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于春冰 第18章

作者:半缘修道 标签: 年上 宫廷 HE 古代架空

宣睢欣赏沈籍的能力,但对他是绝对没有善意的。

邓云没有品出这层意思,只觉得沈籍是凭能力和品行得了陛下的青眼。

议罪冯新翰之后,淑妃终于坐不住了,她见不到宣睢,只能去找太后。太后对于后宫嫔妃都很和善,当天下午,便邀皇帝去御花园赏梅。

“哀家听说,你的御书房有几支插瓶的腊梅,你十分喜爱。”太后道:“其实御花园的梅花也很漂亮,你若闲来无事,可以来观赏一二。”

宣睢披着狐裘,站在太后身侧,抬手拨开眼前的梅枝子。

“既有喜欢的了,其他的自然也看不上眼。”宣睢淡声道。

太后看他一眼,“太过惹眼,易使人生妒,就是为了你喜爱的那朵梅花,也该平一平其他人的怨愤。”

宣睢道:“这是没道理的话,其他人有怨愤,与朕何干,与他何干。”

他油盐不进,太后也很无奈,“便是为了皇子,你也给淑妃一个脸面吧。”

“淑妃没了这个弟弟,或许还能更清净些。”

太后这下看清了宣睢要杀冯新翰的决心,她可怜后宫女子,却不能因此折损了皇帝的权威。于是这件事只好按下不提。

“那孩子叫宋檀?哀家从前见他的时候,就觉得他跟你身边其他人不一样。”太后道:“你应当是极喜欢他的。”

宣睢默了默道:“算不得多喜欢吧,只是宫中长日无聊,朕见不得他比朕自在。”

“那你为他做那些事,汤固案,姚黄纸,”太后笑道:“听闻,你许他进司礼监。”

“都是些小事情,”宣睢道:“无伤大雅,做就做了。”

“都是些小事情,你何必在意呢。”

皇帝不承认,太后也无所谓,只是轻声道:“你现在知道杨四和之于哀家是怎么的慰藉了吗?”

宣睢不见动容之色,他想起先帝,想起杨四和。或许他更带入先帝的角色,宋檀相当于太后,至于杨四和,勉强按给沈籍吧。

这样想一想,宣睢更讨厌杨四和了。

第21章

一进腊月,事情越发的多,初八日宫里吃腊八粥,上好的粳米、糯米、芝麻、红枣煮的粥,先供佛前,妃嫔们互相赠送,宫人们也能得上面的赏赐。此后便一直置办年是,打扫房屋,擦洗金银玉器,一直到二十三日祭灶,帝后一同祭祀灶神。今年宫里没有皇后,淑妃弟弟又犯了事,故而是赵妃领着一众嫔妃参与祭灶,皇帝露了个面便走了。

二十四日,宫里开始放爆竹,点万寿灯。万岁山上搭灯山,夜晚时亮如白昼。二十八日,皇帝亲临太庙祭祀祖先。

到腊月三十,早起皇帝照旧上朝,朝上恩赏百官,回来后批奏折,预备晚上宫里的大宴。

这一天下着鹅毛大雪,天气虽不好,却不觉得阴沉,宫里时不时就传来爆竹声,数丈高的花灯已经立了起来,初具轮廓。

箐云拿着一托盘的金银锞子给宋檀看,预备让他赏人。

为了这些金银裸子,宋檀心疼的掏出去几百两,好在银作局的手艺是上乘,一个个银锞子,大小匀称,图案精细,漂亮的跟姑娘头上的簪花似的。

除了这些,还有凑趣的金瓜子银叶子,宋檀抓了两把塞进荷包里,又抓了两把给箐云箐兰。剩下那些,他请箐兰帮忙赏给底下人,每人多分一点也无妨。

交待过箐兰之后,宋檀便绕到太极殿后面的茶室,六安果然在,跟一个小太监围着炭盆烤火。

宋檀走过去,小太监起身替宋檀解下身上的狐裘,宋檀道了谢,小太监知趣的避出去了。

六安起身给宋檀倒了杯茶,叫他坐着暖身子。

宋檀捧着茶,从怀里掏出一个装着金银锞子的荷包,道:“这个,我托大给你一份,谢你平日的照顾,没有别的意思,你别多心。”

“有赏钱拿怎么不好,说什么多心不多心。”六安平日里沉默寡言,但他一旦开心必然是使人舒坦的。

门口帘子有响动,看去却是邓云,穿一身织金曳撒,披着鹤氅,抖着一身雪走进来。

“什么赏钱,有没有我的一份?”

随从太监给他解下衣服,邓云摆摆手,叫他退下了,自己坐在宋檀旁边。

宋檀笑道:“我哪来的胆子敢打赏邓厂公。”

邓云嗤笑一声,硬去夺他的荷包。

“你少拿点,你又不缺银子。”宋檀护着自己的荷包。

邓云只从里面掏出一个银锞子,道:“瞧你这穷酸劲儿,只拿一个,算是沾沾你的福气。”

宋檀嘿嘿笑了两声,又从身上不知道哪个口袋掏出一把肉干,放在火上烤过,分给六安和邓云。

“又是一年过去了。”宋檀望着窗外纷纷扬扬的大雪,不由得感叹。

到晚上,各处宫灯都挂起来,即使是下着雪的夜晚,整个皇宫也亮如白昼,远处万岁山上不停地在放烟花,天边炸开的花朵就没有停歇过。

宫宴上,皇帝和太后居主位,下面依次是嫔妃,皇子和公主。皇帝没有兄弟,宗室王爷并不多,只有几位长公主和大长公主,在同太后聊天。

永嘉安静地坐在席上,穿一身海棠色织金短袄,下着大红蝶恋花纹长裙,头上簪了一对攒金白玉梅花簪,小小年纪已经颇具华贵之态。相较于两位被母妃带着在皇帝跟前谈笑的皇子,她显得沉默很多。

太后叫她到跟前来,她便站在太后身边,拿起酒杯给皇帝祝酒。

宣睢喝了酒,交待给公主皇子们上甜牛奶煮的圆子,并不叫他们吃酒。

宋檀站在宣睢身边,眼睛可以看清席面上的所有人。后宫嫔妃中对他的态度一半是厌恶鄙夷,譬如淑妃,一半是事不关己不动声色,譬如赵妃。

杨四和不敢在这种场合惹陛下的眼,干脆只避在后面,没有出来。

宋檀想也许自己也该避出去,淑妃的目光像针似的要把他扎死了。

出了宴席,正殿外的宫女太监还在候着等吩咐,殿后的宫人们却都搓着手站在檐下看远处的烟火。

宋檀刚一走进茶室,杨四和就连忙站起来,请宋檀落座。

他的确是个很谦卑的人,论资排辈他要年长些,在宋檀面前却不敢端什么架子。

“杨公公,您也请坐吧。”宋檀道,“站得久了,我来这里略歇一歇。”

杨四和这才坐下,大约他觉得自己跟宋檀是一类人,彼此之间应该亲近,所以很殷勤地同宋檀说话。

在此之前,杨四和跟宋檀只打过照面,并不熟悉,因此他们两个也难有什么话题,聊来聊去不过是伺候人的事儿。杨四和说着坦然,可宋檀不爱聊这些,含糊两句不肯再张口了。

他要起身回宴席上,在门外拐角的地方碰见了身着斗篷的永嘉公主,乳母站在公主身边,想劝公主回去。但是永嘉公主不动,好像在等着宋檀。

宋檀快步走过来,“这样冷的天,公主怎么在外面站着。”

永嘉公主仰起头看宋檀,目露恳求,“我想求你帮我一个忙。”

“公主快别说这话,奴婢受不起。”宋檀把自己的手炉给永嘉,让她站到避风口。

“我想见见我娘。”永嘉公主抓着宋檀的衣袖,快速道:“我听说前段时日父皇赦免了一些汤固案的党羽,或许是他心软了,我想趁这个机会见见我娘。”

“我知道你在父皇面前很得宠,你能不能帮我说两句好话,我以后一定报答你。”永嘉公主这也是铤而走险,她在宫里无依无靠,不说皇帝,太后就不会同意她去见庄妃的请求,她只能来找宋檀。

宋檀抿了抿嘴,道:“我尽力为你一试,公主,先回去吧。”

乳母也低声劝,带着永嘉公主回到席上。

宋檀等了一会儿,在心里想好了措辞才进去,回到宣睢身边。

宣睢已经吃了不少酒,见宋檀回来,问道:“永嘉找你有什么事?”

宋檀一句话也没来得及说就被憋了回去,哑了半晌才道:“团圆佳节,公主心情不好,我劝慰了几句。”

既是团圆佳节,心情如何会不好。宣睢盯着杯子里澄明的酒液,“她想去见庄妃。”

宋檀微微躬着身子,低声道:“今年年末,宫中万千宫人,朝上文武百官,宫外百万戍边将士都感念陛下的恩德,没道理陛下的恩德不惠及公主。”

宣睢眸色不明,他沉吟片刻,道:“再过半个时辰,送她去西苑见庄妃,明日之后,朕不想再从她嘴里听见庄妃的事情。”

宋檀低下头,“是。”

稍晚一会儿,宋檀便将永嘉公主接走了。太后见了,问宣睢,“永嘉去哪儿了?”

“她不舒服,朕叫她先回去歇着了。”宣睢道:“小孩子多觉,熬不住。”

淑妃见不得永嘉一个没娘的公主比自己儿子得脸,就道:“公主太娇贵了些,守岁是老祖宗的规矩了,大家在一块说说笑笑,也没觉得困呐。”

宣睢揉了揉眉心,“你若不困,以后便别睡了,从初一守到十五,为你的老祖宗尽心。”

淑妃面色一下子白了,跪在地上请罪。太后不想见除夕夜闹不痛快,扯了宣睢一把,叫淑妃起来,“皇帝说笑而已,你也不要多话了,看好二皇子,别叫他受了凉。”

这边宫宴上如何热闹不提,那边西苑灯火惨淡,庄妃穿着素色的棉布衣裳,坐在昏暗冰凉的室内,看着远处转瞬即逝的烟火。

门口忽然有灯烛之色,竹秋慌里慌张进来,道:“娘娘,永嘉公主来了!”

庄妃先是一愣,随后才如梦初醒般站起来,她刚起身,永嘉便跑了进来,一头扑进庄妃怀里,“娘!”

母女两个抱头痛哭,宋檀在外面看着都不忍心。他交待乳娘,无论怎样,明日皇帝领妃嫔去拜见太后的时候,公主一定要回来,且此后不得再提这件事。

乳娘一面听,一面点头,跪下给宋檀行了大礼,连连道谢。

这一晚差不多是庄妃和永嘉见的最后一面了,以后即使两个人都好好的,也难再有见面的机会。

庄妃将永嘉抱在怀里,从永嘉口中知道了如今的时局,也教给永嘉很多东西。

“如果宫里日子难过,求你父皇即刻放你出宫,去公主府居住。让你父皇给你挑好的长史,学诗书,学史书,没人护着你,你就要聪明些。你的食邑俸禄要握在自己的手里,学会看账,料理钱财俗物。”

“公主府要有侍卫,求你父皇赐你公主府护卫,不要挑野心太重的人,野心太重的人要往上爬,在你一个公主府里是待不下去的,要挑宗室和勋贵。”

“时常向太后请安,你要谨记自己做孙女的孝心,待人以诚,人才会以诚待你。”

“继续和宋檀交好,不要觉得与太监来往是对你公主身份的辱没。宋檀心性好,又得恩宠,他帮了你,你也要记得他的好,知恩图报,这份来往才能长久。”

庄妃抚摸女儿的面颊,恨不得将毕生所学都教给她,“还有,你要牢记,你是陛下的长女,这是你的依仗。所以受了委屈不必忍着,张扬一点也无妨。只要陛下没有那么狠心要杀亲骨肉,你就还是尊贵的大公主。”

天边渐渐透出亮光,永嘉公主满脸泪水的走出西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见娘一面。

--------------------

赶上了赶上了,稍微晚了一点,sorry啦~

第22章

过完元宵后不久,永嘉便对太后提起自己想要出宫去公主府居住。

太后大为惊讶,追问是不是宫里有人给了她委屈受,又或者是身边的宫人伺候的不尽心。永嘉都说不是,只坚持要出宫。

太后没办法,先稳住永嘉,自己去找皇帝商量。

太极殿里,皇帝坐在案前批奏折,宋檀站在一边,往铜兽香炉里撒香料。

太后前来,皇帝起身,将太后迎到上座。甫一落座,太后就抓着宣睢的手,“永嘉说她要出宫去,在公主府居住,你快劝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