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媚骨
来京的时候乔许并不知道儿子要成亲,安阳那边倒是有不少的东西,只是现在让人回去安阳那边运过来,来回就要一个月的时间了,他们也等不及了,只能花钱临时在京都这边筹备。有些东西没有那么好买,还好他们认识不少商行的老板,急急忙忙的也凑足了一百台的东西,又另外给了十万两的银票给儿子作为花用。
“爹爹你们给我准备这么多东西已经很够了,这些银票你还是拿回去吧。”孙念知道家里给他准备了这么多东西,又另外给他十万两银票,说什么都不肯要这个银票。
“这个你拿着花用,后面成亲还有不少要花钱的地方。家里能给你的就这么多了,你别说爹爹偏心,爹爹还要给二宝还有欢欢喜喜他们留点东西,不能全给了你。”这些年他们家里虽然是赚了不少的钱,不过他们家里并不只有一个孩子,乔许也要为其他的孩子们考虑。
长子日后还可以继承平远侯府,他知道平远侯府还有不少的积攒,日后这些东西都是这个孩子的,几个库房的东西都比他们的那点家产值钱了。
只不过当初他也没想过让小二宝去继承侯府的这些东西,毕竟算来还是这个孩子才是当初那一位亲生的孩子,他从未想过让自己生的孩子去取而代之。他自己对几个孩子向来是一视同仁,甚至是花在长子身上的时间和精力比其他的几个孩子都更要多一些了。只是这两年孩子在外面读书考试,他们在一起的时间才比从前少了许多。
听到他爹爹的话,孙念有点哭笑不得的说道:“爹爹你说什么呢,我怎么会这么想。我是想着我这边有银子花用,你把这些银子留给二宝他们,我用不着。”
“你用不用得着是你的事,给你的就是给你的。”乔许瞪眼,把儿子的手推回去,说道:“这些给你的你就拿着,以后家里的钱财你就交给糯米去管,他是个会管钱的。”
“你以后进了官场为官,肯定没有时间去管这些庶务,家里以后就交给糯米去管。我对你最放心的一点,就是找了糯米这么一个好夫郎,娶回来准没差的。”他知道这个大儿子从小就不是一个太懂庶务的人,娶一个会管家的好夫郎回来,日后家中的一切都交给夫郎去管是最好不过了。
“嘿嘿嘿,我也觉得。”孙念也觉得自己的眼光真是太好了,才会找到他小哥哥。
父子俩个商业互夸了几分钟,最后孙念只能接下他爹爹的心意了。
***
直到他们平远侯府去傅府下聘的这一天,老管家亲自拄着拐杖领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去的,第一台的聘礼进了傅府的门,后面还有东西没出平远侯府。
也是到了这一天整个京都的人才知道平远侯府的世子要娶亲,但是说起那一位平远侯府的世子,京都这里却没有几个人认识,甚至是见过。
京都这里最不缺的就是热闹和看热闹的人了,一听说哪家府上去下聘就送那么多东西,一群人一窝蜂的都跑去看热闹了。
直到这一天,众人才感到奇怪的问道:“哎,这个平远侯府还有世子啊?我怎么没听说过啊?”
“这平远侯府的世子是长得啥样的啊?”
“傅大人家还有哥儿吗?不是只有一个小子吗?”
“什么小子,就是一个哥儿。”
“啊,就只有一个哥儿啊?”
“……”
这些整日里到处八卦的京都百姓们,突然有一天发现原来这京都城中也有他们不知道的事情,不说他们有没有人见过那一位平远侯府的世子,就是连听说都没有,仿佛京都城中没有出现过那么一个人似的。
不过外面的百姓们不知道,并不代表朝中的大臣们也不知道了。
朝中还是有人记得当年圣上立了他们君后胞弟家的长子为平远侯府的世子,算来这也是君后的家事,他们这些大臣们能管天管地,也管不到别人的家事去不是?所以当初在他们圣上说立君后胞弟家的长子为平远侯府的世子,他们并没有反对。难道不立他们君后胞弟的孩子,还立宫中的皇子去为世子不成?要是真把皇子改立为世子,他们才是真的要反对了。
这些年那一位平远侯府的世子不怎么在京都,听说是跟着家人回去乡下生活了,所以这些大臣们对那一位平远侯府的世子也很是陌生。
不过他们突然的听人说,那一位平远侯府的世子正是新科状元,于是这个时候才有人去查那一位低调到众人都快忘记的平远侯府的世子和新科状元是不是同一个人,结果发现两人真的是同名同姓,还真的就是同一个人了!
这个时候这些大臣们才恨不得捶胸顿足,要是知道新科状元就是平远侯府的世子,他们早就去下手了,哪能便宜了傅文青啊!
当天下了早朝回家中,傅文青傅大人才知道平远侯府的老管家亲自带着人上他们家送聘礼的事。看到堆满了整个院子的箱子,他心里的那团火简直是无处释放,但是看着正高高兴兴的在指挥人搬东西的夫郎,他只能自己憋在心里了,回去书房去自己冷静去了。
第二天的早朝上,傅大人还接受了周围许多同僚们带着羡慕嫉妒的目光,以后众人的恭贺。
但是也不管傅大人是想嫁哥儿还是舍不得嫁哥儿,他们家哥儿出嫁的日子都订在了同年的八月底。
既然两家都赞同这一门亲事,一个愿意嫁,一个想要娶,所以就把日子选得近了一些,不然就要等到腊月底或者是明年这个时候的才有好日子了。腊月底的天太冷了,明年就还得再等一年,都不如定在八月的日子好,只不过定在八月时间上就紧了一点,他们赶紧一点时间应该也能赶得上的。
在家里给他们准备婚事的时候,孙念反而成了全家最闲的那一个了,每天就带着两个最小的弟弟玩儿,因为大弟弟去了外太爷那边学习,所以三个弟弟就少了一个。虽然他现在不用再去跟着外太爷读书了,不过他还是带着两个双胞胎弟弟去看外太爷。
前些年他们外太奶去世了,就只有外太爷一个人在。老爷子这些年老了许多,大概是因为他们外太奶去世了,老人比从前更沉默了,整天都呆在他那个小院子里,连门都不出。
他们去看老爷子的时候,老爷子还愿意见他们一面,要是换成其他的人去,还不一定能见到老爷子的面了。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那些表兄们嫉妒他们兄弟几个的原因了,外太奶奶活着的时候对他们多有偏爱,如今外太爷别的人不见,但是每一次只要他们兄弟几个人,外太爷都会见见他们,哪怕是他们进去的时间也不长,但是最少是进得去那一扇门。
看了他们外太爷出来,孙念还听说他那个表哥生病了,他好心想去看一看人,却连门都没有进得。
知道那一位表哥的脾气和为人,他也懒得做什么好心人,直接就转身走了,坐在马车回去的时候还告诫两个双胞胎以后不是去看外太爷就别去傅府了。只不过两个双胞胎都说外太爷凶,他们不敢去。
他只能跟两个孩子解释,“外太爷不是凶,外太爷是太伤心了。”
小时候第一次见到外太爷的时候他也觉得外太爷很凶、不好亲近,但是后面几年跟着外太爷读书学习,孙念知道老爷子就是那样的性子,是一个不苟言笑、有点严肃的老人。而且抽他板子的时候还一点都不手软,后来他才知道外太爷拿来抽他的那一根板子当年还抽过他皇舅舅的,顿时有一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不过老人抽他板子肯定是他自己做得不够好,所以孙念也从来不会去埋怨老人责罚他。大概也是在老爷子的那根板子的教育之下,他这些年写的文章才能进步得那么快,其中还是老爷子的功劳了。
“那外太爷为什么伤心啊?”两个孩子又继续追问。
“你们知不知道这世上有一种鸟,一生一世只有一对,要是另外一个死了,剩下的那一个也活不成了。现在咱们外太爷就是这样,外太奶奶不在,咱们外太爷太伤心,也不想活了。”等他解释完之后,就见到两个双胞胎泪眼汪汪,哭着说要回去安慰外太爷。
孙念:“……”他觉得外太爷可能不需要你们的安慰。
等回到侯府见到两个弟弟眼睛红红的,他大爹爹还以为他欺负两个弟弟,看他的眼神还不怎么好了。
孙念: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脑门上是大写的“冤”字!
第306章 番外014
在家中带了几天的弟弟后,孙念就提前到吏部去报道,然后从吏部拿了文书到翰林院去上职。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他的婚期也还没到,要是在家里等到他成亲的日子都还要等一个多两个月的时间,他还不如就先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左右成亲跟他到翰林院去做事情也不冲突就是了。
这个时候殿试才结束没多久,相比其他的进士都还没有职务,他们一甲前三名的最起码还好一点的就是早早的就安排了职务,不用在京中等待职务的安排。虽然现在圣上要求吏部那边尽快给每年的新科进士们安排职务,但是这么多人,等到所有的人的职务安排好,也是需要一到两个月的时间。
“您好,我是孙念,到翰林院来报道的。”孙念拿着文书就到翰林院来报道的时候,接待他的也不知道是哪一年的状元或者榜眼探花郎了。
说来这翰林院里面最不缺的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郎了,每三年一届的科考,一甲前三名都是先入翰林,日后再按照安排授予其他的官职。但是也有人一辈子都在这个翰林院中,所以这也要看运气和后台,不然三年一次的科考,很快的他们这些曾经的老人就会被新出的状元榜眼取而代之,没有人再记得他们了。
但是若是有后台又不一样了,来翰林院不过是走一个过场,日后肯定能有更好的发展。就比如眼前的这一位新科状元,不仅是平远侯府的世子,还是天子和君后的亲外甥,日后必定是前途无量的。
吴老翰林是知道这一位新科状元的,最近听到不少关于这一位新科状元的事,没想到人还这么年轻,一眼看到人的时候他还愣了一下,就笑着说道:“没想到咱们今年的新科状元这么年轻啊,真是后生可畏啊。”
孙念呵呵的笑了一声,总不好说自己想着赶紧考状元娶夫郎吧,所以这个话他就没法回答了。
吴老翰林领着人进去,一边走一边问:“我记得你们是有两个月的假期的啊,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啊?”
“家里的亲人从家乡来了,我就没有回家,正好没什么事,我就提前一些到吏部去报道了。”孙念也是第一次走进这个翰林院,不过他不会像一些人第一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就会东张西望,以后到了翰林院这里有的是时间慢慢看这个地方,所以他就是跟着人照常的走路,没有一副好奇的模样到处张望。
这一点倒是让吴老翰林赞赏的地方,他接过不少新来的新人,还是第一次见到像眼前这一位少年这样淡定从容,心想不愧是圣上的亲外甥,怕是那宫中都不知多走了多少回,更别说这么一个小小的翰林院了。
“等你日后入了朝为官,想要这么长的假期可就很难了。”不过说完这个话后吴老翰林又想起这一位是他们圣上的亲外甥,别说要两个月的假期,要再多两个月怕是都可以的。
“是吧,这个我有听人说过。”不过这会儿孙念并不知道对方的心里在想什么,他是知道入朝为官后时间就没有那么自由和宽裕了,京官前三年没有圣命还不能离京,想要回京还要三年之后才行。
当时他还与家里人商量过要不要回去安阳一趟,只不过家里人才刚从安阳过来,他就不大想再让家里人又返回去一趟,完了还得过来,而且他的婚期将近,爹爹还要忙着给他筹备婚礼,大概也没有时间回去。
因而一家人商量了之后,就决定派人回去安阳接家中阿么还有叔叔叔么和其他的亲人们上京都来参加他的婚礼,到时候一并都能见着了,也省得他们跑来跑去的。等到他成亲之后,日后有时间再带着夫郎一起回乡祭祖,到时候再回去也不迟。
两个人一边走一边说话,孙念问了之后才知道其他的两位探花和榜眼都还未到。他是知道榜眼赵鑫回去禹城接家中的亲人来京了,至于探花李敖诚就没听说,不知是回乡了还是留在京中。
他们也就上一回一起游了一次街,彼此之间也不是很熟悉,不过他看赵鑫和李敖诚两个人倒是比较熟悉一些,大概两人之间就有认识,而且关系还是不错的那一种。
“你以后就在这一间屋子做事吧。”他们都知道这一位新科状元是一个有背景的,所以他们也不敢怠慢和得罪了人,给人安排的屋子都是比较好的,早早的就让人腾出来和收拾好了。
吴老翰林推开一间屋子的门,这一间屋子不大,还是一间单独的屋子,并没有与别的人在一起。
屋子里面摆了一张长方桌子和一把椅子,窗台上还放了两盆兰花,也不知道是谁留下的。
“我先安排个人跟着你,这两天先熟悉熟悉翰林院,过两天再给你安排些事情做。”说着吴老翰林又喊了一个人过来,低头吩咐了几句,大概的意思就是让带人到翰林院转转,熟悉熟悉一下环境。
“那你就先在这里,有什么事情可以来找我。”
“好的,麻烦您了。”孙念看了一眼这一间屋子,地方不大,不过里面收拾得干干净净,一看就是提前收拾好的地方,他对这一位领他进来的老翰林表示感谢。
吴老翰林摆了摆手,就离去了。
***
在人走了之后,孙念进了屋子里面转了一圈,就出去让人领他到周围去走一圈,熟悉了一下环境。
到翰林院的第一天他就在熟悉环境中度过了,还认识了几位在翰林院中的老翰林,大家对他都十分的客气,孙念大概是知道原因的。
不过他也知道日后他在翰林院久了,别人可能也会知道他的身份,所以这些事情想要隐瞒也隐瞒不了多久。既然被人知道就知道了,他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身份,那就只能坦然去面对别人的目光了。
孙念是不知道别的地方的气氛如何,第一天到翰林院,他对这个地方和人的印象都还不错,还认识了几位老翰林,还有人说起了他外太爷,说是他外太爷的门生。
整个翰林院就他的年纪最小,一眼看去都是一群年纪比他爹爹大的,甚至是有好几个头发都已经花白的,在这里他的脸看起来最嫩,因此大家对他都还挺照顾的。
眼见着已经快中午了,有人就说道:“已经中午了,膳堂开饭了,咱们先去吃饭吧。”
“我和你们一起去吧,正好也认认路,以后可以自己去。”在来之前孙念从老管家那里知道翰林院有食堂,所以并没有让家里给他送午饭。
“好啊,那就一起去吧。”在经过这么小半天的时间,大家对这一位平远侯府的世子的印象都还挺不错的,能这么小的年纪就考上状元,已经比他们这些人当年不知强多少倍了。
他们可不认为科考中能作弊,阅卷都是采取煳名的制度,卷子是谁的考官都不知道,这一位世子爷能凭自己的本事走到殿试去,听说春闱也是拿的头名,殿试上就算是有和圣上的一点情分在,但是肯定卷子也是写得不错,才能被圣上选为状元郎。
这翰林院中的老翰林们一个个都是自命清高,想要得到他们的认同,那必定是要真的拿出真本事来。而且在经过这么小半天的相处,他们发现这一位世子爷是一个言笑晏晏的少年郎,长了一张好看的脸,对着谁都喜欢笑,没有人会讨厌这样的少年。
要是今日圣上塞了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进来翰林院,看他们还理不理了。
所以对于今日到来的这个新科状元,不管对方是新科状元还是平远侯府的世子爷,总之他们对这个少年的印象都还挺好的,因而也没有人说不喜他。
翰林院是一个清水衙门,在这里的翰林们一个个都是穷得很,一个月拿的那点微薄的薪资还不够养家,哪里有余钱给他们花天酒地了。所以他们中午大多都是到膳堂去吃饭,很少有人会外出去吃饭或者是让家里的奴仆送饭来的。
朝廷管他们这些官员的午餐,三菜一汤,有荤有素,能吃得饱,只是味道一般般,肯定比不上外面的酒楼了。
孙念跟着大家到了翰林院的膳堂吃了第一顿饭,他是一个不怎么挑食的,能吃饱肚子就好。不过别看他长得瘦瘦的,他们家人的饭量都挺大的,所以这么两个馒头和几个小碗的菜根本就不够他吃,全部吃光之后肚子都还不到半饱。
这可怎么办是好了……
“怎么样,咱们膳堂的东西都还不错吧。”其他的翰林见状,还有点惊讶了,他们还以为这一位世子爷会不喜欢膳堂的东西,没想到人却吃得这么干净。
“是啊,还可以。”就是没吃饱,孙念的心里有点发愁,想着剩下的半天怎么过,现在让家里再给他送点东西过来得及吗?要不他再去问要一点?
不过抬头看了一眼几个盆里都是空空的,再去要一点怕是不能的了……
第307章 番外015
“咕€€€€”
午饭才吃过没多久,距离下午放衙的时间还有很长,他的肚子就已经在咕噜叫了。
孙念坐在案桌前翻阅着手上的一本书,是他刚从藏书阁那边借来的书,闲着没事干他就找了一本书来打发时间,只是越看这肚子越饿。肚子饿这种事不是你不去想它它就不响了,它要想的时候你根本就没办法阻止它不响。
唯一庆幸的是这个屋子里就只有他自己一个人,要不然让别人听到他就尴尬了。
肚子越来越饿,正在他打算拿起放在手边的杯子喝一口水的时候,就听到脚步声往他这边走来,孙念还以为是其他的老翰林来找他,没想到是一个提着食盒的小厮出现在门口,对他说道:“大人,你家里人送了东西过来。”
“是谁给我送来的,他的人呢?”
上一篇:重生绝世凶妻
下一篇:我在荒岛上赶海[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