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个炮灰的自我修养 第73章

作者:酒旧人新 标签: 强强 近代现代

  离轩纳德端端正正地坐在轿中,手心却在颤抖。

  不过为了防止手心出汗把墨洇湿,他还是把那个纸团塞进了袖子里。

  等上了赈灾车队的马车,离轩纳德这才小心翼翼地从袖子里掏出那个纸团,在自己面前展开,低头看着那张纸。

  上面不知用什么蘸墨写了短短的几句话,字体细小:“京中现下并不安全。在圳南多加注意,保重自己,我等你回来。”

  他把那张纸再次团成一团,紧紧的捏在手里,不禁想起了那个用指尖轻轻地点在他手指上的人,顿时觉得心里软的不得了。

  掀开车厢侧面小床上的帘子,离轩纳德探出头去看向京城的方向,内心多少有了一点不舍的感觉。

  他以前总想着自己有一天如果能离开京城,不做皇子,那该多好。但是现在真的要离开了,内心却又有点不舍得了。

  一定是那个人还在京城的缘故。

  离轩纳德把头头轻轻地靠在车厢内壁上,默默想着未来的事情。

  他肯定是要离开这深宫的。

  哪怕某一天他有机会继承皇帝之位,他都不想要。这宫中太过凄清寒冷,就算是别人对你好,也未必都是真心。

  他见过太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事情了,表面上那个人对你照顾有加,实际上却内心对你不屑至极,只是因为你的身份比他高。这才做出一副假惺惺的样子。这样的事情,在宫中实属常见。

  离轩纳德有些疲倦地闭上眼。

  如果林亦白愿意辞官,他就和林亦白去那些罕无人至的地方,一起生活。

  当然,前提是林亦白愿意。

  如果林亦白想让他做皇帝,他哪怕拼尽全力也要做一个最听话的“傀儡”皇帝,支持林亦白的一切决定。

  离轩纳德这么想着,在晃来晃去的马车里睡着了。

  马车一路走走停停,带着他们去了圳南。

  圳南本来是荒无人烟的地方,但这里气候湿润,温度宜人,实在是非常适合居住。

  前朝皇帝曾经派人来这里,那些人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才发现这里究竟有多适合人们居住,将这些禀告给皇帝以后,就在这里久居。时间久了,自然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往这里迁移。

  不过当朝先帝更加喜欢干燥的地区,这才在离京建立了皇宫。

  离轩纳德从马车上跳下来,闻着有点潮湿的空气,倒是对这样的环境没什么不能适应的。

  圳南临近轩河,这也是这次水患发生的主要原因。前段时间圳南下了很大的暴雨,轩河水位猛涨,最终淹没了田地。

  对于圳南的百姓来说,田地就是他们赖以为生的地方。现在失去了田里的粮食,最起码未来半年,他们都要饿肚子了。

  以前他们每年都要上交大量的赋税。不过相比起他们从地里收获的粮食,他们上交的也的确并不算多。

  除去每年上交的赋税,他们手上的存粮还有不少,够他们吃一年,还可以拿多余的那些出去换不少其他的东西。因此,虽然圳南赋税偏重,但是还是有不少人愿意住在这里。

  但是今年这一场水患,让他们失去了所有的粮食,不仅是地里的那些,还有存在地窖里的那些。

  未来的大半年,他们都要饿肚子了。

  前段时间圳南官员将这件事上报朝廷,也是静静等着朝廷的回应。如果朝廷对于这件事还是置之不理,那么朝廷在他们眼里的信誉,必定会大大降低。

  只是任何人都没有想到,皇上这次派下来的两位钦差大臣竟然都是皇子。

  他们并不知道朝中那些弯弯绕绕,也不知道三皇子是宫中最不受皇上宠的一位。他们只知道这两位都是皇子,这就让他们格外惊喜。

  离轩仁德离轩纳德带着官员来这里帮他们共同对抗水患,听说钦差大臣来所以在路边夹道欢迎的百姓们听说派来的钦差大臣就是两位皇子,下意识地跪了下去。

  在圳南的日子,离轩纳德习惯的很,离轩仁德却是有点不太舒服。

  离轩纳德这么多年以来,吃的是冷饭,喝的是凉水,住的是小院,睡得是硬床。对于圳南的这种生活很快就适应了,甚至因为他是皇子的缘故,圳南的官员还想办法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过得倒是比宫里舒服一些。

  离轩仁德就不一样了。

  他虽然之前对生活的要求不高,但是在宫里这段时间,吃的是山珍海味,喝的是玉脂琼浆。住的是高楼广殿,睡得是高塌软卧。即使现在圳南已经给他提供了他们能够拿出的最好条件,他还是有点不适应,每天都觉得自己吃不好睡不好。

  离轩纳德适应了这边的生活以后,就跟着官员们去轩河边上看情况了。

  他们同行的一个官员是水利专家,他在轩河边观察了几天,又考察了一下轩河周围的泥土等详细情况,这才制定了一套比较适合的方案。

  首先,他们需要想办法扩充轩河的河道。

  轩河河道狭窄,所以特别容易发生水患。圳南又多降雨,特别是冬天,经常会有暴雨。这里温度偏高一些,即便是冬天,雨水也难以结冰,倒是容易从河道里倾泻出来。

  以前轩河河岸也没有发生这么大的水患,虽然有些小的水患,但是影响不大,比起在轩河沿岸种田能够得到的收益,人们也就不在意这件事了。这次发生了这么大的水患,倒是让人们重视起这件事情来

  第二,就是往河床里铺石子,以防止淤泥大量沉积,造成河岸变窄。

  这套方案,说好执行也好执行,说不好执行也不好执行。

  轩河虽然平静少波,但是终究还是有些暗涛汹涌。无论是拓宽河道还是铺石子,都需要一部分人潜入河水中。这其实是很危险的一种行为。

  不过好在圳南多水,很多人都是从小在水里玩儿大的,水性自然相当不错。

  他们本来以为招不来多少水工去做这些事,但是没想到刚刚把告示贴出去,就有一群人冲进了“水患司”。

  “水患司”其实是那些百姓的叫法,因为负责治理水患的那群官员包括两位皇子都住在这里,离轩仁德跟离轩纳德两个人也不反对,于是就这么叫了下去。

  一个光着脚的汉子对着坐在水患司大堂,准备登记这次参与治理水患的水工名单的官员说道:“这次水患俺们一定好好帮你们,你们说啥就是啥,俺们不要钱。以前年年有水患,水患不大,但俺们还是有损失的。现在你们给俺们治了水患,俺们以后再也不怕这玩意了。”

  他说的话里还带着乡音,那个官员虽然只是个文官,不管这些东西。听到他说的话还是觉得心里面热乎乎的。

  离轩上级等级森严,但是这些很小的官跟百姓之间联系还是相当密切的,哪怕不说什么草民微官,也没人会觉得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