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鱼七彩
所以他只赚有钱人的钱,坑得多,赚得爽。
继百杀水之后,他又有机会可以坑这些富贵人的钱了,感觉真好。
回头他就记下阿爹做此物的配方了,配以精致的木匣,木匣上一定要提有文人雅士的诗,每一个匣子都是孤品,不重样,如此必能风靡整个富贵圈,甚至有一些匣子都能炒出高价。
富贵圈就是这样,不怕东西贵,就怕你东西没说头,有的说就有讨论,有讨论就会传播开,传播开了自然就风靡了,不愁销量。
不过在此之前,他要选一个环境合适的酒楼,先把酒楼的名声打出去。
酒楼的菜肴一定要少而精致,环境一定要高贵而优雅。
当然,酒楼肯定要有别具一格的特色菜,才能“高贵”起来。宋济民一点都不需要费些心思去找厨子,安排两个自家的熟手当厨子就行,厨艺过关,菜色创新不需要他们,有他爹。
他只需要偶尔有空的时候,记一记他爹做菜的配方,就足够让酒楼生意火爆了。
到时候,他会趁机把握舆情,营造出一股攀比风,让那些富贵人都以去酒楼吃饭为荣。
“小家伙,你吃的什么东西?”
孙三德凑到宋济民拿的粟米棒前,狠狠吸了一口气。
“好香的味道啊!还带着股甜味儿!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孙三德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粟米棒,“还有么,给大哥尝一根?”
宋济民无语地白了一眼孙三德。
“听听你说的什么话,我凭什么要把这么美味的吃食白给你啊?”
“哎呦,小家伙还挺聪明。”孙三德亮出他堪比宋济民半个脑袋大的拳头,在宋济民眼前晃了晃,“这样呢?”
“哪样?”宋济民故意咬了一大口粟米棒,当着孙三德的面儿使劲儿嚼着。
“你小子!刚才挺聪明的,这会儿又装不懂了!那就别怪我一拳打爆你的头!”
孙三德抬手就照着宋济民脑袋狠狠打下去,他拳头很大,带起一阵强风,可见他一点儿余力都没留。
宋济民依旧嚼着粟米棒,睁着萌萌的大眼睛看着孙三德。
孙三德正奇怪之际,突然颈部一痛,整个人后仰,栽倒在地。
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不少,其实有不少人看到了孙三德在欺负小孩子,他们对宋济民都投以或同情或担心的目光,但没人敢出手帮忙。毕竟那孙三德长得强壮,看起来就不好惹。
大家看孙三德一跤摔倒在地后,就昏迷不醒了,纷纷凑上前去骂他活该。
也有好事的人,不知道存了什么心思,逗趣一般询问宋济民吃的什么东西,身下坐着的是不是粮食。
“去去去,都没事儿干了?”
一位身着黑色丝绸袍子的老者,急匆匆走到宋济民跟前,语气严厉地驱赶众人。
众人见老者衣着富贵,肯定是贵族,不敢招惹,纷纷散了。
老者语气不悦地询问宋济民:“你家大人呢?怎么就留你一个小孩子守在这里?”
“我在这呢。”宋显气喘吁吁跑了过来,笑着跟老者道谢。
老者上下打量一番的宋显,指着宋济民身下的大麻袋,“这里面装的都是粮食吧?”
宋显点点头,笑着应是。
“你留一个孩子在大街上看着这么多粮食?你知不知道这世道,你这样做可能会害死他?”
宋显愣了下,对老者行礼作揖:“我确实没考虑周全,感谢老丈提醒。”
刚才他离开县衙后,先带着宋济民去了逛了番邦人的铺子,意外买到了一些蔬菜种子。然后俩人就继续逛旁边的粮铺,发现那家粮铺的粟米和黄豆价格特别便宜,是市价的一半,但品质一点都不差,宋显当即就出钱多买了几袋。
买完粮之后,他才发现包里有一包孜然肉干忘记拿给宋寒承了。
宋济民让他赶紧去送,他守着粮食。宋显当时也没多想,反正这里距离衙门也不远。
没想到去了衙门后,他听到大儿子和二儿子在屋内吵架,更没想到就这么一会儿工夫,三儿子差点出事了。
宋显后怕不已,再三作揖向老者道谢,顺便就把那包孜然肉干送给老者做谢礼。
宋济民有点惊讶:阿爹不就是给大哥送肉干去了么,怎么又带着肉干回来了?
他心稍动,就猜到了衙门那边有情况。
老者摆手推拒,本来不想要,可当肉干送到他跟前的时候,一股奇异的食物香味钻进了他的鼻孔,瞬间勾起了他的食欲。
老者鬼使神差地接下肉干,打开外包尝了一口。
确实如他所闻到的那样,一股浓郁迷人的味儿混杂着肉香,肉丝干巴巴的,却越嚼越上瘾。
这世上居然有这么好吃的东西!?
食物的香味太诱人,引来过往人侧目,老者赶紧把肉干塞进自己怀里。
“那老朽就却之不恭了。”
老者这会儿说话的语气比之前友善很多,脸上也挂上和蔼的笑容,很写实地演绎了出了什么叫做“吃人家的嘴短”。
宋济民对这老头的变脸行径嗤之以鼻,暗中给了他两个白眼。
他自愿留下来看粮食,自然有本事保证自己的安全,要他多管闲事?真正出手的人是躲在暗处的邱守拙,结果领功劳的却是这老头儿。
老者听说肉干是宋显亲手所做,对宋显的印象更好了。为人父者,能亲力亲为给孩子做吃食给,且所做食物很用心有巧思,实在难得。
老者忍不住跟宋显多聊了几句,得知他有三个孩子,大儿子还在衙门做事,惊诧不已。
“瞧你年纪轻轻,没想到有三个孩子了,大儿子都那么大了。”
“是继父。”
雷寂子更惊讶了,重新打量一番宋显:“那就更了不得了,如你这般气度样貌的年轻人,居然愿意当三个孩子的继父,还如此真心待他们,肚量非凡!不过呢,比起我来还差那么一点点。”
“老朽有十八儿十六女,大半数是继子继女。常有人跟老朽讲,不用对继子继女太好,再好他们也是把你当外人,可老朽从不这么认为。”
老者捋着胡须,笑意绵绵。
“夫为父者,当怀仁德之心,不辞劳瘁,不计得失,引子女行正道,立正业,子女感其恩德,必以善报。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此之谓也。”
宋显认真倾听老者的话,越听眼神越亮,脸上洋溢着豁然开朗的喜悦。
“老丈所言极是,晚辈受教。”
宋显微微上扬的嘴角,以及他期待看向远方的眼神,都暴露了他想要付诸行动的迫不及待。
老者敏锐察觉到了宋显的变化,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真个好孩子,悟性也好。
他笑着拍拍宋显的肩膀,“你是个有福气的人,继子很懂事。刚才我训你的时候,他可不乐意了呢,明明我出于好意为他安全着想,他却不领我的情,只想着你。”
宋显深深点头,他运气确实很好,三名继子对他不计前恶,也从不觉得他这个父亲拖后腿,个个懂事贴心。尤其是老大和老二,这么年轻就出去做事,努力赚钱贴补家里。
他们父子四人成一家,有饭一起吃,有劲儿一起使,一同想把日子过好的感觉,真的太棒了!
宋显挺着胸膛,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为父者的骄傲。
他相信自己眼睛,相信自己的感觉!
从穿越醒来的第一眼,他就知道,他与三名继子会成为很好的家人。
怀疑他,警惕他,防备他……这些都不是孩子的错,是他曾经做的事儿太坏了,才叫孩子们不敢完全信任他。
老者笑眯眯地凝望着宋显,感受着他的情绪变化,赞许地点了点头。他倒是很久没有遇到这般心性至纯至诚之人了。
“今日初见小友,便得了小友的赠礼,是难得的缘分,老朽也赠一份回礼给小友,礼物简陋,莫要嫌弃。”
老者从袖子里掏出一根毛笔来,递给宋显。
毛笔笔杆黄色木质,没有任何雕刻,笔毛银灰色,整体来看起来素净又简单。
宋显礼貌推拒一番,见老者坚持给,瞧着这毛笔好像也不是特别贵重的东西,就收下了。
送走老者后,宋显问宋济民有没有吓到。
宋济民摇头,继续啃着粟米棒。父子俩就站在麻袋旁等着张大夫的骡车,没人理会躺在地上的孙三德。
“三德?三德?三德你怎么了?”
一名妇人突然从巷子里跑了过来,扑在晕倒的孙三德身边,大哭不止。
“是不是你们?天杀的,没天理了,当街杀人了!”
妇人怒指着宋显父子,嗷嗷大喊,请路过的百姓们为她做主。
周围有人目睹了全过程,小声议论起来。
“这对父子倒霉咯。”
“那孙三德媳妇可是有名的悍妇,没理的都能被她脱层皮。更何况这次被她抓了现行,八成要讹死这对父子了。”
“你们赔我丈夫命来!”高氏撸起袖子,就要去抓宋济民。
“我人在这,你扯孩子做甚。”宋显挡在宋济民身前,“可以赔,赔多少?”
高氏打量一番父子俩和那堆粮食,“这些都给我,另外再赔我一万文。”
“你搞错了,我是说你赔。”
高氏震惊:“我赔?凭什么让我赔?”
“你丈夫当街打劫,差点伤了我儿子,结果恶有恶报,自己摔地上晕厥了,与我们何干?”
宋显用一副好商量的语气跟高氏解释。
“按照黎国律例,抢劫罪惩罚按轻重分死刑、肉刑和流放。你丈夫当街挥拳想暴力抢劫稚子,我猜至少要行一个肉刑吧,或砍头或割鼻子或扎脸。
我见你一个妇人不容易,愿意私了,收你赔偿,你就高兴去吧。你若不愿意,那就只能告到府衙了。”
高氏脸上血色褪尽,有几分忌惮地质问宋显:“你、你敢告官?”
“人命关天的事儿,为什么不报官?”
“你、你你……天杀的,没天理了,大家都快来看看,他们当街害了我丈夫,还想告官冤枉我!”高氏扯起大嗓门子,喊声更大。
她的声音特别有穿透力,震得人耳膜疼,感觉大半个长水县的人都能听见她的喊声。
宋显抠了抠耳朵,随便高氏怎么喊,他都不拦着。
等高氏喊够了,他说话声能被人听见了,宋显才掏出钱袋,询问谁愿意帮忙跑一下腿,去衙门报官。
“年轻人,还真敢报啊?”
“好心劝你一句,那衙门普通百姓可不能去。扰了县令清净,管你是谁,先打三十大板。”
“上个月有人去报官就这样,被扒了裤子打!官没告成,回家躺两天病死了。”
“赶紧的,你赔我二十文了事,真报官你命都没有。”高氏的赔偿价码一下子缩水了,但仍然想吓唬宋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