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losa
“虽然迟了一点,”孟初说,“希望你喜欢这个婚礼。”
从决定结婚开始,付关山做了大部分努力,他很感激他,尤其是聚餐时,能那样帮他撑场面。
付关山的生活很圆满,他没什么能帮到的地方,所以,他只能在能力范围内,满足对方一些戏剧性的幻想。
他抬起头,希望能在对方眼中找到快乐的痕迹。然而,四目相对时,付关山只是沉默地望着他。
这目光并不像之前那样深情、缱绻,只是安静的注视,好像在望着他的同时,聆听自己心跳的声音。
不知为何,这样简单的目光让孟初感到慌乱。
对方这样看着他时,说出来的话,就无法当做戏言。
他忽然觉得需要握住什么,抓起手机,看了一眼:“天哪,这么晚了,你快回去休息吧。”
付关山凝视他良久,站了起来,等他送他到门边。
这段分别异常沉默,直到离开时,付关山才开口。“谢谢,”他说,“我很喜欢。”
第二天,孟初拖着行李箱出来时,惊讶地发现,付关山的保姆车停在酒店门口。
对方光鲜亮丽地靠着车门,姿势刻意,只可能在时尚海报上出现。这个招摇程度,墨镜帽子完全是掩耳盗铃。
他冲孟初招了招手,孟初紧急搜索了一下记忆。他没告诉对方航班时间啊。
“从香港到林城的飞机就那么两班,”付关山说,“筛一下就知道了。”
对方既然来了,孟初当然上车。别看付关山一脸潇洒,谁知道他凹姿势凹了多久,腿有多酸。
到机场,付关山送他到安检口,且不走,站在那冲他微笑。
孟初被他笑得紧张起来。“你可别搞那些……”他弱弱地比划一下,“挥手送别什么的……”
“放心,”付关山说,“我只做一件事。”
忽然,他微微俯身,凑近孟初。孟初本能地想往后退,面前人一把揽住他的腰,他猛地扑进对方怀里,嘴唇眼看就要碰上。然而,就在此时,对方却忽然直起身,在他额头上亲了一下。
“今天不借位。”付关山说。
孟初完全懵了,不停回放刚才的一幕。他的大脑电路被切断了,不知道对方是怎么完成这套动作的。
他抬起手,摸了摸额头,茫然不觉对方还抱着他。
付关山望着他。这家伙也太容易让人占便宜了,而且之后还不赶紧跑,还在原地呆呆地反思,实在是危险。
于是,他决定得寸进尺地一直搂着,直到时间不允许了,才放开。“你快登机了。”付关山指了指航班显示屏。
孟初机械地转过头,如梦初醒地深吸一口气,赶紧往安检跑。手脚不协调,没跑两步,行李箱撞到了小腿。
他也没回头,就这么扎进了排队的汪洋人海,没看到付关山朝他挥帽告别。
作者有话说:
鉴于图像渲染技术也需要大量时间金钱,所以文中的视频应该是拿市场上原有的素材拼接而成。嗯,反正孟老师想办法做到了。
付影帝还没意识到,孟老师和他在浪漫这件事上,其实是满级大佬屠杀新手村。
第14章 人设
【人设:小说及现实(尤其娱乐圈)中人物的设定,常因作者的笔力或演员的演技不足而崩塌。<例句:有时,其实作者本人也不清楚角色的人设。>】
回程两天后,混乱而梦幻的香港之旅,依旧时时浮现在孟初的脑海中。
他时常莫名其妙地抬手,捂住额头,触发了多次“你是不是发烧”的询问。
也许吧。这样杂糅着全身发烫、心跳加快,还有一丝晕眩的反应,跟发烧也差不多。
幸运的是,气象仪的项目验收完毕,他紧绷的神经松下来,有闲心沉浸在飘忽不定的情绪汪洋中。
不过,闲暇是如此奢侈,很快就因为各种突发状况消失了。
刚刚上完三节课——幸运地没有遇到督导——孟初就接到了院长办公室的消息,学院邀请了工大的教授来进行讲座,内容是如何应用大模型和知识图谱打造智慧课堂,专家明天中午到机场,他得去迎接。
孟初回复了“好的”,然后第一百次思考自己是不是该买车了,每次接到这种任务,他得打网约车往返,而司机很难在机场等太长时间。
他随即感到悲哀,他买车的契机居然不是通勤、出游,而是做学校的免费司机。
院长办公室的红点亮了没多久,教务组长的消息又跳了出来,问他是不是拿过大创的奖,他记得在孟初的简历上看到过。
孟初回答说是的。
然后组长说他儿子正在参加,能不能给指导一下。
孟初噎住了。
学校给各类竞赛分了等级,在保研时,每个等级加分不同,大创是其中分数最高的。
如果学生拿奖,指导学生的老师也会有科研加分,年终总评时算在绩效里。
但教务组长的儿子不是林大的,这分加不到孟初头上。
孟初咬着嘴唇,手指在键盘上悬停良久,还是发了“好,我看看”。
教务组长是管排课的,孟初一直想把两门课放在一天上完,空出几个整天来做科研。先帮着,先帮着再说。
教务组长向他道谢,孟初还没回复,新消息又跳了出来。
这回是校人才办的,说五一的时候,市里打算举办个吸引优秀人才的招聘会,邀请从林城考出去的、正在985院校读书的学生参加。各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代表要向学生介绍本单位的就业情况,希望他们毕业后能回到家乡,为林城的人才储备添砖加瓦。
孟初作为——他现在已经不想听到这个词了——“三清博士”,市里引进人才的代表,必须出席不说,还得准备PPT和演讲稿。
孟初有一瞬间的恍惚。
他现在是老师吗?
接送教授、给孩子辅导功课、免费宣讲……这不跟博士时候差不多吗?
不,不对。现在,他还要申项目,搭建实验台,付实验室租金和水电费,养活手底下的学生。
郁闷的心情太强烈,孟初不得不退出聊天界面,盯着绿植,把自己想象成一片呆滞的、只需要默默转换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叶子。
杂事也是高校工作的重要部分。他反复念叨。这年头,谁能心无旁骛地搞研究呢?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
过了两分钟,他回复了第三个“好的”。
他放下手机,向后倒在办公椅上,连眼镜都沮丧地耷拉下来。
手机好死不死的又响了。
孟初盯着屏幕,觉得心里涌出的那股情感,可能就是所谓的“杀意”。
虽然他谁也干不掉,只能对着虚空乱劈一阵之后,毛茸茸地溜走。
好吧,又是哪个破活动要他参加?
他对着唯一敢凶的对象——手机屏幕——看了一眼,是付关山发来的。
下意识地,他长舒了一口气,空气都变得轻盈了。
这家伙又要说什么莫名其妙的话?
他点开消息,看到一个消息,外加一张图片。
付关山:杀青合影,附带娱乐圈地图。
孟初望着那张照片,尽管有众多明星,他依然一眼找到了付关山。主角确实有成为主角的理由。
而其他人头上,都挂着一行小字,里面写着人名,然后下拉箭头,指向对应的明星。
孟初像记学生名单一样,把名字和人脸对上了号。
他对娱乐圈的了解取得突破性进展。
付关山又发来一条:我小小透露了一下我们的婚礼,效果那叫一个炸裂!!!
孟初望着过分多的惊叹号,脑子已经浮现出对方得意扬扬、夸大其词的炫耀场景,不自觉地笑了笑。
每次付关山出现,就好像从冷酷的现实跃进了浪漫电影,枯燥繁杂的日常,突然变得轻松、自在又梦幻,飘飘忽忽的,不真实。
孟初捧着脸,放大那张合照,手指描摹着那张阳光灿烂的脸。
这一天也不怎么差嘛。
他走到门边,小心探出脑袋,往走廊看了看,没有人,又确认了一下几个社交APP,没有面谈,没有会议。
他鬼鬼祟祟地坐回去,打开了浏览器,输入了“付关山 作品”。
词条密密麻麻地跳出来,他先点进豆瓣,按评分排了个序。在糊咖时期,付关山以量补质,疯狂在各大烂剧里刷脸,6分以下的电视剧就多达12部,全看是不可能的,孟初直接跳到他的成名作,评分两极分化的《襄阳》。
全剧共78集。
孟初当机立断——先去看演员采访。
好极了,只有5分钟。
孟初又心虚地看了眼紧闭的门,点击播放。
镜头里的付关山一身休闲装,坐姿端正又挺拔,神情亲切又沉静,让孟初很不习惯。记者没有出声,提问通过右下角的气泡跳出来。
——“大家都觉得你是本色出演谢钊,是这样吗?”
付关山认真——又一个违和的地方——思索后回答:“并不是,谢钊是一个心思很深、很擅长社交的人,三教九流都有他的朋友。我其实生活里比较沉闷。”
沉闷是他理解的那个意思吗?!
孟初一边抑制住查字典的冲动,一边拿起水杯,喝了一口,看着新气泡弹出来。
——“不拍戏的时候一般会做什么呢?”
付关山说:“看书。”
孟初嘴里的水喷了出来。
他赶紧抽纸去擦屏幕,水渍下的脸继续说:“大家知道,我学历不高,家境也一般,刚出道那几年,一直全年进组,没什么时间提高自己。但我觉得,保持学习的习惯是很重要的,所以在努力读书。”
孟初抑制表情的扭曲,喝了口水。
——“你会给自己的外貌打多少分呢?”
“70。”
孟初嘴里的水又喷了出来。
什么……什么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