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驯 第120章

作者:Klaelvira 标签: HE 强强 娱乐圈 近代现代

  “其实我真的想过这个问题。”周达非笑了笑,“我倒是没想过要卖剧本,但我多年以前确实认真考虑过做导演还是编剧。”

  “我一直认为导演和编剧的工作是难以彻底分开的,甚至它们本质上是完全相通的,因为归根结底,都是讲一个故事。”

  “所以在我上中学的时候,我想过很长一段时间。”周达非抿了口面前的白水,“后来我觉得,我不满足于仅仅用文本呈现一个故事,我要它变得立体、我要雕琢它的方方面面;”

  “文字是很奇妙的,可视觉同样也是。”

  罗木点了点头,“以你的能力和经验来看,你写的作品是很出色的,甚至比当年的裴延也毫不逊色。”

  周达非抬起了头,他觉得心脏的跳动忽然就明显了起来,“您跟裴...导很熟悉吗?”

  “那谈不上。”罗木说,“可能你对于裴延年少时期的风头没有什么概念,那时只要是电影圈的,没谁不知道他被多少人寄予厚望。”

  “只能说世事难料,一共也没几年,裴延就从有口皆碑的天才变成了沽名钓誉的代名词。”

  “可能是因为他成功得太快了...”周达非喃喃道。

  “什么?”罗木问。

  “没什么。”周达非摇了下头。

  这天罗木终于正式同意出演周达非的新电影,对于片酬也没有提出额外的要求。

  罗木工作效率极高,第二天开始亲自跟周达非过合同细节,没多久就签约了。

  丁寅在中部省份找了个不是很大的影视城,以相对便宜的价格搞了个场地。剧组的班底渐渐建了起来,周达非和丁寅开始一起排通告单,预计元旦前后正式开拍。

  十月下旬的某一天,周达非收到了一封邮件,是来自银云奖观众审核团的,告知他通过审核。

  丁寅倒是没被选上。据丁寅本人分析,这可能是因为银云奖很看重观众的独立性。本届银云奖夏儒森有参赛,或许是审核团认为丁寅与夏儒森关系紧密,所以应当避嫌。

  而周达非...大约是审核团觉得他负负得正、非常公平。他既跟夏儒森门下的丁寅合作电影,同时又是裴延的学生。

  没错,“裴延”的学生。

  在审核团邮件通知观众审核结果的当天,本届银云奖入围影片的名单也正式公布,周达非十分惊讶地在其中看见了个从没见过的影片名《左流》以及一个无比熟悉的导演:裴延。

  “裴延也参加?!”周达非很震惊。

  丁寅对此也感到出乎意料,“之前是听说裴延在拍一个神神秘秘的东西,没想到这么快就剪出来参赛了。”

  “影片都还没来得及上映。”

  “哎,”丁寅凑到周达非身边,“你觉得会是夏导赢还是裴导赢。”

  “夏导。”周达非觉得,在文艺片上,裴延不至于能比得过老将夏儒森。

  “那咱们打个赌。”丁寅说,“就赌一顿夜宵。”

  “行,”周达非点了下头,“我押裴延。”

  丁寅:“你不是说觉得夏导会赢吗?”

  “风险对冲你懂不懂,”周达非白了丁寅一眼,“这样夏导赢了算我眼光好,裴延赢了我至少还有一顿夜宵。”

  “.........”

第103章 目不斜视

  裴延这个秋天过得并不好。

  相比起周达非获得了不少开拓性的进展,裴延给《左流》做后期的过程堪称一波三折。

  灵感并不是从天而降的,它需要长期大量的努力和不可或缺的运气。在裴延的电影制作过程中,所有他放心交给别人的事情,都属于只要经过学习和训练就可以熟练掌握的技术工种€€€€简而言之,一切真正意义上与艺术创作相关的事,都是裴延亲自负责。

  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按流程公式生产的商业片里,裴延要做的事就少些;而在文艺片里,裴延要做的事就很多。

  再加上裴延也不能完全不管公司的事,从九月到十月,裴延忙得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好像回到了刚毕业事业起步的时候。

  这一点总会让裴延想起周达非。

  周达非现在应该也是很忙的...他过得还好吗?

  回到上海后,裴延知道周达非大部分时候也呆在上海,甚至还因为合约和保险、补贴的事来过一两趟公司。可裴延始终没有勇气去见他,也没有勇气说一句:我给你买了奥涅金的纪念品。

  裴延开始渐渐意识到,从以前到现在,他和周达非之间欠缺的并不是见面的时间,而是见面的机会。

  周达非很忙,并且肉眼可见地并不需要裴延的爱,裴延找不到合适的由头去见他,裴延甚至连这个口都开不了。

  上海的秋冬永远是阴色调下雾蒙蒙湿漉漉的样子。裴延白天呆在公司,晚上回到别墅,这是他曾经和周达非同居、又最终跟周达非“闹翻”的地方。

  闹翻€€€€其实裴延并不喜欢这个词,他也不认为这是个恰当的说法。尽管伴随着周达非和丁寅合作电影的事情被更多人知晓,有关周达非忘恩负义叛出师门的说法甚嚣尘上,裴延却不是这么定义他和周达非如今的关系的。

  裴延觉得,他们只是换了一种相处方式,一种有距离的熟人的相处方式,它更加符合周达非的需求和意愿。

  有天晚上,别墅停电了。

  这回是真的停电。

  裴延在书房坐得好好的,忽然面前一片漆黑。

  他在原地坐了会儿,摸黑站起来,扶着桌沿走,一不小心撞上了桌角。

  裴延并不是怕疼的人,却还是被撞得脚步一顿。眼前这个世界何其熟悉,停电的夜晚,地球仿佛陷入沉睡,唯一的光源便是月亮,屋外是黑得跟天空差不多的湖面,只是周达非不在了。

  这一刻裴延忽然觉得鼻子酸酸的。失去一个人的痛苦总是在你发于身心地意识到你的世界与从前不再一样时疯狂发酵,裴延吸了吸鼻子,推开阳台的门站到外面。

  午夜的风已经很凉,裹挟着从湖底泛起的冷意。裴延被风吹得偏过头去,他不经意间向室内回眸。

  在那里,光影剪出一盆月夜下的吊兰。

  再回到房间内时,裴延的眼眶好像有些湿润。他的心情称不上好,甚至可以算很差。

  裴延后悔自己对周达非做过的一切伤害,却不知道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建造关系的方法€€€€归根结底,让他难过的,只是周达非的痛苦和他失去周达非的痛苦。

  然而步入十月,离银云奖截止的日子已经不剩几天。裴延用力睁了睁眼,片刻后敲了下笔电的键盘。

  屏幕亮起,照出裴延平静而专注的面庞。他于晚上十二点继续自己的工作,在黑暗中。

  五天后,裴延赶着死线交上了《左流》。

  -

  银云奖的颁奖典礼在十二月,每年的地点不定。

  今年它就在裴延别墅不远处的一间山庄别院里举办€€€€如果佘山也能叫山的话,是名副其实的家门口。

  周达非对这个安排还算满意,颁奖典礼不在外地意味着他省了一笔路费和住宿费。

  并且方便散场后立即找丁寅兑现那份暂不知道是谁该请的夜宵。

  银云奖有若干奖别,但其中最重量级的当属最佳导演,每年的四部入围影片都会在典礼当天内场播放,由观众投票,再与未公布的评委打分进行综合得出最终的当选影片。

  除了最佳导演,其他奖项的得主都是在颁奖典礼前就确定的,只是也会在当天才揭晓。

  典礼那天,周达非一大清早就出了门。他今天从早到晚要看四部电影,电影顺序根据拼音首字母确定,夏儒森的《春栖》排在最开始,裴延的《左流》则在最后。

  《左流》是这届银云奖最佳导演入围影片中唯一一部尚未公开上映的,当初入围名单一出来便引起了舆论的巨大轰动。

  和杨天一样,大部分人都认为这部《左流》是裴延时隔多年后对宿敌夏儒森的又一次挑战,好奇之人甚多,看好之人却很少。就像罗木说的,裴延的名字已经变成了沽名钓誉的代名词,即使是周达非也不认为他能胜过泰斗夏儒森。

  周达非在入场处排队时领取了宣传册,上面有每一部影片的简单介绍。他下意识翻到了《左流》那一页,简介上只写了一行字:一个厌世少年与世界的故事。

  “.........”

  下面的演职人员名单也比较单一。

  导演:裴延

  编剧:裴延

  摄影:杨天、裴延

  剪辑:裴延

  ...

  ...

  ...

  周达非正对着宣传册暗自无语时,背后有人拍了拍他的肩,“哎,你是那个...”

  周达非回过头,发现是个自己并不认识的人,乍一看很社会,“嗯?”

  社会人满脸都写着好奇,十有八九是听说过周达非和裴延不知真假纷繁复杂的爱恨情仇,认出了他,“那个周...”

  周达非不是很想搭理这种人,他的目光开始向远方游离,宽缓的山路上几辆车陆续驶来,在入口处缓缓停下。

  周达非眯了眯眼,只见第一辆车的门打开,里面走出了夏儒森,之后是刘珩。

  除了普通观众,入围影片的主创以及特邀嘉宾也会出席这个长达一天的颁奖典礼,现场收看四部电影。

  主创和嘉宾都是业内有头有脸的人,观众检票的队伍里瞬间响起了欢呼声。周达非知道裴延一定也坐在那几辆车当中的一辆。他感觉怪怪的,却只能捧场地跟着鼓了鼓掌,又把头转了回去。

  观众的队伍很长,人很多,周达非今天又穿了一身朴素的黑色,他觉得自己不会被看见。

  他正想着,忽然远处有人喊他,“周达非!”

  “.........”

  周达非皱了下眉,转过头去发现是燕名扬。

  “.........”

  燕名扬居然也能混成嘉宾?

  周达非在心里翻了个白眼,主要是针对周立群的。

  燕名扬冲周达非抬了下眉。众目睽睽下,周达非只能毫无灵魂地牵了下嘴角。

  燕名扬也诡异地笑了笑,往身后意味深长地看了眼。那里有夏儒森,有裴延,还有沈醉,不知道他是想把周达非示意给谁看。

  夏儒森的剧组已经走了进来,裴延、沈醉等人则刚刚下车。

  燕名扬喊的这一声分贝不大却格外清晰,大半个入口处都听见了。夏儒森明显脚步顿了顿,还刻意往人群里看了几眼。路过周达非时,夏儒森主动伸出手,还罕见地露出了一个慈祥的微笑,“年轻人,我们又见面了。”

  周达非对夏儒森始终很尊敬。他谦逊地跟夏儒森握了手,“夏导。”

  “我听说你跟丁寅在搞的那个本子很不错,希望有一天也能在这儿看见你。”夏儒森说。

  “我,”周达非听明白了夏儒森的意思。他不是个很擅长谦虚的人,正犹豫该说什么的时候,一身黑的裴延领着他的剧组入场了。

  尽管从各个角度批判裴延的人很多,但毋庸置疑的是:每一个导演都想成为裴延这样的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