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称怀孕后全朝堂都来认领 第72章

作者:林不欢 标签: 宫廷侯爵 年下 生子 穿越重生

  太后面色一黯,开口道:“后来,那七王爷一直逗留在京城不愿回去,日子久了先帝便觉出了异样,这才知道,那七王爷原来对他一直都不是兄弟的情分。”

  柳临溪一怔,想起那血玉和金镶玉的短刀,顿时明白了过来。

  西域许多地方,赠刀乃是定情的意思……

  “当时先帝已经与我私定终身,所以拒绝了那个少年。少年情窦初开,对先帝满心恋慕,受不了打击……所以……”太后闻言重重叹了口气,似乎想起了伤心事。

  柳临溪有些后悔今日的莽撞,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安慰。

  但想来,那个七王爷年纪小,又是情窦初开,少不得得闹上一闹。

  “西域有个地方叫枯骨庄,擅制毒,制出的毒药天下无双。莒国的人行事恣意,只觉得这毒药难得,将其视为珍宝,便进贡了两副枯骨庄的毒。当时作为太子的先帝,和他的皇兄一人得了一副……”太后说罢看向柳临溪。

  莒国的人行事确实恣意,若是依着中原的规矩,赠人毒药这可是大忌。但大宴民风倒也不迂腐,知道莒国人没有恶意,乃是存着赠送珍宝的心思赠的毒药,所以也没计较。当时的皇帝甚至还将两副毒药赏给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可见也是个恣意的人。

  “枯骨庄?”柳临溪问道。

  “是。”太后道:“当时哀家觉得这名字特别,这才记住了。”

  柳临溪心头不禁一滞,骤然想起了什么。

  他身上所中之毒便是老王爷下的,据褚云枫所说,也是极其难解。

  难道他中的便是这枯骨庄的毒?

  “后来呢?”柳临溪问道。

  “七王爷被先帝拒绝后,心中苦闷不已。他心知先帝所爱之人是哀家,一怒之下,偷了先帝那副毒药,给哀家下了毒,并亲手毁了解药。”太后道。

  柳临溪:……

  这七王爷,竟然是个疯批?

  “枯骨庄的毒每一副都有专门的解药,而且都不一样。服了毒之后几个时辰之内服下解药才能解毒,解药一毁,中毒之人便只有几个时辰可活。先帝得知哀家中毒,又得知那解药已经被七王爷毁了,悲愤交加,当即就要殉情。”太后道:“七王爷舍不得先帝死,便告知了先帝除了解药之外,其实还有一种解毒的法子。”

  这解毒的法子,柳临溪已经猜到了。

  他也依稀记得,太后说过在李堰之前还有过一个孩子……

  想来,那个孩子最后没能留住。

  柳临溪万万想不到,这件事情竟然能扯到自己的身上。这大概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吧,若当年太后没有被七王爷下了毒,若先帝没有要殉情,七王爷也不会告诉先帝解毒的法子。

  那当日柳临溪毒发之时,大概便只有死路一条了。

  说起来,太后曾经失掉的那个孩子,也算是救了柳临溪一命。

  “当时为太后解毒的太医,可是姓褚?”柳临溪问道。

  “你怎么知道?”太后问道。

  柳临溪苦笑道:“陛下去岁接了褚云枫进宫,难道不是得了太后的指点吗?”

  太后闻言眼圈一红,便知道柳临溪已经知道了中毒一事。

  “哀家当真想不到,过了二十年,另外一副毒药竟然被王爷用在了你的身上。”太后说着便落下泪来,哽咽道:“溪儿,你不要怪堰儿,他是太爱重你了……”

  柳临溪道:“太后莫要难过,臣并不怪陛下。”

  太后掩面抽泣了片刻,想到自己曾经对先帝的怨,直觉心如刀割。

  “你当真不会怪他?”太后问道。

  “臣对陛下只有心疼。”柳临溪道:“这也是他的孩儿啊……若是换了臣,臣定然也舍不得他死。一个未曾谋面的孩子,怎及得上眼前人……臣虽疼惜肚子里这孩子,却也决计不会责怪陛下。”

  柳临溪伸手摸了摸小腹,眼圈也有些发红。

  太后伸手按在柳临溪手臂上,开口道:“你今日来问我此事,是不是有事瞒着我?”

  柳临溪点了点头道:“太后,此事事关大宴的安危,臣不愿隐瞒,但陛下的苦心,您也该知道。”太后点了点头,又忍不出落下泪来。

  “今日之事,臣全当没有问过,请太后在陛下面前也不要提起。”柳临溪道。

  “为何?”太后开口道:“你想要做什么?”

  柳临溪看了一眼盒子里的金刀,目光中带着几分决然开口道:“这柄金刀,请太后借给臣一用。”

  “溪儿。”太后抓住他的胳膊问道:“你到底想做什么?”

  太后看着柳临溪,便见他神色坚定,似乎已经打定了什么主意。

  柳临溪深吸了口气道:“若臣没猜错,此后莒国与大宴一直未曾来往,便是因为此事吧?”

  “是。”太后道:“莒国的国君后来得知了此事,十分愧疚,差了使者来过几回,先帝登基时,他们也送了厚礼,但都被先帝退回去了。”

  “他们心存愧疚,倒也一直信守承诺,没有与大宴为敌。”柳临溪道。

  “你告诉母后,你到底要做什么?”太后问道。

  柳临溪拿过那柄金刀,起身朝太后行了个礼,开口道:“这柄金刀臣先借走……若是还不回来,请太后定要告诉陛下,可莫要学着先帝去殉情,若是那样,臣做了鬼便再也不见他。”

  “溪儿……”太后拉着柳临溪,眼泪大颗大颗的落下,目光中满是痛惜:“不行,你若有个好歹,陛下也会死的。”

  “臣并非是为了求死,臣是要求活。”柳临溪道:“求自己活,求这腹中的孩儿活,求陛下和大宴的子民都能活。”

  “可你不该自己去涉险。”太后道。

  “此事旁人做不了,只有臣能做。”柳临溪道:“请恕臣今日唐突了,太后保重。”

  柳临溪说罢朝着太后郑重地拜了一拜,而后拿着那柄金刀转身离开了永寿宫。

  太后看着他的背影,终于抑制不住,扶着桌沿痛哭失声。

第66章

  柳临溪回到寝宫的时候, 李堰已经回来了。

  不过他只是将办公地点挪到了寝宫而已,柳临溪进门的时候,便见他依旧拧着眉头在写公文, 听到柳临溪进门也只是抬头冲他笑了笑,连话都没说。

  “这都什么时辰了, 你怎么还在忙?”柳临溪凑过去, 在背后抱住李堰问道。

  “西北一开战,里里外外且有的忙呢, 这几日都别想消停了。”李堰道。

  柳临溪将下巴搁在他颈窝, 低声道:“要忙也不差这一时半刻的啊。”

  “别闹,小心我收拾你。”李堰笑看了他一眼问道:“母后怎么说的?”

  “嗨, 左右不过是两国正常往来,没什么新鲜的。”柳临溪道:“提到先帝太后还有些伤感,我也不好继续问了, 就先回来了。”

  李堰道:“无妨,咱们本来也不指望能有什么别的路。明日先生便启程了, 几日后若是不出意外,徐州营便会出发增兵西北, 到时候有卢志邦和卫鞅联手, 区区大周和青夷国, 能奈大宴何?”

  柳临溪点了点头, 抱着李堰的手开始有些不老实,李堰一把捉住他问道:“怎么, 柳将军今日这是对朕有什么想法?”

  “臣对陛下日日都有想法, 只可惜陛下吃斋念佛久了,似乎对臣不怎么有想法了。”柳临溪道。

  “这是在抱怨朕的不是?”李堰轻笑,转过头目光十方露骨的在柳临溪身上打量。

  柳临溪也不矜持, 凑上去低声问道:“那陛下打不打算补偿臣?”

  “这可是你说。”李堰起身将人抱住放到书案上,目光带着灼/人的温度道:“咱们可提前说好了,一会儿你若讨饶,朕可不会停下。”

  “臣绝不讨饶。”柳临溪勾住李堰的脖颈吻了上去。

  李堰倾身上前,毫不犹豫地回应了他的吻。

  ……

  柳临溪说了绝不讨饶,最后还是被李堰折腾的食了言。

  倒不是他经不住,而是李堰实在手段太多,花样也一次比一次多。柳临溪都忍不住好奇,他看着整日一本正经,清心寡欲的,怎么就每次都能玩儿出花来呢?

  当夜,俩人在书案上折腾了一回儿,洗完澡又在浴房里折腾了小半个时辰,直到后来柳临溪腿软的有些站不起来,李堰才把人抱回内殿放到榻上。

  “睡吧,朕去把公文写好再来陪你。”李堰亲了亲他的额头,起身要走。

  柳临溪却一把拉住他,开口道:“不要走,我想让你陪我,不想让你去写公文。”

  “刚才不是哭着说不要了吗”李堰一脸笑意的揶揄道。

  “陪我说说话吧,不折腾了。”柳临溪道。

  李堰闻言只得妥协,钻到被子里搂着柳临溪,低声道:“那朕哄你睡觉,等你睡着了,朕再去。”

  “可是我不困,我也不想睡觉。”柳临溪一双眼睛十分明亮,丝毫看不出睡意。

  “怪不得他们都说从此君王不早朝,若你日日早晨这么磨着我,我估计也狠不下心撇下你。”李堰道:“从前倒是没发现你这么磨人。”

  柳临溪道:“就这一回,多了我也觉得肉麻。”

  李堰抱着他,见他英俊的脸上微微带着红意,没一会儿工夫又有些心痒。

  柳临溪觉察到了什么,伸手勾住他的下巴,主动又凑了上去。

  李堰翻身将他压/在身/下,柳临溪看着他,开口道:“我想跟你商量个事情。”

  “什么?”李堰心有旁骛,并未发觉他话里的异样。

  “明日程太傅去徐州,我去护送他如何?”柳临溪道。

  李堰闻言一怔,目光中的欲/火瞬间凝滞,取而代之的是一丝警惕。

  “不行。”李堰语气冷硬的道:“徐州营路途也不近,一路颠簸,你去做什么?”

  “程太傅年纪都那么大了,他都不怕颠簸,我更不怕。”柳临溪:“再说了,我护送他,又不是快马加鞭,这路上肯定走得又稳又慢。”

  “不行。”李堰起身披上外袍,朝柳临溪道:“此事没得商量。”

  李堰说罢帮他盖好被子,自己又去了书案边坐下,拿起笔开始写公文,看样子是打算直接不理人了。

  柳临溪自然不肯罢休,裹着被子跳下床,赤着脚一溜小跑跑到了书案旁的矮榻上。李堰一脸无奈,皱眉道:“你磨我也不行,我不会让你去徐州营的。”

  李堰说着大步走到矮榻边,把柳临溪连人带被子抱起来,打算送回榻上。柳临溪一把按住他的手,问道:“你是不是怕我跑了?”

  李堰一怔,开口道:“你想去西北,是不是?”

  “不是。”柳临溪道:“我只是想去徐州营看看。”

  “柳临溪,你觉得朕会信你吗?”李堰道:“自从得知西北要有异动,你就没消停过,你以为你不说朕就看不出来吗?你晚上做梦说梦话,都喊打喊杀的。”

  柳临溪:……

  说梦话,这是孕期缺钙啊。

  “是,我是想去。”柳临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