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古法药香养夫郎 第144章

作者:谢青城 标签: 生子 情有独钟 种田文 市井生活 成长 古代架空

椅子上的人依旧没有动作,流枝埋着头不敢说话,只听头上传来一个声音:“那这样吧。”

流枝充满希冀地抬头看向他,只听男人道:“我不把你服侍不周的事说出去,你也不要把我没喝醉的事情说出去,这样可好?”

...

快到亥时的时候,晏辞方才回了府,他衣服都没换就回了房,衣角还带着夜里的霜露。

顾笙正坐在椅子上绣一副未绣完的绣品,见他回来,起身帮他脱下外衣,晏辞勾着他的腰和他厮磨了一阵,这才脱了衣去屏风后面沐浴,不一会儿便传来了水声。

他的那件外袍是几天前刚做的,外面是墨青色的绸缎,内里衬着一层薄薄的兔裘。

顾笙将他的外袍仔细整理一番,正要挂到架子上,忽然发现他的袖口处蹭了一块脏。

晏辞平时不会绝不会将自己的衣服弄脏一块儿,于是顾笙伸出手,用指尖在那块儿脏污上轻轻刮了刮。他抬起手,才发现指甲里沾着香粉,放在鼻尖一闻,带着一股香味。

那脏污竟然是一块儿浅色的胭脂。

他一愣,接着抬起头看向屏风,屏风后面水声不断。顾笙知道自己没有看错,这是一块儿属于哥儿才会用的胭脂。

他的心跳乱了一阵。

应该是不小心在店里的时候蹭到的吧。他心想。

可是指甲里的残留的香味,有一些冲鼻,有一些旖旎,不会是晏辞研制的香,更不会是沉芳堂里的香品的味道。

等到晏辞穿了件亵衣出来,顾笙已经将那外袍挂了起来。

-------------------------------------

几日后,晏辞从赵安侨那宅子里出来,接着就去了苏青木的铺子。

“那孙子什么表现?”

晏辞揉了揉脖子:“肯定是回去就去立马照着香方制香呗。”

苏青木眼里冒光:“你给他那香方是真的假的?”

晏辞笑道:“香方这东西有什么真假,只有好坏之分,无非是制出来的香好不好闻。”

他接着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瓷瓶来,里面装的正是他从赵家酒杯底部刮下来的一层细腻的粉状物。

“这又是什么?”

晏辞没有回答,他转着那小瓶:“我本来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但是我注意过他每次给我的酒里都有这个。”

他回忆着流枝的话:“放在酒里会让人上瘾,就是让人喝完还想喝。”

苏青木看着那粉末半晌:“还好你没喝下肚,不然要中他的套了。”

“我回去让陈叔查了查这东西。”

晏辞用指腹拭着那粉末:“应该是一种有毒的菌子晒干磨成粉,少服上几次只会让人上瘾,但是若是服用次数多了,或是一次性服用很多,就会中毒,中毒的时候人会神志不清,极度亢奋。”

他顿了顿,在苏青木惊讶的眼神中接着道:“我怀疑晏方突然发疯跑到我家烧我的房子,就和这个粉有关。”

晏方原本已经和晏夫人一起逃跑的,他突然出现在自己的房子里就很让人惊讶,何况又是那副诡异的样子。

苏青木讶然:“难不成是姓赵的往他杯子里下过毒,才让他神志不清,疯疯癫癫?可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晏辞耸了下肩,表示不知道。

...

这样一连几天,晏辞每次都是亥时之后才回府。

他这几日每次回来便要先沐浴,沐浴的时候,身上那件袍子就随意扔到一边。

晏辞洗的很快乐,等他洗完了出来,就看到顾笙正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发呆,手里还紧紧攥着他刚刚脱下来的袍子。

晏辞看了他一眼:“怎么了,这么喜欢这袍子?”

顾笙微微晃了一下神,他睫毛颤动几下,摇了摇头,低声说:“没什么。”

晏辞没有将他的反应放在心上,可是顾笙坐在椅子上却更加用力地攥紧手里的外袍。

他最开始还没有放在心上,也没有留意,可是这几日每次晏辞从外面回来,一进门身上都带着那股属于哥儿的胭脂香味。

顾笙咬着唇,鼻尖有点儿酸,为了不让晏辞看到他的表情,他赶忙将头低下。

一直到晏辞熄了蜡烛上床,顾笙都是心不在焉的,他躺在黑夜里脑子里各种念头,耳畔不一会儿就传来了晏辞平稳的呼吸声。

顾笙小心支起身,他看了看晏辞安静的睡姿,确定身旁的人已经睡熟了,这才小心翼翼地爬起身,然后跨过他下床。生怕脚步声会惊动他,顾笙鞋也没穿,赤着脚下地拿着挂在架子上的外袍,然后便去了耳房。

他轻轻合上门,点燃蜡烛,坐在白日里写字的椅子上,就着烛火翻看着那件外袍。

顾笙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可是他心里难受,他根本睡不着,他就是想看看这件外袍上还有没有那天看到的那抹胭脂印。

翻了一会儿,墨色的外袍里里外外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

顾笙双手攥着那袍服,呆坐在椅子上,在心里不断骂自己有病,竟然不相信自己的夫君。

可是他也不知为什么,心里堵得慌,像是压了一块石头,一种不好的预感从心底产生,那无从追溯的直觉告诉自己,夫君这些天就是跟另外一个哥儿在一起。

第125章

院墙外面的更夫路过,长夜五更最后一次打更声响起时,晏辞醒了。

他一夜好眠,睁开眼眼前还是一片黑暗,于是眼皮沉了沉,就又睡了过去。

直到窗外不知哪里传来的鸡叫吵醒了他,方才再次睁开眼。

那几声高昂的鸡叫告诉他现在应该已经过了卯正之时,按现代时间来算,大概过了六点。

晏辞迷迷糊糊坐起身,朝窗外看了一眼,只见外面天还没全亮,透过窗纸,隐约能看见天边泛着的鱼肚白。

他习惯地准备起身穿衣,不过他坐起来腿刚放到地上,身后就有一双手环住他的腰。

顾笙以往都要天亮以后才醒,每次自己起床时他都安稳地睡着。

“怎么起的这么早?”晏辞伸手在他的手背上拍了拍,只不过身后的人不仅没松手,还抱得更紧了。

晏辞顺势又坐回床上,他回过身将身边的人连人带被子拉入怀里。

“再睡一会儿。”他轻轻拍了拍他的背,轻声道,“天还没亮。”

怀里的人明显听到了他的话,可是双手却根本没有要放开他的意思。

晏辞顿了一下,然后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怎么了,做噩梦了?”

怀里的人没吭声。

晏辞没有再发问,他直接伸出手抬起怀里人的下巴,就着泛进窗纸的光线细细打量着他。

脸还是那张脸,因为最近伙食好的原因腮上多了点儿肉,就是此时上下眼皮有点儿肿,也不知是昨晚偷偷哭了,还是整晚就没睡好。

晏辞放开手:“真的做噩梦了?怎么还吓哭了?”

顾笙重新把脸埋在他的衣服里,就是不说话。

晏辞叹了口气。

他靠着床架,将顾笙拉到怀里,一直抱着他直到外面天亮,腰间的手却完全没有松开的意思。

“你不累么?”他低下头,“难不成今天我们要保持这个姿势一直坐在这儿吗?”

顾笙摇了摇头。

晏辞提议道:“你饿不饿?要不我们先去吃饭吧,吃饱了有力气回来再继续坐这儿。”

腰间环着的胳膊动了一下。

顾笙终于抬起头,他的头发被晏辞揉的乱糟糟的,脸色不太好看,抬头看着晏辞,踌躇着问道:

“...今天可不可以不要出去?”

晏辞闻言,没有问他为什么,只是伸出手帮他顺了顺头发:“好。”

毕竟顾笙才刚回府,刚学着处理府内的事,白日里可能遇到了些不知道怎么处理的事。

...

用了早膳后,晏辞果然留在了府里,他兴致很好地站在马厩前看着马夫喂马。

自从他回了府后,每天出门前都得去马厩转一圈。

是的,他要去看马夫喂马。

因为每天站在马厩前,看着几匹膘肥体壮甩着尾巴的马吃草的样子,他内心里就会升起一种充实的满足感,比自己吃饱了还快乐。

马厩依院墙而建,石砌的食槽,墙上刻着拴马的石栓,他去的时候小黄正卧在墙角的稻草堆上,短短几天它就胖了一圈,受伤的腿依旧有些跛,好在现在已经不需要它出门了。

余下还有几匹供日常出行的马,而剩下那两匹让晏辞每次见到都移不开眼的乌越骊,被单独放在一个看起来更大更宽敞的马厩里。

晏老爷如今不怎么出门,这两匹马就成了晏辞的座驾。

喂马的马夫与他说,这种马本是来自西域一个叫乌越的古国,那个古国曾经以产名马著名,后来其国大匹优良马种都被大燕派使臣高价买了回来,各个州的豪绅都以拥有一匹“乌越”马为傲。

“骊”即代表通体漆黑的马,这种来自乌越,血统纯正毫无杂色,身形高大,聪慧有灵性的黑马就被称为“乌越骊”。

晏辞每次看到这两匹马都手痒。

一旁的马夫看着他一副想对两匹马上下其手的样子,赶紧拦住他:“大公子,这两匹马看着温顺,实际上傲气的很,你得先跟它们说说话再上手,不然以后它们不服你,不把你放在眼里,不好好拉车不让你骑。”

晏辞奇道:“还有这种说法?”

“可不,这两匹马平时只喝井里刚打上来的水,只吃早上刚割的带着露珠的马草,平时对府里其他马理都不理,可娇贵着呢。”

晏辞啧啧两声,敢情这还是两个得供着的祖宗。

他于是站在马厩前,尝试跟两匹黑马建立感情,顾笙则在惜容的陪同下,站在不远处的房檐下看着他。

这一幕发生过很多次,那时是在他们乡下的小屋里,家里只有他们两个人,还有他好不容易养大的小毛小花,晏辞每天早上都会给它们喂食。

虽然小毛小花不在了,但好在小黄过上了养膘的日子。

唯一不同的是,这个大宅子里不像他们在乡下的小屋,这里不止他和夫君两个人,而且宅子外面还有许多人。

顾笙的思绪不知怎的又飘回到前几天那抹胭脂印上,他抬头看着正对着两匹马温声细语,还被其中一匹喷了一下的晏辞,心里忽然产生一个从没有过的想法:他不想让夫君出去见那么多人。

这个想法一产生,顾笙下意识就觉得很羞愧。

这种羞愧来自于小时读过的那些给哥儿看的有关德行训诫的书,上面字里行间要求着哥儿不可以善妒,出嫁之后如果夫君要纳侧室,也应当坦然接受,还要帮着夫君罗列打理纳侧的事宜。

他是他的夫郎,又是晏家的少夫郎,更应该恭顺大度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