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快春秋 第322章

作者:绾刀 标签: 强攻强受 古代架空

徐陵嘿嘿笑道:“升官不是没想过,可和自在逍遥比起来,我宁可选自在逍遥。”

蒋瑶以手执筷,遥遥指点过面前一桌山珍海味,以及屋内华贵的陈设,摇头微笑道:“呆在高邮那么个小地方,如何能自在逍遥的起来?知州大人一年的俸银,怕也不够在这里请我喝一顿如此丰盛的花酒吧。”

徐陵笑而反问道:“那么,知府大人一年的俸银可足够?”

唉叹一声,蒋瑶道:“实话实说,俸银刚够得上养家,若非有人请客,我哪能来这样的地方花销?在京里时,还有些地方官吏的炭敬冰敬,可到了地方上,便大不如前了。”

徐陵心道:按说,地方上的油水,远比京里好捞得多。嘴上他只道:“这方面你可得跟我学学,不管在哪里,只要善于经营,总能留下些油水贴补俸银的。比方说,上缴京里的税银也是有火耗的。”理了理衣袖,他又语意深远道:“不过,凡事须得有度,不可贪而多,也不可窘而少。”

蒋瑶笑道:“能说这样的话,足见你是个为官精明的。其实,这些话我早先也曾听别人详说过,只是不合我意。”

见他知而不为,甘于清贫,徐陵也不愿多说,只唤来身后小倌添酒。

几人边吃边聊,又有一旁小倌不时或骚首弄姿,或插言打趣地怡情弄性,这花酒倒也喝得惬意。

酒过三巡,旁边一位名士笑道:“二位大人可知这‘丹凤阁’里有位小倌,名叫红云,最擅长串戏,尤其扮作娇娥唱上一段,真是不输给戏园子里的头牌旦角儿。”

徐陵蚩笑道:“论皮相,小倌也许不输伶人,可要论唱功、身段,就算天资过人,还须名师教导、十数载苦练,才能稍成气候吧。这些怕是比不了的。”

另有一位名士起身摇了摇手中折扇,道:“想来大人也是懂戏的,据说这红云学戏不过三载,却已是了得,不如叫他出来唱上一段,也好品评一下?”

徐陵看向主客蒋瑶,分明是征求他的意见。

蒋瑶全不当回事,道:“客随主便。”

徐陵立刻唤了鸨头儿来,说要红云出场唱戏。

鸨头儿是个四十出头,面容和善的白胖子。他知道红云正在别处忙着串戏陪客,仍是立刻跑了去叫他来。毕竟有蒋知府在席,这一桌客人是怎么也开罪不起的。

片刻后,鸨头儿笑眯眯地拉了人进来,介绍道:“这位妙人儿可是我的掌中宝、心肝肉,极招人疼爱的孩子。他性子娇俏,生来就喜欢唱戏,说着便喜,一学就精,似他这样能演会唱的宝贝,这些年来我也只养了这么一个,定不会叫几位贵人失望。”

只见红云身量不高,体态妖娆,身着宫装,头戴凤冠,手执折扇款款而来,酷似戏里杨贵妃的打扮,加之面上覆粉涂胭,一双丹凤眼描画得勾魂夺魄,更显美艳无双,令人一望之下迷离颠倒,不由连赞绝色。

未待鸨头儿催促,红云眼神挑动间已绕桌一周,之后盈盈向前,冲众人深深道了个万福。

徐陵摆摆手,道:“礼数就免了。听闻你戏串得不错,我也不要你串几出,只管就着这身行头,来一段‘贵妃醉酒’看看吧。”

红云娇笑一声,应道:“红云不敢自夸,只凭老爷们喜欢,赏脸瞧得下去便好。”

那四位名士频频催促他演来观赏。

鸨头儿也叫来了胡琴、月琴师傅从旁伴奏。

乐声渐起,但见红云轻移步,缓展扇,雍丽而至。

待到唱腔出时,只听他的声音清亮绵长,委婉悠扬,又瞧他的转身、蹲步、亮相,再看他的衔杯、卧鱼、醉步,一路演来仿如行云流水,一蹴而就。尤其他手中的那把折扇,开、阖、托,转,随戏而变,随乐而舞,真可谓变化自如,得心应手。这一番连唱带舞下来,把个杨贵妃的善妒褊狭、骄纵媚浪表了个淋漓尽致。

四位名士俱连声叫好,而蒋瑶也不住点头,唯有徐陵紧紧盯着红云手中的那把折扇,目光讶异,不知在想些什么。

一段唱完,红云两膝打直,互相磨擦着,又围着酒桌跑了个圆场,裙摆纹风不动。

立刻有人喝了声“好步法!”

另有一位名士手托酒杯,杯口已送达唇边,却停在那里,点滴未进,只是目光痴迷地注视着嫣然而笑的红云,显然已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了。

之后,红云挨个儿向在座之人敬酒伴饮,不深不浅地打情骂俏,嬉戏了一番。

趁着这功夫,徐陵向一边正要出去的鸨头儿招了招手。

鸨头儿上前应道:“贵人何事?”

徐陵道:“这个红云是何时来的?原本姓甚名谁?”

鸨头儿陪笑道:“他来了有几年了,原本的姓名、来历须得问卖他的主儿,我不甚清楚。”

徐陵搓着手寻想了一阵,起身说有事,叫鸨头儿到一边的屏风后商谈。

鸨头儿料他中意红云,想做那枕席间入屁股的快活勾当,却碍于面皮薄,不愿在桌面上明讲,于是紧随其后。

到了屏风后头,鸨头儿问道:“贵人可是喜爱红云,要夜宿他那屋吗?”

徐陵只说让红云先回屋,除去装扮,换下戏服,稍作休息,晚些时候才会去他那里坐一坐,但不须过夜,之后又给了鸨头儿几锭大银。

瞧见银子的数目是足够过夜的,鸨头儿以为他欲盖弥彰,便不再多问,领着红云欣然而去了。

之后,蒋瑶发觉席间的徐陵有些心不在焉,似乎对那个离开的唱戏小倌十分上心,不免笑问道:“难道存孝好这一口?”

徐陵拧眉,道:“不是,他让我想起了一位故人。”

蒋瑶问道:“一个小倌能让你想起什么故人?”

徐陵叹了声,道:“我那位故人姓杨名万泉,是在书院读书时的旧同窗。那时正是大家意气风发,心向功名之际,他和我以文结交,志趣相投,曾约定互为知已,共赴仕途,成就一番大事。可惜我业儒有成,先他一步考取了功名,而他则家道中落,失了志向,远走异乡了。后来,尽管我找人四方打听他的下落,却是一点儿消息也没有。”

蒋瑶更是不解了,问道:“莫非那小倌长得象你那旧友?”

徐陵摆手道:“并非如此。”

紧接着,不待蒋瑶再多追问,他已转向众人,呵呵笑道:“现下兴致酣浓,我提议以这顿花酒为题,大家各自赋诗一首,但诗内不许出现‘花’、‘酒’二字,不知几位意下如何?”

显然,他这么做是为引开话题。

几人连声说好,于是边酌酒,边苦思起佳句来。

蒋瑶发觉他不愿深言,也就没再追问了。

待到酒宴完毕,已近子时,大家又寒暄了片刻,便各自散去了。

散席后,鸨头儿照约派了一个小童来,领徐陵去到红云屋内。

上一篇:质子于离

下一篇:多情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