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树的花
柳元洵笑了笑,道:“天下万民的重量,还不够吗?”
贺郎平深吸一口气,胸口随之起伏,“既如此,臣定然不负殿下所托。只是不知,殿下需要多少人手?又要往何处去?”
柳元洵轻声道:“我需要两千将士,至于目的地,为防泄密后引来埋伏,恕我暂时不能告知大人。后日卯时,还请大人在城门外等候,届时自会相告。”
贺郎平点头答应。
事情已谈妥,柳元洵便要告辞了,可当顾莲沼推着轮椅走到马车旁时,贺郎平却忽然将他叫住了:“殿下。”
柳元洵转头望去,就见贺郎平正平静地望着他,“天雍能有殿下这样的王爷,是百姓的福气,也是臣的福气。”
柳元洵微微一怔,有些不好意思,“当不得如此夸赞,身为皇室子弟,既受了百姓供奉,自是要为百姓做事。”
贺郎平勾了勾唇,他很少笑,所以笑容便显得有些僵硬,“那臣就先在这里,祝殿下如愿以偿了。”
柳元洵点了点头,不再看他,任由顾莲沼将他抱上了马车。
……
见过了贺郎平,自然还要去见沈巍。
沈巍见他坐着轮椅,当即便惊了一跳。这几日他忙着追查八副图的下落,已有七八日没见柳元洵,全然不知他的腿已无法行走。
“殿下,不如趁此机会,由我代您去?”
柳元洵摇了摇头,“既然已经定了,便不改了,不撒鱼饵,鱼是不会上勾的。”
此番试探,事关重大,不管贺郎平究竟是奸是忠,他都有自己的打算,只能亲自去。
“既如此……”沈巍沉吟道:“此番来江南,随行神武卫共计一百余人,我令他们后日一早便去殿下院前候着。”
柳元洵点了点头,忽然道:“对了,为何不见淩亭?”
沈巍解释道:“淩大人在于文宣的府上。这老油条,简直滑手,盯了他好几日,偏偏滴水不漏。不过,这几日倒也不是全无收获。”
柳元洵端起茶盏,抬头看向沈巍。
沈巍面色凝重道:“根据我手里头的证据,这八幅画,很可能是孟谦安的。”
顾莲沼精神一振:“沈大人细说。”
沈巍道:“我原以为布政使右参议是于文宣的人,可据我掌握的线索,于文宣与右参议的相处模式极为古怪。说是上下级,于文宣却对他客客气气;要说不是自己人,却又把不少要紧事交给他办。”
“顺着这条线往下查,这右参议的升迁路也有些古怪,若无人帮衬,凭他的资历和年纪,怎么也坐不上这个位置。”沈巍喝了口茶,补充道:“查到最后,他的举荐人竟是卢弘益。”
柳元洵眉心微蹙,“卢弘益和孟谦安有关联?”
“非也,”说到这件事,沈巍明显有些激动,“我来江南时,曾拜访过严御史,严御史当时便说,卢弘益可信。我自然不会听信一面之词,可当我找上卢弘益,他却递来一份关键证据。”
柳元洵端着茶盏忘了放,只等着沈巍的后文。
“一封手书,一封印着孟谦安私章的,以重金利诱卢弘益向朝廷举荐右参议的手书!”
柳元洵一时怔住,好半响才说道:“这不就意味着卢弘益也徇私了?他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卢弘益没解释。”沈巍压低声音,道出自己的揣测:“但我猜,若他真如严御史所言般可信,怕是故意与孟谦安虚与委蛇,只为套取证据。否则以孟谦安的谨慎,怎会轻易留下这种把柄?”
柳元洵听得心头微颤,“所以,您觉得卢弘益是可信的?”
“不,”沈巍道:“我不信任何人,我只看证据。虽不能仅凭一封手书就证明右参议是孟谦安的人,但有了它,起码说明卢弘益和孟谦安之间有可供撬动的嫌隙!”
柳元洵细想着沈巍方才的话,轻声道:“沈大人,您好像忽略了一个人。”
沈巍一愣。
柳元洵道:“江南布政使,于文宣。”
沈巍下意识皱眉:“那老狐狸怎么了?”
“那沈大人就要先与我交个底了,”柳元洵搁下手中茶盏,道:“皇兄派你来,究竟只是为了钱,还是另有矛头?”
沈巍没料到他忽然问这个,短暂怔愣后,他有些为难,“事关朝事,我不能多说。”
不说便也是说了,柳元洵已经懂了。
如果沈巍一开始便是抱着针对孟谦安的念头来的,那就不怪他既想探清贺郎平的底细,又接纳了卢弘益的证据,还一直在与于文宣扯皮,独独不提孟谦安。
因为孟谦安在沈巍心里,已经被判死刑了。
看来,他在御书房看到的那封奏摺,确实是皇兄剑指孟阁老的初兆。
柳元洵并不为难他,只接着前一句话说道:“孟谦安宁可留下把柄,也要安插人手,不正说明于文宣并非他的人?这也能解释为何于文宣对右参议的态度如此暧昧——既不敢得罪,又不能重用。”
沈巍本就是被于文宣三推四阻的态度模糊了视线,始终对他心存疑云,乃至于一叶障目,竟看不破如此简单的事情,此时听柳元洵一说,他简直豁然开朗。
“这么说来,于文宣现在推三阻四,或许不是为了替孟谦安遮掩,而是他真的不知情,只是他这态度……”
柳元洵轻声道:“于文宣不得孟谦安信任,很多事自然不知情,可他若是连沈大人您都能迷惑,足见其有故意遮掩之心,同在一片官场,就算没倒向孟谦安,也免不了受他牵制,故意帮他混淆视听。若被牵扯,他能以无罪之名脱身;若不受牵扯,他更能全身而退。但他不足为惧,绕开便是。”
沈巍长叹一声,做了总结:“骑墙者误国啊。”
“对了,”沈巍忽然想起一事,“殿下,齐润泽的黄册已经誊抄完毕了,就在书房里,您可要过目?”
“齐润泽?”柳元洵一时没将此人对上号,念出他的名字后,才道:“可是那位溺水身亡的齐大人?”
沈巍点头道:“正是。”
见柳元洵点头,沈巍高声叫来小厮,让他从书房拿来了誊抄来的册子。
在翻开誊抄册之前,柳元洵曾猜测过,“刘”字变为齐,那“三”字会不会是他在家中的排名。但翻开册子之后,才发现这位齐润泽,竟是家中独子。
出身那一栏写着,齐润泽少年中举,因家贫而未赴会试,后以举人身份任教谕,历任知县、知州,累迁至布政使司左参议。
后翻履历,寥寥几句,将一位为百姓操持半生的官员刻画得栩栩如生。
遭遇洪灾,他率众修堤;发生饥荒,他求商放粮;建桥铺路,他日夜督工;寒门求学,他广设义学……是一位真正的,靠着桩桩件件的实事,从底层一步一步走上来的官。
他这一生,惊天动地的大事一件都没做,可为民请愿的小事里,处处都有他的影子,侠之一字,当之无愧。
这样的人,最后却被冠上“与寡妇淫I乱后溺亡”的罪名。
翻过最后一页册子后,柳元洵轻声道:“齐大人的死,让我对江南官场失望至极,可齐大人走来的路却让我觉得,这里的根还没烂。”
在派人誊抄时,沈巍也已经看过齐润泽的黄册了,他叹出一口气,道:“我已重整卷宗,决意为齐大人正名,待此间事了,定会还他一个公道。”
柳元洵能听出来,沈巍此言,意不在名册,而在齐润泽本身。他用指尖拂过薄册扉页,问道:“他的妻女……还在世吗?”
十年前,齐润泽已五十有二,父母已逝,家中仅余发妻与女儿。按岁数算,他的妻子如今也已经六十岁了,女儿也有四十了。
沈巍摇头道:“臣派人探问过,早已没下落了,齐润泽死后,他的妻女便无人关注了,所住的房屋也早早被变卖,人也不知去向。”
话聊至此,天色也已经暗了下去,沈巍本想留柳元洵用饭,却被他婉拒。他吃饭口味清淡,与人同食难免要他人迁就,说完了正事,他便打算回去了。
只是在离开前,他请沈巍摆开笔墨,斟酌片刻后,提笔为淩亭写了封信。
有些事,越是逃避,阴影就越重,待到最后,压垮他的已经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他的恐惧。
待到真的走到这一步,淩晴也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他,即便她会为此哭上一天一夜,时不时崩溃掉泪,可她依旧能振作起来,并不会因为他的命运而陷入绝望。
淩亭向来比淩晴沉稳,淩晴能熬过去,想必淩亭也能。
他来沈巍府上时,已经做好了当面与他细说的准备,无奈淩亭不在府上,这才以笔代口,将所有能说的话都写了上去。
待封蜡后,柳元洵落下自己的名字,将信递给沈巍,这才由顾莲沼推着离开。
……
轿子行至熙攘长街,柳元洵不由挑开帘子望了一眼。
街上人多,耍杂的,卖糖人的,背着背篓叫卖各色小吃的,不知耍杂的使了个什么功夫,一道火舌自耍杂艺人口中喷出,引来一阵叫好声。形形色色的人交错而行,烟火人间,莫过如此。
顾莲沼见他看得入神,不由道:“如今时候还早,要不要推你去街上逛逛?”
柳元洵有些心动,可又怕自己露面会惹来麻烦,即便想去,还是摇了摇头,“下次吧,等事情都结束了,再……”
“哪有那么多下次?”顾莲沼只问他想不想,从不在意是不是麻烦。如今在城内,身后有卫兵,身侧有高手,安全有了保障,其它的都是小事。
“即便下次有了机会,心情也不是现在的心情了,上回不是说了?想做的事,立即就要做,什么遗憾也不留。”说罢,他也不问“好不好”、“行不行”,直接让常顺勒停了马车,抱着柳元洵下了轿,将他妥帖地放在了轮椅上,又从淩晴手中接过兜帽,将他的脸遮得严严实实的,强调道:“你可以看别人,但不能让别人看你。”
直到被推进了人流中,柳元洵才轻轻笑了出来。
像柳元洵这样被动、又时常因为体恤他人而委屈自己的人,就适合顾莲沼这样强势到蛮横的人。遇到事情,愿意就好了,至于其它的,管它呢。
常安、常顺一前一后,淩晴则陪在他身侧,四个人将他护得严严实实的,顾莲沼一手推着轮椅,另一手搭在他肩上,时不时轻挠一下他的锁骨,像在强调自己的存在感。
柳元洵看见街上围着吹糖人的小孩,忽然好奇道:“阿峤,你吃过糖人吗?”
“没有,”顾莲沼顺着他的话扫了一眼,道:“小时候没钱,长大了就不感兴趣了。”
“那淩晴呢?你吃过吗?”
淩晴这几天的情绪一直恹恹的,可听见柳元洵的声音后,她还是耸了耸鼻尖,道:“主子,你可别说了,我就是小时候吃多了,现在一听糖人就牙疼。”
柳元洵“扑哧”一笑,抬手覆上肩上的手,道:“要不趁这个机会买一个尝尝?就算不感兴趣,也算是尝过了。”
话刚说完,淩晴却扬起手掌,道:“咦,是不是下雨了?”
他们不是当地人,反应有些慢,可街上的人已经开始匆匆收拾身前的摊子了,一看就是场大雨。
“先回去。”顾莲沼宕机立断,俯身将柳元洵抱起,将轮椅留给了淩晴。
饶是如此迅速,在距离轿子还有几步远的时候,雨势就彻底挡不住了,顾莲沼就是有滔天的本事,也还是让柳元洵身上沾了雨。
柳元洵急道:“阿峤,让他们不急着赶路,这雨太大了,大家都先找个地方避一避。”
顾莲沼应了一声,探出帘子喊了两句话,等回了帘子,已经落了满脸的水,可见雨势有多大。
好在江南本就雨多,檐下都有遮雨的油布,淩晴掏了些铜板,将一整片空地包了下来,只是位置不够,人要是都进来了,就没了将轿子抬进来的地方了。
雨布下都是躲雨的路人,大家摩肩接踵,挪不出地方,轿子便停在了淩晴等人躲雨的油布前。
急促的雨点敲打在轿顶,发出珠玉落地般的脆响,柳元洵头一回坐在轿子中听雨,竟觉得有种别样的意境。
可顾莲沼就顾不得这么多了,摘了柳元洵的兜帽就往他身上摸,“湿了吗?冷吗?你可千万别受寒。”
柳元洵不冷,可他外衣确实沾了雨,衣角湿淋淋一片,顾莲沼刚摸到,抬手就去扒他的衣服,惊得柳元洵顾不得听雨,抬手攥住衣领,慌道:“你做什么?”
“湿衣服贴着身子,想生病?”顾莲沼一看他攥着领口的样子就来气,“松手,脱衣服,不然要着凉。”
“哦。”柳元洵每次误会他之后都格外乖巧,配合他脱了外衣后,不免打了个寒颤。
顾莲沼见他发抖,三两下脱了自己的衣服,将他抱进怀里,内息运转间,体温如火焰般蔓延。
对怕冷的人来说,没什么是比热源更难抗拒的了。只是顾莲沼本就一直在为他遮雨,浑身都湿透了,脱得只剩亵裤,柳元洵缩在他怀里,手都不知道往哪放,只能蜷起胳膊,尽量不去碰到他,纤长浓密的眼睫也低垂着,十分拘谨。
不怪顾莲沼总觉得他在勾引人,好端端的,自然些就是了,气氛本来就很坦荡,顾莲沼也安安分分的,丝毫没有下I流的念头。
可柳元洵非要躲,非要避,明明贪恋着顾莲沼的体温舍不得离开,却还要矜持地垂眸束手,睫毛轻颤躲着他的视线,胸膛也小幅度地急促起伏着。
上一篇:黑布隆冬
下一篇:炮灰,但大哥是未来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