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挨老夫[娱乐圈] 第73章

作者:青丘千夜 标签: 娱乐圈 甜文 近代现代

  这会是他们这些年来最为出色的一档黄金节目!

  看过的人都会明白这档节目的优秀之处,央视1号台不但会在黄金时段推出,同时也打算拿出一段广告时间出来大力推广。

  央视这么多的电视台,除去一号电视台之外,大部分的时间都被那些一线地方台的收视率压得快要喘不过气。地方台能够购买外国优秀节目的版权,可是央视的节目却大规模都是原创。

  短时间内原创出来的节目怎么和外国电视台已经运行了十几季的节目比呢?

  因此,央视的节目就陷入了评分高但是收视率不高的怪圈。

  想当年,《百家讲坛》捧红了多少文人学者,后来的节目却很少能够达到这种效果了。

  央视式微,地方电视台崛起,网络平台崛起,这都是以前无法想象的事情,可是现在全部都化为了现实。

  可是央视也有央视的好处。

  他们可以拥有地方电视台难以企及的资源,可以最大程度的调动国家级别的资料,也能让博物馆等等地方配合。

  可以说,他们是可以不计成本的就为打造一档高水准的节目的,和其它电视台的“娱乐化”是不一样的。

  央视是国家媒体的口舌,也是最需要保持自身独特性的一方。

  “现在还没有到高兴的时候呢。”李素秋能够明白下属们的激动,不过对她来说,现在还是有点不够。

  “啊?可是现在光是节目的版权费就已经达到了两倍的盈利,外国电视台也已经同步引进,我们还能做什么?”

  他们这档节目已经差不多要将亚洲国家的电视台都一网打尽了,这还不好啊?

  在下属看来,《特色华夏》的影响力说不定要赶超去年的春晚。

  别看国内对春晚吐槽的厉害,但是在华人聚集区,春晚的号召力还真不是能用一般形容的。

  《特色华夏》能够赢得这么多地区电视台的青睐,绝对不仅仅因为它是央视出品,央视出品的节目多了去了。这些电视台看重的其实是《特色华夏》里包含着的文化精神。

  如果要了解中华文化,了解他们的历史,了解他们的思维,那么这么一档节目绝对是最好的。

  它不像别的节目一样只专注一种,而是像一个读懂华夏的大纲,按图索骥之下,就能明白他们的文化多由多方面形成的。

  这对于国家展现自身形象也是相当有利的东西。

  如果后期收视率好,欧美那边的电视台也可以同步引进,想来当地的华人都会乐意将这么一档节目推荐自己的外国友人。

  “我们央视不是还有一档最牛逼的节目么?”李素秋淡淡微笑道,“在它没有对我们节目伸出橄榄枝之前,我不觉得我们做到最好了。”

  “您,您说的是……”

  “没错,就是《新闻联播》。”李素秋微笑道,“我记得当初国家周年庆和伟人周年庆的时候,还有丝绸之路等等的纪录片全部都上了《新闻联播》,既然它们可以,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呢?我们《特色华夏》半点也不比它们差啊。”

  《新闻联播》的影响力是无可比拟的,如果它能够在节目里给他们《特色华夏》一段介绍,哪怕只有短短的十秒,也绝对能够让他们《特色华夏》带来更多的观众。

  毕竟他们这档节目可是接档《新闻联播》直接在央视一台号播出的啊。

  只要是央视的受众,想来都会对这么一档上了《新闻联播》的节目好奇吧。

  只要他们看完第一集,李素秋就有这个自信可以让他们继续看第二集第三集。

  她对自己的节目很有信心,也对他们全体工作人员的心血有信心。

  “可,可……”

  可是《新闻联播》的时长是有限的,每一秒都要精确到位,除非发生了特别大的新闻,不然基本不会延时。

  “我已经和台长递交申请书了。”李素秋认真说道,“《新闻联播》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国观众都在看的节目,上不去《新闻联播》,我们《特色华夏》算是哪门子的席卷亚洲呢?”

第62章

  要上《新闻联播》,肯定是要经过重重审核把关的。

  要不是李素秋之前在央视里做节目有了名气,家里又有点背景,这种申请书恐怕还没有到台长桌上就要被撤下来。

  想什么呢,一个节目而已,还想要《新闻联播》帮忙打广告么?

  第一次看见这个申请书的时候,台长除了觉得年轻人就是不怕事之外没有别的想法了。

  如果开了李素秋这个先例,以后央视又有节目,难道又要去《新闻联播》上打广告么?开什么玩笑,《新闻联播》不仅仅只是一档新闻节目而已,它同时也是国家对外沟通的喉舌。

  要是随随便便就给节目打广告,以后连《新闻联播》的权威性都要打个折扣。

  李素秋第一次提交的申请书自然是没有任何下文。

  不过李素秋要是这么简单就放弃,也就不是她了。

  她带着已经做好的《特色华夏》节目母带直接去了广电总局,死皮赖脸的拉着一些上了年纪的领导和她一起观看这档节目。

  虽然广电总局时不时就搞出一些一刀切的政策来,不过那也是因为国家对于媒体这一块本来就不怎么擅长。加上娱乐圈里各种资本错综复杂,一个个区别对待,怕是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倒不如直接一刀切了干脆,到时候再慢慢改就是了。

  反正只要不掐住资本进驻娱乐圈,娱乐圈总是能能恢复的。

  不过,正因为这些总局的领导们上了年纪,又有点文人式的清高,被李素秋强拉着看节目的时候,反而没有那么容易生气。

  毕竟这真的是一档好节目。

  以前因为国庆周年纪念日啊伟人诞辰周年庆啊,又或者是什么港澳回归周年庆啊,睦邻友好周年庆啊等等,出过各种各样的纪录片。领导们也是见过不少这种类似片子的。

  不过即使那么多的纪录片加起来,也不得不承认李素秋这一次拍的节目称得上是顶级水平了。

  可能让李素秋自己继续再拍一次,也未必能拍的比这更好了。

  想上《新闻联播》,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

  李素秋之前递交申请书,不过是和台长打个招呼,她想要真的将自己的节目农商《新闻联播》,哪怕只有短短十秒,那也是需要经过各方认证考量的。

  要奖项的话,她就带着片子去评奖;要证书的话,就带着专家团们一起开证书;要许可的话,就直接去发放许可的部门,带着片子去“以理服人”。

  这种流氓式的做法,让不少人看见李素秋上门就头疼得很。

  小姑娘年纪不大,做事倒是一派的老狐狸模样。

  你和她说理,她和你说一堆乱七八糟的道理;你和她说情,她就各种攀关系,简直了。

  要不是李素秋家里背景还算不错,李家又是出名的人缘好,就李素秋这样的,怕是要被人给打出去。

  最后,还是李素秋借了各种关系去了文化部和外交部那边,将节目片子往上递,得到了各方的认可,也得到了各种优秀评定之后。才拿着一堆材料证明再次去了台长的办公室,要求《新闻联播》帮忙挤出七秒钟的时间给他们节目做广告。

  没道理元宵晚会春节晚会每年都在《新闻联播》里提起,他们《特色华夏》凭什么就不行?

  台长再次看见李素秋,和她带来的那一堆资料证明还有各种领导的批条的时候,脸都绿了。

  李素秋要是拿这种底气去混官场,说不定官场又要多个铁娘子出来。

  居然还真的被她跑成了?

  文化部、外交部、宣传部、甚至还有党支部那边下来的条文。

  外交部这边甚至说可以拿这部片子去做文化交流用。

  这还说什么?

  能够做文化交流的片子,《新闻联播》提一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行行行,你放下吧。”台长觉得自己的头发怕是要白一半。

  虽然央视现在的确需要这种年轻的新鲜的血液,但是李素秋会不会有点太能干了!

  这么兜兜转转了一个月,总算定了下来。

  在五月一日,《特色华夏》播出的当天,新闻联播会在“劳动者祝福”环节插播《特色华夏》的祝贺词,打着“致敬所有为华夏文化努力过的劳动者”们的口号推出。

  也算是皆大欢喜。

  顺带一提,就在李素秋带着片子各种去请人观赏的时候,《特色华夏》的先导预告片已经在各大媒体平台上投放了。

  打开电视,打开视频网站,几乎都能看见《特色华夏》的广告宣传。

  央视一号黄金台提前开始预告,视频网站特意开辟了央视节目专栏,《特色华夏》就放在了第一位。

  无数粉丝们都在翘首以待。

  李素秋之前做的几档节目积累了不少观众,至今还有人不断的被安利进来。她以前制作的几档节目形式也被模仿,已经出到了第三季。虽然换了导演和团队,但好在精髓还是被保留了下来。

  不少人都知道李素秋筹备《特色华夏》的事情。

  为此,娱乐圈里数得上名字的明星们几乎都给予了祝福。尤其是那些上过李素秋节目的明星,更是卖力的给李素秋的《特色华夏》做宣传。

  说不定这档节目的受众会比当初的《舌尖》系列更广,也更具知名度。只是帮忙宣传一下,能得到李素秋的感谢,又有什么不能做的?

  同时,郑无束还有一些港台巨星作为嘉宾加盟节目的消息也传了不去,甚至不少营销号都打出了“世纪同台”的标签,同时也将那些港台巨星们的过往八卦都翻出来说了一遍,叫吃瓜路人们吃的一本满足。

  论八卦绯闻,还是以前娱乐圈的前辈们会玩。

  要是现在的小生小花里经历他们当年那样的事情,怕是早就要被人嘲出天际。

  当小三劈腿什么的都够不上趟,他们之间的来回撕逼那才叫一个腥风血雨!

  杨篱跟着一起吃瓜,吃完了之后还闲的没事去骚扰了一下郑无束,询问一下自家老板这些瓜到底真的假的?

  毕竟郑老师似乎都和这些八卦主人公合作过的。

  郑无束只发来一串省略号。

  哎。

  杨篱心里默默叹气,看来郑老师不够八卦啊。

  五一小长假虽然只有三天,但无数白领劳动者们都已经在翘首以待。

  旅游也好,出去走访亲友也好,或者是宅在家里睡大觉也好,都是难得的休息时间。

  杨篱原本打算跑到国外和郑无束一起过节的,谁知道被经纪人死死的按住了。

  开什么玩笑,五一正是大家出国旅游的高峰期之一,杨篱这个时候出去找郑无束,万一被有心人拍下来,那可就玩大了。

  “你家的公司许可文件也已经下来了,定制的酒瓶也已经选好了厂家,事情多得很,这样,你就趁这三天回去好好的忙你家的酒业。工作室这边的话,只要你们家每一次上新,给工作室这边准备一百瓶就可以。”

  一般来说,艺人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经营店铺,是需要给工作室分成一部分的。不过郑无束这边也不缺杨篱的这一份小打小闹钱,就变成了用新品种的酒抵债。

  杨篱家的酒以后必定名声大振,提前下好订单,以后拿出送人待客都拿得出手的。

  “啊,这么快啊?”杨篱有些惊讶,一般来说,公司的经营牌照是没有这么快就下来的,尤其是他们做的还是入口的东西。小地方效率低,有时候慢起来拖几个月都是正常的。

  他记得他们四月份才想起要去申请公司经营资格的吧。

  “毕竟是上了央视节目的人,地方政府的官员一打听就会知道的。再说,到时候节目播出了,有你们一个招牌在这里,还怕游客不来么?”周成随口道,“你们那破地方什么都没有,现在好不容易有一个可以对外宣传的点,不给点方便,还怎么当官搞政绩?”

  杨篱所在的小镇,年轻人几乎少得可怜,偶尔几个也是回家继承家里的小店之类的,一生的轨迹都可以预想的到。这样的地方,哪怕是炒房都炒不上价。结果现在有杨篱和他家的酒馆给城镇打广告,地方政府怕是会觉得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