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嫁给失忆将军 第130章

作者:染林岫 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成长 轻松 古代架空

裴椹轻轻点头,看着他道:“说来,我也需向殿下道歉,后面那些时日,我也向殿下隐瞒了身份。”

李禅秀沉默,片刻笑道:“那咱们就互相抵消吧。”

如此,也算是说开了。可不知为何,心中莫名有种怅然。

明明这个结果已经比预料中好许多,他和裴椹没有闹翻,甚至还算谈的顺利。

他转头望向窗外粼粼水光,走了片刻神,等再回过神时,又想起另一件事。

“对了。”他忽然从袖中拿出一个小包,放到案几上,用指尖轻轻推过去,迎着裴椹的目光,解释道,“这是你是裴二时给我买的玉镯和发簪,我想……既然已经解释清楚了,它们也应该物归原主。”

他尽量轻松地笑道。

裴椹听完却想,公主说漏嘴了。既然这是他买给对方的,若没有情,又怎会这么做?如今又何必特意还?

看来他没猜错,他们确实弄假成真,假戏真做了。

只是如今他们身份对立,立场相悖,公主不愿再承认,他亦不能逼迫什么。

可送出去的东西,他亦不能收回。

“既然是送给殿下的东西,就是殿下的,我怎可收回?何况都是女子饰物,还是殿下收着吧。”他尽量语气平淡道,不想显露内心的苦闷。

李禅秀闻言微愣,为何是女子饰物,就要他收下?

很快,他以为裴椹是不愿再看见这些东西,毕竟当初是想送给妻子,谁知其实送给了一个男子,估计再看到,只会不舒服?

李禅秀默默想着,猜测裴椹心中应该还是介意的,只不过对方正直明理,觉得这事双方都有过,不应苛责其中一方。

但这种事,理智上再清楚明白,情感上也很难做到真的完全不介意。毕竟是被骗了,还是跟一个男子……

李禅秀指尖微顿,默默收回荷包,想了想,又斟酌开口:“对了,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就是蒋和追杀你那次,出征前,你向我要一串佛珠保平安……”

裴椹心一紧,目光倏然看向他。

可能是他视线太突然,也有些震惊,李禅秀不由轻咳一声,可还是硬着头皮开口道:“后来你回来,不知是不是忘了,一直没还我,若是……那佛珠还在,能不能还我?”

他最后一句语气斟酌,又期盼看向对方。虽然心中为难,可想到昨晚父亲特意问过,他还是开口要了。

裴椹心瞬间像掉进了外面的湖水里,凉了个透彻。连佛珠也要回吗?他都没要回玉镯。

就算立场相悖,可连点念想也不能留?

他默默按了按右胸口位置,那里正放着佛珠和结发青丝,抬头对上李禅秀期盼歉意的目光,却咬咬牙,撒了个谎。

“我没带在身边。”他目光微闪,避开对方的眼睛,顿了顿,又低声补充,“很抱歉,我也不知被放哪了。”

李禅秀闻言微怔,明显失落,但很快又恢复神色,勉强笑道:“这样啊,其实也没什么,丢就丢了吧。”

只是心中仍免不了一阵遗憾,放在案几上的手也下意识攥紧。

裴椹微不可察松一口气,余光再看向他,正看见他瘦白如玉的右手腕处,戴了一串新佛珠,暖白玉做的,莹润珠玉与皓白手腕相衬,煞是漂亮。

裴椹刚松一口气的心瞬间又像被什么堵住:新佛珠,会是谁送的吗?

船舱内一时陷入静默,两人都没在说话。

忽然,外面有船靠近,接着有人匆匆上船。

李禅秀下意识抬头,神情疑惑。裴椹也微蹙眉。

这时,上船的人敲了敲窗,语气急促:“将军,杨少将军派人来,催您快回去。”

裴椹皱眉,正要问“是何事”,但忽然,船外又传来周恺的声音:“殿下,阎将军派人来,请您快回去。”

李禅秀一顿,抬眸正与裴椹的视线对上。

下意识地,两人都觉得到可能出了什么大事,立刻起身。

走出舱时,裴椹看到对面小船上负手而立的陆骘,忽然问:“对了,不知能否向殿下询问一句,陆骘他们贩盐,是贩到了何处,可有危害大周?”

既然说除了私事,还有正事,那必然是要谈一下正事的。他想。

李禅秀闻言一愣,很快道:“将军请放心,绝不是贩卖到北胡。”

裴椹点头,他其实也没怀疑,可总归要问一下才放心。

正要分开时,裴椹犹豫一下,又问:“对了殿下,若我之后想再联系你,可否让小黑送信?”

李禅秀闻言微愣。

裴椹很快解释:“我想立场是立场,但在西北时,殿下救过我的命,立场之外,我想……我们应该也还是朋友?”

说着,他目光有些期冀看着对方。

李禅秀愣了片刻,忽然转笑,眸中像盛着晚霞的光,点头道:“当然。”

裴椹微不可察松了口气,接着目送他离开。

李禅秀立在船头,也转头遥遥看他一眼。

裴椹轻轻挥手,直到小船越远,再也看不见后,才终于转回头,对来禀报的士兵道:“回营。”

接着又问:“杨少将军可有说是什么事?”

士兵一顿,忙恭敬回:“好像是洛阳来了人。”

裴椹皱眉:洛阳?

回到军营,杨元羿已在营门口焦急等待。

一见他身影出现,对方立刻上前抓住他手臂,拉着他快步回营,有些急道:“快快。”

裴椹皱眉,进了中军大帐,还没来得及问,就听杨元羿忽然压低声音,语气飞快:“俭之,出事了,陛下被抓了。”

裴椹:“嗯?”

第102章

说皇帝被抓,并不准确。实际情况是兖州、豫州一带发生了兵变。

原来十天前,听闻西南叛军已打下梁州府城,直逼汉水后,长安城里的老皇帝李懋就有些坐不住。

他清楚自己曾如何对待过李玹,更明白李玹的能力。对方很像他的父亲,那位已经逝去的大周太祖皇帝。

老皇帝清楚自己的皇位是怎么来的,更清楚这大周天下,其实是李玹的父亲、他那位兄长、大周的太祖皇帝带人打下来的。

太祖皇帝年少时就气度不凡,胸有丘壑,虽是寒门出身,却文武具备,引天下英豪心甘情愿地追随。老皇帝时常能在李玹的身上看到对方的影子,这也不奇怪,他们毕竟是父子。

所以将李玹圈禁后,他一边变态地快意着,一点点拔去李玹的爪牙,看他痛苦,看他跪求,最后又心如死灰,如同蝼蚁般畏惧臣服。就像看到曾经强大无匹的兄长跪在自己面前,向自己臣服一样。

可他没想到李玹的臣服畏惧都是装的,对方竟在他眼皮底下演了十八年的戏。

从知道李玹逃出洛阳的那一刻,老皇帝便开始不安。得知对方拿下梁州府城后,更是坐不住,他认为李玹定会不管不顾,率军直逼长安,来向自己复仇,哪怕有朝臣劝他,说李玹不一定会这么快攻打长安,就算真攻打,也有裴椹挡着。

老皇帝觉得自己了解李玹,他逼死了对方的妻子、外祖一家,他的母亲当年逼杀了李玹的母亲,还有这些年来被他一点点除去的、心向李玹的先帝旧臣,以及太子的心腹。

这一笔笔血债,还有十八年的痛苦囚禁,他不认为李玹能忍下去。

加上长安之前被乱军围困后,一直兵力空虚,所以无论朝臣怎么劝,老皇帝都决意先回洛阳。

裴椹自然不知道老皇帝的这番心路历程,他只知道自他大军从长安开拔不久,皇帝便下令要回洛阳。

然而因为随行的宫人、朝臣,以及家眷太多,加之老皇帝自从在长安被围困后,身体一直不太好,这一路走的不算太快。

也幸亏没走太快,据说在距离洛阳还有一半行程时,兖州忽然发生兵变,起事的官军一路向西,长驱直入,一举攻下洛阳。前不久刚被裴椹收复的洛阳,转眼就又丢了。

至于兖州军忽然起事,是因为老皇帝这些年为削弱地方兵权,一直打压地方军。不说兖州,就是裴椹的并州军,都常被克扣军需粮草,只不过裴椹自己有本事筹粮罢了。

但若仅是如此,也不会忽然发生兵变,实在是去岁大涝又大旱,加上地方官贪墨横行,不说百姓,就是士兵没少饿肚子。再加多年夙怨累积,一些将领终于忍不下去,聚众起事。

这伙叛军攻下洛阳后,听闻皇帝正往洛阳方向来,便出兵继续往西,打算生擒皇帝,惊得皇帝连忙掉头,打算再回长安。然而这一来一回,折腾得随行禁军苦不堪言。

尤其他们受苦挨累,还要伺候一众贵人,行军快了慢了,都时不时要挨骂。没过几日,因大雨阻碍行程,众人苦不堪言,禁军中也发生哗变,同行的赵王趁机囚禁老皇帝,欲兵变夺位。

赵王是老皇帝的第六子,因母亲受宠,一直被老皇帝喜爱。然而再受喜爱,老皇帝也没想过立他为储君,老皇帝属意的继承人一直是梁王。

然而赵王因这些年受宠,常和梁王发生龃龉,与其积怨甚多,又在老皇帝的宠爱下渐渐生出野心,这些年更是逼得梁王不得不为稳固位置,拼命拉拢朝臣、世家。

然而老皇帝如今接连经历围困与兵变,身体大不如前,尤其前段时日又病一场,看着像是要撑不住。赵王不由担心老皇帝一死,梁王继位,自己的好日子恐怕就要到头。

加上赵王曾听闻,老皇帝当年就是趁太祖皇伤重弥留之际,在军前突然兵变,夺了自己侄子的皇位。于是他牙一咬,心一狠,干脆学老皇帝,将对方也囚禁了,矫诏称老皇帝传位于自己。

好在同行的燕王夫妇及时逃过一劫,裴椹此前离开时,就给他们留了一支千人的队伍,保护他们安全。禁军发生兵变时,裴椹留的士兵正好提前察觉,立刻带燕王夫妇等人逃离,如今应该正往梁州来。

但赵王此举,将先一步到洛阳,但因叛军打来,不得不又逃出洛阳的梁王父子整蒙了。得知赵王矫诏夺位,梁王世子紧急派人来裴椹军中,让裴椹先别打李玹,赶紧率兵去打洛阳。

之所以没让裴椹去救老皇帝,是因为梁王父子认为老皇帝已经凶多吉少,赵王恐怕不会让他活着。既然这样,反正也救不回来,不如先打洛阳。

洛阳是大周真正的国都,如今赵王兵变囚禁老皇帝已是众臣都知的事,只要梁王能收复国都,在洛阳称帝,就比赵王名正言顺,也更能收拢人心。

而且对梁王父子来说,赵王能直接杀了老皇帝,对他们反而更有利。

甚至,为了让裴椹能出兵,梁王世子派来的人还带了一份老皇帝的密旨。就不知这旨意是真是假,毕竟老皇帝已经被囚禁了。

裴椹听完,却陷入沉默。

非是他不愿离开梁州,而是他这一去,就相当于支持梁王,掺和进两王夺位的争斗中。此外占领洛阳的叛军,本就是兖州和豫州的部分官兵,自己人打自己人,这也是他不愿的。

“可若不去,两位王爷无论谁日后夺了位,只怕都会清算我们。”杨元羿犹豫道。

赵王就不说了,在对方眼里,裴椹早就是梁王一派的人,一旦他登基,必然不会放过裴椹。至于梁王,原本裴椹与他和梁王世子关系甚厚,可正因为关系好,裴椹此时不帮忙,日后梁王夺了位,必也会记恨。

裴椹一时沉默,沉思片刻,忽然起身写了一封信,打算让金雕送去并州。

杨元羿明白过来:“你担心大周内乱,胡人趁机而入?”

裴椹神色凝重:“不可不防。”

若是可以,他倒是想回并州。但就像杨元羿说的,他不去帮梁王,说不过去,若直接往北回并州,不顺路救老皇帝,也说不过去。

如此一来,往哪动都不好。

但两人不知道的是,他们收到的消息,已是梁王世子在两三天前派人送来。

就在这两三天,情况又急转变化。赵王得知梁王世子派人送信给裴椹,认为裴椹定会出兵攻打自己。

尤其裴椹的大军一南一北,分别驻扎在梁州和并州,刚好可以往中间夹击赵王,更别提雍州的张大人又是老燕王的门生,与裴椹关系匪浅。

赵王一时心慌,竟从胡、羌、鲜卑借兵。自然,这里的胡不是夺取大周大片北地的北胡,但他们与北胡曾是同族。

当年前朝皇子夺位激烈,从周边胡羌等族借兵,哪知引狼入室,致使胡人大举南下,攻占近半中原。

后来寒门出身的大周太祖皇帝起兵,夺回中原大部分领土,也将入侵的胡人打得分裂成三部,其中实力最强的就是如今的北胡。

上一篇:从鱼

下一篇:美貌废物被迫登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