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朝 第15章

作者:公子优 标签: 近代现代

可是,作家的日记和普通人的日记是一回事吗?这些内容,会不会有朝一日被印在某本书上,供所有人阅览,成为所有人的谈资?

李惊浊又去看稿纸。

稿纸上不曾提及李惊浊的姓名,而说是一位朋友。

朋友。又是朋友。

柳息风有许多朋友,柳息风最爱听别人的故事,他一定有无数张这样的稿纸,记载无数朋友的故事,比如周郎,比如小乔,再比如他李惊浊。

想到此处,李惊浊胸腔起伏,再没有心情待在柳息风窗外,立即绕行回家。

九拾颜料

第二天,柳息风来了个大早。

他穿一件檀色罩衫,长发束得很高,一条绣了暗金边的绛色发带和长发一起垂下来,松松落在脑后。

“惊浊小弟。”柳息风喊。

李惊浊一觉醒来,心绪已经平了,理智占了上风,教他不要瞎猜,不要将柳息风往坏处想。人在情绪里,总是善于想象而不善于利用理性。李惊浊告诫自己,先不要急着做判断,多相处再说。

他听见喊声,在屋里应一声:“就来。”

推门出去,李惊浊眼前一亮,天空万里无云,阶前人如朝霞。

两人和昨天一样走十二里路,去太平镇。

行至镇中心,街上已经多的是吃早点的人,一眼望去,各种门面小馆,炉子向外腾腾冒白气。

柳息风问:“想吃什么?”

李惊浊想了想,说:“姊妹团子。”

柳息风说:“正好。我有一家常去的。那里的姊妹团子不仅肉多,而且夹的香菇最鲜。”

李惊浊做个手势,说:“风兄带路。不过,你到底吃过多少家馆子?这家也常去,那家也常去。哪家是你不常去的?”

柳息风悠然道:“除了我常去的——”

“就是你不常去的。”李惊浊接口。

柳息风击掌:“正是。”

他带着李惊浊到一家“施姐家常菜”,李惊浊望着“施姐”二字,想到周郎,便对柳息风说:“这家老板,不会人称西施吧?”

柳息风说:“叫西施太俗。”

李惊浊心道,总算正常了一回。只见柳息风走到店门口的一排蒸笼面前,对蒸笼后的女人说:“夷光姐姐,我带朋友来吃早点,要吃姊妹团子,再来两碗龙脂猪血,一碟凉拌百叶。对了,还要一壶陈皮茶,解暑。”

施姐探出头,笑颜灿烂:“柳郎又乱讲话。”

李惊浊说:“柳郎?”

郎在此地可是女婿的意思,周郎也应该并不姓周,而是周家的郎婿。怎么只要是跟柳息风相关的,就有三分不正常?

施姐一边端出两笼姊妹团子,一边对李惊浊说:“叫施姐,不要听柳郎瞎说八道取名字,看见姓施的女子,一律都要叫夷光。”

李惊浊对柳息风说:“柳郎,你怎么这么花?”

柳息风正要说话,他又说:“哦,我是问,你怎么这样礼貌?”

柳息风倒茶,嘴上谦虚道:“义务,义务。”

施姐上好各色早点,说:“柳郎义务不小,好几家的老板娘都一起照顾到,人人喊姐姐。”

柳息风说:“姐姐做的菜好吃,我也要做一点小工作。”

施姐说:“好,今天再送柳郎一碟卤鸭翅膀吃。”

李惊浊心烦起来,筷子“噗嗤”戳进一个团子,送进嘴里,大嚼特嚼,想象自己咬的是柳息风的肉。

早上人多,施姐忙,送完鸭翅膀就没再过来。柳息风说:“晚一些来就好,施姐最喜欢讲她年轻时候的故事。”

李惊浊埋头苦吃,不讲话。

柳息风见他不讲话,竟然一边吃着早点,一边跟别的食客聊了起来。

旁边一桌,有一位年轻小姐在问施姐:“姊妹团子为什么叫姊妹团子?”

施姐没工夫回她,柳息风便向她介绍起那一对姜姓姊妹卖团子的故事。

两人立即聊开了,没有几句话,年轻小姐就已经对柳息风信任有加,不仅讲了她在上海上哪一所大学,还讲了她因为失恋在一个人旅行,从长江下游逆流而上,已经看了太湖和鄱阳湖,现在来到了东洞庭,正在想是南下继续看南洞庭,还是往上去金沙江,或是先去川江看三峡,又或是直奔江源当曲?

柳息风为她出主意:“夏天就该直上长江源,去看两岸风吹绿草,牛羊遍地,大山如云,山顶积雪,天空触手可及。然后等秋天重回洞庭湖,先上君山岛,再登岳阳楼,凭栏而立,吟诗作赋,还能画舫夜游,听几曲琵琶,吃湖中肥蟹,喝二两黄酒。”

年轻小姐听了,一片向往神色。

柳息风又说:“美哉。届时再多愁肠,也都是云烟了。”

小姐点头,话匣子越开越大,说起现而今还未能变成云烟的一腔愁肠来。

李惊浊将筷子一放,说:“我吃好了。”

柳息风说:“惊浊小弟,你等一等,我还没有吃好。”

你光跟人讲话,不吃东西,怎么会吃好?李惊浊气闷。

他擦擦嘴,说:“柳郎好生吃着,我先去买画具。”

上一篇:云间小农场

下一篇:周家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