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争暗秀 第48章

作者:二环北路 标签: 近代现代

  今天这章更新很长吧hhh

第70章 故技重施

  陶希洪被换上场发球时,正是此轮的局点。他捧着球走到端线外,面色凝重地看向观众席。

  许江同单手环胸坐在休息区的长椅上,在与他对视的一刻,微垂眼眸。

  郑烨还在后排,他应该不至于意气用事吧?许江同担心地攥紧了衣袖。

  陶希洪只看了他一眼,便将目光转向正前方,单手将球托起,瞄准了郑烨沾沾自喜的脸,不动声色地咬住牙关。

  两秒钟后,他将手臂往下挪了几厘米,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

  发球的哨声响起,陶希洪没有犹豫,径直把球抛入空中,挥动手臂快速地助跑、起跳,冲向自己熟悉的击球点。

  几乎在球出手的瞬间,就听到了落地的声音。观众甚至都看不清球路,在一片惊呼声中,大屏幕上出现了这球的时速——115千米/时。

  这个带着全队怒气的发球如同一记重炮,精准地擦过郑烨耳边的气流,砸在底线上。

  第二局比赛就这样以陶希洪的ACE球结尾,比分变为1比1平。

  陶希洪没有和队友庆祝,趁对方球员还在懵逼之际,走到网前喊住了他们的队长:“告诉郑烨,后两局我不会让他好受的。”

  用最平静的语气放最狠的话,主裁站在中间听得一清二楚,也没法出牌警告他。

  陶希洪说完又泄愤往后瞥了眼,转身走回休息区。

  许江同正低头摆弄手腕上的创口贴,眉头皱成一团,下手很犹豫。

  陶希洪赶紧摁住他:“怎么了?”

  “创口贴黏得太紧了,不舒服。”许江同轻轻抽了口气,表情却和他轻描淡写的语气完全不符。

  当时高勋喊他上场发球,陶希洪正在气头上,清理完伤口后忘记帮他包扎了。没想到小美人竟然傻不拉叽地随便拆了张创口贴粘上去。

  “……”陶希洪心疼地连声叹气,上前托起他的手,“忍一下。”

  许江同还没反应过来,就听他刷地一声撕掉了创口贴:“擦伤面积这么大,还是用纱布吧。”

  章成坐在一旁,愤愤不平地抱怨:“对面的8号也太恶心了,那球明摆着就是想砸许老师,裁判竟然连张黄牌都不给。”

  排球比赛规定可以用身体的任意部分接球,也就是说如果球正好扣到对手身上,算一次击球,同样能得分。

  不过这种违背体育精神的情况基本都是意外,在正常比赛中,很少有人丧心病狂到对着人的身体扣球。郑烨发球后没有附带侮辱性的语言,很难被判犯规。

  要不是因为老婆在场,陶希洪也很想往那个混蛋身上扣几个球解气。

  就连队里年纪最小、平时怯生生的谭新凯都咬牙切齿:“这种人不配参加任何竞技比赛。”

  许江同知道他们都在为这球生气,借此鼓舞士气说:“H大的几位主攻的个子都偏矮,在拦网上存在劣势。要想办法在一攻的时候直接打破防线。”

  章成还惦记着上局暂停时许江同的话:“怎样才能让进攻路线更加多变呢?”

  “直觉。”许江同不假思索地甩出两个字,正在帮他包扎的陶希洪闻言动作一顿,其他球员也纷纷投来惊讶的目光。

  许江同解释说:“我说的直觉并不是碰运气的东西,而是多年训练、比赛累积的经验。无论二传还是攻手,在球朝自己飞过来的时候,就应该知道怎样进攻能将收益最大化。”

  “不要总是局限于自己在队伍中的身份,也要遵从触球瞬间身体的本能反应。在决胜局,一些出其不意的招式往往会有奇效。相信队友,不管什么样的球,只要到他们手边就能够完成一次漂亮的进攻。”

  说到这儿,他又意味深长地看了章成一眼:“我一直认为,一个优秀的二传在前排时,场上不应该被称为弱轮。”

  这句话不仅是对章成,也是他对自己的要求。若不是体验过许江同流畅轻盈的传球,这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高谈阔论,就是耳旁风一般的笑话。

  但没有人提出异议,似乎都在包容他不经意流露出的傲慢。

  陶希洪终于明白许江同说自己不适合当教练的原因了。

  他抬头注视许江同认真的神情,在纱布收尾的地方打了个蝴蝶结。

  许江同见状皱眉:“好丑。”

  “和你很配。”陶希洪还故意拍了拍他的手。

  一圈说下来,没有提到自由人,谭新凯好奇地发问:“老师,那我呢?”

  “在追求一传到位率之前,先考虑怎样把每一球都托起来。你今天做得很好。”许江同指出问题时还不忘鼓励他,“下学期欢迎选我的课。”

  谭新凯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陶希洪拍了拍身旁的小不点:“小江老师可不轻易夸人。”

  -

  短暂的局间休息后,双方继续回到场上比赛。队长把他们聚到一起,加油鼓劲。

  打进全国联赛的队伍必然有过人之处,但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在央理面前,H大的网口高度就是致命弱点。

  在许江同的提醒下,章成尝试关注队友的状态,更加积极地参与拦网。三人拦网整齐得如同城墙铁壁,将对手密集的进攻悉数拦回。

  渐入佳境后,陶希洪终于体会到了许江同所谓的“直觉”是什么。进攻瞬间,当注意力从球转移到网前时,如何将收益最大化,是直接扣还是打斜线,或是用假动作吊球、制造打手出界,都在潜意识里作出了回应。

  熟悉的招式经过身体第一反应的排列组合后,立刻变得丰富起来。长短不一的重炮落在H大的界内,他们的防守队员耍得团团转。

  第三局比赛过半,央理已经大比分领先,将第一局受的窝囊气全部还了回去。

  进攻频繁被拦,好不容易穿过防线的球也被谭新凯等人奋力防起,从第三局开始,这支球队仿佛换了一套阵容,变得攻防兼备、滴水不漏。

  赛前的战书言犹在耳,郑烨有些挂不住面子。

  又是他的发球轮,比分22-18,快到央理的局点了。

  郑烨捧着球,深吸一口气,泄愤似的砸向后排的自由人。

  是一个时速超过100的发球,不到三秒的时间就飞过了网。谭新凯半蹲在后场,见球朝自己的脸快速飞来,被汗水浸透的后背猛然一凉。

  但是他不能躲。自由人的尊严就是要把每一球都救回场地里——只要球不落地,他就是奇迹的创造者。

  可是这球真的好可怕。谭新凯根本来不及跑动,只能想办法将伤害降到最少,然后闭上眼睛。

  “啪——”球砸在他的右肩上,发出一阵骇人的闷响。谭新凯应声倒地,摔得人仰马翻。

  “小谭!”章成看到眼前的一幕,立刻冲到他身边。

  “我、我没事,不疼。”谭新凯赶紧报平安,垂头丧气地揉着肩膀,反而埋怨起自己来,“呜,又没接好。”

  “妈的,这种球以后别接了,真他妈脏!”见队友差点受伤,章成骂得比陶希洪还狠,转身就往裁判席前冲去。

  陶希洪擦了下汗,不仅没有阻拦,还和他一起走到了网前。

  高勋见状赶紧上去拦住他们:“小章,你冷静点!”

  许江同也察觉到事态不对,赶紧向裁判示意暂停。

  高勋揪着脏话连篇的两兄弟,把他们拖回了休息区。

  “郑烨好像打急了。”许江同并没有参与劝说,而是严肃地指出了另一个问题,“前排队员进攻和拦网的时候,稍微离网远一点。”

  “什么意思?”陶希洪回想起三年前的那场比赛,心中顿时生起不详的预感。

  了解郑烨的为人后,许江同特地观察了他脚下的动作。发现他扣球时助跑特别猛,经常单脚落地,脚尖越过中线。

  因为国际排联规定,只要没有整只脚踩线,就不算犯规。但单脚落地对球员膝盖、脚踝的负荷极大,还容易伤到对手,无疑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起初郑烨还算克制,在落地前会有意识地收脚,但打到第三局末,他的脚尖频繁垂直踩线,伤人的意图越来越明显了。

  这些小细节都逃不过许江同的眼睛。

  他想帮陶希洪排除一切受伤的因素,又怕此话一出,会勾起小男孩糟糕的回忆,不敢拼尽全力比赛。

  但输球总比受伤好。陶希洪的关节已经不稳定了,再扭一次后果不堪设想。

  思考再三,他还是把自己的判断全部说出来了。

  现在选择权到了陶希洪手里——似乎有些残忍。

  --------------------

  大家别急,今晚还有一章~

  郑烨啊郑烨,你知不知道你得罪了两个护妻狂魔?

第71章 作茧自缚

  说起单脚落地事,陶希洪其实有印象。在市队训练的时候,教练就不止一次纠正过他。

  他听完并没有表态,只是点了点头:“谢谢小江老师提醒。”

  章成怒气未消,见陶希洪这个态度,更加来气:“那个玩意儿砸完许老师砸小谭,脚下动作还这么脏,这你他妈都能忍?”

  “总不能砸回去吧?”陶希洪面无表情地接话。

  即使有运动胶带的保护,也只能防止二次受伤,无法减轻本身的疼痛。一晃脚踝的伤已经伴随他两年多了。

  暂停结束后还是郑烨发球,章成担心他又刁难谭新凯,想让教练把他换下。没想到小谭却越挫越勇,不仅执意上场,还奇迹般地把一传顶到位了。

  球几乎是落在章成头上。他没有丝毫犹豫,把球递到陶希洪手边。蓄势待发的陶希洪冲到网前就是一记重扣,粗暴地扣在对方的三米线上。

  现在是H大前排两点攻的轮次,频频吃瘪的校队早就耐不住性子,对着他们的场地一通狂轰滥炸,顺利拿下了第三局。

  接下来就是关系到两队命运的决胜局了。

  “我会平安回来的。”休息结束前,陶希洪揽住许江同的身体,给了他一个放心的拥抱。

  许江同偏头,以国外常见的吻脸礼回应他。

  连丢两局后,H大的球员奋起直追,凭借全员大力跳发力挽狂澜。

  经过第一局的磨练,央理众人早已稳住了心态,由经验比较丰富的大三学长接一传,谭新凯专门防守保护,章成组织进攻,整支队伍分工明确,井井有条。

  两队陷入你追我赶的拉锯战。虽然比分咬得紧,但至少打得还算顺利。

  陶希洪轮到前排时郑烨也在网前。章成把球传给他后,陶希洪对着他拦网的手扣下去,制造了一个挑衅意味十足的打手出界。

  两人的视线隔网交汇,就像一场无声的战役。

  轮到他们的队长发球,陶希洪擦了擦汗,继续盯紧场上的动向。

  球飞到二传手里时,陶希洪比其他人先一步注意到了他手肘的动作——是反轮的背快,他想传给二号位的主攻。

  隐蔽性极强的一球晃过了前排主攻和章成。看着他们双双准备起跳拦网,陶希洪做出了不同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