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有大王 第112章

作者:今夜来采菊 标签: 近代现代

大王美滋滋的接了过来,“马给你了!对了,官府在哪?”

官府对此刻的大王来说,那就是家,那就是安乐窝。

当然,他可不是因为赵先傲的关系才去官府的,这种事本身,就要找官兵保护嘛~

“官府……前面走到头,有一家酒楼,酒楼一直往东走,就能看到了。”

大王咬着凉包子,哆哆嗦嗦的往官府走,牙齿都直打颤。

没进莲花县时他紧张倒还不觉得冷,这一放松下来,又冷又渴又难受,就连包子都食之无味。

大王抬手抹了一把眼角泛出的泪花,心里已经想好了怎么和赵先傲诉说他的委屈。

到了官府,大门紧闭着,大王咬着包子敲了几下,也不见有人理会,他歪头,扫到了门侧挂着的鼓。

就这个了。

大王拿起鼓槌,用力击鼓,响声震耳欲聋。

“啊——”大王没想到这么响,他揉了揉耳朵,蹲下身,脑子里嗡嗡的。

可这玩意确实有用,门很快被人打开了,是一个披着外袍的老头,他明明看着了大王,还是问,“何人击打登闻鼓。”

“我我我!”

正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大王现在脏是脏了点,但不挡贵气。

莲花县就这么大的地方,有钱人都是熟面孔,那老头看了他一眼,“你有冤要伸?”

伸冤?

“不是,我想找那个,县令。”

“你这孩子,你可知无冤击鼓,是要被打板子的。”

大王哪懂这个,“那我有冤,反正我要找县令。”

老头叹了口气,“你可想好了,我看你细皮嫩肉的,二十个板子能要了你的命。”

“我不怕,赶紧让我进去,冷死了。”

又赵先傲撑腰,大王底气足的很,不管不顾的闯进了衙门,入眼的是一个光秃秃的院子,院内有一大堂,堂内一案,案前三个大牌子,上面写着退避,而案上则是明镜高什么玩意大王不认得。

老头把大王领到了一个小屋里,“你在这等着,我去找县老爷。”

“好!”

打更老头穿好衣服,去了后院,敲了敲县令的房门,“老爷,有人击了登闻鼓。”

大宋的法令是百姓若击鼓申冤,地方官必须第一时间审理。

屋里头响了半天,开门的是一个面容妖艳的女子,她打着哈欠,颇为不耐烦,“大早上的,还让不让人好好睡觉了,告诉那人晌午再来。”

“这个……二太太,那人瞧着,不像个普通人。”

二太太没出声,往屋里瞅了一眼,才道,“那行,你让他等着吧,老爷一会就去。”

“哎。”

大王在老头屋里等了好半天,县令在慢悠悠的从后院走了出来,“人呢。”

老头急忙开门让大王出去。

见到县令,大王问,“想要往皇宫送信得多长时间?”

他这话一出口,中年县令脸色都变了,“你说往哪送信?”

大王很有耐心的重复了一遍,“往皇宫。”

县令看着他,笑了起来,“咱屋里说。”

大王随他进了一间朴实无华的屋子,刚坐上椅子便有丫鬟送来了热茶。

县令先把茶给他,“信送至长安,若快马加鞭,只需八个时辰。”

八个时辰……大王算了一下,也差不多,“那你给我往皇宫送封信吧。”大王说完觉得不妥,又补充了一句,“我是皇上身边的人,有要事找皇上,你帮我办这件事,一定会有重赏给你的。”

县令手一哆嗦,热茶险险洒出来,他看了一眼大王,问道,“你可有皇上的信物……这种事,本官怎么着也得确定一下。”

大王当然有了,他的玉佩和扳指上就有赵氏独有的图腾,否则麻脸还不早就拿走了。

他摘下翡翠玉佩递给县令,“这个是皇上赏赐。”

县令接过玉佩细细端详好半天,又笑了,“还真是,不知您和皇上,是什么关系啊?”

这不比在麻脸他们跟前,大王深知得把自己的身份地位说的很高在能让县令重视起来,“我,的身份嘛……怎么和你说呢,反正你把我的信交到皇上手里,皇上一定会亲自到这来!”

他的话说完,县令脸上的笑僵住了。

大王当下就发觉不对劲。

这个县令有问题。

他不打草惊蛇,县令也没有,只是笑着说,“来人,笔墨纸砚伺候。”

很快,笔墨纸砚就被送了过来,大王看着那块墨,质感和皇宫里的八九不离十。

在赵先傲那里,用这种墨是节俭,可在这小小莲花县,就未免太过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