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体验系统 第234章

作者:寻光小筑 标签: 娱乐圈 系统 升级流 成长 治愈 万人迷 无C P向

一周后,颁奖典礼的当晚,余寻光拿回了那座属于他的小金人。

离上一次过去没有多久,余寻光的相关词条再次登上薇博热搜第一。

#余寻光

#余寻光影帝

“余寻光现在是国内国外双料影帝,《故梦》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年轻人拿影帝了,天塌了。是余寻光?好耶,我们有救了!”

“不知道为什么,可能太理所当然了,得知这个消息一点儿也不兴奋,但还是给孩子随点流量贡献点吧,恭喜余寻光。”

“刚才看到浏览器发的通知说26岁小生荣获港城电影节最佳男主角,本来想骂关系户和黑幕,点进去发现是余寻光,没事了。”

“港城电影节慧眼识珠啊!”

“关键是余寻光的团队能把奖项公关下来,解决了异地水土不服的困难,真牛。回看他的竞争对手,大部分的本土老牌艺人。”

“能说在粤东省和港城人眼里,余寻光是自家人吗?这个最佳男主角除了证明黎耀川可行之外,也有阎培熙的功劳,谢谢,不要忘记我们坏猫哦。”

“所以说角色对于演员真的很重要!今天的娱乐圈又有多少人没有好好工作?那些烂了的没办法,那些刚刚发臭的,你们试着向好的学吧,求求你了。我想看更多的好剧啊。”

马霁明刷着手机,看着各色信息,陷入了深深的内耗中。

余寻光,又是余寻光。

今年暑期,他的新剧正在热播。观众对其反响不错,路人网友的发言里亦是夸奖居多。可马霁明还是不舒服。

那些人在说完他的演技提高了不少后,为什么要拿他再跟余寻光比一回呢?

[肢体动作还是有些夸张了,应该像余寻光那样,学着内秀一点。]

内秀是什么意思?

[马霁明报了什么表演课吧?小伙子不错,不过眼技还是得练练,这一集里有几个地方感觉不是很丝滑,建议向余寻光请教一下。]

眼神表达不够丝滑是导演的锅,是导演神不给过,磨得他状态都没有了,又不让重拍,才会出这样的效果,怪不了他的好不好?

还有请教,他们很熟吗?五年来他们见面的次数不到10次你们知道吗?

谁知道啊,马霁明有时候会不小心刷到粉丝写的,自己和余寻光的同人,他每次看到简介都会想笑。

爱?

他们都不熟,哪来的爱?

不过是无端的臆想。这群人为了自己爽,都不顾现实开始造谣了。

[能够看出马霁明的野心,看好你,加油演,争取和余寻光成为娱乐圈的年轻一代的双子星。]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他为什么要跟人凑合?他现在不够好,他认,但是他认为网友们对他也有极端的傲慢与偏见。马霁明从不觉得自己会一直被余寻光压在底下。

积极的创作环境应该是你来我往,江山辈有才人出的,一成不变只会让泉眼变成死水。

[看惯了余寻光演的戏,其他人的演技都让我不舒服。马霁明太喜欢演了吧,巴不得一秒八百个动作。]

是的,你们只能看得到余寻光,在你们眼里,余寻光是宝,其他人不论怎么优秀,都是根杂草。

马霁明越想,越忍不住内心的阴暗。

凭什么?

他们不是一起签约的东西吗?

一开始不是他还走在余寻光前面吗?

为什么你们把余寻光的好说得理所当然,却看不见他的理解与付出?

他不就是运气差了一点吗?

马霁明捂住眼睛,正要发泄情绪时,经纪人丽萨把手搭在了他的肩上。

“小明,不用羡慕,早晚有一天,我们也会冲击这座奖杯。”

马霁明没忍住笑了。

他真的会有机会吗?

叶兴瑜会像帮余寻光那样帮他吗?

他落后太多了——不管是这个圈子,还是这家公司。

第115章 既生瑜,何生亮(2/3马霁明番外)

马霁明喜欢上网, 喜欢刷薇博,喜欢上论坛,喜欢看到那些花团锦簇, 热热闹闹。

人都是有虚荣心的, 演员尤甚。马霁明喜欢看到别人讨论他,那些讨论能够证明他的热度,能够让他觉得自己是个真正的演员。

无论好坏。

他的愿望很小,只要是大众的关注都能够让他满足。

他至今还记得,当初艺考进央戏, 他在论坛、薇博上还被人扒过照片, 部分人对他的长相很满意,觉得他未来可期。

马霁明当时也觉得自己未来可期。

事实证明, 在学校的四年里,他作为被偏爱的骄子, 顺风顺水地走完了学业之路。

大三那年,在同学们还在跑龙套积累经验的时候,他就已经去拍戏了,还是题材和人设都不错的仙侠男二。

毕业后,大部分的同学还在为工作奔波,为砸过来的生活重担拼搏的时候,他就已经转投到大花名下了。

一直先人一步的马霁明觉得自己十分幸运。

当然, 这样的幸运儿不止他一个。

其实那一年在九楼,在叶兴瑜身边见到余寻光的第一面,他就认出了他。他们这一届人谁不知道呢?中传出了个“天才”。在校时,余寻光的名字在同学和老师之间口口相传,比他还大。只是由于中传不是纯表演艺术院校,网上少有人知道有这一号人。

现在天才来到了他的眼前, 他们站上了同一座舞台。

那就战吧,看看是央戏的尖子厉害,还是你中传的天才厉害。

然而一开始,余寻光的表现是有些令人失望的,这人的性格跟想象中的差距很大。他并不开朗,也不活跃,日常不爱社交,不爱出风头,没有表现欲,他是那种传统的,被家长老师保护得很好的“好学生”。他既没有攻击性,也没有露出明显的欲望,他生疏又笨拙的去接触这个演艺世界。

跟叶兴瑜签约之后,马霁明都进更好的剧组做男二男三了,余寻光还在跑龙套。

据说他还有在上各种表演课。

难道是专业能力跟不上?

不是,你中传的天才,就这?

半年之后,马霁明从剧组杀青,听田均提到余寻光接了湘南台的戏,还是以宣传消防为主的任务剧。

是了,现代戏就是任务剧多,但每年都拍那么多,也没见火多少部。

田均跟他说,余寻光参演的那部《烈火英雄》,番位都排到男四男五去了。

马霁明对此并不感到意外,他十分清楚,年轻演员去演正剧就是会这样。

田均还说,湘南台筹拍这部戏的时候有额外要求,要求演员下一线的消防支队学习。从体验生活到结束拍摄,需要9个月的时间。

太傻了,相当于一整年过去了。

马霁明都进了两个组了,余寻光才从《烈火英雄》里出来。

他的《逍遥在》都播了,余寻光才播出一部跑龙套的剧。

马霁明喜欢上网,他也经常去“鉴赏”同行的作品。

老实说,余寻光在那部《第三医院》里的表现有点厉害,正正好给过于喜悦的马霁明当头一棒。

在他沾沾自喜时,他的对手在勤勤恳恳的工作。

哪怕只是龙套,这位天才也演得很好。

这不禁让马霁明怀疑起自己的选择。

和余寻光比起来,他在剧组里的生活像是在混日子。他第一次问自己,演对表演没有任何助益的偶像剧,值吗?

有时候马霁明也会迷茫,因为他同样是个有理想的人。

迷茫之后继续对现实保持坚定。

现在圈子里水深,年轻人出头更难。马霁明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位很清楚,“围魏救赵”四个字可简要概括。有做演员的坚持固然好,但也得需要有了地位,有了话语权,有了支撑生活的金钱,再去谈理想。

他不是余寻光那种死心眼的性格,他做不到沉下心做事。

他不可能去演配角。因为他要保证自己的价值,所以他会选择先拍偶像剧。马霁明想让自己红起来,让公司和资本看到他的能量后,再用更大的胳膊去选择更多可以选择的东西。

或许是乐极生悲。《逍遥在》播出之后他有了点名气,随之而来的是对他长相的攻击。

马霁明忽然认识到他没办法通过偶像剧得到大众的认可。

他尝试分析:有没有可能,由于剧种问题,他吸引到的粉丝都是比较低端的?因为这种剧除了为你杀尽天下人也在所不惜外,根本没有正向立意和其他内容。

于是马霁明屏蔽了粉丝们无意义的夸奖,他开始在刷论坛时收集正常观众给出的建议。他们说他胖,说他脖子有点前倾,说他体态不好形体很差,说他说话时做大表情嘴会歪,这些都是实话,他会去改。

他是一个擅长听取意见的人。

那年一月,公司开年终会议。听余寻光的经纪人易崇说完湘南台给《烈火英雄》宣传待遇,他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湘南台的自制剧本来就属于圈内一流水平的剧,他们又是很会营销的电视台。

而且余寻光还付出了九个月,他值得。

但之后预告的徽省台的《刑事大案》片约他就不理解了。

怎么又是上星剧,又是类型剧?公司想把余寻光往正剧演员方向发展吗?

正剧谁都想演啊,但是什么时候才能演出名堂?

马霁明有些羡慕他,又有些同情他。

毕竟这代表着余寻光接下来的生涯会很难熬。

更不用说,会议后,他还从田均那里得到了一手消息。

“康纯把原本分给他的杂志拍摄全部给咱们了。”

“为什么?”

“康纯之前给他拿了好多校园剧本,人家有想法,看不上,自己做主选了《刑事大案》。康纯又是一个比较在意效益的人,所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