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体验系统 第26章

作者:寻光小筑 标签: 娱乐圈 系统 升级流 成长 治愈 万人迷 无C P向

余寻光揉搓着纸张的边角,“我写了几篇小传,您要看吗?”

“可以呀,拍照发过来。”

于是照做。

常老师对余寻光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采取的鼓励式教育。

现在也一样。

“你对人物的分析已经很深刻了。”

“但我觉得还有不够的地方。”

“是哪方面?”

“我不是很清楚,就是感觉。”

电话那头的老师沉默了一会儿。

“小余,你试试去找一些当年文人针砭时弊,讽刺现实的作品来看。尤其是那些杂文。还有,你再去系统性的重读一遍毛选。有些书,以前读过,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会忘记部分内容和看书时的感悟。现在你的年纪和见识有了增长,再看一遍以前的书,绝对会生出新的感悟。有些书,就是常看常新。”

余寻光立马记下,“好的。”

“你如今所谓的感觉不对,很有可能是在人物底色的理解上有不足。我们分析人物时,不能跳出时代。很多人会觉得民国离现在很近,那段时期发生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但是大概知道和仔细理解是有区别的……”

余寻光这天和老师打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说,他适当提问。后面老师烦了,才把他赶去睡觉。

第二天放假,余寻光借机睡了个昏天黑地。

他睡的并不好,眼睛不管睁开闭上,都是陈敏笙和华雅君的影子。

他的脑子里有很多人在跑来跑去。

哪怕经过老师的开导,他整个人还是产生了不知从何处来的慌张和紧迫感。

戏马上要拍完了,怎么这么快就要拍完了?

不用去剧组开工,那种从心底涌上来,铺天盖地而来的焦虑反而更严重了,甚至影响到了他的的生活。关心他的人自然感受得到他的反常之处。易崇吓得赶紧给他联系医生,然后去跟曾秀梅沟通。

在沪市预计的通告单里,余寻光和方正蓉只有四场对手戏,再有一些单人镜头。剧组调度合理的话,一两个星期就能完成所有的拍摄任务。

余寻光后面没行程,易崇在对接的时重点表示他们这边不急着拍。

曾秀梅综合考虑,给余寻光放了长假。

易崇觉得在父母身边,余寻光会舒服一点,就把他带回了沙市。

在线上被安排着看了两场叶兴瑜推荐的心理医生后,余寻光的状态好了一些。

主要是他已经听从老师的建议,开始读《毛选》。

他能感觉到陈医生也挺高兴他这样做。

假期中余寻光又去了一趟徽州,参与《刑事大案》的后期配音。

他一摸到新修改好的徐天乐的台词本,立马想到这人只对自己说了一句话就赶他走。

还叮嘱他不要偷税漏税。

好笑,说得像是负债状态的余寻光有钱缴税一样。

不不不,没钱也要缴。

余寻光决定以后每隔半年去检查一次自己的税务问题。

《刑事大案》由于有地方支持,审得很快。

徐天乐的剧本上改了一些台词,属于正常程序。

等到徽州的配音工作完毕,叶兴瑜又把余寻光喊回京市,参与《凤凰于飞》中代善的后期配音工作。

其中免不了关心慰问。

余寻光的情况其实还好。一开始他或许有些情绪方面的问题,但在他打开毛选之后,一切困难都不再是困难。

他在获取知识的途中,汲取到了很多力量。

一切不安与恐惧皆来自于未知。当人懂得更多的道理之后,自然会变得更加豁达。

陈医生送给余寻光的“对知识的渴望”的永久buff,足够他受益终生。

第20章 小方姐的提点

余寻光费了些心力完成《刑事大案》和《凤凰于飞》的后期工作。直到国庆假期,他来到沪市,重进《风雅颂》剧组。

调整造型,余寻光没用多少功夫,便进入了状态。

用了一星期拍完单人镜头,他才回到A组。

当他在片场重新抱住方正蓉的时候,整个人是不同以往的清醒。

他已经明白,既然没有办法留住陈医生,不如好好的道个别。

陈敏笙在沪市的戏份不多,大概十一场,完成起来都没什么难度。但是其中有一场余寻光还是觉得需要重点对待。

那是陈敏笙在病房回头的一个镜头。

这段前情剧情是华雅君为了掩护裴风眠故意受伤,她昏迷入院时身上的那块和陈敏笙定情的怀表被遗落下,刚好被来沪市出差的陈敏笙捡到。看到怀表,一直不相信妻子已经死亡的陈敏笙惊喜万分。他聪明的不去打草惊蛇,在查了入院名单无果后,便在第二天决定带人查房,就这样一间一间的找到了华雅君。

那场镜头里,陈敏笙戴着口罩,唯一露出的眼睛是他能表达情绪的唯一窗口。

这对余寻光来说并不难,他本来就是一个善于用眼睛演戏的演员。

但要拍出效果,曾秀梅还是需要在镜头语言上花点功夫。

排练过后,曾秀梅和演员商量好,将这组镜头分两次拍。

第一遍镜头先去抓演员的微表情。

方正蓉要演出华雅君一开始的平常应对,之后是听见陈敏笙声音的怀疑,再是与陈敏笙对上视线时的激动,然后是压制兴奋的忍耐。

曾秀梅需要的情绪很多,又要求演员循序渐进,方正蓉为了演好,花心思设计修改了很多个肢体微动作和语气才过了排练那关。

而余寻光,当曾秀梅在监视器里看见镜头对准他之后,第一感受表示铺天盖地的灵气。

他只是一个抬眼,就让人感受到他对妻子的失而复得的高兴以及深情。

万语千言尽在不言中,这是他固执的,找了整整一年的妻子啊。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确定了面前的人就是华雅君,余寻光饰演的陈敏笙在那一瞬间整个人都在镜头里鲜活起来了。查完这间病房,他被人群簇拥着出去。到门口时,他忍不住的一个回眸,其中饱含的温柔情义,见者皆知。

这场破镜重圆却不能相认的戏,被余寻光演到了顶峰。

曾秀梅晚上回看镜头的时候再一次可惜。

多好的一个大荧幕的苗子。

可惜现在文艺电影式微。

在一个阴天,余寻光在《风雅颂》剧组正式杀青。

他刚拍摄的陈敏笙转移时暴露,决定跳江的戏里最后也有一个回眸镜头。这个镜头和前面破镜重圆的回眸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拍完后,曾秀梅把他喊到跟前:“小余,如果能赶上评奖,我给你报最佳男配吧。”

余寻光不整半点虚的,直接点头说:“好。”

他没别的想法,单纯觉得陈敏笙值得。

离组前,曾秀梅把陈敏笙的眼镜送给了余寻光。

于是助理小陈拍出了这样一张杀青照。

镜头里,余寻光一袭长衫,戴着贝壳花纹的眼镜,怀抱鲜花,眼神清亮温柔。

第一次,在无比抗拒又渴望的情绪下,余寻光带着陈敏笙残留的情感,进入了体验模式。

上个世纪沪市的天好像与现在的并没有什么区别。

余寻光站在一扇小门前,犹豫着要不要敲门。

当他刚抬起手,门开了。

那是一个身着旗袍,端庄温柔的女人。

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些微痕迹,却不妨碍她更加美丽。

余寻光没想到自己见到的人是她,有一瞬间的愣怔。

华雅君上下打量着余寻光,她笑得大方,“来了怎么也不敲门呢?快进来。”

她把余寻光请进了院子。

她说话做事,比方正蓉演出的干脆利落不少。

院子里,有个少女正在桌子上写作业,她看到余寻光,停了动作,很意外的样子。

“妈?”

华雅君给她介绍,“这是爸爸和妈妈的朋友,快叫叔叔。”

少女皱了皱鼻子,“可是他这么年轻,才大我多少……”到底不敢违背母亲,她不怎么情愿的喊了一声,“叔叔好。”

余寻光看着她,眼睛怎么也无法移开。

“这是文理?”

“是的。”

“都这么大了。”

“今年都上高中了。”

原来是在多年之后。

这么一说,余寻光真的有种恍若隔世之感。

“她真像……”

“谁?”

“像芹风。”

都是那么自由鲜活的女孩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