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的传奇幸福生活 第39章

作者:莫邪 标签: 近代现代

旁边古玩店老板,同情且幸灾乐祸的看着他。

第一天鉴定就这么过去了,没发现周仿的事迹让四位专家很是高兴,第二天一早许楠玉又遛出去,他捡漏的事情经过一晚上的酝酿,整条街都像是认识他了。还没走近对方就热情的招呼,那热情劲直把他给吓的老远。一无所获跑回古玩店,对高老等抱怨:“不就是捡了个漏吗?”

高老没好气的指着他。“你呀,真该让李老拉回去再教育教育。”

同样一无所获的罗老进门,翻个白眼接口道:“是呀,教教你什么叫谦虚!”

汗。他实在已经够谦虚来着。

八点四十五分,鉴定再次开始。整十九件瓷器需要鉴定,上午七件下午十二件,到下午鉴定完第十八件,正当四位专家认为此次也与昨天相同无‘周仿’时,第十九件瓷器摆上了桌面。

罗老第一个沉下了脸。其余三位专家脸色也跟着不太好看,许楠玉瞧着气氛不对,便安静缩在一旁。

罗老是专攻瓷器也是专家队带队之人,他不发话动手,其余三位专家也不好意思动手。

这么僵持着也不是办法,高老曲线救国偏头问带瓷器过来鉴定的拍卖公司代表。“这东西是从哪收来的?”

代表经理老实回答。“是从一位民间收藏家那里收来的,听他的意思他也是从别人手上均来的,说是对方的传家宝。”

“不是传家宝。”罗老直言。“我可以明白的说,这就是我们此次打假的目地——周仿。”

还没经过认证就说是赝品,代表经理自是不服,当下起身问:“罗老先生,我知道您是瓷器类顶级专家,眼睛毒辣。但我这件东西可是三百多万真金白银收来的,若您说是赝品,可以。我要证据!”

罗老也是一口气上来,直言道:“证据就是这双耳瓶瓷胎不润、釉色不实、层次不明、线条不均、描画手法不一,这些证据可够?!”

按罗老这说法,这东西可是破绽百出、一无事处,代表经理立马就激动了。高老忙劝慰,抬手示意代表经理坐下:“年轻人你先别急,我们不会平白无故说一件东西是真品,反之亦然。你要证据我们可以给你,只是请你端正态度,正确对待‘周仿’。”说罢,示意曲老拿过瓶子鉴定。

曲老点头,对着瓶身某些特点鉴定道:“青花双耳瓶,是观赏类瓷器。瓷胎紧实,白底釉色,绘画以人物描写为主,很据清雍正朝特征。只是这些还没达到清雍正年官窑制的层次。”

不是官窑却书官窑制,明摆着就是赝品。

“谢谢曲老。”抱着瓶子打算离开,看神情并未真服。

从北京跟来的文化部门工作人员叫住他,先出示自己的工作证才道:“依照规定,凡是‘周仿’瓷器国家统一上收销毁,不能在市面流通。”

一听这话,代表经理立马就爆了。“你说销毁就销毁呀?再说,这是不是‘周仿’还有待考量呢!”

赶情说了半天对方还没死心呀,高老扬声道:“年轻人,这的确是周仿。但这不是第二代周仿而是第一代周仿,也就是六年前的周仿。”

“六年前的周仿不是全部销毁了吗?”

“相信我,这个疑问我们也有。”正是因为这是第一代周仿,罗老才会这么失态。凭谁看着往日期的罪归祸首都不能平静,更何况是在声誉重过一切的鉴定界。他当初几乎是被害的身败名裂,若不是几位老朋友支持鼓励,他罗老早就退出这一行了。

代表经理根本不听,认死了他的瓷器是真品,也不肯上交销毁。许楠玉起身看他,道:“要是我们能拿出铁证,证明它是‘周仿’呢?”

“那我就服。”

“好。”从肩包里翻出支票薄,当场开了一千万的现金支票。“这里有一千万的现金支票,你可以找个信得过的中介人,我把支票给他。铁证或许要极端的手法才能拿到,瓷器损坏我们没拿出铁证,这一千万就当我竞拍下的价钱。要是有了铁证,就当我们当场销毁赝品,省笔运输费。”

代表经理迟疑了下,三百万的东西放在拍卖会上也拍不出一千万的高价来,而且看样子还是不用交税的。他只是经理做不得主,表示要打电话给老板让他决定,两分钟后放下电话。“好,就按你说的办。我要检查支票。”就让古玩店老板当中介人,请他验证了支票为真,手起草一份文件三方签字。

中介人宣布合同立时生效。

许楠玉从代表经理手中接过瓷器平放在地板上,也不罗嗦取过茶几上厚重的水晶烟灰缸对着就砸。

古玩店老板跟代表经理膛口结舌,惊讶的眼珠子几乎瞪出眼框。一千万的东西,说砸就砸?!

一不作二不休闷声几下把瓷器敲碎些,觉着差不多了蹲下身开始找,扒拉几下脸色一喜从瓷堆中翻出两片,放茶几上一合,正是‘周仿’两字。

铁证如山,不容多辩。就算代表经理想再如何耍赖也是不成的了,只得拿了两片瓷灰溜溜的回公司交差。

古玩店老板还许楠玉一千万的现金支票,并附上自己的名片。“许兄弟名师出高徒,以后请多指教。”

接过支票直接撕了,再双手接过名片,摸头有点不好意思。“抱歉,我没名片回赚的。”

“无碍。”只要许楠玉还在古玩圈子内,就总有再交道的一天。

四位专家在后看着,相视对笑。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请假~~~

第35章 周仿之大漏

结束最后一件瓷器的鉴定,稍做休息吃晚饭,席间古玩店老板送上润笔费跟纪念品,九点直飞滨洲。在滨洲暂留一天,飞青岛,青岛渡留一天飞徐洲。徐洲过后是南京市,在那里会跟另两队专家组碰面。

在近八天的时间里,经过专家队的认真排查,总记查出十六件周仿,每天平均两件,这个数字让人易喜易忧呀。在去南京的飞机前,许楠玉有跟李老通过电话,说是公安机关经过大量信息排查线所跟踪,已经大致确定周伯秀的藏身所在地。这个消息让专家组极为兴奋,一个个在飞机上都睡不着,为周伯秀落网后的安排进行各抒己见的见意。

“对于这种文物仿造者,死一百次都还嫌少!”这是受周仿惨害最惨的罗老意见。

高老理解但不赞同他的意见。“周伯秀有才能这是不容致疑的,只是不巧他走了弯路,他要是把他的才能用在正路上,对中国瓷器技艺的恢复定能贡献力量。”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周伯秀生来就不是个走正道的料,他要是有心改,六年的时间还不够?结果呢?卷土重来,带来更难以辩认的周仿。”

“人性本善,只要我们给周伯秀机会,他也能为国家、人民贡献他的才能。大丈夫不流芳百世就遗臭万年,我们给他流芳百世的机会,他何必去选吃力不讨好的遗臭万年?!”高老的意见很据新意,但让人接受却还差了点什么。

曲老道:“这意见想法是好的,但高老兄,若周伯秀假装心服再寻机逃跑,到时候学了新技艺的他谁能再认出是他所造的仿品?”

梁老也加入意见,他赞同高老的说法。“如果国家选择高老的意见,那一定会做万全准备,绝不可能让周伯秀有逃跑的机会。如果能恢复清雍正时期官窑瓷器制作工艺,那与我国工艺类就是功臣。”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诶,罗老,事情要往好的方面想,如果周伯秀真能想通帮助国家恢复清雍正官窑技艺,那也是功德一件。”梁老的话让罗老陷入沉思。

曲老笑道:“我们在这里争呀,也就图个嘴快,真正该怎么解决我们这些人做不得主,得看中央怎么想。”

从文化部跟下来的工作人员忙道:“曲老您这话说的,中央怎么决定相信也会询问您们的意见的,周伯秀能被劝服自然皆大欢喜,若不能,相信中央也会着情处理。”

曲老笑,对工作人员道:“小王呀,我们这些老头子是半个身进棺材的人了,别的希望没有,只希望在闭眼之前能看到中国古文化技艺的澎博发展,进地府跟列祖列宗会报时能挺直腰杆。”

上一篇:忠犬遍地走

下一篇:重生缠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