他唯一的“保镖”,一时失语。
既然有人拦,那就说明此案定有隐情。
将此事按下,洛清明带着明霄去寻杜观的朋友。
沈云洲看出明霄大有一心打破砂锅的决心,他担心会再一次有人冒出来不长眼的伤到明霄,思前想后,决定带着人先一步去探查线索。
从这时开始,洛清明便发现他获取的每一个线索都变得容易。他仿佛一只被豢养的虎,吃着别人丢进笼子里的肉。
人命为上。他破案心切,只将疑点按下,一时没管那么多。他抽丝剥茧,将线索整合,最终在一个雨夜推断出了所有的真相。
杜观的卖妻卖妹绝非偶然,只是稍微一查,方圆之处,竟然每年都会失踪众多良家女子。结合杜芊芊的证词,不难想到他们的去向。
我朝律法规定,买卖良家女子,逼良为娼者,杖一百。
这种起了规模的贩卖,该如何定罪?
这种大案,又如何是县官敢管的呢?
于是洛清明只能当堂摆出梁许安八府巡按的仪仗。
梁许安是巡查御史,他没有定罪的权力,这种大案牵连甚广,他只能寄希望于公道正义。
恶首被押往京城,杜芊芊与张玉良被无罪释放,眼看着事件一片光明,其实更多的黑暗,藏在洛清明往刑部递的折子里。
“杀兄案”变成了“卖良案”,其后的幕后黑手关联到了京中数十位大员。
或许那还只是冰山一角。
这样的一封折子,能到皇帝的御前吗?
洛清明不清楚。
沈云洲却有把握。
因为他早已派出手下在半路拦下奏折,夹着自己的折子一起送到了朱明祎案前。
朱明祎看过洛清明的奏章和沈云洲的密信,笑吟吟地将洛清明的那份折子丢了出去。
折子被锦衣卫拾起,后来经过修饰,出现在某位御史家中。
御史隐忍不发,直到一个月后犯人入京,刑部将此事按下不表,他才在早朝时将折子上的涉案官员参了个遍。
朱明祎坐于高堂,兴致勃勃地看着他搭起的高台。
一出狗咬狗的大戏即将开始。
这一场戏,便是《大明奇案》剧组第二天需要拍摄的内容。
这场戏是《大明奇案》里整个朝堂的第一次亮相。因剧情需要,出场露面的演员众多,张庆鹤为了方便拍摄,提前一周选好特约演员,先请来礼仪老师给众人培训,再让助理对他们的演技和台词进行特训,一一过关。
拍摄当天,余寻光按照通告安排,起了个大早。他做完妆造后来到片场,请求李传英讲戏。
他的疑惑李传英已经听张庆鹤说了,他同样认为,余寻光说的问题不是问题,他或许只是需要一点环境的熏陶。
李传英会先拍摄百官打嘴仗的剧情,在这部分,余寻光当好背景板,沉浸体验就可以,李传英会在拍完群戏后,补他的特写。
知道导演有“治疗”自己的方法,余寻光特别安心,他高高兴兴的坐到了龙椅上。
李传英今天的拍摄会从百官入朝开始,为了取得一定效果,他还用上了摇臂。
上一篇:当灭世恶龙还是一个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