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琢如磨 第27章

作者:几杯 标签: 近代现代

地下室是许明见的实验剧场。许明见父亲是业内出名的编剧,凭借着几部历史大戏被观众熟知。偏偏许明见大学不念科班的编剧专业,坚持要读戏剧史,一到大三就办了自己的小剧场,排一些实验戏剧,也不图赚钱,只招呼合眼缘的朋友来看。

宋朗辉心里觉得这个人跟陈琢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两个人都在追求一些多数人看不懂的纯粹的东西,关键时刻又真的能打破所有人的语气,说白了就是拧巴。许明见当年编剧专业复试全国第一,结果考完文化课填志愿愣是瞒着他父亲选了看起来最没有前途甚至不需要专业分数的戏剧史。就算后来也做了小剧场也开始编本子,编的故事却都是他父亲看不上的也不赚钱的小剧场话剧。

宋朗辉和陈琢到的时候台上正在排练,许明见坐在观众席中间的位置,椅子的扶手上还放着一碗干拌河粉。许明见今天的排的这出戏改编自黑塞的《德米安》,一个关于寻找自我而又不仅仅局限于自我的故事。陈琢和宋朗辉都没说话,默默站在入口的位置看完他们演完上半场。地下室里观众不超过十个人,现场甚至没有话筒,一切表演都非常粗糙、未经修饰而又彻底真实。

这跟陈琢以前见过的表演不一样,原来在这样一个不张扬的空间,不需要灯光舞美,也可以演绎一个精彩的故事。《德米安》本来就不是有完整起承转合时间地点人物的故事,许明见还特意把故事掰得更碎。陈琢以前几乎没在现场看过话剧,尤其是许明见这种先锋的实验,这比精致包装的电视剧和电影更能让陈琢着迷。

许明见手里拿着的笔不断在根据演员在台上排练的情况改剧本,间或地吃一口粉。他看到宋朗辉也没有过分寒暄,甚至没对宋朗辉旁边的陈琢表示好奇,只笑着朝宋朗辉打了个响指说:“你小子可还欠我一个男主角。”

陈琢和宋朗辉把那天的排练看到最后,许明见的这个小剧场顺理成章成为陈琢为自己选择的大学活动。小剧场的人大多数都跟陈琢同校,性格都随和,陈琢头一次这样快融入一个小团体并且有归属感。剧团里每个人对这件事都严肃认真,是真正喜欢戏剧表演,陈琢跟他们待久了慢慢的也的确热爱起来戏剧和地下的这一片小天地。

一个月不到,除了上课的时间陈琢都泡在这里跟着许明见排戏,学着改本子和写故事。做编剧还是他主动开口跟许明见提的,许明见没答应也没不答应,挑着眉看看他问:“真想好了?愿意浪费这么一张脸不演只写?”

陈琢倒不是打算不演只写,他自己觉得,既然没有宋朗辉那种从小锻炼而成的记忆,似乎也并不是在镜头前有自然天分的人,那即使要演,最好的方法应该也是从理解戏开始。况且在许明见这里写东西,自由不受拘束,不像高中作文。陈琢是理科思维占主导的人,高中的时候作文总是达不到语文老师的要求,前呼后应排比段之类的他都很难熟练运用,但他跳脱的思维却跟许明见很合拍。

许明见跟他投缘,主动给他划拉了一大张书单,让他一本本找来读,对学校里的考试对写本子都有帮助。

宋朗辉也算这个剧团的一份子,但因为他多数时间有正式的戏约在身,平时各种各样的活动又多,也就只是偶尔演个龙套角色来助助兴。有一次聚餐的时候许明见又说起来宋朗辉以前答应过他要出演一次男主角,宋朗辉笑着揽上陈琢的肩膀:“那我也只给我们阿琢的本子当男主角。”

剧团里的人知道他们关系好,揽个肩加个“我们”也不是多大的事。这些人也不是张扬的性格,一起疯狂只局限于那间常常充满越南菜味道的地下室,何况能被许明见招进来,都有些跟常人不同的地方,也不会因为宋朗辉的身份对他如何关注。

学校里半废弃的小礼堂和排练结束后的地下室也就成为宋朗辉和陈琢约会的地方,以前讲物理数学,现在就讲各自在写的剧本和在拍的戏,牵手接吻,是一段温存又快乐的回忆。宋朗辉显然是老师讲的那种周旋于各种社团和活动的人,学校里的学生活动和学校外的商业活动他都愿意参加,比起来陈琢就单调许多,除了学校就是小剧场。

那时候两个人也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宋朗辉不会要求陈琢也参与到他的热闹里,陈琢自然也不会让宋朗辉推掉活动。分开的时候各自有各自的专注,在一起的时候眼里就都是对方。

夏天里尝过一次性事的美妙,有时候约会就难免擦枪走火,但陈琢到底面薄不习惯在这种半公开场合亲热,宋朗辉努力平复了下喘得有些重的呼吸,发烫的手掌还放在陈琢那也比平时温度要高的腰侧,嘴唇碾过陈琢的侧脸,一直到耳边才停下来,问他:“那你搬出来和我一起住好不好?”

宋朗辉在宿舍只住了一个月就搬了出来,原因是他有一个室友总爱跟八卦周刊卖他的新闻,一度媒体连宋朗辉形体课迟到这种新闻也登。宋朗辉虽然从小就习惯了被关注,但也烦这种事无巨细的报道,何况他还需要隐秘空间去见陈琢。他从小就在各种剧组混,宋璟和章茵绮对他搬出来住也没什么不放心,至多要求他除了有拍摄不能晚于十二点回家。

陈琢并没有立刻回答,事实上宋朗辉放进他衣服里的手让他现在很难冷静时候。他竭力平息心绪想了想,尽管他现在心也跳得不正常的快,还是说:“再过一阵子吧,好吗?”

陈琢愿意考虑宋朗辉就已经够高兴,何况两个人同居是一件认真严肃的事情,宋朗辉问完都觉得自己冲动了,这件事情上给自己和对方多一点考虑的空间都不是坏事。

宋朗辉没答话让陈琢以为他不高兴了,刚刚就微微皱着的眉这一刻又添了一抹委屈和小心,脸红红地又说:“……你别生气,我现在帮你打出来吧。”

宋朗辉本来没有这个想法,他说出同居也不只是为了这方面的事,但陈琢愿意他也不会拒绝——这本来就是恋爱的一部分,并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就好像那个带着水果香气的下午,他相信陈琢和他感受到的是一样的快乐。

陈琢的动作算不上灵活,也可能是紧张,但宋朗辉看着他微微低着的一张有些害羞的脸还是兴奋地不行。他把手从陈琢的衣衫里退出来,覆上陈琢的手带着他动。

陈琢那天还是跟宋朗辉回了他的房子,他出了一身汗,宿舍过了十一点没法儿洗澡。两个人洗了澡什么也没做,接个吻,搂在一起安安静静睡着了。早上陈琢先醒,宋朗辉迷糊间听到陈琢洗漱的声音,他心头涌起来一股宁静和踏实,宋朗辉把头埋进枕头里蹭了蹭,心想着大概这才是他想和陈琢住在一起的原因。

陈琢除了上课以及跟宋朗辉约会,生活的重心正式转移到小剧场里,连自习都在观众席找个角落里的位置看书。楼上的越南餐馆老板跟许明见熟,遇上午饭或者晚饭的大部分时候都去楼上吃火车头河粉。第一个学期末的时候许明见已经让陈琢自己动手写本子,还给陈琢画饼剧本合适的话过了年来就可以开排。

陈琢那个喜欢扮演知心大哥的室友知道了他跟许明见混在一起,痛心疾首劝他:“陈琢,我不是骂你,但你可真傻逼,你不看看许明见他爸是谁,他以后不玩儿这些文艺了一样有大把商业片找他写。他们那个剧团里要么就都是这种公子哥,宋朗辉这种在里面玩一玩也无所谓,人家天之骄子么都这么玩,其他的就都是些没戏演没出路的怂包。”

陈琢自然是被归到了怂包那一队。这个室友前一阵儿沾表演系那个那哥们儿的光在一部贺岁电影里跑了个龙套,镜头就拍了不过五分钟,后期是不是全剪也还未可知,但已经觉得有了资历可以教育陈琢。陈琢知道他没有坏心思,也懒得跟他争辩,干脆跟他说自己后悔读这所学校了打算考研学物理。室友觉得他的想法不可理喻,就放弃了教育他。陈琢乐得清静,在宿舍里的时间都一本接一本看许明见推荐给他的书。

书本可以让他最快的从前人的叙述里了解戏剧,这其实和物理一样,除了依靠体验,其实也有一个理论体系。

陈琢有时候会觉得,戏剧是地球上最接近平行世界的存在。他把这个体会分享给宋朗辉,宋朗辉正在去录制一档谈话节目的路上,电话里跟他说:“那当然,不是只有爱因斯坦才能研究平行世界的。我就记得我三四岁对表演还没什么概念,看了我爸拍的一部古装片,差点给我吓哭了,怎么长得跟我爸一样的脸,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人。后来大一点明白了,就觉得这个行当挺好的,你可以过上好多种不同的人生。”

陈琢打算写的剧本里正好有个人的人设是多重人格,他问宋朗辉:“那你最喜欢演过的哪一段人生?”

“哪一段能遇到你我就喜欢哪一段。”

期末考试前陈琢把自习场地换到图书馆,许明见知道他是那种对自己的分数有追求的人,给他传了一堆历年考试题。陈琢有一次被邻桌的女生偷拍,女生把照片放到了学校的论坛上问“求问这个小哥哥是表演系哪一级的我必须要认!识!他!”

那张照片只拍到陈琢的侧脸,光线其实也不算好,他靠窗坐,二楼窗外的树上还堆着昨晚的积雪。

下面一堆回复骂楼主怂,敢偷拍不敢上去认识一把,就这么水了三四页才终于有点有用信息回复说这位小哥哥不是学表演的是读戏剧史的。本来就有几个回帖的人也一直好奇着在等答案,看了这个回复又开始刷“我就说表演那群自恋巨婴没有这样的气质”“戏剧史和小哥哥太配了!简直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之前回复陈琢专业的那个人乐了,又追了一条:“真巧了,这哥们儿就叫陈琢。”

陈琢于是就这么奇妙的小范围火了一把,走在路上偶尔也会有大胆的女生跟他打招呼,最有意思的一个女孩儿大老远喊他:“啊你是如琢如磨温润君子!”

那时候许明见正跟他走在一起,平时对这种事儿漠不关心的老许也觉得搞笑。晚上宋朗辉下了戏直接奔赴小剧场,许明见不厌其烦地第五次复述下午的场面,宋朗辉笑意盈盈,比自己被女生追还开心,说:“阿琢你看吧,我说只是时间问题,我看中的璞玉怎么可能会蒙尘。”

一群人闹闹哄哄,除了他旁边的陈琢也没人听清他到底说了什么。

陈琢在这一派热闹中跟他交换一个最真心的笑。

陈琢期末考的不错,回了家也开始认真写答应许明见的本子。除了年夜饭上比以往要沉默的父母,生活好像又上了一条好的轨道。陈启生还是没死心,一家人坐在一起看春晚的时候突然开始说起来联系了之前的某位大学同学,现在在一所国外高校教物理,学校排名一般,但如果陈琢愿意申请过去,他同意帮忙,高中毕业和申请中间这一段时间可以找中介机构编一段实践经历。

陈琢心里其实也有一丝酸涩,他已经自己度过了这个选择带来的困顿期,但这个选择到底是辜负了父母,陈启生承受的后遗症只怕比他还要重。念大学之后连妈妈给他打电话的频率都比高中低,三两句话说过了就总是叹气。

陈琢明白父亲跟他一样都是不愿意交际的人,他不知道轻描淡写一句“愿意帮忙”背后陈启生是如何联系上的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又是如何为了他能走回所谓的正途拉下脸去求人。

但这话的时机不对。陈琢已经体会到戏剧带来的快乐,如果在九月份陈启生跟他这样讲,或许他就挣扎一番妥协了。但他从许明见推荐的那些书、从充满越南河粉味的那个地下室已经看到了一个更精彩的世界,陈琢等到电视节目里观众的鼓掌声停了才说:“爸爸,这条路也许不一定对,但我现在很快乐。”

他说完,又觉得这句话也像是在说他跟宋朗辉的关系。一次专业选择半年过去了尚不能让父母接受,陈琢无法想象要怎么跟他们坦白自己跟宋朗辉的事情。他在电视里观众的笑声和鞭炮声的掩护中重重叹了口气。

陈琢写的本子叫《玻璃晴朗》,开了学许明见跟他讨论了小半个月,又大改了一遍才正式开排。宋朗辉自觉主动来认领男主角,嬉皮笑脸讲:“那就请陈编剧多多指教了。”

那是陈琢回忆里最漂亮的一段大学时光,他和心爱之人一起把他所写的故事变成立体,剧团里的大家排练也都很认真,陈琢能感觉得到他们都能明白这个故事,明白他要讲什么,每一次排练完他都有非常多的思路去不断完善这个剧本,而在不断地磨合中所有人的表演也更纯熟。陈琢靠第一学期的成绩领了奖学金,排练之后就包了楼上的餐馆请大家吃饭。

陈琢甚至比以前喜欢和宋朗辉一起写作业的下午更喜欢现在和他对戏的每一刻,以至于连他们因为一句台词争吵都喜欢。

那时候陈琢甚至想过,也许就做一个编剧,一直一直给宋朗辉写故事也不错。宋朗辉想要体验怎样的人生,他就都写给他。

剧团每年五月有一次公演,但场地有限观众也上不了三位数。宋朗辉参加算是个大噱头,那一年公演也一度一票难求。正式演出那天一张门票没有浪费。全团的人最后对剧本的完成度非常高,结束的时候小小的地下室里掌声一直回荡,他们谢幕了三次,陈琢和宋朗辉站在中间,鞠躬的时候亮堂的灯光和全场人的瞩目下两个人手紧紧牵住。

这一刻是光明正大。

庆功宴也还是吃越南菜。老板笑他们不怕腻,干脆自砸招牌给他们做了一道麻辣水煮鱼。陈琢不太能吃辣,沾一点儿就脸红,嘴唇也红,那天全场人都在一种飘忽而松弛的快乐里,宋朗辉一个没忍住就当着众人吻了下去。

他们那一桌的人愣了十秒,然后迅速开始起哄,别桌的闹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也直接围上来,十分流畅,有叫“Encore”的有叫“Bravo”的,青春恣肆,没有人觉得他们俩接吻不对,所有人都在这一方小剧场里为他们鼓掌起哄,而宴席散了走出去又对他们的事守口如瓶。

这一桌人算是他们这一段感情的见证人,大概被陈琢的室友说中,那天在座的大部分人最终都没能真正踏进这个圈子,大学毕业以后再漂了一阵儿大都回家了,做的行当和戏剧也没什么太大关系,连许明见也真的去接了他爸的班开始写不动脑子但赚钱的情景剧,一写就是八十集。

上一篇:和男神离婚后

下一篇:春光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