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君子在野
林故渊垂下眼帘,道:“好,我去找他。”
“不忙。”易临风道:“我送你进总坛,便是将我过命兄弟的安危寄托在你身上,你得给我一个保证。”
“何况总坛自十五年前重新启用以来,一向藏形匿影,外围遍布机关陷阱,非本教中人不能涉足,我们天邪令与你们不共戴天,贸然带你前往,我却也放心不下。”他阴沉一笑,“你若摸清了总坛机关,回头便带着恶臭同盟来找麻烦,我等岂不被动?”
林故渊一挑眉,打断他:“你来求我办事,倒向我提条件?”
易临风道:“林公子真是聪明人。”
林故渊冷眼看他,静等他提出什么幺蛾子,只见易临风从袖中掏出一枚暗红色药丸,置于掌心,对他道:“这是‘虫花断命丸’,以苗疆十二种毒虫和十二味毒草炼制而来的剧毒之物,这毒有五日期限,到时不得解药,便会肌肤尽裂,流血而亡。你吃下去,五日内,若你与他能从总坛平安回来,我自会送你解药,若五日后仍无消息,或是让我知道你暗通什么人害我天邪令,便是死路一条。”
林故渊望着他手中丹药,心里一动:“是他的主意?”
易临风不置可否。
林故渊道:“你们凭什么认定我会吃这东西?”
易临风道:“我对你一无所知,防人之心不可无,林公子,得罪了。”
林故渊冷笑道:“易堂主大可放心,当初我拼了一条命把他从少林寺背出来,便断了要杀他的心,我认他这朋友,自当两肋插刀,今日无论吃不吃这毒药,总坛我都要去,你们魔教若信不过我,也不用拿什么五日期限做幌子,干脆到时候卸磨杀驴,你们痛快,我也痛快。”
易临风听他如此说,以为他是不肯,不料林故渊伸手取过那颗丸药,想也不想,一口吞入腹中,眸光坚韧冷澈,挑眉道:“放心了?”
易临风愣了片刻,啪啪拍了两下手,高声道一声好:“虽是恶臭之人,还算有几分义气,怪不得他对你青眼有加。”
“阴鄙小人,心常戚戚,你又懂些什么。”林故渊半抬眼皮,冷淡道,“药我吃了,事我答应办了,易堂主,虽然你们魔教一向我行我素,往后还请对下属严加管束,免得出了岔子,再拿着毒药来求我这恶臭之人弥补。”
“严加管束?”易临风并不生气,笑里浮出一丝顽皮,一句话说得意味深长:“他呀,管不住。”
说罢手腕一抖,将那扇子刷的收起,一抖一落之间,人已经不见了,只余街市人潮涌动,仿佛那穿黄袍子的算命老道从未出现过一般。
林故渊身体里好像烧着不熄的火,离天邪令越近,这团火便烧得越旺,快要把他浑身的津液都烤干了。
傍晚,他在长安城郊等到了易临风所说的“驯鹰人”。
驯鹰人让他换了魔教劲装,青衣短打,精铁斗笠,与他当日在藏经塔附近见到的魔教众人如出一辙,那斗笠甚为奇妙,宽大沉重,边缘一圈儿皆为刀刃,既可当兵器随手抛掷,又可当盾抵御敌人。
他双眼被黑布蒙住,浑身五花大绑,放在一匹马上,七八名魔教弟子一路护送,一队人马奔如风驰电掣,只觉团团寒风扑面——他以为是下起了雨,后来才知道是山里浓郁的雾露。
下了马,又被人推推搡搡押进了船舱,在一片不知是江是湖浩渺大水里飘摇了半日,靠岸又被扶上马,隐约感觉在往高处走,山路崎岖,除他以外,其余人都下马步行,颠簸不知多久,终于到了地方。
有人为他摘去眼罩,林故渊睁开眼睛,一瞬间淌出泪来——眼睛被蒙得太久,一点熹微的光也承受不住,他抬起头,看见头顶一块深蓝的夜空,一弯浓黄的月。
此处群山延绵,隔绝人烟,巍峨险峰拔地而起,巨大山体压在头顶,让人不由头晕目眩,东南方山势平缓,山与山之间扎着好些高大箭台,箭台与箭台之间以竹吊桥连接,好些个蒙面黑衣人,背着长弓来回巡逻。
他们立身之处正是一座崖底,一片黑黢黢的积水潭,潭水寒冷刺骨,雄浑大山将此处包裹的一团黑漆,前方是万丈绝壁,再无路可走。他险些以为是上了易临风的当,要被斩首灭口。
那驯鹰人抽出一支短哨,向对面悬崖呜呜咽咽吹了几声,只听一阵振羽之声由远及近,夜空之中划过巨大翅膀,一开始只是寒鸦数点,越来越多,越来越低,鬼魅般的黑影盘旋往返,羽毛雪片般簌簌掉落,有一根砸在林故渊肩头,他从草丛中拾起那灰白羽毛,足有一尺来长。
鹰唳响遏行云,他低喘一声,被眼前的景象骇地喘不过气。
鹰,天上盘旋而来的是数以百计的鹰群!
每一头都硕大无朋,玄色羽翅张开,恍如空中滑翔的小岛。
驯鹰人打个呼哨,鹰群遵从口令,扑棱着俯冲降落,一只只收拢羽翼,有的落在地上,落在石头上,有的落在树梢,还有的扎进寒潭饮水,这种怪鹰站着与人一般高低,三三两两落在各处,只如平地突然鼓出座座坟包一般。
那驯鹰人见怪不怪,往他腰间捆上一套绳索,绳索另一端连出七八个绳子头,唤来十余只怪鹰,将绳头分别绑在巨鹰的利爪上。
收拾停当后,驯鹰人仰脖朝山顶吹了串调子,两手微微一抬,巨鹰齐齐扑闪羽翅,驯鹰人又一声令下,林故渊只觉腰上一股巨力拉扯,还没等反应过来,就升到了半空。
他用拳头堵住嘴,大口大口倒吸冷气,遏住一串呼啸……
山风过耳,直挺上升,径直越过高山险峰,巍巍秦岭,万里河山尽收眼底,只见峡谷纵横,大江大河如黑蛇蜿蜒流淌,有那么一瞬间,他以为自己要被拖去奔月,可巨鹰带着他升到最高,朝崖顶俯冲直下,煽动翅膀激起的风浪刮着他的脸颊,他张大了嘴,只觉马上就要摔个粉身碎骨——
悬边站着个黑袍男子,背上挂着个竹编筐子,长发披垂,冲他张开双臂,笑道:“别喊,别喊,憋住了!”
林故渊双足率先落地,被巨鹰拖拽一路猛冲,那黑影哎呦一声:“往我这儿来,往我这儿来,别摔了!糟了糟了,要接不住……”
话音未落,林故渊在他跟前三尺处双膝着地,一头栽进泥里,全身被扑棱棱的羽翅拍打,谢离歪着脑袋看他,半是戏谑半是讽刺:“……行,少侠这记磕头我受着了,赶明儿发压岁钱。”
林故渊鼻尖蹭着灰,一个鲤鱼打挺站起身来,不由恼羞成怒,然而一看见谢离那双黑沉沉的眼睛,一车子话卡在了喉咙里,什么都忘了,什么都说不出来。
若不是此地意外重逢,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分别仅三四日,他竟那么想他。
明明一路含着怨怒,可嘴角止不住的上扬,心头酸楚,眼泛水雾——与以往那模糊的欢喜截然不同,他从没像现在这般,想抱着他,想亲一亲他,想靠着他的胸膛,听他说好些肆无忌惮的话。
可他只是原地站着,紧紧抿着嘴唇。
大约他眼里的情感太过汹涌,谢离在与他四目相交的瞬刹微微失神,两手不由自主抬起,做出一个等他投怀送抱的姿势,林故渊倾着身子,双足却稳稳扎在地上,谢离向前迎他,可最终也没跨出那一步,两人呆呆地站立许久,都感到一丝难以言喻的尴尬,各自把目光转向别处。
谢离利落地帮他解开身上的绳扣索具,轻轻拍去他衣上绒毛,笑道:“你算不错了,好些天邪令的小毛头,第一次玩这个,活生生被吓尿了裤子。”
林故渊遏制内心悸动,不发一言。
谢离瞥他一眼,叹了口气:“你什么时候能主动理我一次……就是死,我都高兴。”
他卸下肩上竹筐,掏出一团灰扑扑毛烘烘的东西,朝鹰群扔去——巨鹰群瞬间炸了锅,温柔地咕咕叫着四处抢食。
他扔的竟然是兔子。
第74章 总坛之五
“好不好玩?”谢离又展露笑容,“我以前常常喂他们,没想到这么多年了还认得我,你别说,畜生有时比人强出百倍。”他将一筐沾血的新鲜灰兔一股脑儿抛至远处,鹰群扑啦啦飞过去抢。
“这是‘壁枭’,是这附近山壁上发现的,那时我们刚从南疆返回中原,躲在浩浩秦岭深处,一切百废待兴,这些恶鸟发觉我们入侵它们地盘,天天来寻麻烦。”
“它们凶猛、忠贞、聪明,为保护家人能单枪匹马跟猛兽拼命,认准了谁是朋友又极为温驯,教主很喜欢它们,说是吉兆,天邪令恰好有群西域来的胡人,都是熬鹰驯马的行家,就试着驯养起来。”谢离侃侃而谈,目露眷恋之色,“那时我才十六七岁,没什么正经事,除了江湖瞎混就是攒局喝酒,无聊的连酒都懒得喝了,就打了兔子来喂壁枭……”
“……谢离!”
“啊?”谢离沉浸在回忆里,恋恋不舍地望着不远处抢食的壁枭。
“你在这做什么!”
谢离回过头,讶道:“我?堂主给我传了信号,让我来接你……”
“少在这揣着明白装糊涂。”林故渊腹里的一大串话脱口而出,“你是故意要气我的么?之前成日里无所事事,我前脚走,你后脚就闯了魔教总坛,若不是易堂主来追我,还不知你要闹出多大乱子……我给你留的信,你到底看是没看?”
谢离似笑非笑:“你说那封信啊,看了。”
“看到狗眼里了?”
“嗨,清修之人,怎么说话呢。”谢离晃了晃脑袋:“少侠你饱读诗书,我却大字不识几个,那信嘛,看是看了,没看明白。”
梅斋奇人云集,说什么看不懂信,林故渊半个字都不信。
他在信里明明白白的写了:孟焦未除,一切不可轻举妄动,若到性命攸关之时,务必来昆仑山找我。他知道谢离虽一天到晚没正行,但红莲的事存在心里,他绝不像表面那般洒脱,当时自己急着要走,却也真心实意为他担心。
这担心没头没脑,来势汹汹,一急之下学着他说话的调调,口不择言:“易临风身为一堂堂主,自己都不来,你有多少能耐,轮到你逞英雄!”
谢离啧的一声:“这可不像林少侠说出来的话,将心比心,难道你们师门有难,你也龟缩一隅,只等玉虚子收拾?”
说这话时尾音上挑,却并非玩笑,内里贬损极重,林故渊登时脸上发烧,正想如何应对,谢离眉头一松,佯怒道:“我还没问你,你不是回昆仑了么,如何就被堂主那人面兽心的狗东西骗过来了?你睁眼看看,这是何处!是你一介清清白白的名门秀士该来的么?若师尊问你此番都去了哪里,你又不擅说谎,难道说在魔教总坛玩鹰?”
林故渊被他胡搅蛮缠的一时失语:“……你、你、我,我自然、自然有法子遮掩……”
“什么你你我我,要不要脸面了。”谢离说着说着来了劲,“我本已溜进红莲卧房,只等他与小情人翻云覆雨,一时松懈吐露重要情报,现在倒好,只好出来接你……我倒是不想管,可天邪令遍地机关,你进了风鸣谷,不出十步就被要触动警报,坏我好事。”
林故渊被他那股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无赖劲气得要拔剑:“你!你这混账魔头!”
谢离来回打量着他,见那黑布交领包裹一段玉色颈项,锁骨凸出,黑是黑,白是白,明明是端正清朗的人,被逗弄的方寸大乱,不由满心爱昵,话锋一转:“别说,小娘子这一身打扮甚是好看,越是恪守规矩,做起这偷偷摸摸的事就越有滋味,可惜没了孟焦,亲近不得了。”
说罢凑到他跟前,三句正经话里夹杂两句不堪入耳的玩笑,林故渊于口舌从来争不过谢离,觉得两只耳朵要废,只盼着他住口,别的什么都懒得问了。
谢离遂了心愿,笑道:“好了好了,此处不是久留之地,有话以后再说,走吧。”
他望着林故渊,忽然良心发现,附耳到他耳畔,轻轻道:“故渊,我没料到你会来,你在我身边,我什么都不怕了。”
林故渊阵阵耳热,瞧着他那副混不吝的嘴脸,只是咬牙:“整日里作天作地,让人悬心,你也知道怕。”谢离道,“怕,怕你回了昆仑山,从此再不肯理我。”
谢离重新戴了人皮面具,这次扮了个方头大脸的中年汉子,后腰挂只酒葫芦,大摇大摆的踱方步,心情也甚爽快,若是有条尾巴,怕是要摇到天上去了。
林故渊观察周围地形,这才发现原来这座悬崖并非山顶,而是群山叠嶂中一处凹陷隘口,正是兵家形容的易守难攻之地。
壁枭已尽数飞回,空荡荡的悬崖边散落着些野兔的毛发指爪。
两人按下重逢喜悦,都沉敛面孔,准备应对四方危机。
谢离带他走了一阵,指着前方峡谷入口,低声道:“这里便是风鸣谷,再往前走,就是天邪令总坛。”
林故渊朝他手指方向看去,只见峡谷内黑雾弥漫,一片死寂,地上堆着些白森森的东西,走近了才发现全是骸骨,应是浸过化尸水之类药物,腐烂的很干净。
两侧每相隔七八丈远便架设一只火盆,火焰直冲起三尺来高,红彤彤的火光映着骷髅塔,倒将一条进山峡谷布置的如黄泉路一般。
越前走,地上骸骨越多,歪歪斜斜插着些破烂的招魂白幡,阴风阵阵,直让人浑身发毛,林故渊问谢离:“死的都是些什么人?”
谢离的目光甚为沉郁,淡淡道:“有你们正道的人,也有我们自己人。”
林故渊道:“也有魔教的人?”
谢离点头道:“沧海君走后,红莲威信不足以服众,一时草木皆兵——看谁都像沧海君手下,看谁都要害他性命,歃血术初成,便大举清洗教中势力,他推行‘施恩令’,杀仇家一人可换钱领赏,灭仇家满门可另行晋升,手段越残忍,他便越看重,长此以往,那些杀人魔头纷纷拜入天邪令麾下,人人都学得像恶鬼一般!而但凡有半句不从,都被他杀了扔在此处,妇孺儿童皆不放过,凤鸣谷是进出天邪令唯一通道,他此举便是要让教众看个清楚明白,违抗他是何种下场。”
他叹了口气:“红莲独居高位,只需宽厚待人,假以时日众人自然服他,又何须大肆杀人,伤了过往兄弟们的心?何况沧海君走前曾极力规劝,‘往后视陌尘君如视教主本人,不可忤逆,不可背叛。’可红莲生性多疑,最终弄得教中四分五裂。”
林故渊道:“自古掌权者多疑少恩,手段如此恐怖却是少见,你从前只是拿话吓我,可人命在他眼里真如草芥一般。”
他看向谢离:“你也算手段高明狠辣,比起如今的天邪令,你倒有副菩萨心肠。”
谢离道:“混扯淡的菩萨,我等一直放任红莲作恶,与他又有何区别?”
林故渊怕又勾他伤心事,便打住话题。
谢离道:“你可知前些年在江湖上颇有名望的‘花间游’一派?”
林故渊道:“好像是一帮轻功绝伦的神秘高手,非正非邪,专接暗杀案子,只不过近些年销声匿迹了,听说内部起了争斗。”
“都在这里。”谢离叹道,“他们不肯听从红莲号令,被尽数屠了……这次回来,乍然看见这些,心里实在不是滋味。”
林故渊也不忍再听,他自小便深信正道弟子绝不能与邪魔外道为伍,认识了谢离,不得不退缩动摇,但此番亲眼见证魔教残暴如血海地狱,竟是比传闻中有过之而无不及,更是心乱如麻。
他皱眉道:“他这样放肆,无人能约束吗?你们教主,那位冷先生现在何方?”
谢离面色一沉,忽转阴戾:“现在何方?那却要问红莲本人了。”
谢离将脸转向别处,恰好云移月出,将二人身影照的清清楚楚,两人怕惊动了魔教暗卫,俱是沉默不语,再行一阵,只见黑夜里现出一左一右两座百尺高的瞭望台,都架设弓弩,顶端隐约有人影活动。
谢离回头叮嘱:“跟紧我,千万别乱说话。”
他以鸟哨声向塔楼值守示意,塔楼顶端无声无息翻下个黑脸汉子,查阅过两人令牌,面无表情的放了行。
箭台愈发密集,每隔五六十丈便矗立一座,各以吊桥铁索相连,风吹链动,当啷作响,三三两两的巡逻游勇,一概黑衣劲装,斗笠遮面,提刀来回走动。
林故渊暗暗咋舌,心道总坛守卫如此严备,不像武林门派,倒像是边关营地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