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做夫子 第239章

作者:麻辣笋 标签: 升级流 穿越重生

  “果真是你。”那人叹了一口气,“既然是你说的,那么此事应该和你说的差不了太多。没想到那群倭人竟然死性不改,又打起了大魏的主意。我一定要禀明上峰,早做提防。”

  楚辞对于自己的影响力这么大感到有些受宠若惊,但这样的好处也很明显,这人显然已经开始信任他,并且对他说的话深信不疑。

  “禀明上峰一事事不宜迟,但我建议兄台最好不要先给你们那位统领去信,若能直接给提督大人去信那就再好不过了。”

  “为何?”军营的制度和官衙相差不大,越级上书也是大忌。

  “我总觉得,你们那位统领有些不简单……”楚辞言尽于此,听不听的,还是要看他自己了。

第378章 做生意

  在水师提督接到信件之时, 楚辞已经回到了漳州府。

  漳州府的码头上也尽是行色匆匆的人,他们背着包袱翘首以望,希望客船能够赶紧开来。楚辞叹了口气, 看来流言并不只是存在于靠近西江省的那几个州府。

  这次他到达的时间是早上,也就没想着要考验那些人,直接就从大门进去了。门房见到楚辞时, 先是惊喜地叫了一句,然后紧走几步上前想要接过楚辞和张虎手上提着的东西。

  这些东西是西江府的特产, 本就是要分给他们的, 既然门房来接了,楚辞就干脆吩咐他们说:“这里头是我家乡的一些吃食,提学司人人都有份, 你拿去外事房给周大人, 让他分发下去。顺便告诉他一声,让他做好后到提学厅来一下。也通知一下其他几房的管事,让他们带上需要我处理的公务过来找我。”

  “哎!哎!”门房连连点头, 一脸激动的样子,好像楚辞不是在吩咐他做事情, 而是赏赐了他什么东西一样。

  不一会儿,那几房的大人就都到了。他们一见到楚辞, 就先拱手向他道喜。

  “楚大人,恭喜恭喜呀!”

  楚辞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敢问各位,喜从何来?”

  王明一脸讶异:“原来大人竟还不知道吗?我们还以为大人一路走来, 总该有人会说起的。”

  这下楚辞更加好奇了, 他一路走来唯一听说的事情就是水匪又来了,难不成这还算什么好消息?

  王明等人见他真的不知道,当下便替他解惑。原来是本次乡试的成绩前段时间出来了, 省提学司通报了各府各县的名单之后,他们发现,漳州府的考中人数在整个南闽省竟然名列前茅,而且虽然乡试的解元不在他们府,但是五经魁中却有两人都是漳州府考生。

  相对比前两年乡试时排在倒数的成绩,这次他们总算是扬眉吐气了一回。按照以往的惯例,省提学司不日便会派人下来嘉奖,是以他们一见到楚辞,就先来和他道喜。

  “原来如此,诸位怎么能够只向我道喜呢?应该是同喜才对。如果没有诸位和府中夫子们的一同努力,只本官一人,也无法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待省里来了人,本官定会如实告知他们大家为府中学子做出的贡献。”楚辞笑着向他们拱手,一番话说出来,让这几个管事心里都很熨帖,能遇到一个不贪功的上司,任谁都会多几分干劲。

  同样是做事情,为别人做和为自己做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为别人做时,他们就算有十分力,也只会使五分出来,为自己做时,他们有十分力,便会使出十分,甚至十一、二分来。

  众人客套了一会,楚辞又问:“新科举子们可回到漳州府了?知府大人设过宴了吗?提学司可有设宴请他们?”

  周青站出来摇了摇头:“大人,您没有回来,我们不好自作主张。知府大人那边倒是已经设过宴了。”

  一说到此事,那几个管事的脸上就浮现出些许鄙夷加愤愤不平的神色。本次学子们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分明就是提学司的功劳。他们知府衙门做过一点事吗?哪怕是一点银两资助也好!

  可偏偏没干活的人享尽了荣耀,在迎新科举子回府的时候,他拿了个大喇叭在那里叽叽歪歪地说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话,恐怕现在大部分百姓都认为,举子们学业有成都是因为知府大人治下有方了。

  他们怒气冲冲地告着状,楚辞却笑着安抚他们:“是非公道自在人心,非是他人随便说几句话便可扭曲的。而且虽然提学司并不直接受知府衙门管束,但他到底是本地父母官,我们又何必在这点小事上和他过不去呢?再说了,他既然如此重视教育,对我们也是有好处的。下次再有什么事,我们也可以去知府衙门化化缘,想来知府大人应是不会拒绝的吧?”

  楚辞眯着眼睛笑得像只狐狸,吃点亏怕什么呢?他分分钟便能想到办法找补回来。

  这些管事听明白他的意思后,心里总算舒服了些,现在他们已经开始摩拳擦掌,期待着楚辞早日颁下新的政令了,到时候他们定要上知府衙门去说道说道。

  心气顺了之后,他们便依次向楚辞汇报这一个多月来他不在时发生的事情。对于做得好的,楚辞予以表扬,对于有些问题的,他倒没有批评,只是委婉地给出了更好的解决办法。在他看来,这些人在他出门时兢兢业业地做完了属于他的工作,如果他不但不鼓励,反而还批评他们,那下回他再出门时,就别想他们能够努力工作了。

  对于下属,楚辞要的是他们的工作态度,能力弱点倒没有什么关系,他自信自己能够补上。

  忙完了公务,楚辞才有时间回到后衙。张虎比他更早回去,现在正坐在书房里给几个小的讲一路上发生的趣事。几个小的听得津津有味,看得出来,他们对外面的世界还是很向往的。

  楚辞想,等他们再大一点时,可以安排他们去游学,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到外面开拓了眼界之后,就会发现自己的心态也会发生变化。

  楚辞当初高中毕业时就一个人踏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大学毕业后更是把足迹遍布了世界各地。他希望这群孩子们也能像他一样到处走走看看。

  楚辞见他们听得入神,就没去打扰。他径直走到了徐管家的门前,手指弯曲向前伸去,正欲敲门时,却发现门已经被人拉开了。

  楚辞惊讶于徐管家开门的速度,他的手都还保持着敲门的姿势,刚刚差点就敲在了徐管家的脑门上。

  “徐叔,你是想要出门吗?”楚辞尴尬地收回手,还往身后藏了藏。

  徐管家摇摇头,呵呵一笑:“你走近时我就听见脚步声了,料到你会过来找我,这才提前开了门。楚大人,你里面坐。”他侧身相让时,楚辞一眼就看见了桌上的账本和拨乱了的算盘。

  他有些歉意,觉得自己似乎打扰到徐管家清账了。徐管家看出了他的想法,摆了摆手示意自己并不介意。

  楚辞坐下后,先是向徐管家表达了谢意,他不在的这段时间,几个小的全靠徐管家照顾了。徐管家佯装不快,照顾这些孩子他乐意至极,哪用得着什么感谢啊。

  楚辞又询问了几个小的这段时间的表现,然后才将自己的来意道出。

  “徐叔,您经商多年,可与异邦人做过生意?”

  “做过的,我年轻时带着商队去了很多地方,与大魏相邻的国家我基本都去过了。阿辞,你这样问,是不是想知道些什么?”

  和聪明人说话不需要藏着掖着,楚辞直接把自己在船上的所见所闻告诉了徐管家。

  徐管家的表情并不意外,想来应是早就听说过了。可他接下说的话却让楚辞发现,他对徐管家的了解还是太少了。

  徐管家说道,倭国人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其实是有原因的。

  原来,倭国今年遭遇了严重的旱灾。

  这也不是没有预兆的,南闽省今年的天气异常炎热,最近两三个月只下了几场打不湿地面的小雨。倭国那边就更惨了,已近六七个月都没下过一滴雨了。要知道,这庄稼想要长得好,条件有几个,其中一个就是要有雨水灌溉。现在光晒太阳不浇水,田里别说庄稼了,就连杂草都没剩几根了。

  倭国虽四面环海,可海水咸涩,根本就不能用来灌溉,眼看着田里的庄稼一天天枯死,倭国天皇的头发都要愁白了。因倭国国土面积不大,而这次的旱灾范围太大,几乎把全国都包含在内了,所以粮食根本就无法调动,只能花钱向别国购入然后再卖给百姓们。

  往年倭国会和大魏通商,但是因为去年倭国派往大魏的细作被发现了,所以天和帝下令不许倭国以任何名义进入大魏境内,除非是过来纳贡或征得大魏同意。否则一经查实,将以奸细罪论处,就地正法,不问缘由。失了大魏的粮食,倭国只能派船去棒国采买,可是棒国也只是个弹丸小国,即使倭国再三威胁,购回的粮食也是寥寥无几。

  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倭国的一群人选择高价从大魏走私粮食。大魏商人在面对这些人时,那叫一个手黑心狠,直接把粮价提高了数倍。

  倭国人当然不乐意了,可是现在情况紧急,他们多耽误一会,就会有更多的人被饿死,只能咬着牙接受了这贵了几倍的粮食。

  可是这些粮食投入一整个国家无异于杯水车薪,他们只能一次又一次地花大价钱和大魏商人做生意。

  可是这样长久下去也不是个事,今年遭遇了旱灾,民众几乎一无所获,别说税收收不上来,就连温饱都成问题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倭国国内因为抢粮爆发了几次动乱,次次都搞得血流成河,那些饿红了眼的浪人,根本就不怕官府。

  天皇急召大臣们想办法,许久之后,有个人献上计策,就是去劫掠别国商船。能劫到粮食最好,劫不到时,便用船上的货物和大魏商人交易。

  以往他们都在远离大魏的海域作案,可是最近那些商人也变得更加谨慎了,竟故意绕道想要进入大魏海域。他们围堵了那艘船后,才发现大魏水师的船队就在不远处。

  他们有些害怕,没想到水师的船竟然一动不动。当他们就快抢完时,第一艘船突然动了起来,倭人折损了几个兄弟后,仓惶逃离现场。

  因暗恨水师的人坏了他们的事,倭人在离开后,便悄悄联系了还没被识破的暗子,故意散播谣言,意图扰乱民心。

  楚辞惊讶于徐管家竟然知道这么多,正疑惑时突然看见他意味深长的笑,楚辞顿时就明白了。和倭人做生意,恐怕就是徐管家的人了。

第379章 担保

  且不说徐管家到底赚了倭人多少银两, 单就说几日之后,南闽省突然进行了一场大清洗,官府派人将这些传谣的全都抓了起来。这还要从水师提督接到信后说起。

  水师提督看完信后, 立刻就将这事反应给了元帅祝威,祝威看完他的信函后,脸立刻黑的能滴下墨来。接二连三的奸细事件简直让人烦不胜烦,他们明知道还有奸细潜伏在南闽省, 却因为找不到目标而让他们得以逍遥法外, 这实在是让人难以忍受!

  更加令人着恼的是, 这些奸细把流言传出了南闽省, 若是让别地驻军听说了这个消息, 那岂不是给他们闽地水师抹黑吗?想到他们有可能躲在暗处嘲笑南闽水师, 祝威就恨得牙痒痒的, 恨不得直接开船到倭国, 将他们大卸八块。

  为了不让这些奸细继续作祟, 祝威连夜赶到巡抚衙门, 和当地巡抚大人制定了一个计划,那就是借着审查户籍的名义,挨家挨户去查找流言的根源在哪里,然后将那些身份可疑的人全都揪出来。

  你别说, 这个办法还真的挺有用的。不到十天的功夫,他们就找出了二十几个传谣的人。这些人在这段时间内频繁出入茶楼酒肆,每回与别人聊天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水匪如何杀人, 如何残暴,他们说的有模有样的,其他人听了无不胆战心惊,甚至觉得也许过一会水匪就要上岸来了。

  除了广传谣言之外, 有些人的身份也很可疑。官府查户籍时,有些人是说户籍文书丢失了,有的则与文书上登记的不太相符。这些人都被关进了大牢里,等官府调查清楚,确定他们是清白的,才会将他们放走。这里面确实也有清白的,不过,就算最后官府能放他走,他们也免不了皮肉受苦,谁叫他们没事就喜欢胡说八道,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做了倭人传谣的推手。

  因是巡抚下令,所以此次漳州府衙门也接到了这个命令,知府和水师驻地的马统领各派了许多人手,开始审查老百姓的户籍文书,顺便调查流言源头。

  这天下午,水师的人突然上门来。楚辞不知缘由,但也热情接待了。得知他们是为了调查而来,楚辞自然不能反对,毕竟又不是只查他们府。楚辞乃是官身,自然不在审查的范围内,有他作保,他院中的那几也无需被调查。

  水师的人分散开来去各个院子调查,很快,又回到了正厅中,都说没有问题。不等楚辞歇口气,就见最后一队人马押着提学司里一个负责在前院洒扫的下人过来了。

  “楚大人,这个人叫什么?据我们的人说,方才他们只看了他一眼,他便神色惊慌地往外冲,刚刚被他们抓到时,问他的话他也一句都不回答,依本官看,此人的嫌疑很大呀!”提学司衙门是马统领亲自带人来查的,面对一府学政,他还是很客气的。

  楚辞仔细看了几眼这个人,只觉得面熟,但他到底叫什么,却也不太清楚。楚辞命人将负责人事的典籍官叫过来辨认,那位老大人眯着眼睛看了看他,迟疑地说:“这是刘三吧?我记得他是一年前招进来的,一直负责打扫前衙的几处院落。”

  “您那里还有他的契书吗?水师的马统领想看看他的底细。”

  “有,自楚大人您上任初要求我们做事一定要留底后,所有外招之人的契书便都好好地保存在那里。您要的话,老朽现在就让人把它找出来。”

  “有劳了。”

  在等待胡典籍取契书的过程中,楚辞开始仔细观察这个刘三。这人身量不是很高,体型也是偏瘦弱的那种。此刻他被押跪在此处,脸上满是惶惶不安的情绪,在这凉爽的秋天里,他还一脑门都是汗,任谁看了都会觉得他很不对劲。

  这时,胡典籍也把这人的契书拿了过来。契书上写着,他就是本地人,家住城南鲤鱼巷中,家中还有个瞎眼的娘。

  光看契书,他好像并没有什么问题,家世也是清清白白的,只是他行迹到底可疑。楚辞半蹲下身问他:“刘三,你为何见到官差就跑?你把实话告诉我,我还能替你说说情,要不然的话,我就只能让你被水师的人抓走了。”

  刘三嘴皮子哆嗦着,用乞求的眼神看着楚辞,似是想说什么,又有些顾忌,不知他想到了什么,眼神突然坚定起来,嘴巴也抿得更紧了。

  “你应当知道水师的人是为什么而来吧?你见官就跑,定是因为心虚,你说实话,外面流传的轰轰烈烈的谣言,有没有你的参与?”

  刘三把头低下了,眼中有些愧疚的情绪。但他还是没有说话。

  楚辞等了一会儿,见他还是不开口,便失望地摇了摇头。他对水师的人说道:“带走吧,顺便再去鲤鱼巷问问情况。”

  衙门里出了一个疑似奸细的人,楚辞心里还挺有挫败感的。他们这些搞教育的,一天到晚对别人晓以大义,没想到竟然连自己衙门里的人都教育不好,说起来也是好笑。

  刘三原本拒不开口,这会儿听见他们要去鲤鱼巷,顿时就慌了:“你们别去找我娘!”

  “这会儿愿意开口了?”楚辞看着他一脸紧张的模样不似作伪,“没想到你还是个孝子。只不过,你当初决心做这样的事情,就不怕给你娘脸上抹黑吗?”

  刘三胸口极速起伏,双目含泪,但始终没透露什么,只是说:“……别告诉我娘!”

  “不告诉她,她便不会知道了吗?我敢肯定,你前脚被水师的人带走,后脚就会有人上你家去告诉你娘了。如果你不想她老人家老无所依的话,最好就把事情原原本本说出来,说不定还能戴罪立功。”楚辞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他能够把真相说出来。

  刘三的胆子本就不算大,不然也不至于心虚的见官就跑,这会听楚辞这么一说,心态立刻就崩了,哭叫着说自己不是故意的。

  说着,他便把事情原原本本说了出来。原来,他娘月前生了一场重病,大夫看了之后给她开了些好药吊着一条命。刘三在提学司衙门做事,福利比别处好一些,可月俸终究无法支撑如此昂贵的医药费,走投无路之下,他决定去当采珠人。

  元稹在采珠人一诗中曾说起过这份工作需要“万人判死得一珠”,可见这一职业的危险性。这份工作需要水性很好的人潜入海底下采集珍珠,在没有防护措施的古代,这就是九死一生的行当。与之相应的,是采珠人的高收入。但是,除非是迫不得已的情况,一般家庭是不会允许自己的亲人去做采珠人的。

  刘三到了海边,看着深不见底的海水,终究还是因为畏惧没能下海。生活的压力击垮了刘三,他跪在海边大声哭嚎为何上天如此不公,就在这时,有一个人向他走来……

  “他承诺过,只要我肯帮他传话,他就会给银子替我娘看病。我想着,只是传几句话……没想到官府会如此重视……”刘三哭得一脸鼻涕眼泪,他的遭遇令人同情,可他的无知也让人忍不住叹气。

  “你可看清那人长得什么样了?”楚辞准备替他弥补一下过失,毕竟他还有一个娘需要照料,这人虽无知了点,到底孝心可嘉。

  刘三用力点了点头,他原来一直把那个人当恩人,自然会将他的样貌铭记于心。

  楚辞让人奉上茶点招待马统领一行人,然后领着刘三进了书房,大约过了小半个时辰,楚辞拿着一幅画出来了。

  画上是个身材清瘦的中年男子,下巴上蓄了薄须,一脸温文慈和,半点也看不出来他会干这样的事情。

  “马统领,这便是当日让刘三传谣之人,还请各位看在他将功赎罪的份上,暂时不要将他带走,让他得以回去侍奉汤药,待他娘的病好了,再治他的罪。”

  刘三听了,浑身一震,立刻跪了下来:“求各位官老爷让我回去照顾我娘,等我娘的病一好,你们要杀要剐都可以。”

  马统领有些为难,毕竟他们的任务是抓人,这会明知他有罪,却不将人带回去,恐怕有些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