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是国之大事 第128章

作者:宣蓝田 标签: 近代现代

  晏回眼角眉梢不动,把为程国丈求情的几人先记在了心底,冷冷掷出一个字——“抄”。

  “逆子,家门不幸啊!”程国丈一个趔趄栽倒在地,抽搐了几下,人事不省了。

  百官哗然失色,几个太监将人抬去后殿,叫来太医一诊治,竟是中风之象。

  太医意思意思给扎了两针,严肃地摇了摇头:“陛下,程国丈年已六旬,心肝火盛,昨夜里外染邪风,今日又当朝惊厥,以致半身不遂。这是慢病,要治好起码得花个十年。”

  言下之意就是十年内就是个废人了,再想想程国丈的年纪,这辈子别想站起来了。

  得闻此事的太后浑浑噩噩一上午,问了太医好几回:“当真是中风了?半身不遂了?今后再也好不了了?”

  “这……”太后娘娘的问话里不掩欢喜,太医不知该怎么答才好。按身份吧,程国丈是太后娘娘的生父;按人情吧,太后娘娘厌恶程家,京城无人不知。

  晏回叫那出了一身冷汗的太医下去了,这才说:“母后放心,院正带着几位太医诊治,都是如此结果,绝无误诊。皇儿把国丈送回了程家,听宫人说站在前门就能听到后院女人的哭声。”

  “竟真的,中风了。”太后好半晌没眨眼睛,直到眼睛酸涩时才揉了揉,心口一阵热,一阵凉,脑子里乱成了一团浆糊。许久之后才唏嘘道:“你祖母是被他和那老妖婆活活气死的。那么多年对我不闻不问,待我及笄,又百般算计我的婚事……”

  太后说半截顿住了,忽然发现这些年代久远的事她都快记不清了,又拣着印象深刻的几件说:“可还记得你父皇御驾亲征的那回?他受了重伤,一个月没能起身,你父皇怕自己熬不过去,这才写了传位诏书于你。那时皇儿你年仅十五,难以服众,朝中叫你父王退位让贤的不在少数,百官之中竟有三分之一的都举荐程老贼。”

  太后语气恨恨:“那时母后掐死他的心都有。再有,你即位后多年无子,京城中废帝另立的传闻也时常冒出头来,似乎也有程老贼插手。”

  “母后跟他斗了半辈子,却从没抓住过程老贼的把柄,只能不让程家子孙入朝堂。后来这宫里宫外只要一有坏事发生,母后就最先往他头上想。有的时候母后也分不清自个儿是恨他恨得厉害,把所有坏事往他头上安,还是冥冥之中有天意告诉我,坏事就是他做的。”

  晏回笑了笑:“如今母后再不必为此挂怀了,祖母在天有灵,也能畅快一回了。”

  太后又静默一会儿,想起来件要紧事,“那程家子孙该如何处置?”

  “如今赃款还没清算出来,儿臣想着当按律处置,贪得少则贬为庶民,贪得多则流放边疆。母后的意思是?”

  太后静思半晌,压下心底的两分不甘,点点头说:“母后也觉得如此最为妥当。”

  唐宛宛坐在下首乖乖吃水果,一直没插话。待回了长乐宫,她挥退丫鬟,又关上门窗,这才神神秘秘地凑上前来问:“陛下你老实说,是不是你叫人放的火,你不是一直看程家不顺眼,最近一直想收拾了他家么?”

  从年后开始查的江南盐税贪墨一案已经有了些眉目,是晏回叫潜渊阁新臣暗中查访的,从江南道查起,抽丝剥茧一路查到了京城,京城几户世家都被扯下了水,程家便是其一。晏回想将朝中贪官一次查个明白,只是陈年烂账不好查,这些日子又有匈奴火器一事阻了一阻,贪墨一案进展慢了些。

  如今程家这突如其来的一把火,倒让时局一下子明朗了不少。

  “不是朕叫人放的火。”晏回翘了翘唇角,气定神闲道:“朕要是知道这么做能气得他半身不遂,早就派人去烧了。”

  程国丈是陛下亲祖父,这大逆不道的话把唐宛宛逗笑了,很快她又止住了笑,惴惴问:“我这样幸灾乐祸是不是不好?程家被烧死那么多人,我该哀叹惋惜才对,万一晚上做什么噩梦就不好了。”

  身为程国丈亲闺女的太后和亲外孙的晏回都不哀叹惋惜,她惋惜个什么劲儿?晏回一把搂住她的小蛮腰捞进怀里,低低笑说:“那今晚朕抱着你睡,有真龙之气伴身,牛鬼蛇神就不敢近前了。”

  *

  程家抄家当日,京城来看热闹的百姓不少,把这一条街围了个水泄不通。路边瞧热闹的百姓聚在一块闲唠:“好家伙,我都已经数了三百多抬,这可比当初皇后娘娘入宫时的嫁妆还要多出两倍之数。”

  “这程家当铺怎么就成了洗钱的地方了?当初我当了家里祖宗留下来的一块玉,活当,当了二两银子,赎回来的时候也不过是二两多一串铜钱,比别家当铺还便宜呢些。”

  “嗤,人家贪的是大件,谁能瞧得上你那二两东西?”

  “程家当铺在京城开了六家呢,要是有问题,哪里能开得了这么些年?”

  角落里停着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唐宛宛竖着耳朵听着车外百姓的唠嗑声,正好听到了这句,好奇地问:“陛下,程国丈到底是怎么贪的?”

  晏回说:“京城的官员大多是雅贪,送东西的时候少有人送真金白银,容易被查住,所以送些贵重字画,前朝名士字画、古纂奇刻往往价值千金。可程家不一样,程国丈此人有口皆碑,他在这个位子上呆了二十七年,自母后入宫后再没升过官,近三十年从没收过任何人的礼。程国丈自己从来不过寿,就连家中子孙办喜事也从不收礼,带了礼去的都不能入程家门。”

  “京官中开当平铺的也有四五家,每月的账面都会严查,当铺不得超过五分利。可查得再精细,也耐不住人家有那门路。以前朕一直抓不住他的把柄,这回方才知道其中关节。”

  唐宛宛心里跟有猫爪子挠似的,连声催促:“陛下快说。”

  “这回是审问程家当铺掌柜时才知道的。”

  知道宛宛脑子笨,晏回打了个比方:“假设想要行贿的官员有两个,头一人派小厮进铺子,进门时小厮怀里揣着一件价值千金的古玩,进了当铺把这件宝贝以几两银子的低价当出去,拿价值千金的东西换了几两银子,当铺的账面上就记——后唐白玉貔貅仿品,做工粗糙,死当,三两收。”

  唐宛宛瞠目结舌,又听陛下说:“真品去哪了?自然是由程国丈收了。之后程家叫匠人仿着白玉貔貅做出一件赝品来,再放到当铺之中去卖。”

  “想要行贿的第二人让小厮拿着万两银票去当铺里买这件赝品,账面上记——后唐白玉貔貅仿品,做工粗糙,四两卖。而行贿者带去的万两银票都进了程家口袋。如此一来,不光账面上查不出来,银子和真品还都进了程家宅子,赝品也转手出去了,当真是一点破绽都没有。”

  唯一遗憾的是这一场大火烧没的家产到底值多少,却是没人知道了。

  最后从私库的遗骸中清算出来的家产仅有八百万两,贪污的罪名是跑不了的,可按盛朝律法却远远够不上诛族。再者说,程家身为太后娘娘的母家,抄家可以,灭族是一定不行的。时下重孝道,晏回身上到底流着着程家一半的骨血,若是违背律例就为将外祖家灭族,能被天下文人指着脊梁骨骂一辈子。

  何况当初抄德妃母家魏家时,抄出来四千万两,都仅仅是将魏家子孙贬为庶民而已。有先例在前,这回也不能越过去。

  *

  此时的程家一片死寂,长子程实甫进了卧房,挥退了所有仆从,他走到床前探身轻轻拍拍国丈爷,好半晌也没能把人叫醒。

  程实甫微一思索,从袖中掏出一只小瓶,倒出一颗药丸子,掰开父亲的嘴往他舌根下塞进去了。

  “咳咳。”程国丈头疼得厉害,他甚至意识不到自己这会儿口眼歪斜,短短几个字都有口涎从嘴边往下淌。程实甫凑到他耳边,低声问:“父亲,您要说什么?”

  “抄家……的人,都、都撤走了?”

  程实甫低声说:“后院的地皮翻了三尺,没翻出东西来,兵士撤走了,可整个宅子都被严严实实守起来了,怕是要将咱们拘禁到死。家中奴仆都被带走审问了,不过他们都不是近身伺候的,问题不大,女眷那边早早就交待过了,父亲放心。”

  程国丈深深喘了两下,又问:“西院……”

  程实甫低笑一声:“父亲神机妙算,西院只逃出来几个仆妇,剩下的都张不了嘴了。”

  父子静默许久,程国丈右半脸皮跳个不停,没再开口。

  “爹,咱们程家完了。”程实甫开口这么说了一句。家被抄了,父亲中风了,还死了两个姨娘,他说这话时本该是极痛心的,可面上表情却与此情此景大相径庭,眼底有一丝幽光灼灼发亮。

  “喊人来吧。”程国丈恹恹闭上了眼,把舌下那颗微微发苦的药丸子慢慢含化了。

第93章 清算

上一篇:神魂颠倒

下一篇:剩者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