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 第45章

作者:木更木更 标签: 娱乐圈 近代现代

  许惊蛰笑起来,说:“这你就看不起我了,演戏怎么可能吵不起来。”

  梁渔翻着剧本,他的角色对别人来说可能有些困难,但由他来演却很合适,大概是因为早年的成长轨迹和经历有些相似,他不需要费多大劲儿就能摸到人物的灵魂。

  许惊蛰看过他自己给“陈梁生”写的人物小传,林酌与的剧本也许还没有写到结局,但“陈梁生”最后的归宿却已经在梁渔的心里。

  山里的夜很静,许惊蛰背完了台词后就有些无事可做,他大概因为之前睡得太好,以至于从业以来这是他在片场上心态最放松的一次,会计角色在剧本里也没具体的名儿,就叫“小许”,许惊蛰穿着了一件磨得非常旧的白衬衫,邋里邋遢的棉裤子和登山鞋,套了件冲锋衣。

  和“老周”吵架的戏过得非常顺,连导演林酌与自己都没想到,他来回看了几遍,实在挑不出刺儿来,干脆说了“过”。

  周久霖夸许惊蛰的口音细节好:“你这带点南方气的普通话什么时候学的?”

  许惊蛰说:“好几年前的一部年代剧了,我演了个老上海的小青年。”

  周久霖点了点头,他是很了解自己这位得意门生的,学什么都快,态度又认真。

  “你该早点来拍电影的。”周久霖似乎有些遗憾,他说的其实挺克制的,毕竟许惊蛰在电视剧的圈子里已经是殿堂级金字塔尖的男演员,盛年高位,如果偏要给他挑毛病,说他不演电影就是失败的,那么对许惊蛰过去付出的努力以及得到的成绩都是一种侮辱。

  林酌与导完这一幕似乎又有了新的灵感,他临时在改梁渔的剧本,还问他:“能演吗?”

  梁渔被他弄得有些暴躁:“你要不让人举着提词板吧,我按着念,方便你随时改怎么样?”

  林酌与居然觉得这办法可行,还真的叫来了副导演,帮忙举提词板。

  “真的假的?”许惊蛰坐在岗亭里,周久霖拍完就回去了,他们那场和这场不在一个电影时间段里,林酌与跳着拍的。

  梁渔不想说话,他可能是真的生气了,嘴里骂骂咧咧地进了岗亭,他拖了把椅子出来,放在许惊蛰的旁边。

  林酌与开始清场,这一幕不需要群演,因为只拍许惊蛰和梁渔两个人,林酌与的镜头怼得非常近,许惊蛰感觉大概拍出来全是脸部特写。

  “第二十三场,1境,第一条——”林酌与打板子,“action!”

  许惊蛰与梁渔面面相觑,他在等对方说台词,第一句话得“陈梁生”先开口。

  背对着许惊蛰的副导演举起了提词板,梁渔的表情像是在开小差,他照着提词板,心不在焉地道:“小许老师。”

  许惊蛰的台词接得没什么问题:“你叫我来干什么?”

  梁渔:“我想学点东西。”

  许惊蛰又问:“想学什么?”

  梁渔这次犹豫了一会儿,才说:“学认字。”

  他说得太轻了,许惊蛰下意识脑袋往前凑了凑,重复问了一遍:“学什么?”

  梁渔伸出手,点了点他面前的书,说:“这几个字什么意思?”

  许惊蛰面前摆着的书是《安娜·卡列尼娜》,“小许”不是守山人,他是个普通会计,一星期只需要值一天班,这里的环境无聊、落后,他为了熬过值班这一晚,唯一淘到的旧书只有这一本,所以晚上拿来看看,打发时间用。

  许惊蛰背的场景里有这句:“安娜·卡列尼娜”,他边念边拿指头划过去,解释道:“是个人名。”

  梁渔跟着凑了过来,像小学生跟着老师读拼音一样,依样画葫芦地念了一遍,他顿了顿,问,“是女的吗?”

  许惊蛰忍不住笑起来:“是女的。”他说,“是彼得堡社交界著名的美人。”

  梁渔又问:“彼得堡是什么?”

  许惊蛰:“是个地方,在俄罗斯,俄罗斯你知道吧?”

  梁渔点头:“老毛子就在隔壁。”

  许惊蛰卡壳了,他的台词就到这儿,后面不知道怎么接了,但林酌与并没有喊卡,他就只能等着,假装镇定,其实根本不知道该怎么继续演下去。

  梁渔抬起头,他看着许惊蛰的脸,其实是在看后面的提词板,林酌与又把镜头推了推,盯着梁渔的表情拍。

  “你教我认字吧,小许老师。”“陈梁生”说,他被岗亭里唯一的台灯照着脸,风吹日晒的皮肤上有两朵自然的高原红,“你教我认字,我给你买烟买酒,你别告诉别人。”

  林酌与没喊“卡”但也没直接“过”,他若有所思地盯着这两条,看许惊蛰的表情有些奇怪。

  他最后说:“你得收一点。”林酌与补充道,“感情收一点。”

  许惊蛰没说话,他沉默着,知道自己问题出在哪儿,演员其实很忌讳无法把角色和本人剥离开的情况,梁渔演得没问题,他是他,陈梁生是陈梁生,再像他们也是两个人。

  反而许惊蛰陷入了无法将梁渔和“陈梁生”分清楚的怪圈,他自作多情到有些磅礴,当“陈梁生”看着他,眼神,动作,说台词的时候,许惊蛰都能感觉到自己的感情似乎溢满了一样,随时都能流出来。

  “你别那么爱他。”林酌与说这话时酸了吧唧的,“他现在都这样子了。”他指了指蹲在岗亭门口等他们讲戏的梁渔,为了贴近角色形象,梁渔的头发大概四五天没洗了,油腻腻塌着,他这几天的皮肤差到完全不能看,又黑又糙,“高原红”也不是化妆师给他画的,是真的自然就有。

  林酌与都觉得有些嫌弃:“他现在哪里好看了,你怎么还能这么爱他呢?!”

  许惊蛰:“……”

第72章 进山

  毕竟是专业演员,碰到问题了分析总结、调整改正,许惊蛰甚至在自我反思的时候,都有好好区分梁渔和“陈梁生”的区别,角色和人物本身差距还是很大的,类似的只是一些成长轨迹,穷困、贫瘠,这些是逃避不了的元素,许惊蛰会代入那么深刻,还是因为他对梁渔的感情在作祟。

  晚上拍完大夜戏,白天许惊蛰也不太睡得着,民宿房间里挂上了厚厚的帘毯子遮光,小妹在外面说话手脚都放得很轻,梁渔躺在他旁边,问他:“中午想吃什么?”

  许惊蛰没想到他还没睡,转过身,去摩挲他的脸。

  梁渔抬起胳膊,把他手握在掌心里。

  许惊蛰就笑了。

  他问:“你小时候认字谁教的?”

  梁渔:“我母亲,她是大学生,没学上的时候她就偷偷摸摸教我们东西。”

  许惊蛰现在听他说这些,心里除了疼外,更多的还是愈发柔软的情绪,梁渔也知道他想太深了,同情、怜爱都很容易表现在演技上。

  “我现在觉得提词板这东西不错。”梁渔突然说。

  许惊蛰被他这句没头没尾的话说得有些不明白。

  梁渔捧着他的脸,凑过去随便亲了亲,才解释道:“我看着你眼睛,觉得快控制不住了,我就假装去看提词板,转移下注意力,免得林酌与卡我。”

  虽然比不上“一条过”这么夸张,但梁渔从影以来,除了刚开始完全不明白怎么拍戏的阶段,后面敢卡他的导演是非常稀有的,乔真桥在和他合作第二部 的时候就很少再“卡”他了,哪怕他不按照对方的要求来演,乔真桥看下来也觉得好的话,是不会让他重来的。

  林酌与也一样,他不难发现梁渔在利用提词板调整演技情绪,但没什么办法,演员太聪明有时候就很令人讨厌,“陈梁生”这个角色就是这样,表面上胸无大志,混吃等死,所以他跟“许会计”说话,开小差啊心不在焉啊都是很正常的细节呈现,不站在导演角度去看的话,还会夸梁渔不愧是影帝,演技真棒!

  许惊蛰后面调整很快,他将自己代入了类似“老师”的角色,教一个他不是很喜欢的学生,虽然偶尔还是会被林酌与“卡”,但对方明显是在打磨他的大荧幕经验。

  “你不用表现得很熟练。”林酌与拍了非常非常多他们两教认字的戏份,连续大半个月一直都在拍,林酌与强调道,“拍电视剧需要你很成熟,快速进入角色,拍电影无所谓的,你又不是天生就是老师,不要这么熟练。偷懒、发脾气、懒得教了,都很正常的嘛,不要压抑自己,表现出来!”

  许惊蛰对他这种讲戏方式说实话并不是太适应,一般导演上手直接教的其实更多,像林酌与这种给你一堆形容词,然后让你自己悟的方式,并不是适合所有演员的。

  梁渔后面因为戏临时改的太多,基本现场都靠提词板,林酌与现在所有的热情都在许惊蛰身上,对他基本不闻不问,整个认字的戏份重点,从刚开始的“陈梁生”明显偏到了“许会计”身上。

  于是林酌与后面又开始不睡觉地改剧本。

  为此甚至全剧组都放了假,众人很默契地都不去打扰林导演火山喷发一样的创作欲望。

  许惊蛰每天顶着一头鸡窝,自己带来的衣服都不知道塞到哪边去了,他开始穿当地人穿的衣服,而且拍了快两个多月,夏季已经差不多都过了,漠河这边九月上旬就会出现初霜冻,植物停止生长,树叶开始变黄,客栈小妹拿出棉衣来,特意问许惊蛰他们要不要。

  “晚上要穿了。”小妹热情道,“否则扛不住。”

  因为剧组最近在放假,许惊蛰和梁渔也不需要拍大夜了,难得都能准时吃晚饭,准时上床睡觉。梁渔要更辛苦些,他不能出角色,还是得每天去找活干,秋收这边非常繁重,黑土地上啥都有,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小妹见过刚来剧组的梁渔,她现在没法将这两人联系起来,要不是有许惊蛰天天跟着,小妹总觉得梁渔是不是半途中换人了。

  前面折腾狠了,许惊蛰总担心梁渔的皮肤没法恢复,现在差不多能稳定保持,许惊蛰开始每天早上逼着梁渔涂马油。

  “底子不能坏了。”许惊蛰劝他,“秋风太大,皮都皴了。”

  梁渔其实晚上还是会做点最基础的补水工作,他盲目自信得很,年纪明明都过三十好几了还一点都不担心,许惊蛰真是羡慕他这心态。

  两人天天早出晚归,梁渔去干活,许惊蛰去送饭,秋收最忙的时候,像梁渔这样的“赶集人”那可是要抢的,梁渔干一天下来,居然还能赚不少钱,晚上回来边吃饭边数票子的时候,许惊蛰都乐了。

  他没想到他们两来拍戏,梁渔都能赚到这种钱,就连来找他们的周久霖和莫妍都挺惊讶的。

  “都感觉不像来拍戏的了。”莫妍感慨道,“小梁现在往土里一站,谁会觉得他是大明星啊?”

  许惊蛰看向梁渔,他今天负责一亩的玉米田,掰完腰差点没直起来,回来许惊蛰给他揉了半天,揉睡着后还是被饿醒的,起来看到还要吃玉米的时候都快吐了,许惊蛰让小妹给换了土豆。

  周久霖指了指许惊蛰,也笑道:“惊蛰也是,认不出来了,我们之前还遇到本地人打听你,问是不是新来的村干部。”

  许惊蛰哭笑不得,他注意到梁渔碗空了,又去给他添饭,对方现在不减肥,顿顿敞开了吃。

  “第几碗了?”莫妍问。

  许惊蛰:“第五碗了,之前半夜吃粘火勺吃多了,不消化,最近不敢碰了。”

  梁渔特别爱吃粘火勺,许惊蛰怀疑他有食物滤镜,因为第一次就是许惊蛰给他单独留的,他就开始惦记着,后面好几顿夜宵都要吃粘火勺,任性又娇气,结果这东西不怎么好消化,半夜噎着胃了,许惊蛰就不让他吃了。

  莫妍和周久霖都是年纪大的老戏骨,娱乐圈里的花花绿绿们早看腻了,梁渔和许惊蛰之前都经历过不少惹人非议的风波,说难听点,两人也当过眼云烟似的,看过就完了,这回算是真正长时间接触到,才生出了点不一样的感触。

  莫妍说:“青青前两天还问我你怎么样呢。”她指的是许惊蛰的恩师任青,“她抱怨你都不带梁渔回去给她看看。”

  许惊蛰解释:“这阵子太忙了。”他说,“结婚前一定带回去给她看看。”

  周久霖说你们这年底结婚,不得现在就准备起来?

  梁渔刚呼噜完一碗汤,他抹了抹嘴,说:“就搞个仪式,不会请太多人。”他看了一眼许惊蛰,又说,“我都听他的。”

  许惊蛰故意开他玩笑:“你之前不还说要多收份子钱吗?”

  梁渔放下碗,他表情看起来很认真,说:“那是以前,你现在比钱重要。”

  莫妍“哎哟”了一声,说:“行了行了,你们自己讨论去,别告诉我们了,犯不着。”

  她心想自己都这把年纪了,干嘛要来吃这口小辈的糖,折腾牙么不是。

  四个人今晚难得聚在一起是因为林酌与的剧本终于要改差不多了,周久霖说得挪窝,下面大半个月去伊春,拍五花山。

  “9月底五花山最美的时候。”周久霖嘱咐道,“你们多带点山里要用的东西,接下来我们大概很长时间都不准备出山了。”

第73章 再上热搜

  从漠河到伊春有1000多公里路,开车得开12个小时,林酌与让拍摄组先上路,化妆摄像灯光场务等等等等,反正都先过去,秦婉也已经直接到了伊春,她得跟当地的政府联系上,确认最适合采景的地点,圈定个范围,好让林酌与和演员们心无旁骛地好好拍。

  伊春林区九十月还是旅游旺季,为了避开人群,剧组只能继续进深山,混交林里野生保护动物也不少,当地政府派了林场的人来帮他们围地,以防野兽侵扰。

  秦婉提前打点好民宿,她等许惊蛰和梁渔到了后特意还聊了一聊。

  “我听林导的意思你戏份还挺重。”秦婉从随身包里拿出一根烟,她叼在唇上,也不点着,“宣传什么我已经和张漫商量过了,准备低调处理,等拍完了再对外公布,许老师您看如何?”

  许惊蛰笑了笑,说:“这也不是我该关心的,你们决定就行。”

  秦婉就是喜欢他这种演员,事儿少,一心只想拍好戏,旁的都是不重要的,她在圈子里待久了,清楚这种演员太少,当然,顶天能到许惊蛰这样业内地位的,也就只有一个,还是红的命。

  梁渔到了伊春倒是不需要干活了,林酌与的意思是让他和林场的护林人一块儿行动,每天花几个小时巡视一番就行。

  五花山现在是最美的时候,许惊蛰也是生平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树,他以前不懂“层林尽染”是个什么概念,现在看到了,才算能真真切切地明白这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