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霆 第219章

作者:雨虹 标签: 近代现代

这是一种蔑视你的眼神,没有别的原因,就因为你是内地来的。

在这里的中国人似乎也可以被分为几种阶级,香港人和台湾人是最优等的阶级。

即使他们没几个糟钱,即使他们在香港很失败、很落魄,但是在深圳,只要拿出香港人的证件,甚至不需要他们说出什么炫耀的话语,就已经被人们看作是头等优待的对象了。

更不必说连果摊报亭的小贩都对港币似乎情有独钟了。

其次就是一些深圳本地的人,或者是从内地来深圳至少混过五六年以上的人们。

这些人最刁钻,也最狡猾。

他们可以讲粤语,就是讲不好,也可以听得懂。

在这里,会讲粤语始终是一种时尚。

虽然在香港的大中学校都在普及普通话,可这里的人们却仍然固执地认为粤语是一种时尚。

我记得好像是钱钟书说过这么一句话:“洋化了的婆子比洋婆子更难缠”。

这句话真得很精辟也很到位。

这里的人似乎都是被洋化了的。

在他们的意识里,好像罗湖口岸的那一边满地都是黄金,只要有一张香港的身份证,就象是自己的血管里开始流动与众不同的血液了似的。

似乎只有港币才是钱,港人才是人,香港的一切都成了值得品位和追逐的时尚。

这也难怪,毕竟香港人的钱来得容易。

别小看一个罗湖口岸,在深圳做一个公司的普通文员,月薪也就只有三千元左右的人民币,可过了这道口岸,一个普通文员的月薪就有三万元港币还不止呢。

所以香港的物价都是天价,都是深圳这个在内地人眼中已经够“高消费”的城市中物价的五到十倍还要多。

这也就难怪为什么在每天清晨,在罗湖口岸我们都可以看到庞大的以中老年家庭主妇为典型代表的“港人采购大军”如“蝗虫过境”般等待着疯狂大采购的机会。

并不是深圳的东西比香港的好,而是同样的东西比香港便宜很多,到深圳来采购就可以节省一大笔开销。

他们采购的物品中,甚至连青菜和卫生纸也在其列,天天如此,年复一年。

在香港人看来,省钱的好办法,在深圳就变成了“香港人个个都是大财神”的“公开的秘密”。

以至于每逢周末,深圳所有的星级酒店都会爆满,因为香港的“平民百姓”都可以用对于他们意想不到的低价来享受一下“颐指气使”的超值享受。

他们拿出大把的港币,从来面不改色心不跳。

而在深圳混饭吃的人们,至少可以操着蹩脚的粤语,得到相对与深圳消费环境比较适应的收入,所以也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只有内地只会讲标准普通话的人到了深圳,才会感到“高消费”的压力。

这就自然而然形成了深圳的第三等人群。

既然有了这个大家都默契的等级制度,就自然存在特权。

也就是香港人定了的房间,即使他不来住了,内地人也不可以住。

因为香港人是绝对不可以得罪的。

他们是“第一等”享有“特权”和被人们“羡慕”的人。

那一天正好是周六了,显然是香港人定了房间来度周末却没有来,所以这位服务小姐在找借口推辞。

当然,我也很明白在这个有点特殊的城市氛围里,金钱才是绝对的优势和真理。

所有的商业气氛都必须和金钱相适应,绝对不能有任何“逆端”存在。

“顾客是上帝”的名言在这里你可以体验得到了。

我也很不客气的说:“我是用‘金色世纪’定的房间,四折,我现在可以不用打折,用我的套间交换这个标间。

但是我必须要这个房间!”这位小姐看着我的眼睛,还是那种怪怪的眼神。

我却直视着她,用眼睛告诉她我的决心,不得到这个房间,我是不会罢休的。

这位小姐只好跟旁边那位正在用粤语为“港客”办理退房的西装男士求援了。

那是一个三十岁左右体形微胖的男人,胡子刮得很干净,面皮细白净滑的。

当然,最突出的特点还是他脸上那个广东人典型的大蒜头鼻子,总是泛着油腻腻的光。

这个接待我的那位小姐几乎一模一样。

他们在低声嘀咕的时候,那个男人不时地用眼睛瞟着我看。

我还是很识趣地“绅士”了一回,微笑着象他点点头。

就在这时候,我的手机响了。

从特殊的铃音设置上我判断得出来,那是小健。

我的判断很准确,小健告诉我说他们已经被安排好了,问我是不是也安排好了,想要过来看我。

我只好说正在安排,等安排好了以后再给他电话。

刚放下电话,那个男人走过来对我说:“刚才实在对不起了,您还可以住2215房间,还是按照四折的价位,我马上给您安排,请稍侯,欢迎您的光临!”我知道,他们这样做既挣了房钱,又会让我消除刚才的反感情绪,说不定会成为他们的回头客。

我淡淡地笑了笑,表示接受。

十二月的深圳还有将近二十度左右的气温,也算是一年中气候比较舒服的时候了。

上一篇:末世种田忙

下一篇:哪里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