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甯
谢宏沉静的品了品茶。茶是谢家茶园孝敬上来的,极难得。便是宫中每年也只得几块茶砖。这还是先在谢家过了一手,截留了品相上佳的茶砖,余下的才会送进宫去。
茶香沁入肺腑,谢宏舒坦的眯起眼睛,缓缓说道:“你急个什么劲儿,淮中可不只有我谢家。李淮就是想插上一手,也得看他派去的人有没有那个能力。淮中是个销金窟,世人无不爱财,不管李淮派去多少人,只要入了淮中,几大贵族都会让他变成和我们一样的人。”
谢韬却道:“李淮比起武帝手段更激进,只怕他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
谢宏眯起眼睛,冷笑道:“贵族与皇权共治天下,这是千百年来的惯例。李家父子想要打破惯例,也得问问这天下贵族门阀愿不愿意。我们可以在乱世奉李家为君,自然也可推翻李家政权,扶持一个更愿意与贵族合作的君主。”
“三皇子?”
谢宏摇了摇头:“时机未到。”他掸了掸衣袖,漫不经心道:“作为贵族,在利益受到侵犯时,我们须得与皇权抗衡。可若我们成了皇族,我是不甘愿与其他贵族平起平坐,在涉及利益时被他们联手打压的。”
谢韬明白过来了:“我谢家多年不争不抢,左右周旋。贵族敬我们,皇上也不会先动我们。在皇上打压贵族时我们推波助澜,在贵族抗衡皇权时我们伺机而动。在双方两败俱伤之际再推三皇子上位,趁贵族势弱之际打的他们再无翻身之地。这样一来,李淮所做的一切反倒是替我们铺路了。”
谢宏欣慰的点了点头:“孺子可教。”
奚嫔设计陷害冯贵妃被打入冷宫,虽事后查明此事与谢贵妃无关,但奚家与谢家总归是暧昧不清。为表忠心,谢贵妃自发请旨禁足。宫中竟是出奇的平静。
“谢宏那只老狐狸,滑不溜手,想寻他的错处真是难啊。”李淮苦笑一声。
跪坐在下首的陆鼎闻言说道:“朝代几经更迭,贵族屹立不倒,靠的不就是一份玲珑心思。皇上为君,谢家为臣,君臣相得自是大好。可皇上登基以来几项举措让贵族损失惨重,为确保家族利益,臣与君便要互相攻防。”
李淮挑眉:“如此说来,倒是朕的不是了?”
陆鼎摇头:“君权天授,君之所为乃顺应天道,是臣子僭越了。皇上改革科举,使寒门有望出仕,削减贵族权利,为的也是让贵族有所忌惮。乱世之后,我朝新立,至今不过三十余年,贵族气焰复又嚣张,侵地抢占之事司空见惯。贵族之奢靡远超宫廷,君威受到挑战,这自然是臣子的不对。”
李淮就叹气:“陆相知我啊。”
与此同时,归云院里,卫昭也在和长孙恪探讨这个问题。
“政者,正也。若人人都能正其位,安其事,何愁吏治不清。否则君臣失位,长幼失序,伦理失常,岂非大乱。”
长孙恪道:“李淮得位不正,上位后手段凌厉,试图尽快集中皇权。长远来看,他的目的是好的,但他却没有正其心。皇权□□是出自私心,而非为百姓谋利。相反,在实现□□这一目的时,李淮不择手段,百姓苦不堪言,可谓□□。不得民心,不顺天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君臣目标一致,齐心协力,以天下安定为己任,彼此配合无间,这才是共治天下。楚景帝在位期间,是贵族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百姓安居乐业,边关安定,四夷臣服。盖因景帝任人唯贤,仁厚节俭。君行君道,臣行臣事,天下自然太平。”
“而自景帝后,君弱臣强,政令不通,长此以往,祸患无穷。武帝立国,自是尝到了受贵族掣肘的滋味,不愿重蹈覆辙,想立君威,高度集中皇权。那时贵族才经乱世,正该休养生息,武帝行事顺利,自以为霸业可成。李淮深受影响,却看不透今时不同往日。贵族恢复生机,当徐徐图之。但李淮显然没有耐心,登位短短六年,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天下又有乱兆。”
卫昭点头表示赞同:“渭南和淮中是贵族的势力范围,淮中有谢家在,宫里有个谢贵妃,谢家不反,淮中自然安定。但渭南却并无顾虑。改革取士非一朝一夕能成就,李淮剑走偏锋,使渭南子弟大受挫折。渭南贵族召回在朝为官的本族子弟便已提前给了李淮警告。但李淮不甘受此威胁,不肯屈服,所以涪陵堰决堤了。渭南彻底向朝廷宣战了。”
长孙恪笑了笑,说道:“崔皓的折子被打回来了。”
卫昭先是一愣,忽地笑道:“李淮还不算太蠢。”说到此处,卫昭顿了一下:“他想对渭南用兵了。”
长孙恪点头:“赵家被抄,短时间看来是李淮获益了,他想趁机收复渭南。国内安定,方能对外用兵。朔北有镇国侯在,自当无虞。只是渭南淮中的贵族门阀未必会如李淮所愿。”
卫昭道:“一旦李淮对渭南用兵,中原必乱。李淮太激进了。”
长孙恪挑眉:“我自认可以掌控人心,但李淮这个人却很难控制。他性格多疑,却又行事刚猛。时而纳谏,时而又偏执的厉害。他的目的我或许会知道,但在实现目的的路途上却总是横生枝节。他是个矛盾的人。这样的人若真的做到皇权□□是很危险的。此时虽时局动荡,但对李淮来说未尝不是一个机会,只是这个机会同样伴随着更大的危险。而他偏偏尝到了短暂胜利的果实,显然会更愿意冒险。”
卫昭撑着手坐在栏杆上,眯眼看着漫天繁星。
“我以为只要肯用心,世上则无难事。就像那两起案子,其实手段并不十分高明。然而今时今日我才明白,在世事变迁的浪潮里,人不过沧海一粟,很难撼动风浪。”
长孙恪却道:“我赞同你前面说的话。至于世事如何,是由后世评说。我们身处俗世,只需正身,齐心,顺天时,知道可为与不可为。将目光放长远些,你会发现眼前的烦恼并不算什么。只要问问你想要的是什么。”
“我想要什么……”卫昭歪了下头,道:“近一点说,我想要我的家人安康平顺,和乐美满。远一点呢,我想要这世上每个家庭都能如此,不说万贯家财,至少可以温饱自足。”
“是了。你看你既然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就朝着那个目标前行。只要最终的结果是好的,何必管过程有多少风雨。”
卫昭仰头看天,浩渺的夜空笼着一层薄雾。风一吹,薄雾渐渐飘散,朦胧的月光愈发清亮,洒下一地清辉。
长孙恪就站在光晕之下,浑身透着一股自信和张扬。
卫昭痴痴的看着他,不经意的问:“那你呢?你想要的是什么?”
长孙恪偏头看他,正对上他明亮的双眸。他笑着说:“我想要的很简单,就是实现你想要的。只要你想,我愿赴汤蹈火,一往无前。”
卫昭感觉自己好像喝了一坛陈年佳酿,头脑发胀,晕晕乎乎的。
恍然记得第一次见长孙恪是在飞鼠洞里,他站在黑夜里,剑锋的寒芒映着那双冰冷的眼。此后在卫昭的记忆里,只有长剑挽出的剑花,迸溅着鲜血。
第二次见他是在北府大狱里,他站在黑暗中,气势凛然,驱散了他心内的惶恐和不安。曾缺失的记忆仿佛被什么东西填满,一颗心猛地跳动一下。
眼前的他仍旧站在黑夜之下,眉眼间的冷硬已然散去。他眼里含着光,直击心底。像是枯木逢春,生机勃勃。
在他的眼中,卫昭看到了那个新的世界。
第三卷 完
第143章
宣平九年秋,济州漳县的农民们正在抢收粮食。
涪陵堰决堤后,涪州百姓纷纷逃往外州,几乎都分散在济州,鹤州,潭州三地。然三州皆在三贵族控制之下,大片良田都在贵族手中,就连官府也要看三贵族眼色办事。虽也开仓放粮,但流民实在太多,官粮根本支撑不了几日。
就在这时,三贵族放出风声,愿借粮于百姓,但需用田契做抵押。待朝廷委派赈灾使赈灾之后,百姓可随时赎回田契。这对于已经饿昏头的百姓们来说无疑是久旱逢甘霖。
但也有心思清明的百姓深知这是个深坑,并不愿用田契换粮。因为田契一旦到了贵族手里,百姓几乎没有赎回的可能。灾难过后,失地的百姓十之八九会沦为隐户。
只是眼下官府不再赈济灾民,朝廷的赈灾使又迟迟不到。这些人只能携老扶幼离开渭南,沿路北上逃难去了。不愿离开故土也不愿抵押田契的百姓则沦为乞丐,流落街头。
后来朝廷派了赈灾使,百姓们以为苦日子就要熬到头了,谁知济州冯氏的人突然填了济州水段,剥离朝廷自立了!鹤州袁氏,潭州孙氏纷纷响应,奉济州冯氏为主。
渭南自立,齐国律法对他们则再无约束之力。那些抵押了田契的百姓都不用贵族们想办法遮掩,直接沦为佃农,替贵族耕种土地,而每年夏秋收获时到手的粮食堪堪只够果腹。
除此外,渭南为抵抗朝廷兵马,大肆征兵,那些在街头乱窜的乞丐首当其冲被强行征召。不堪重负想要逃走的佃农们瞬间不敢动弹了,生怕走在街上被当成流民抓到军营里去。
涪陵堰决堤,大水淹没了大片良田,初冬天气湿冷,田垄里的水还未干透,放眼望去,田地坑坑洼洼。待水干透,良田也成了荒地。
上一篇:大命
下一篇:皇帝侄儿拿我毫无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