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树上行歌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要是能简单地通过“强制注视”这种浅显的异常来察觉异能的存在,这就不能算作一场合格的游戏,“让你猜具体的能力数值,有些太不公平了,”闻绛看着林巡说,“你可以只猜我从进店到现在,每次使用异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玩吗?”
他语气的尾调略微上扬,像带着把小小的尾钩,林巡的心跳又稍微变快了些,明明眼前的还是那张熟悉的脸,林巡却觉得此时的闻绛,眼角眉梢皆流露出些更加艳丽的,让自己难以移开的色彩来。
......没有酒店那时候严重。
仿佛能感受到非常浅淡的,隐隐约约的痕迹,又似乎一切皆与对方进店前别无二致,这种痕迹究竟是仍在使用异能的证明,还是刚才被锁住视线时残留的余韵,亦或都是自己的错觉?
闻绛现在,究竟是否在用异能,是否在“表演”呢?
猎物来回踱步,最后犹豫着朝陷阱伸出手。
第28章
“爱丽烘焙”今天临时采取了预约制。
它能开在寸土寸金的延海,店面装修和供应甜品不说很受欢迎,至少瞧着让人挑不出什么错处,据说还有过一段短暂的爆火期,蛋糕订单如雪花般纷至沓来。
但来这儿打工的店员听自己爱讲八卦的朋友说,爱丽烘焙那阵子的火热和当时推出的甜品没什么关系,是因为有一位很厉害的前员工在,他人一走,店里的生意很快就回到了正常水平。
什么样的前辈能凭一己之力拉动大量订单?现任店员没有概念,这听上去俨然超出了金牌员工的范畴,不知故事里有多少夸大的成分。
总归,现在的“爱丽烘焙”是完全用不上“预约到店”制度的。大多数人倾向于买完就走,或者干脆不到店,今天留在店内的人也不多,但给新来的两位客人送上柠檬水后,店员接到了店长的电话,让他在门口挂上牌子,就说“预约已满”,今天不要再接新的客人。
电话里传来的声音听着又兴奋又着急,絮絮叨叨地要求了一堆活,除了挂牌子,原本休息的甜品师要回来待命,店里要安静地,彻底地,细致地做一遍检查,重新打扫卫生,如果不是店长现在人在外地,车程三个小时起步,店员感觉对方恨不得现在就飞到店里来。
具体怎么回事,店员没得到确切的答案,干脆不再多想,他按照吩咐干活,和一起打工的朋友小声聊天,主要还是在聊那两位最新来的,只在喝水的客人。
那两人的长相都很出挑,风格也完全不同,朋友跟店员说,坐在左边那位适合演男主角,他笑起来就能让人想到春天山林里飘着桃花花瓣的流水。
好肉麻的比喻。朋友之前和那位客人聊了一会儿,一开始还板着张脸,结果转眼就和对方相谈甚欢,现在对客人的印象极好,店员不予置评,改问,那右边那位呢?
朋友悄悄观察,一开始说右边那位适合演后期压轴登场的神秘角色,戏份少无所谓,气场肯定能拉满,出境一次足以赚够别人参演半年的人气。
对方给人的感觉像遥远的雪山和清透的冰河,过了会儿朋友又改口,说自己给对方设想的戏路走窄了,那位或许意外的百搭。
“百搭”,多么美好的词汇,若被平时的闻绛听见了,必然要面瘫着脸微一点头,平淡赞同一句“我也觉得”。
现在他便不会这样讲话。
和正式的登台演出,A级场的录像里都不一样,林巡比较着自己见过的情况,闻绛此时的状态更为放松,无形中消解了和他人的距离,但也没有时常在笑,只是嘴角偶尔会勾出很浅的弧度,并非像完全变了一个人。
但一个人给别人的感受,总显得说不清道不明,有时要竭尽全力,从衣着打扮、声音外貌各方面包装,如此也被人评价“其实毫无变化”,有时却只是稍微改变说话的语气,某刻的神态,就觉得与之前截然不同起来。
现在的闻绛让他觉得有些陌生,又有点熟悉,说的厚脸皮些,很合自己的兴趣。林巡见过很多会刻意迎合他喜好的“玩具”,但如果将现状也定性为类似的蓄意勾引,林巡立刻就会觉得哪哪都怪,哪哪都不自在,他好像无法把这种词和闻绛联系在一起。
或许,还是只需将之称为游戏里的博弈。被短暂地攥取过视线后,林巡的某种感受就越来越强烈,他看不出明确的痕迹,理性上偏于犹豫,体感上又几乎认定了闻绛在演——平时的闻绛哪里会这样温和地对他?
这让他将【戏剧舞台】的发动情况定为现在进行时,林巡第一次猜测的使用异能的时间段,是从闻绛的那声击掌开始到现在。
闻绛轻描淡写地回了个“错了”。
的确也没指望一次说对。按照规则,自己猜错后闻绛可以命令自己做一件事,林巡表情轻松:“可惜。”
这项游戏对于林巡其实有一个优势,闻绛对作业有兴趣,不会赢了就命令“我们就此解散”,而若问林巡聊天短信的内容,他直接回答就是,于林巡完全不痛不痒。
换句话说,他的“容错度”比闻绛高出许多。
游戏常常有胜负,而输赢带来的“惩罚”与“奖励”,是重要的能增加游戏刺激性的环节,林巡很擅长制造这份刺激,乖学生闻绛则显然不会提出什么很超规格的——
——不会吗?
......应该也就,用油性笔画画这种程度吧?
被对方扔进过充满【桃香】的卫生间后,林巡突然发现自己也不是很有把握。
而闻绛让他喝了他手边的那杯柠檬水。
这犹如久旱逢甘霖,百利无一害,林巡将水一饮而尽,还大方地问闻绛要不要再说一个命令,闻绛用手撑着侧脸,以一种略带张扬,更为柔和的语调说:“你不是渴吗?”
......陷阱在招手。
好不适应,但感觉又有点好.......是【戏剧舞台】的效果吗?
“你今天不是为了作业来的。”
正反方交换,闻绛并不管林巡心里的弯弯绕绕,对方以前从未这样大费周章地试图和自己产生交集,一场聚会也显然不是他无法解决,必须找自己的困境,联想近期发生的事,闻绛一如既往地把猜测说得像是陈述事实:“你是因为酒店的事才来找我。”
“......猜对了。”其实只要自己赢一把,自己就会主动和对方提这茬,林巡相当爽快地承认道,“你要让我做什么?”
闻绛让他再喝一杯水。
一杯水解渴,连喝两杯水就不再那么畅快,林巡这回喝水的速度慢了许多,他开始察觉不对,幻视了些拼酒游戏,半开玩笑地问:“你该不会想一直给我灌水吧?”
“比酒健康。”
生活习惯良好的闻绛不置可否。
这里也没什么真能入口的酒吧,如果不是考虑到闻绛的喜好,林巡可不打算来这里,这家店的蛋糕他在闻绛打工期间买过一次,不算难吃,但用料都很普通,林巡尝了一块,剩下的没再管,可能被分给了家里的下人。
偏偏店员还在这时送上来两份蛋糕,说是本店送给今天到店的客人们的礼物,人人皆有份。林巡觉得这刻意自荐的样子有些好笑,他未动刀叉,喝完水提出第二种猜测,依旧将时间段的末尾定为“现在”,起点则是从自己提出要玩游戏,而闻绛笑着答应的时候。
闻绛弯弯眼睛,又矛盾地冷淡开口:“错了。”
他点点水杯,要命令什么不言而喻。
......不太好说这和喝酒比哪个在过程体验上更折磨。
连续灌下的第三大杯水,的确完全称得上是“惩罚”了,林巡的表情有些僵硬,而确定了林巡是因为酒店的事,或者说,是因为中了魅惑类异能而来的,那下一个推测便也顺理成章,闻绛指出:“你现在的身体状况出了问题。”
这是一个闻绛在酒店时就考虑过的结果,当时受到【戏剧舞台】影响的林巡,看见的是完全符合其内心喜好的形象,这就像“吃过好的就不愿意吃差的”,林巡对他人欣赏的“门槛”因此被短暂拔高。
可现实中,怎么会有一个人完完全全,只依照自己的心意而生呢?
想象只会是想象,非常浅显的道理,正常人即便一开始念念不忘,再过会儿也会明白放下,“门槛”回归正常水平,问题在于,林巡恰恰缺少这样的一小段时间。
他几乎下一秒就又遭受了【桃香】,迫切需要自己满意的对象帮帮忙,但还是那句话,现实中不存在完美的幻影,当时的他,很可能处于一个以前能接受,但现在怎么看别人都觉得没滋没味的状态,疏解进程难以推进。
实际上也的确如此,甚至比闻绛预想的要更严重些,林巡言行时常轻率,却不是个“不挑剔”的家伙,即便中了高浓度的【桃香】,要他就那样不管不顾地随便拉个人——比如房间里同样状态糟糕的13号季渝解决问题,也是他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
本来就挑,这下更别提,林家知道后打算找符合林巡偏好的人过来,结果林巡反手把花瓶砸在了别人头上,发了好一通火,最后还是纯靠冲冷水澡压下去的生理冲动。
堵不如疏,如此这般操作,魅惑类异能的后遗症也会严重,他眼下即便能完成自我疏解,也仍会觉得憋闷,这种不舒服又无处发泄的感受可能已经超出了情欲的范畴,直到今天都在尾随着林巡。
但这话从别人嘴里说出来听着可真尴尬,“我只是不舒服,”又不是不举,林巡忍不住嘟囔:“怎么说的跟我不行了一样。”
没兴趣知道你行不行。闻绛没答话,又碰了碰水杯的杯壁。
这真喝不下去了!“停,最后一杯,我认输好吧?”林巡脸色一变,某段不信邪跟对方打牌然后被画了俩王八的久远记忆瞬间复苏,令他当断则断做出投降手势:“我直接把短信内容给你看好不好,实在喝不下了。”
他轻轻皱起眉头,看上去居然还有些可怜,闻绛一句安慰或调侃都没给他,只沉默朝他伸出手,林巡有些窘迫,瞧着对方这公事公办的模样,心里又生出些异样。
他这就把异能关了?
还真是“到点下班”......林巡暗自嘀咕着翻出手机,点进和对方的聊天界面递给闻绛,最新的内容非常简洁,只有一条消息。
“闻绛”:我想永远爱你。
好精简。钱朗跟自己讲的时候,还说什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巧妙构建了字节韵律,追忆往事,反思当下,展望未来,扯得神乎其神,玄而又玄,包装一大堆,结果这不是也能好好发出来正经完整的句子吗。
闻绛又想起刚才见到的霍夏彤了,他敛下眼眸,睫毛垂落一小片剪影,不知道在思索些什么。林巡感觉他看上去有些忧郁,半响后,闻绛也没再提短信的内容,而是继续了原话题说:“你考虑用作业当筹码,换我帮你解决问题。”
率先提出要玩游戏,又在几轮后立刻放弃,是因为游戏本身就是个添头,只是自己对短信表现出了兴趣,林巡觉得这或许是个得到更多的机会,才会趁机提议游戏,如果没有游戏,也不过是现状都回到了正轨,并不会让林巡额外失去什么。
即便是只把游戏看作引出真正目的的引子,那它也已经充分发挥了作用,自己做出的猜测都是林巡今天绕不开的部分,主动挑明还省了林巡解释的功夫。
游戏于林巡几乎稳赚不赔,这自然都是林巡一开始就考虑到的部分,闻绛直接说到这个程度其实让他有些惊讶,再一想又觉得理所当然。
对方又不是蠢人,林巡索性笑着顺势摊牌:“解铃还须系铃人嘛。”
闻绛回归了常态,听罢冷冷瞥了林巡一眼,林巡面上瞧着不痛不痒的,实则内心又跟着猛跳了下。
“……你知道复现法吧。”他下意识给自己找补,“我也不会强逼你,你有什么要求都可以提。”
复现疗法,通过模拟重现过去的情景,并解决当时未能解决的问题,圆满过去未能实现的缺憾,进而让人解开心结,获得某种“你走出了过往”的心理慰藉。
需要复现的场景往往离不开“人”,也就离不开能以假乱真的“演员”,像这样和心理医学,乃至催眠辅助等领域挂钩,也是表演类能力者的一种就业方向。
将这些内容和生理欲望话题联系起来或许不太合适,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那天那个不存在的理想幻影,能更进一步地稍微做些什么,林巡也不会难受到现在。
何况本来就是门槛变高导致的结果,那让符合门槛的形象再度出现当然是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只需凭此疏解一次,林巡的状态都会变好许多。
“一换一,你只需要演一次,而且你应该也.......”
林巡在这里莫名梗了一下,总觉得这等假设说出来,会有种自己“妄图高攀”的诡异感,可真想想二人的身份,高攀方不应该是闻绛吗?
“.......也还在受影响期,后面你还会有二次情潮。”林巡顿了顿,还是继续说,“但只要能解决问题,过程我不在乎,全程都不碰你也行,如果这次尝试没用,我也不会再找你了。”
这是第二个提及自己受魅惑异能的影响情况的人了,和谢启的目的、手段、想法全都不同。
话说得还挺好听,仿佛给足了好处,是平等交易似的,闻绛思路发散了一下,电视剧里那种“给你五百万离开我孩子”的桥段是不是跟现状也差不多?
只不过交易的金额换成了一份有吸引力的作业,话糙理不糙,林巡如果直接申请“你来演我理想中的对象帮助我解决生理情况”,闻绛肯定把申请扔垃圾桶,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谈话了。
这可真是......闻绛看着林巡想,前面还会考虑这么多,挺有自知之明,为什么最后反而会觉得,“复现”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呢?
那种在酒店被人故意设计的感觉,自进店看见林巡时就开始积攒,在捋清思路后升到最高,也是,扔一次卫生间,显然不能让林巡吃足教训。
“林巡,”闻绛直言道,说话并不留情面,“你的问题是你咎由自取。”
林巡内心略微下沉,对此并不争辩,打从一开始,他就不认为闻绛能被轻易说动,也只在乎最后的“结果”,但在他开口说些什么前,闻绛又主动话锋一转:“但我可以答应。”
“按你说的一换一,就这一次。”闻绛没什么表情,只和林巡陈述最基本的规则,“你要按我说的做。”
“......你答应得好快,”事态突然无比顺利,林巡愣了愣,不大信地开玩笑说:“你这样让我都有点不安了。”
所以?闻绛没有接话,无声地催促林巡,大有林巡再犹豫两句,这事直接免谈的架势。
“......行吧。”反正不答应也不知道对方想干嘛,被这么一催,林巡干脆也立刻做出决策:“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
闻绛说:“现在。”
林巡:.......
林巡:?
林巡脑海里一瞬间冒出很多想法:“你要让我做什么?”
闻绛平淡开口:“坐着。”
林巡被噎住,试图再度确认:“嗯?”
“在这儿待着。”闻绛不再看林巡了,转而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作业来:“别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