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秦阿秦
他自己从小时候开始就经常去乡下奶奶家,帮老人家干点活是习惯了的,傅权霄却是个大少爷习性,养尊处优,平时看起来又凶又拽,在奶奶家却笨手笨脚的,没少闹笑话。
“有一次他说要给我和奶奶做饭,结果差点把灶台炸了……”谢钰元对李导等人说起了傅权霄的小趣事。
傅权霄干巴巴地解释了一句:“没炸,只是声音响。”
声音的确是响,一声巨响之后,谢钰元和奶奶出来懵逼地看着傅权霄,傅权霄灰头土脸扎手扎脚站在旁边,听奶奶一边嘀嘀咕咕地念叨、一边心疼地检查着自家的老灶台……
随着两人的讲述,李导等人看向傅权霄,都有一种新奇的反转感。
傅总给他们的印象就是特别遥远的大佬级人物,有时候仅仅是站着,就给他们一种气场过强、压迫感十足的感觉,没想到曾经还有这样的一面。
这段可以当花絮,不,放进vip加长版里。
李导振奋地想着,谢钰元和傅总的年少趣事,一手独家采访,大杀器啊。
当然,这两人来上他们节目,本身就是最大的杀器。
李导笑道:“两位上学时一定是很好的朋友吧。”
不然,也不会去另一个同学的乡下老家玩了。
谢钰元微笑默认了,也不解释,却是看了傅权霄一眼,正好和对方的目光相碰。
两人都想到了少年时期的那些事。
他们最初的关系其实一点也不好,去奶奶家玩,那也是关系变好之后的事了。
那些少年小事,像是空山新雨,隔着雨幕,朦胧,又清新。
.
李导又问了他们几个问题,有和他们上学时期有关的,也有和昨天的拍摄内容有关的。
两人一一回答完,最后李导问道:“那两位在这四十天的节目里,希望能达成什么目标呢?”
谢钰元想了想,认真道:“希望能借这次节目的机会,能多一些时间相处吧,既是工作,也是陪伴。”
傅权霄被他说的话触动,忍不住看向谢钰元,为之心驰神摇。
即使他知道,这是面对镜头,在拍节目。
傅权霄说:“对,希望在这里放慢脚步,接下来会变得更好。”
最后一个问题问完,李导笑着说:“好了,辛苦两位了。”
采访结束,众人开始准备去镇上拍摄,大半个节目组都动了起来。
赵东见两人顺利完成了采访,也是欣慰,看来他说的两人都听进去了。
两人这里拍摄顺利,他也能放心离开了。
走之前,赵东想了想,还是找了个机会,单独将傅权霄请到了一边,低声向他托付:“傅总,我就先走了,这段时间就拜托您多费心照顾钰元了。”
傅权霄看了他一眼,赵东的头皮一下就有些发紧。
傅权霄对他点了下头:“份内的事,放心。”
赵东:“……”
赵东懵逼了一下,看着傅权霄回到了谢钰元那边。
没再多想,他向谢钰元、李导等人打了声招呼,叮嘱助有事就立刻联系,就坐车离开了这里。
告别了赵东,谢钰元几人也前去乘车,节目组的车子都停在刚才那个岔道口旁边的一大片***空地上,岔道口到农家乐的这段路太窄,车子开不进来。
村里到镇上大概二十多分钟的车程,距离是比较近的,五人要同乘一辆车,许熠自告奋勇:“我来开车吧!”
傅权霄拒绝:“不用,我来。”
老板亲自为他们开车?那怎么使得……
许熠连忙还想再说,旁边的乔晨安连忙悄悄拉了拉他的衣摆,快速眨眼,冲他使眼色。
两个老板显然要单独坐前面的,有点自觉。
许熠还没明白,就稀里糊涂地被乔晨安拉上了后排座,等看到两个老板坐到了前座,这才后知后觉,一脸恍然地看向乔晨安:对哦!
一旁,林苏苏偷笑。
车子启动,三个员工乖巧坐在后排,一路上,几人时而聊着天,到镇上随便找了家餐馆吃饭,他们昨天才刚刚认识,现在气氛放松,又熟络了一些。
吃完饭,五人分为两队采购,他们今天要买的除了很多食材之外,还有缺少的碗筷、盆罐等物品,一队拿着清单,去菜市场买食材,一队去杂货市场买物品,分头行动。
把许熠三人送到菜市场放下后,谢钰元两人开车去了镇上另一边的杂货市场,杂货市场是一条又深又窄的长街,车开不进去,两人把车停在路边,步行进去。
长街七拐八绕,路的两边是杂货门店或摆摊,行人零零星星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本地居民。
为防止干扰,节目特意选了非常偏僻的果树村拍摄,果树村附近的小镇也很偏僻,比村里热闹一些,但也有限。
小镇上的年轻人几乎全都外地上学或上班,留在老家的都是年纪比较大的两辈人,他们对明星没什么概念,大多数都是看到他们身后跟着摄像机,好奇地多看几眼。
这期间,也有不少人认出了谢钰元,但也不会有追星跟随的劲头。
认出的阿姨顶多在旁边拍个照片,或者是店主在两人买东西的时候,求个合照,然后继续留在原地做自己的生意。
谢钰元和傅权霄在市场里逛着,时不时看到采购单上记下的,就停下来买东西。
需要买的东西很多,农家乐里铁锅、水壶、桌椅等基本的日常用品不缺,但有些厨具、摆件是需要他们现买的。
两人一边逛一边买,一直快要走到弯弯绕绕的长街最深处,很快两手都提得满满的。
买完往回走的时候,刚走到半路,谢钰元突然停下了脚步,看向傅权霄,他想起来了:“汽锅是不是忘记买了。”
难怪从最后那家店出来的时候,总觉得不对劲,好像忘记了什么。
傅权霄也想起来了,他往几个大袋子里找了找,发现确实没有:“是忘记了。”
谢钰元看了看旁边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无辜地和他对视。
他放下手里的几个大袋子,对傅权霄说:“我回去买吧,你等我一会儿。”
这都走到半路上了,车还停在杂货市场外面,东西太多又重,提着往回走太麻烦了。
工作人员按规则要做隐形人,不能插手帮忙。
傅权霄正想说自己回去买,谢钰元已经交代他:“你在这里看着东西,我马上回来。”
说着,他已经往回走去。
傅权霄只好答应了一声,听他的留在原地看东西。
等了一段时间,一滴透明的水滴,从空中落下,落在了他的额头上,沁凉的。
傅权霄抬头看了看天,灰蒙蒙的云层。
要下雨了?
又有一滴水滴从空中落在他的脸上,手上也感觉到了。
傅权霄想到回去的谢钰元,有些担忧。
很快,纤细如丝的小雨无声地落了下来,而且还有变大的趋势。
傅权霄左右看了看,见不远处有一家店铺门口网格挂的有伞,去那家店买了把伞回来,对工作人员道:“我去接他,你们帮忙看着东西。”
工作人员对上他具有压迫感的视线,小声说:“按规定我们不能帮忙……”
傅权霄没有会,想到了什么,又拿了张钞票递给工作人员:“你们自己去买点雨具。”
他说着,强行把手中还提着的东西放到了工作人员手里:“东西帮我们看着。”
那名工作人员手上一沉,慌忙把东西捧在怀里,手里还无措地攥着钞票。
这是给钱收买的意思吗?
感动,不敢动。
其他几个工作人员也都不敢说话,眼睁睁地看着傅权霄撑起伞,直接往回走了。
小雨从无声变得淅淅沥沥,眼见雨开始下得大了,那名工作人员不再耽误,赶紧攥着钱买雨具去了。
.
谢钰元回到深处的某家店,这是他们刚才来过的最后一家店。
他问了问老板,果然汽锅这里有卖,买了汽锅,他回想了一下,查缺补漏又买了几样小物件。
结完账,他提着东西正要离开,掀开门帘才发现,外面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小雨。
老板是他的影迷,见状热情地找出自己的伞送给他:“用我的伞吧。”
“不用不用,您自己还要用呢。”谢钰元连忙推却,环顾一圈,这家店是专门卖陶制厨具的,显然不卖伞。
他身边还有几个工作人员,想到一路过来好像没注意到有卖伞的,他问老板:“旁边有哪家店卖伞的吗?”
老板见他身边还有几个拿设备的人,也是醒悟,不再坚持:“再往里走几步,有家店卖的有。”
谢钰元很快去里面的那家小店买了几件雨具,工作人员都愣了一下,都没想到谢钰元还要给他们买,心中皆是一暖。
平时这种情况他们都是淋着的,还真没遇到会注意这种小事的。
谢钰元把伞分给工作人员,两个摄像小哥不好拿伞,就把雨衣递给他们,几人接过,小声说了句谢谢。
告别小店老板,谢钰元提着东西出来,撑起透明的长柄雨伞,微微抬头看了看雨幕中的天空,往杂货街外面走去。
其实他喜欢雨。
喜欢这样带着冷的清凉感。
小雨已经变大,打得伞面噼噼啪啪响。
谢钰元撑着透明的伞,往前刚走了几分钟,拐过又一道弯,就看到前面的拐角处,傅权霄撑着一把黑色的伞走出来,不禁怔了下。
傅权霄也看到了谢钰元,没料到和他半道相逢,也是一怔。
谢钰元转而明白傅权霄是来接自己,不由对他笑了一下,脚步轻快地往他那边走去。
傅权霄呆住,一向冷冷清清的人,这样久违地对他笑起来,像雪山融化一样,雪融冰销,好看的难以形容。
他撑着黑色的大伞停在原地,看着谢钰元朝自己走来。
一瞬间仿佛长街周围的行人景物全都模糊而去。
少年时的谢钰元仿佛和此时的谢钰元重叠交错,都在朝自己走过来。
……
那是十年前,青春躁动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