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又回来啦 第161章

作者:长乐思央 标签: 近代现代

就比方说常笑,他之所以能够得到自己的重用,除了他忠心耿耿,又是从小伴着自己长大,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太清楚他的喜怒。对方了解他的心情变化,才知道什么时候说该说的话,什么时候闭紧嘴巴,不该说的话,绝对不多说一个字。

摄政王是他名义上和实际上的皇后,夫妻之间,本来就应该相互了解,揣摩一下对方的想法,才能够更好的换位思考,他觉得这会他真的是有点搞不清楚摄政王。

难道这就是聪明人的世界,他不清楚?

是的,燕秦觉得自己一点也不傻,但他也承认,摄政王的聪慧程度远远高于他,他们之间的那层壁垒,不是靠着勤奋就能够打破的。

打个简单的比方,老实人的心,就是一个盛饭的木勺,实心的,没有什么心眼。他的心呢,有点像是可以挂起来的那种勺子,后头穿了个洞,比旁人多一个心眼。而摄政王呢,是漏勺,心眼多得数都数不清。

跟着这种人相处,他本来觉得相当累,因为时时刻刻地都要揣摩对方的心思。虽然他多了个心眼,但还是很难猜透摄政王在想些什么。

燕秦嘴上没说,但心里想说的话,全部都写在了脸上,明明白白地表露给摄政王看。

燕于歌看着小皇帝的脸,又说:“陛下觉得和我相处的时候累吗?”

燕秦的眼神多了一份控诉:“你还说你没有揣摩孤的心思,那你怎么会知道孤在想什么?”

“那是陛下展露在脸上,给我看了,这些事情,不需要揣摩。”燕于歌打了个比方,“就比如说,我现在心里在想,我心悦陛下,然后我告诉陛下,我心悦你,你知道了我此时的心意,但这并非是你揣摩出来的,而是我告诉你的。”

“孤被你绕得头都晕了。”燕秦感觉自己都没有怎么听懂摄政王在说些什么,就听了一句又一句的心悦你。婚都已经成了不短的时间,他知道摄政王心悦他啦。

要是摄政王不心悦他,那还成个什么婚。

小皇帝这么想的时候,唇角不自觉地微微向上翘起,表情看起来也很可爱,但是燕秦他自己不知道。

看着小皇帝的样子,摄政王伸出手来,揉了揉燕秦的头发,又很快收手缩回来:“陛下觉得费解的话,也不需要了解那么清楚,你只要知道一点,无论是什么时候,我都是可以信任的。只要你想要知道,直接问我就可以,我在陛下面前,是完全透明的。”

是摄政王说的可以直接问,燕秦也不同他矫情,直接就说了:“孤知道王叔心悦孤,特别心悦的那一种,所以这方面的事情,我就不问了。还是先前的那个话题,王叔调查了这个刘信达,有什么别的想法没有,你可不要告诉我,就只是知道了性格如何,家中有几口人。”

燕秦自个没有刻意去调查一番刘信达,主要是摄政王查了,他就懒得去浪费这个时间了。

诚然,摄政王可能骗他,但他安排去查那刘信达的人,就不可能骗他么。总而言之,他现在对摄政王的话,基本上都是十分相信的。说起来也是奇怪,他遭受过那么多次背叛,却仍然对身边的人怀有信任之心,并没有因此就对全天下的人失去希望。

当然,他也不是是个人就胡乱相信的,经历了背叛,他对人警惕和戒备心比常人更强一些,但对于自己真正认定的人,譬如摄政王,譬如常笑,他是可以付出毫无保留的信任的。

“当然不只是如此,臣从他的同僚口中,得知了一件颇有意思的事情。”

燕秦追问说:“王叔可别卖关子了,得知了什么,就快些说出来。”

他这会本来就愁着呢,摄政王还在故弄玄虚,要不是看在燕于歌是摄政王的份上,真想揍他一顿。

“今儿个陛下所见到的刘信达,口齿伶俐,老实忠厚,但是在他的同僚口中,此人却是个泼皮无赖一般的人物,根本不讨人喜欢,他虽然在家乡有个母亲,可刘信达就不管寡母,纯粹是靠着一身蛮力,入了军中,做了个小兵,前不久,因为走了狗屎运,立了个小功,才成了校尉。”

刘信达这个校尉和八大校尉没有什么关系,他就是个虚名,和小队长差不多,管的也就是不到十个人的队伍,喊一句校尉,是嘴上说的好听。

燕秦皱起眉来:“会不会是那同僚心生嫉妒,故意抹黑刘信达呢?”

面对小皇帝的质疑,燕于歌只说:“陛下觉得臣有这么傻,听人言,只取一个人的?”

他查一个人,从来都不只查一个,莫说是一个,两个三个,甚至五六个人都是有可能联合起来糊弄人的。

但是人多了,想要串供,就难免会有些蛛丝马迹漏出来。因为时间有些匆匆的缘故,他查这人,没来得及问上全部,但这一回,就是只问了这几个,也足够用了。

“这只是第一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刘信达凭借天生神力,入了军,他是个再孝顺不过的,家中老母生了病,他便想着博上一博,为了母亲,努力地在今儿个的秋猎活动中表现出众。”

皇帝的眼里,肯定是只能看到足够特别的人了。秋猎场上,能够特别到吸引小皇帝注意力的,不就两类人,一个是拿下第一只猎物的,一个是拿下最多只猎物的,综合得分最高的。

拿下第二多猎物的,说起来也是十分荣耀,但根本不会被小皇帝注意到。但是第一也不是那么容易拿。

摄政王本来就是个天赋极其出众的,而且他看上的猎物,周围再多的人,也没有人敢同摄政王抢。

燕秦这边就更加了,燕秦的箭法虽然不错,但是骑术只能算是一般,他每次出行,后头就跟着浩浩荡荡的一堆人。这种情况,很容易惊跑一些小猎物,但也更加方便了燕秦狩猎大型的野兽。

真碰到了一个人应付不了的大型野兽,呼啦一棒子人冲上去,把野兽给弄个半死不活,再由小皇帝拔箭一射,猎物上只有带着皇帝印记的箭羽,那就是小皇帝的。

从这种情况来看,刘信达想要超过小皇帝和实在是太难了,为了能够在小皇帝面前好好的露一把脸,他拼尽全力,才拿下第一只猎物。又为了不让小皇帝觉得他的本事名不副实,他非常努力地接着打猎,结果不曾想,天降一支冷箭,还是带毒的,直接穿过了他的腰腹,还让他备受小皇帝怀疑。

怎么看,这都是一笔赔本的买卖。而且还是赔大发的那一种。

燕秦纠结了一下,领悟了摄政王的意思:“王叔的意思是,他们说的刘信达截然相反,肯定一个说的真,领悟一个说的特别的假。”

让他来总结一下现在的两种说法:“第一种,刘信达,小混混,靠运气,不像话。第二种,刘信达,老实人,豁出去,倒霉蛋。”

燕于歌摇了摇头:“陛下,这天底下的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也有可能他们说的都是真话,而你以为说假话的那一边,可能也掺杂了不少的真话。

摄政王绕来绕去的,听到燕秦两眼变蚊香,感觉又要晕,他定了定心神,做了个简短精悍的总结:“你的意思是,这些人说的话都不靠谱,你调查来的东西,非得要孤自己去弄清楚不成。”

那摄政王说这么多废话做什么,不是在耽搁他时间。果然,同摄政王这人说话太累了,说十句话,能够有一句话有用就不错,这一句话,还是你琢磨他的心思,细细品,才能够弄明白的。

他的想法就很简单了,不就是想要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的那一种。摄政王这也太麻烦了,事事都靠着摄政王的话,他肯定会急死。

“我的意思是,陛下没有觉得这个情况有点眼熟吗?”

“哪里眼熟了?”他身边的人员交替也不算频繁,以前也没有怎么接触刘信达这种低阶层的校尉。

当初山溪都郡受灾的百姓,算是他了解得最深刻的普通人了,可他了解他们,也都是通过独孤柳从第一线给他传来的那些文讯。

他还真不记得,自己在哪看过类似偷龙转凤的操作。

燕于歌再度提醒了小皇帝:“萧远,齐国六公主。”

一个是敌国探子,成了他大燕的座上宾,几十年的好丞相。

另外一个,明明人都已经关起来了,使臣还能找出来不知道是什么乱七八糟身份的女子作为顶替。

尽管最后顶替没有成功,但这也应该给小皇帝留下了一个无比深刻的印象。

好吧,绕来绕去,还是把怀疑对象定在了齐国和晋国头上,摄政王绕来绕去绕这么久,就说了一大堆的废话,燕秦觉得,这完全是在浪费他宝贵的时间。

上一篇:朕的史官每天都在作死

下一篇:镇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