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寻光小筑
潘泽永缓慢的点了两下头,这动作让他看起来有些架势。他似乎是在思索,他现在看起来又确实像是比余寻光年长不少的“大哥”了。
“等我把话说完了,我想听你说。”
“说什么?”
“什么都可以,想法,心里话之类,我很期待和你合作。”
余寻光是没时间向他剖析自己的,因为很快他们就进了包厢。
包厢里只有李恕坤一个人,他保持着松弛的状态坐在主位上,“来啦。”
潘泽永拍了拍余寻光的肩,自然地走过去坐在李恕坤的左手边。他的身体倾向于他,从肢体语言来看,他特意依赖且信任李恕坤。
李恕坤对他也很亲昵,往他面前放了杯茶。
至于他的右手边位,另一盅茶已经提前放好。
那是余寻光的位子。
坐下后,李恕坤朝他挤眉弄眼,“对这小子感觉还好?”
余寻光不知道这个问题出现的目的,给出的答案颇具中庸之道:“还成。”
听到这句,李恕坤张嘴大笑,回头冲潘泽永说话去了,“哈哈,你还得加油啊。”
潘泽永搓了搓手,居然有些腼腆,“我们是第一次见,还不熟悉嘛。”
李恕坤点头,余寻光脸上的不明所以让他猜到,“潘泽永刚才应该没有跟你提过,”他特别正式地说:“小潘同志是我徒弟。”
这是需要尊敬的身份。余寻光连忙直起腰坐好,重新打招呼,“师兄好。”
他再看一眼,终于想起来,他好像确实在李恕坤家里的书柜里,看到过李恕坤和他的合照。
李恕坤仍在旁边介绍:“我呢,叫他小永,你以后也可以这么叫。小余,你不是月底进《贞观长安》剧组吗?你的戏份应该就是分到他拍,到时候你们俩凑在一起,互相见见本事。”
潘泽永的态度很谦虚,“还请余老师多担待。”
余寻光低头致意,“您客气了,永哥。”
他的生疏被李恕坤看在眼里,于是再次丢下一块zha蛋,“明年2月的《天才算法》,小永也会来给我做副导演。”
李恕坤说得轻松,余寻光却听明白了。
他不由得哀伤起来。
李恕坤见不得他这样,忙把手搭在他的后脑上,握住,“别用这种眼神瞧我,我也得安享晚年不是?”
余寻光微低着头,不太满意地嘀咕,“有些导演七十多还在开机呢。”
明明今天去给他拜年时都没提这种话,可见是临时起意。
余寻光瞟向潘泽永,不免带了埋怨。
他当然也是有私心的。
再想起今年因为身体原因退出《大明奇案》全项目,只来客串的廖敬春,心里更难过了。
李恕坤“哼”了一声,手部用了几分力气,“别乱想。你想让我成为那样的老牛啊?老而不死是为贼,到了年纪就该退位,这个道理你懂不懂?”
李恕坤是想给青年导演们腾地方,不仅仅是潘泽永一人。现在娱乐圈老龄化也很严重,他不退,年轻一代的导演接触不到上面的资源,一辈子出不了头。
余寻光也知道这话没错,可他就是天然的舍不得。
“什么时候?”
他再抬眼,都要哭了。
李恕坤心里叹了口气,也不由得放轻了声音,“你放心,不会有那么快的,我多少还能混个小三年吧。”
他手底下那么多人,哪能说走就走。
余寻光心里的哀伤这才被可观的时间冲淡了些。
包厢里气氛低沉,潘泽永面色也低沉。他不笑的时候,配着身高、体格,整个人很有气势。
这样的导演在片场里,凭块头都能虎住一帮人。
然而等服务员把菜一一配上,他却做起了招待的活。
李恕坤自顾自地跟余寻光说话,“你永哥刚才有没有跟你好好介绍自己?”
余寻光摇头,“没有。”
现在他心里又有些愧疚。
刚才,他不该在心里胡乱对潘泽永不满的。
李恕坤拍了拍余寻光的肩膀,回头瞪人,“怎么回事,你嘴皮子不是很利索吗?”
“我刚才急于向小余表达喜爱之情,一时间忘乎所以,”潘泽永想让气氛愉快些,说笑道:“现在,您老人家亲自开口介绍我这颗大头瓜,不是更好?”
李恕坤嫌弃又满意地看着他。
余寻光给李恕坤盛汤,仔细听他说话。
“你小潘哥,央戏导演系的研究生,一毕业就去老美那边的电影学院里学了三年,出来后满腔热情闯荡好莱坞……”
潘泽永接过话,“俗称,打杂。”
李恕坤瞟了他一眼,顺着他,“打了5年杂。”
潘泽永给出说明:“对外我们一般宣称为「深造」。”
李恕坤抬头欲打,“你又给我说相声呢?”
潘泽永,土生土长的津市人。
挨完打,继续。
“在老美那儿,他跟过大项目,也跟过独立电影,熟悉一部电影从立项到制作到宣发的所有流程。呵,跟我不一样,这小子是做电影的。”
余寻光望着潘泽永,刚好,他起身往他面前放了一碗白米饭。
“谢谢。”余寻光起身,双手接过。
李恕坤抬头看着这俩年轻人,心有感慨,“小余,你的情况他都知道。至于他嘛,属于……名气不大,本事不小。他回国也有两年了,之前你没遇上,是因为他都在到处忙活。他拍过广告片,拍过公益宣传,也导过舞台节目,积累了一些国内从业经验。总之,我对他的看法:年轻,力壮,想法多,爱折腾,有大把的精力可以拿来琢磨。”
他最后一锤定音,“小余,看得上,你就跟他一块玩;看不上,纯属他没福气,你们以后见了还是和和气气的,多少算个朋友。”
余寻光拿起筷子,他终于明白了,怪不得叶兴瑜说今儿他是来“相亲”的呢。
对李恕坤而言,余寻光和潘泽永都是好苗子,且二人都接受过他的精心培养。他对二人的精神世界和人品三观都很了解,他觉得他们能够聊得来。
他有退的打算了,就像交接工作一样,不管是为了以后的电视电影艺术的发展,还是为了一位导演亦或是一位演员的发展,他都想为他们介绍一位优秀的可以长期合作的对象。
他希望有半边同门之缘的二人能够互相扶持,用2>1的力量扛住未来外界的风雨。
也怪不得潘泽永会这么热情,他比余寻光更早得知李恕坤的想法,他先一步主动交出真心。
他不仅信任自己作为导演挑选演员的眼光,他更加信任李恕坤积累了大半辈子的识人智慧。
开始吃饭之后,余寻光的话也慢慢变多。
李恕坤看着他看好的两个孩子都如他所愿的拿出了自己的真诚,隐隐红了眼眶。
吃完饭,李恕坤不让人送,自己打车回去了。
“你们俩聊。”
看着老头子的车开远,余寻光心里道了一声“老顽童”。
潘泽永站在他旁边问:“接下来你有活动没有?”
余寻光反问他:“你有安排?”
潘泽永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听你的。”
余寻光想了想,“不是说相亲嘛,那就去干点该干的。”
他拿出手机,打开了票务软件。
“哟,”看他打开电影购票软件,潘泽永立马赞同,“这活动好。”
余寻光把手机直接递给他,“请导演先挑。”
潘泽永也不拒绝,这属于他的专业领域,多少得发挥一下,“你要看哪个?”
余寻光想了一下刚才看到的,正在上映的五部电影,“没什么感兴趣的题材。”
潘泽永把页面来回一滑,“啧”了一声。
片子太烂,没法发挥。
最终,两人在附近的影院里选择了一部近期重映的,某部经典剧情片。
时间还刚好合适。
就当饭后消食,步行过去。
现在天冷,余寻光穿着棉衣,戴着口罩,很有生活气息的打扮,一点儿也不怕被人认出来。
电影院在某商圈主建筑的6楼。乘坐观光电梯上去后,取票时余寻光一打量,发现整座影院可以说能用“人烟稀少”形容。
连工作人员都寥寥无几。
他今年夏天来这儿参加《密信》路演那会儿,完全不是这样。
潘泽永知道他在看什么,“11月,淡季嘛,就这样。”
取好票,扫码进观影厅的一路,余寻光都没有见到半个其他人。再进入放映厅,果然只有他们两个观众。
二人侧身前往最佳观影区的中心点坐下,既然没有旁人,他们还能保持着小声说话的频率。
从刚才开始,余寻光就一直在脑子里琢磨院线是怎么维持经济、从中盈利的。他忍不住问:“国内的院线其实已经很完善了。是不是基础设备越好,票仓才会越大,也越有可能出现现象级票房?”
“对。”涉及到潘泽永的专业,他毫不藏私的,细致的给余寻光说起院线背后的运作模式。
可能也起了一点显摆实力的心。
如李恕坤所言,潘泽永在老美那边学了一手的商业片运作,他又见多识广,知识储备极其丰富。
“当然,”潘泽永重点提及,“不是说人家的东西就一定比国内好,而是说人家发展的早几年,有些坑人家踩过,有些经验人家已经总结出,所以我们能凭本事去学个现成。”
“什么本事?”
“当然是金钱的力量。”
余寻光笑,潘泽永的风趣令人很难拥有坏心情。
上一篇:当灭世恶龙还是一个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