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间柳
第81章
春秋之际, 农人几乎都忙得脚不沾地,每天一睁眼就是收拾东西下地,睡前也还在想明天会不会下雨, 能不能把这块地里的活干完,哪怕是不必须现在干完的活计也不会有人拖着, 都想着早点干完,等入冬后就去镇上寻个活计, 挣点钱贴补家用。
沈家这个秋末尤其忙碌, 刚买了田地, 虽说前主人卖前都是耕过的,但宋寻春还是不放心, 打算再重新耕一遍, 施些肥, 今年就把麦子, 蚕豆种上。
荒地今年冬天是来不及种了,所以暂时放在了后面, 从县城回来的第二天, 沈正初和沈淮之就租借了牛, 拿上犁耙下地去了, 林樾三人则背着竹筐去了荒地,手上还拿着簸箕、镰刀,想着先把荒地里的杂草割了再捡一捡地里的石头。
家里今年没有养猪,割的草除了喂牛只能喂鸡, 偏荒地里的草大多都有半人高,林樾感觉自己割了没几镰刀,竹筐就装得满满当当了,一头牛一天最多也就吃三四筐草, 留够几天的草量之后,再割到的草就倒去后院沤肥的地方了。
家里的肥料大多都撒到原有的田地里了,新买的这十五亩田地肥料还没着落,新沤的肥得一个月才能用,沈家人商量过后决定先去村里肥料富裕的人家借个几十筐,等家里新沤的肥能用了再去还。
他们借的时间点刚好,农历九月,冬小麦差不多要播种了,有些动作快的已经种下了,剩余的肥料是留着春耕的,沈家在村里的名声不错,沈淮之又保证了一个月就还,村里人大多也相信他们,利索借了,林樾还腾出手做了些点心给各家送去,感谢他们帮忙。
不过林樾和沈凌之只跟着忙了三天,荒地收拾的七七八八,村里找的帮工也来了后他们就没跟着去了,村里找一个帮工,不包两餐得六十文钱,林樾两人与其跟着下地干重活,不如重新把摊子支起来,还能多赚些钱。
沈淮之也只是早上去帮忙,下午就在家忙着抄书,这些日子忙得脚不沾地,每天都有事情要干,眼看要进十月了,答应书铺掌柜的书还没抄完,实在不能再耽搁了。
月余没去镇上,林樾也不敢多做,就怕卖不出去浪费,蒸了一屉桂花糕,两屉南瓜发糕,另外还蒸了小半屉蒸饺,韭菜鸡蛋馅儿的,特意拿了一半出来做沈家人今早的早饭。
沈正初洗漱完进灶房时林樾刚好端着蒸饺上桌,“今儿吃饺子?咦,这饺子没汤吗?”
林樾抬头,“爹,今天做的蒸饺,您尝尝吃不吃得惯。”
自从林樾嫁过来,沈家的饭桌不知道丰富了多少倍,比如饺子,以前一年也吃不了一回,过年他们都是吃的汤圆,林樾过来后都吃了两回了,做法还不一样,第一回是白菜猪肉馅儿的酸汤饺子,后头还做了一回素三鲜馅儿的鲜汤饺子,味道都极好,想来今儿这蒸饺也不错。
沈正初:“吃得惯,你做的都好吃,你娘他们呢,怎么不见人?”
林樾往外头看了一眼,回道:“娘去喂鸡去了,凌之应该也在后院,淮之在劈柴。”
“那我去叫他们吃饭。”沈正初转身就出去了。
吃过饭,一家人就各自收拾东西出门了。
林樾和沈凌之还是第一次这么早到镇上,清晨的镇子还有些安静,街道上的行人也不多,只有一些甩着手溜达出来吃早饭的,还有脚步略显匆忙,急着去菜市买最鲜嫩的蔬菜瓜果的,不过摆摊的、开店的都开张了,尤其是面馆食肆,还没进门就能听到伙计的招呼声。
月余没来镇上,之前林樾两人常租的那个摊子已经租给别人了,不过今天做的东西不多,他们也就没找摊子,推着货架开始四处吆喝,许久没来,之前积攒的回头客也没了七七八八,不过因为这次有蒸笼,点心都热气腾腾的,买的人也不少,路过面馆的时候还有两个吃面的客人出来买了四块就着面吃。
半个时辰卖出去十来块,林樾放心了不少,低声和沈凌之说悄悄话,“昨儿我还做梦我们今天来镇上,一块点心都没卖出去,一下子就吓醒了。”
林樾其实还有一句话没说,吓得太狠,他醒的时候有些激动,然而沈淮之是搂着他睡的,他一挥手就给了沈淮之胳膊一巴掌,一下就把他打醒了,沈淮之还以为是发生了什么事,差点儿就翻身下床了。
沈凌之也跟着小声说话,“哥哥,我也做梦了,一个月没做点心我都快忘记了,我昨天一直在想发糕要怎么做,晚上做梦都是做出来的发糕太难吃,别说卖,自己吃都吃不下去。”
这会儿没生意,两个人一直嘀嘀咕咕的,直到有人来问价他们才停下。
开荒这几日,林樾和沈凌之都是去镇上卖吃食,生意时好时坏,最少的那日只有四十文钱,远远比不上之前,幸好这样少的时候只有一天,不然林樾都不想干了,迟早亏本。
等家里的荒地耕完已经是五日后了,这还是租借了两头牛,请了四个帮工,再加上沈正初一起,五个人起早贪黑才干完的。
沈淮之只去了两日,后三日就跟着宋寻春一起下地种小麦和蚕豆,忙了这么久,沈家的活计也才干完一半,新买的十五亩田地还全部空着,就等着再次施肥播种,那几亩荒地有一半是计划着种蚕豆和种菜,若是明年收成好再种别的。
紧要的活计忙完,沈家人也松了一口气,吃完晚饭沈凌之收拾了灶房就洗漱回屋了,这几日起得早,他吃饭的时候就困了,恨不能立马躺下。
林樾和沈淮之也难得的搁下手里的活计,端着盘子,拎着椅子去院子里待了一会儿。
盘子里是今天没卖完的绿豆糕和枣糕,吃晚饭的时候特意热了热,味道不比早上刚做出来的时候,但也不差,一口糕,一口茶好不惬意。
吃了甜的,林樾又想吃酸辣的了,“明天吃藕吧,要是价钱合适就多买一点儿,做一个酸菜炒藕,再煮个莲藕排骨汤。”
临水村的荷花池也是有藕的,但是数量不多,往年会在村子里卖,今年不知道是那家人太忙还是怎的,一直没有动静。
“想吃就多买两根,正是吃藕的时候,想来价钱不会太贵,就算贵也无妨,吃一回不打紧。”沈淮之说。
“明儿去镇上瞧瞧再说,你明天还要下地吗?”林樾问。
沈淮之点头,“地虽然耕的差不多了,但也有一些地方得挖一下,还有田埂地头也要加固,估计一早上干不完。”
活计不干不行,林樾只得道:“那我明天多做些吃的,你和爹多吃点,吃饱了再下地。”
“不用起太早,最近天亮得没那么早了,迟些也没事儿。”沈淮之瞧着林樾的眼神带着担心,忙了这几日,林樾眼下都有些青黑了。
林樾这两天都比沈淮之起的早,除了做点心还得做早饭,哪怕有沈凌之帮忙也很忙,尤其是他们去了两天发现买点心做早饭的大有人在,林樾就起得越发早了。
“我晓得,你放心吧,我也不是一直起这么早,再说了,就算不去镇上,下地干活也是要早起的。”
沈淮之劝不动林樾,只能决定明天自己起早一些给他们帮忙,免得他们忙不过来。
两个人没坐多久,屋里宋寻春就开始催他们了,“灶上烧了水,你们洗完早些睡,我和你们爹先去睡了。”
林樾回头喊道:“知道了,娘,这就来。”
沈淮之已经起身了,“今天在屋里洗吧,你先回屋,我去拎水。”
林樾只犹豫了一瞬就答应了,他也不是时时都勤快的,在屋里洗完就能直接躺床上,比在灶房方便多了,沈淮之还会帮他把水倒好,巾帕也放好,他什么都不用管。
“那我就先回去啦!”
“去吧,我马上就来。”沈淮之弯腰拎上椅子,拿上托盘,随后大踏步进了灶房。
天气转凉,水也凉得更快了,林樾洗澡的速度都加快了,他洗完,沈淮之往桶里加了些热水,顺道就把自己给洗了。
沈淮之第一次这么干的时候林樾还很惊讶,总觉得他们家用水好像不需要这么节省,但沈淮之这么说,他也就没反驳,现在林樾已经不在意了,只是偏过头不看他。
更深露重,云雾遮住了天上的星月,屋里也不再有光亮,伴着夜间私语,花瓣被逐渐碾碎,汁水缓缓落下,云歇雨住。
翌日,林樾果然睡过头了,起床的时候灶房里已经忙活开了,沈淮之正在给沈凌之打下手,和了满满一盆荞面。
林樾往灶里添了两根柴,洗了手就开始做早饭,沈淮之已经煮了一锅杂粮粥,林樾就想着再烙两个饼搭配着吃。
吃过早饭,一家人还在收拾东西呢,外头就有人来了。
“淮之,你在家吗?”
说话的是个女声,林樾开门后才发现外头不止站着一个人,而是四个,一共两家人。
林樾现在已经基本认清临水村的人了,热情招呼道:“四叔,四婶,堂哥,哥夫,快进屋坐,可吃过早饭了?要是没吃就在这儿对付一口。”
“快别忙活了,我们吃过了才来的,前几天你们家忙着也不好过来,今儿特意早早地来是有个事儿想问问淮之,要是方便,还想请淮之帮个忙。”
林樾闻言,笑道:“那婶儿你们先进屋坐,我这就去叫淮之过来。”
第82章
沈淮之听林樾说沈四叔一家并堂兄一家来了, 很是疑惑,他们几家隔着一段距离,平日里虽然有所来往, 但也不是轻易上门的关系,“他们可说是来做什么的?”
林樾摇头, 沈四就是之前社日卖竹编玩具的四叔,他们也就那会儿打过照面还说了几句话, 至于另一位堂兄, 那就更是一面之缘了, 这种找人帮忙的事儿,自然得在正主面前才好说话。
沈淮之手上都是灰, 又在院子里舀水冲洗了才踏进堂屋, 林樾没跟着进去, 而是转身去灶房倒了茶水才进堂屋。
进屋时几人正在寒暄, 等林樾坐下,话题又转向林樾, 约莫一刻钟, 沈四婶陶桂花才说起正事, “淮之, 樾哥儿,今儿我们两家过来,是想问问淮之的老师,也就是榆水村的老高秀才可还收学生, 这两年咬紧牙关攒了点儿钱,就想着把家里的小子送去私塾学几个字,到时候若是有出息能像淮之一样中个秀才,光耀门楣最好, 再不济也能去镇上寻个活计,不用像我们一样土里刨食。”
林樾这才明白过来,若真是老高秀才还收学生,那有沈淮之引荐自然最好,难怪要找他帮忙,可惜了。
脑子里念头百转,林樾突然想起沈淮之说要办私塾的事,只是这几日忙耽搁了,也没听他再提,不知道是个什么章程。
沈淮之叹了一声,近半个月忙得脱不开身,少有闲暇,一直没去看望老师,现在手里的活计没那么多,是该找个日子过去看看了。
“叔叔婶婶,堂哥哥夫,这事儿恕我无能,实在帮不了你们,我老师身体有恙,从今年起就不再收学生了。”
陶桂花蹭地一下站了起来,眼底带了慌乱,老高秀才办了几十年的私塾,怎么突然说不办就不办了呢。
这些年村里虽然不是每年都有孩子去私塾,但隔个一两年也是有人去的,今年没听说有人过去,她还以为是老高秀才推迟了拜师的日子,不敢贸然上门,一直等到九月上旬还是没动静,她这才想起来可以找沈淮之打听打听,没想到上门就听到这样的消息。
“那,那老高秀才的儿子呢?听说也是读书人,他不接着开私塾吗?”
沈淮之耐心解释道:“婶儿,我师兄不是秀才,是不能办私塾的。”
这下不仅陶桂花慌,连沈良之夫夫也慌了,攒了这么久的钱,孩子都十来岁了,好不容易攒够束脩,夫子没了,那镇上的私塾价钱又贵,往里也不方便,这可如何是好?
“淮之,堂弟,你一定要帮帮我们啊,你大侄子今年都十一岁了,再不去私塾,再过三五年就该成亲了,到那个时候就来不及了啊。”
一旦成亲,那肩上就扛着一个家的重担,田地里的庄稼也要他去侍弄,哪还有功夫去私塾认字。
沈淮之有些犹豫,这些日子他想了许久,已是下定决心要办私塾,正准备忙完手头的事就去广叔家里和他商量这事,只是办私塾算得上村里数一数二的大事,他家又没有空闲的屋子桌椅,所以在什么地方办,什么时候开都还要商议,若是没有合适的地方,说不得就要再耽搁许久,再者,他也担心有个万一,实在不敢这个时候应承。
良久,他才缓缓道:“堂哥,你们别急,若是能帮我肯定会帮,前些日子听说有秀才要办私塾,只是具体没听真切,你们稍安勿躁,我这两日就去打听打听,若是有消息一定尽快告诉你们。”
陶桂花终于松了一口气,“淮之,你说的可是真的?谢天谢地,老天保佑,一定要有秀才办私塾啊。”
沈四还勉强能稳住,温和道:“多谢淮之,不管有没有,都算四叔欠你个人情,你堂弟也谢谢你。”
另一边的沈良之夫夫也是千恩万谢,谢了沈淮之又谢林樾,嘴里一箩筐的好话。
等他们平静下来,沈淮之才道:“都是亲戚,实不必如此客气,倒显得生分,我一定尽快去打听。”想着到时候他们发现这“有人”的人就是自己那个场景,沈淮之都有些紧张,实在不敢受如此感激。
陶桂花都快哭了,高兴中带着感激,“听淮之的,等过几日让你堂弟和侄儿过来再来谢你。”
沈淮之:?这好像没听他的吧。
说完了正事,又得了沈淮之半句保证,他们也没再多留,方才进门不见人,想来是要准备下地去,他们在这儿也是耽误事。
“淮之,那我们就先走了,改天和樾哥儿来家里做,婶儿给你们做好吃的。”陶桂花来时还是一脸焦急,这会儿已经笑开花了,沈淮之打小是个心里有数的,有人要办私塾这事儿不说十拿九稳,也有个七八成的可能,她儿子今年肯定能去私塾了。
见他们出了院门,林樾才问道:“怎么不直接说是你,也省得折腾,万一到时候他们怪你瞒着他们,反倒影响你的名声。”
沈淮之回道:“我是担心办私塾这事儿成不了,现在说了,万一不成,倒让他们白高兴一场。”
林樾觉得沈淮之想多了,这村里有个私塾是多大的好处根本无需多言,他以前在家的时候听说老高秀才办私塾的时候,整个榆水村的人都去帮忙了,沈淮之他们上课的那个屋子就是那时候盖的,想来临水村也是如此,怎么会办不成。
“那今天我们晚饭吃早一些,吃过饭就去找广叔商量,现在都九月份了,再耽搁,这私塾估计十月都开不起来。”
两人这是想到一块去了,沈淮之立马点了头,“听你的,晚上就去。”
今早已经耽搁了不少功夫,两人也不再多话,拿上东西就出门了。
林樾一直在心里盘算这事儿,私塾他没上过,但是他看见过,除了屋子,那桌椅也得不少,估计村里的李木匠忙不过来,到时候得再找两个,他现在手里还有六两银子,还是这几日摆摊又赚了几百文添进去才有的,他们俩得留一点儿压箱底的,剩下的也不知道够不够,到时候得找爹娘帮帮忙才是。
时间转瞬即逝,沈正初三人也知道了他们的打算,早早吃过饭就催他们快些去,宋寻春还去摘了一篮子菠菜和茼蒿递给他们,让带去给沈广初家尝尝。
林樾刚接过篮子,宋寻春就催促道:“快些去,这是大事儿,也不知道得商量多久,再不去天黑都没法回来。”
到沈广初家时他们正在吃饭,听到声音,郝雨兰就迎出来了,“淮之,樾哥儿,快进屋吃饭,尝尝你们婶儿我的手艺。”
林樾连忙拒绝,“婶儿,我们刚刚吃完,碗筷都还搁在桌上呢,实在吃不下了,改天一定来尝尝您的手艺,今儿就不吃了。”
吃完饭就过来了,那估计是有什么正事,郝雨兰问道:“可是要找你们广叔?”
林樾立马扬起个笑,“婶子真不是一般人,这一下子就猜中了。”
郝雨林哈哈笑了两声,招呼道:“那快进屋,你们叔也吃完了,我这就去叫他。”
等三人在堂屋坐定,沈广初才开口问道:“可是田地出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