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侄儿拿我毫无办法 第33章

作者:存活确认/泼莲池 标签: 古代架空

纵然身后许多官兵追赶,但是均被他甩开,疾驰了大半夜,他带我回到了栖云山护国观中。

往日观中香火旺盛,更有许多道士修行,今日却从山脚下起,举目再无一人,玉和解释道:“护国观正在重新修缮,便遣了他们去别处。”

他又道:“比不上苏喻,我的医术只能暂且包扎一下,殿下莫怪。”

他取出许多瓶瓶罐罐,接着一刀斩断我手腕上的金箭箭头,将那箭拔了出来,血高高喷出一道,下一道被他手疾眼快地按住了。

他在伤处撒上许多药粉,缠好了,抚着我的伤处道:“你这腕骨被射了对穿,手筋已断,以后执剑执笔怕是难了,不过修养得当,也许还可以炒炒菜……”

我叹道:“哪里还有什么以后……你来得甚好,栖云山我也很喜欢,比起在金殿前,死在这里再好不过。”

玉和在窗外透进来的月色下轻轻笑了一下,道:“殿下终于肯说话了,方才取箭那样疼你都不出声,我还以为你是失了魂魄。”

我拿过一瓶酒喝了一口,消沉道:“没有什么殿下了。”

玉和想了想,道:“这话极对,你要记住。没有九殿下了,也没有谢时舒了,那……既然没有‘殿下’了,那你把盔甲脱了吧,我给你看看身上的伤。”

他服侍我褪了盔甲,扔在地上,又捡起酒从我的脖颈处撒了下去,方才身上挨了谢明澜许多鞭子,此刻被酒流淌而过,竟然没有觉出几分疼来。

我失魂落魄地坐在地上,一味地望着窗外明月,任由玉和用酒沾了巾帕为我拭去脸上的鞭痕血污。

玉和动作很是小心轻柔,他边擦拭边道:“追兵快到了。”

追兵到了,倒没什么……但唯有一事,我心中的极为害怕。

我沉吟一阵,终于将心底不敢问的问了出来:“你说的……一生只能用一次,是什么意思?”

玉和道:“废话,那等法术要是随时都唤得出来,齐国别养军队了,养我吧。”

见他突然似平常一般促狭,纵然我心中凄苦,也忍不住笑了一下。

玉和捧着我的脸凝视许久,缓缓道:“我与你相识那么久,却不知如果不唤你‘殿下’,又要唤你什么?”

我道:“随意……”

玉和敛眉思索了一下,摇头道:“随一听起来像个小道士的名字……”

我无言地别过目光,道:“之前你我约定,我事败的话,拼死也要来栖云山见你,想不到我没能应诺,你却来接我了,玉和,谢谢你。”

玉和拉起我,走向大殿正中道:“不必谢我,我也是怀了私心的。”

我意外道:“什么?”

玉和仰望着殿中庄严宝相的三清塑像,道:“我有些话要对你说,你看着我。”

我将目光缓缓移向他,他道:“今日我所为自觉甚好,此番我心愿已了,终于可以得证大道。”

我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警惕地道:“你在说什么……”

玉和垂眸的样子,像极了慈悲的神像。

他慢慢摸着底座,对我道:“但是,你莫要害怕,还记得么,我说过,我已经将功德换给你啦,会有人一直陪着你,而我……我仍然会陪着你,只是不以现在的面貌见你,我将化作细雨、微风,白鸟、或是……廊下燕?”

“玉和……”我望着面前佛像底座下缓缓裂开的一道黝黑暗道,只顾死死抓住他的袖口道:“我不去!你告诉我,你到底……”

玉和平静道:“总之,是许许多多,只要你仍记得我,世间诸多景色,都是故人来见。”

我不敢面对地摇着头道:“我不管你说这些,你不可以……”

“还有……”他抓住我的肩膀,道:“云姑娘,你为她做的已经够多啦,不是你的错,别再着相了,放过自己吧……”

我大声道:“玉和!”

玉和忽然一把紧紧抱住我,他在耳边轻柔的呼吸,轻声道:“还记得当年在鲜卑,你是怎么踹开我的么?”

他推开我,一脚将我踹进那暗道里,挥了挥手,道:“我替你。”

我在黑暗中声嘶力竭地叫着玉和的名字,试图施展轻功爬回出口,我心中也知无用,那入口上面是十多丈的三清塑像,如何推得动?

可是不这么做,我又能做什么?

直到我听到一声巨大的声响,震得连这深入地底的暗道都颤了几颤,从上面掉下许多尘屑来。

骤然闻得,我浑身都脱了力,顺着墙壁滑了下去。

我实在很不明白,活着究竟有什么好,要被这样让来让去的,玉和若真已得证大道,为何不捎上我?哪怕我罪孽深重,三清天不收,那死后他飞升他的正道,我去我的无间地狱,也好过留我一人在这里生捱。

毫无相干的,我却没来由地忆起与玉和第一次见面,那是在一个初冬。

太子妃有孕的那一年,我被太子时洵带来栖云山静修。

那年我不到七岁,年纪实在太小,我对玉和的师父记不得太清,只记得他好像叫清涵。

清涵在我印象中有些模糊,只记得他是一个很年轻俊秀的男人,性子开朗爱说笑,而且他一点都不怕太子时洵。

后来玉和告诉我,清涵与太子时洵如同玉和之于我,都是自小相识感情深厚。

而且言语中,玉和似乎对他的师父极为推崇,说清涵的道法修行之高,前无古人,再无来者。

我却只记得在一套很繁杂的礼数之后,太子时洵只带了几个侍从,带我去了山茶花海中的小亭子去寻清涵饮茶。

那时我年纪太小走不得远路,可是太子时洵就在身边,我自然不敢抱怨,硬捱了半天,太子时洵忽然伸出一只手牵起了我。

彼时山茶花初开,我仰着头望向他,那时只觉得他的身形好高,高得挡住了那耀眼的日光。

清涵在亭子里迎了我们,他们大人说话,我听不懂。

时隔多年,我也早记不清他们说了什么,只记得清涵望着我沉吟了一阵,对太子时洵道:“虽如此说,但是清修悟道又不是你那些经略文章,九殿下还小,又何必较真勉强?山上未免苦寒无聊,我有个徒儿与九殿下年纪相仿,很是聪慧温和,不妨让他来陪九殿下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