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毒史怪檀
顾回舟……
他念叨着这个名字,问兰燕,“兰燕,你喜欢百里小姐吗?”
兰眼一惊,也没想到遥如意问得这般直白,一个大男人在这种事情上反倒扭扭捏捏,“在下,在下——”
“尚未见过百里小姐,但是陛下赐婚当是良配。”
徐仪连连点头,“好好好,兰兄不必解释了。”
这一副脸颊翻红的模样也不用解释。
“徐仪,你呢?”
徐仪坦然摇头,“我从小便寒窗苦读,入了京城无依无靠,自然没父母长辈提亲。现在朝中不过芝麻官,想着总要有了府邸才好追求哪家的姑娘。”
遥如意点点头,他倒是没想过这方面的事。
想了想,他说。
“今日,今日我瞧见巷子里有两位公子亲在一起。”他说话寻常得如同在说地上长满了草一般,惊得其他人不自在起来。
“咳,十九。你在哪儿瞧见的?”
“就在韩府转角。”
徐仪摸摸鼻头尴尬笑笑,“江南一带民风开放,龙阳之风在近几年盛行。不过每个人喜好不同,也无论对错。”
他还想问呢,今日那个乔公子就没对你说什么……
“所以两位男子同样可以成婚?”
“史上并无先例。”
不过是没有先例,却没说不可。
遥如意点点头,是自己大惊小怪了。
“奥,”他眨眨眼,“你们都写完了?那我快一些。”
天色已经不早了,若是再耽搁下去,几人连一个时辰都睡不上。昨夜本就没休息,若是再熬上一个晚上,邓泽宇沉不沉得住气不说,他们也该撑不住了。
房中点着烛火,怕风吹进来关上了门窗。
一盏烛火摇曳,徐徐青烟网上蔓延,三人神色各不相同围坐在桌前。遥如意垂头写得认真,粮食之事他也不必说太多。
总不能让陛下见到三分一样的信笺,那也太耽误时间了。
从出城到如今已过半月,遥如意连带着皇帝血水的丹药都吃了两颗。
不知道陛下身上有没有伤口。他转念一想,有十四他们在该不会出事。
但那人又总自己在自己身上动刀,炼制的金疮粉也疼得吓人。
“陛下,是我。
我现在一切都好,住在思文姑娘的宅子里。吃过了很多江南的茶点,和御膳房厨子做的相差无几。嗯……该是说御膳房厨子做得茶点和江南茶点相差无几。”
嗯,御膳房的厨子才是后者。
“陛下让我大胆些,我听了。该是不会出问题,但若是有人去京城告御状,陛下要辨明清楚。不要听信谗言。
江南男子龙阳之风……”
遥如意想告诉顾回舟今日发生的事,但又觉得并非必要。他顿住,又把最后一行划掉。
“嗯,我写好了。”
三人的信被放在一处,兰燕一声哨响唤来一直灰黑色的信鸽,两三下的功夫把信纸塞进去。三人写得都不多,也塞得下。
“成,那今日好好歇着。明日施粥也是场硬仗。”
徐仪点点头,“嗯,施粥要盯紧些,切勿让有心之人得了手。”
遥如意在一边谁说话他都点头,打了个哈欠一副困得恍惚的样子,“嗯,好。”
徐仪没忍住笑,“那十九快些休息。”
遥如意迷迷糊糊,“好,陛下。”
兰燕起身没听清,倒是徐仪一顿,陛下?
他咽了下口水,顿时想起在商会后院十一十三那副姿态。脑海中一副莫名的念头,原本觉得百姓们口中荒诞的传言也直奔脑海。
“新帝定下的探花郎也太俊俏了些,怕不是有龙阳之好。”
他必然不会觉得陛下对他有何念头。但这突然出现在宫里的十九大人,今日又问了男子之间能否成婚……
一拳捶在自己胸口,“睡吧,脑子都熬混了。”
第40章
“如何?”
“这边都准备好了, 思文姑娘找了二十多个长工来煮粥。咱们在街上盯着,帮着搭把手。”兰燕转身从膳房出来,手上端着一碗粥喝了两口,他皱眉思索。
“怎么了?”
徐仪从后边走过来, 见状挑眉和一旁的遥如意对上视线, 两人都没搞懂兰燕什么意思。说着准备好了, 眼底的忧思却不散。
“往米粥里加碎石。”
几人一脸懵, 在粥里加碎石?那还怎么喝?
兰燕呼出一口气, 蹲下身抓了一把石子, 扔在碗里, 米粥被浑了些灰色。他还用筷子搅了搅, 喝下一口。
“兰燕——”
碎石上沾染了泥土,放在米粥里让原本的软糯香甜的口感变了味,他沉声,“前朝也曾有一次面临饥荒,其中一座城池的县令府组织组织施粥。难民流民不在少数, 但来喝粥的百姓却比那些人要多数倍。”
多的那些……
遥如意和徐仪懂了, 是城中其他百姓。既然有免费米粥喝, 又何必煮自家的米。
“真正吃不上饭的百姓不会在乎粥里有多少个石子,他们只在乎自己能不能吃得上东西。”兰燕把那碗粥喝完,“让人多找一些大块碎石,过一遍水再放进去。”
这方法实用,几人立马张罗起来,遥如意道,“我和十一十三找碎石,徐仪你去找些人来,多准备一些水。”
几人行动很快, 本就起得早,忙来忙去一个时辰过后便收拾妥当。大锅米粥由小厮推着往城中走,几人分散着遍布到城中各处。
一早就有人传了今日不买米转而施粥的消息,吃不上饭的百姓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还以为朝廷不会管他们了。
还好!还好!
“这,怎么这么多石子啊……”
“我这碗里也是。”
“大人!这粥里……”
排队的人越来越多,小厮闻言呵呵一笑,“大家伙放心,粥用的都是朝廷送来的赈灾粮,但石子之事,相信大家心里也清楚。”他犹豫,转头去看遥如意,见人点头,他放心接着说,“若是有人家中有吃食,便不必在此排着。”
“原是这般。”
“是个好法子。”
“多谢大人——”
排队的大多数衣衫褴褛面若枯槁,有吃的就够了,谁在乎旁的。
“呸——”喝到的碎石被吐到地上,转头接着喝。
谁家里有吃的还上这儿来领混着碎石子的粥,队伍中好几个人闻言冷哼一声,转身从人群中消失不见。
遥如意一眼就瞧见了,再仔细看去,人还不少。
亏得兰燕想了这么个办法。
他长呼一口气。
“十九大人,十九大人!”
遥如意闻声转身,瞧见一个长工气喘吁吁在自己身侧站定,满头大汗,一时间说不出来话,“大,大人——”
遥如意忙把人拉到一旁,“你先,缓一缓。”
小厮忙点头,“刚刚会长在商会被邓家的人拦住,今日邓家米铺还未开门,会长想着邓泽宇怕是要和谈,让小的来找十九大人和兰燕大人一同。”
遥如意脸上顿时一喜,邓泽宇在第二日便坐不住了。那正合了他们心意,他语气加快,“你先回去,我叫兰燕一起。”
“是,大人。”
他们总不能所有人一同去和邓泽宇谈,虽然不知韩思文为何找他,但兰燕是一定要叫上的,顺便告知一下其他人多加注意街上的情况。
兰燕对此事有些震惊,但随之而来的是欣喜,“没想到竟然如此顺利,幸好……”
两人快步去了思运商会。
入春的江南一天一个景色,天空如洗,映得街上的百姓也不像几日前那般焦躁无望。越来越多的人脸上泛着喜色,水中的船夫带着几个公子哥在水面上晃晃悠悠,两旁的街道人来来往往,不少人拿着碗往施粥那处去。
相比之下,昨日被围得水泄不通的思运商会今日就没什么人,只有几个蹲在商会门前的老人,手中握着几个铜板,寻思着今日若是碰上商会的人,也能买上一点粮食。
小厮在门口等着两人,见人来了快步来迎,笑道,“两位大人,邓泽宇已经来了。”
“好。”
门口有人瞧见遥如意把他认了出来,连忙起身想朝他买粮食,但还没开口,人已经进了商会。小厮手快把门关上,没再让他们瞧见那俊俏公子的影子。
“哎——”
“算了,老头子。”
“怎么能就这么算了,多买点是点。”他衣衫褴褛,身上的几个铜板也不知道攒了多久,“思运这么大一个商会,即便今日要施粥也不见得留不出人来卖米,朝廷送来的米还真不见得够一直卖啊。”
语气惆怅,一双苍老的眼透彻得很。
“城中这么多人,就算是思运人再多。也忙得很,”老太太坐在街上悠哉游哉,笑呵呵说,“你瞧着今日思运商会都没开门,人怕是都施粥去了。”
她起身,“哎呦,不说了。你要在这等你就等,老婆子我也去排一碗粥喝!”
老人见老婆婆快步往远处走,他皱眉冷哼,“你懂什么!”说罢,又盯着商会的门守着,一副买不到米就不走的模样。
两人一路跟着小厮走上三楼,厅堂明亮素雅,熏香让人心静。一盏茶幽幽冒着白烟,在几人之间模糊了对方的视线。
在窗边坐着的就是邓泽宇,倒是长得一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