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着淘宝去异界 第274章

作者:血歌华章 标签: 年下 异世大陆 穿越重生

  他们本就习惯根据雇主更换不同的生活环境,何况这里吃的很好,睡得也很好,让他们在路途中消耗的体力和精力重新变得充盈起来,老旧的伤势得到了休养,和新武器的磨合也很顺利。因为大多数人口都是在一年里陆续迁来的,这座城的管理者对如何让他们克服语言和习惯的障碍进入新生活有丰富的经验,卡斯波人能感觉到他们得到了公平的对待。因为诸如此类的理由,卡斯波人决心为这次交易会的顺利进行竭尽所能。

  然而他们找不到多少机会发挥专长。统治者以奇特的方式经营这座城市,使得这里既没有奴隶也没有闲人,白天他们带着人去干各种城市建设的活儿,夜晚还要把他们聚集起来上课,为了一日三餐和可观的报酬,偷懒的人很少,孩子、老人和病人都有他们能待的专门地方,人们的生活是如此稳定而规律,任何人一旦脱离这个秩序就会显得形迹可疑。自接受任务以来,卡斯波人没有发现什么人在不合适的时候出现在不合适的地方过。

  商业区里倒是有不少真正可疑之人,然而卡斯波人已经知道那些探子的存在是被默许的,他们也只能在这个特意留出的窗口里活动,不敢鲁莽越过那无人的界限暴露自己,致使身后的主人失去同这座城贸易的权利,甚至被这些可怕的外邦人视为敌人。

  所以卡斯波人在城内外的守卫日常同巡逻队没有什么不同,他们于是明白了对方对他们毫无芥蒂的原因之一。这种生活对卡斯波人来说很新鲜,不仅仅是因为轻松和安全,也因为他们亲眼目睹了这座城的奇迹是如何出现的。

  他们刚刚来到这座城市的时候,交易会场地上的安置屋还未完全拆除,他们接任守卫的时候,偌大空场人们才用白线标志好市场的大致形状,然后卡斯波人便看着这座市场如何在七天之内一日一变地被建设起来。

  不是安装一些帐篷,支起一些木板的摊位,把它们安置在道路的两侧就可以被称为市场了,这些来自异域的建设者对建造各种奇观有出奇的热情,在他们的带领下,数以百计的高大木屋像春日的茅笋一样从土地上冒了出来,一间连着一间组成了一个外方内圆的规则形状。外方的外侧是联排场屋,充作访客的旅舍,背靠背的内侧是各色店铺,四角是四个宽敞的出口,足以让数以万计的人同时进入内侧宽阔的市场,能够并行四列马拉大车的环形道路被草棚、木台和长凳分割成了内外两圈,内圈排列成圆的店铺中,每隔一段就有一间特别宽大的木屋,高及人腰的宽敞木台一直铺装到门边,卡斯波人不必特意探听就知道这是供人演出所用的,同时内圆也不是封闭的,店铺和舞台的背后,环绕着市场圆心的是仓库、市场人员的休息区和一间面积很大的医馆。

  这座新兴市场的面积大得足以容纳一整座村庄,但这样的规模并不是出于虚荣,这些卡斯波人在这里算是初来乍到,却不必在外监听也知道会有多少人像蜜蜂追逐花朵一样蜂拥而至,这是一场能够吸引所有人注目的盛会,没有人能抗拒财富的吸引。

  无论外界的人对这座城及她的所有者有什么样的感情,他们都不得不承认世上少有这般富裕的城市,那个曾经平平无奇的河港城市已经因外邦人对它的改造身价倍增,外人难以窥见这座城市中人们的真实生活,只能透过旅馆的高窗目睹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即使这座城市仅良好的市政建设就展示了它的新价值,但它最致命的魅力还是来自于它的商业。当市场的建设者开始充实他们的仓库和店铺,卡斯波人又一次感受到了财富的压迫。

  这座城市不以金银为奢,无论建筑还是人的衣着都很少花样装饰,与此相反的是充盈此处无以计数的商品。许多东西人们不仅没见过,甚至不曾想象过它们的存在,但只要见到它们,知道它们的用途,人们就知道它们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改善,这价值甚至胜过金银。尤其是在这片原本丰饶的土地正在遭受罕见的连番灾害的时候。

  卡斯波人也看到了他们穿着的制式铠甲和其他武器也在出售之列中,他们询问了一下价格,顿觉自己身价倍增。那些在其他地区被行会或者权贵所牢牢把持的禁忌商品堂而皇之地陈列在店铺中,钢铁、武器、粮食、种子、种苗、书本、纸和笔,价格比之商业区都有所降低,若要换算成卡斯波人故乡的物价,那简直是一个令人疯狂的数字,但没有人担心这会招来他人的仇视和攻击。

  这些异域之人——卡斯波人的新盟友们几乎从踏上这片土地的第一天起就被恶意环绕,他们早已习惯被防备、怀疑,被占尽便宜还要承受污蔑,从未主动害人却被传为恶魔——因为他们确实就是秩序的破坏者。

  无论手段如何温和,他们对侵入地区所造成的破坏是清楚可见的,虽然他们只进行过一场被动的战争,但胜利的影响不仅深远,并且直接动摇了一个王国的根基,对手的每一次反击都会让他们在这个地区扎根更深,唯有放任他们自行发展才能苟延残喘,然而最终的结局仍然会是被他们夺走一切:土地,人口,财富,未来。因为异域人就是为此而来,在他们要建起如这座城般的地上天国秩序里,没有给国王和贵族的应许之地。

  卡斯波人没有仅凭眼前的有限见闻就能推断出残酷真相的头脑,他们对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一切事物的认识都来自他们的盟友,因为不仅这座城的居民被要求不断学习,他们这些粗野的佣兵同样要每日接受异域人的教导。这让他们感到很不习惯,因为从未有人——不论雇主还是朋友——同他们如此坦白交心。与卡斯波人订立契约的只是异域人中一支地位不甚高的外派小队,但他们在这里却仍被视为重要而且平等的盟友,所以有人不厌其烦地为他们解释那些既光明磊落又残酷无情的谋略。

  不论是解释的行为还是那些计划本身都令卡斯波人深受震撼,绝对的武力和财力在手,这些异域人的确可以蔑视他们的孱弱对手,但解释仍然是不必要的,不仅仅是对他们这些外域来的雇佣兵,对居住在这座城里的人也是不必要的。卡斯波人所知的最杰出的统治者坚决宣称人民应该将思考的权利交给智者,因为“一切忧怖皆生于多思”,过多的思考带来过多的欲求,这是灾祸之源,只有人人恪守本分,有限的资源才能惠及众人。

  “我们不这样做。”异域人的讲师说,“我们要干大事之前,总是尽力让要让所有的人都明白。因为人不是牛马,就算是牛马也有动物的知觉,不会去做那些损害它们自己的事情。人只有心甘情愿才能发挥最大的力量,只要他们知道所做的事情对自己和他人都是有益的,并且劳动的成果不会被平白无故地拿走,去供奉那些什么都不干却拥有一切的人,他们的热情就会像落叶之下的火焰一样被点燃起来。”

  “节俭当然是美德,但人不是生来就该受苦,克制人最根本的生存所需也不能创造新的财富;人也不应当将分配的权利完全交由他人,因为无论最初掌握权力的人如何高尚,在不受约束的时候,人总是会给自己分得多一些,然后一日日积累下来,便是一部分人不劳而获,另一部分人一无所有。没有公平,何来高尚?”

  如果异域人在其他地方说出这样的话来,大约只能招致嘲笑。人与人之间生来就是不平等的,有些人生而高贵,有些人生来下贱,贵族和平民奴隶的命运从他们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就确定了,唯有天选之人方能跨越这道天堑。但新玛希城是没有贵族的,不仅没有贵族,传统中一切能称为“老爷”的职业都在这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来自异国他乡的奇异信徒,在他们创造的这个新世界里,“公平”和“高尚”是存在的。

  异域人说他们我们所做的事情不过两样,一是尽可能多地创造,二是尽可能合理地分配。无论要做到哪一样,他们都需要土地,一切的资源都来自土地,人们要长久地生存下去也需要属于自己的土地,这两件事注定了不仅异域人是国王与贵族的敌人,与他们以任何形式站在一起的人,都会是国王与贵族的敌人。

  仇恨不是被灌输的,而是在站稳立场之后的自然反应,这种阵营的对立非人的意愿所能扭转,而意识到这一点的人也不想抵抗。有光自然有影,有对自然有错,对抗越是激烈,人们越是团结,卡斯波人通过对方的描述知晓这份盟约将把他们带入一场漫长的战争,这场战争是一切信任和给予的基础。

  他们并不抗拒这种使命,实际上,这是他们作为战士所渴望的。

  令卡斯波人感到有些惊异的是,这座城中的居民也有类似的觉悟。在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卡斯波人同居民们自然而然有了接触,彼此都对对方有一些兴趣,并互相交换了一些经历,新居民自然认为卡斯波人背负的盟约是对这个沙漠民族明智的选择,卡斯波人则询问他们是否能接受异域的信仰,对自己过去的贵族主人有没有一点留恋。没有任何一个人说贵族们的本性其实也是好的,因为不得已的原因才犯下种种错误,是为了自保才驱逐自己的领民,相反地,他们说,如果有一天开拓者要推翻国王的统治——这是在不远的将来必定发生的事情,到了那个时候,他们愿意成为为此而战的战士。

  生活在这座城中的人们感激现在的生活,他们总结不出那些复杂的道理,却仅凭生存的经验就知道一旦开拓者与国王和贵族达成了和解,他们现在拥有的一切都将逐渐失去,可悲的饥饿和贫困再次成为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

  卡斯波人凭借如此粗糙的交流都能获悉的意愿,寄居在此的领主们只会感受得更深刻。换上常服旁听几次夜课之后,那三位领主他们大概是至此才明白为何那名外貌如天神般的青年不直接收下他们的忠诚,他知道他们会反悔。

  也许那位新玛希城的最高统治者不知道的,有时候,忠诚要像锻铁,越是锤炼越是精纯。

  同样地,那些将这一切都视为考验的领主也许同样不知道,这不过是个开始。

  在交易会开幕前,基点村建设计划正式向全城下发。

第423章 新村计划

  “新计划?”

  “基点村?”

  新的话题在城市各个角落火热流传,远胜于即将开始的交易会。

  得知这个计划之前,住在城中的人们对现在的生活已经足够满足,他们虽然同样期盼着交易会,但只是因为它会给他们安稳的生活带来不一样的热闹,听说会上将有许多演出,甚至可能会有剧团从联盟来到,除此之外,他们对贸易没有什么迫切的需求。

  因为他们有活干,有地方住,一日三餐从未缺乏,生病了可以得到休息和治疗,城市的管理者还发给他们衣服鞋子,虽然工钱不是他们熟悉的货币,但只要能换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人们也不在乎它是叮当作响的金属还是只有一张纸。

  即使严苛的卫生要求和不放松的教育让初来乍到的人很不习惯,这优越的生活也足以抵消任何不情愿了,何况这些强制要求完全对他们有益。只要不是脑子有毛病,没有人讨厌生活在干干净净、没有污秽和蚊虫的地方。至于识文断字,更是在这座城中生活的应有技能——好歹识个数,知道自己一天能挣多少工呀。如果不肯好好学习,便会不知不觉间被同期的伙伴落下,有朝一日连他们的说笑都听不懂了,只能回去同那些新入城的人一起干活上课。

  倘若落到“留级”的这一步,无论是谁都要开始担心如果自己依旧令教导者失望,会不会被赶出城去了。

  没有人想被赶出这座城市,虽然每个人都要干活,但城市的管理者也在同他们一块干活,而且他们分配下来的活计都是他们能干完的。没有故意的虐待,表现出众的能得到鼓励和奖励,干得太慢也不会被辱骂,管理者会通过同队组长及其成员的谈话寻找原因,最差的情况是把队伍拆散,队员混入其他队组去。很重要——可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知道自己在做的是什么工作,是在为什么工作。

  是为了这座城市的统治者,那些有信仰的外邦人,更是为了他们自己。他们住的是自己建造的房子,吃的是自己种植的蔬菜,使用的是自己制造的家具,劳动的果实不仅他们能够自己享用,还能够分享给那些后来城市的人。前者令他们感到满足,后者则令他们感到焦躁。

  因为很多人知道这座城并不需要那么多居民。

  无论联盟如何富有,对这座城的援助都不应是无限的。人们没有贪婪到认为现在的一切都是自己应得的,当最聪明的那一批人学会算术以后,便算出了现有人口的每日消耗是一个极其可怕的数字,虽然来自联盟的补给从未短缺,开拓者们的工作也有条不紊,似乎任何状况都难不倒他们,但人是有感情的,自称为“开拓者”的这些人是他们的拯救者和保护者,他们看得到开拓者们承受的巨大压力,很难不把还在持续入城的逃难者视为沉重的负担。

  在这已经超过十万的外来人口中,老人、病人的数量很多,这些人口在别的地方是拖累,在这座城里却能得到照顾;女人和小孩有价值一些,但小孩不能马上被派上用场,开拓者还要让他们去上学;女人倒是和男人一样干活儿,可是开拓者也像男人一样付给她们酬劳,而且是直接发到她们手上,不是交给她们的男人,虽然这些曾经温顺如家畜的女人在被开拓者鼓动起来之后,干的活儿其实也不差什么,但哪个刚来这座城的人见到这种做派,不说一句异端呢?

  可是倘若不是这样的异端,又怎能超越凡人的常识?

  开拓者尽力让每个人都有事可做,即使生产的商品销路有限,一批又一批地积压在仓库里,他们依旧照合同付给报酬,可这样也是不该长久的。所以有不少人以为交易会的召开为的是解决这个问题,可他们也不知道同样被水灾、干旱和蝗灾接连侵袭过,却无能像这座城一样抵抗住的其他地区何来对家具、砖块和陶器的大量需求。

  直到这个称为《新玛希城农业发展计划》的文件通过各级城市管理组织传达之后,那些关心城市未来的人才算看到了一条明确的出路。

  在第一批建设计划中的基点村有十二个,一个村庄最少迁入五百名新村民,参照不久前才收获完的城郊农业生产队,这些村民也要分作几个大队,每个大队又分作不同的小队和小组,一同合作耕作分配给他们的大量土地。因为人们不可能两手空空地去种地,所以每个村庄都会分配一定数量的农具和耕畜,不仅如此,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投入生产,曾经耕作过城郊农场的钢铁怪兽也将开往基点村所在地,为这些新村民平整土地,挖掘沟渠,助力他们开荒。

  有了土地、工具和耕畜,还要有住所、种子和足够坚持到秋季的粮食,毫无疑问,这些也将由城市向迁入的新村民提供。因为他们的身份已经被登记为城市居民,所以新村民中如果有孩子,孩子们依旧能在城中接受教育,新村民也可以在城市和新村之间自由通行。并且为了确保基点村的前期建设能够顺利进行,每个村庄还将有一至两名开拓者常驻。

  很少有人怀疑新玛希城的管理者能否实现这些承诺。人们开始关心新村民需要承担的义务。

  承认土地为集体所有——如果想成是承认土地属于开拓者就容易理解多了;完成生产任务,每年交售一定数量的粮食——这是应当的;担当一定的警戒工作,保护村庄,在必要的时候向城市示警——这也是应该做的;在村庄里像城市一样严格遵守法规,不得私刑、虐待弱者,凡重要事务皆须通过村民会议,不得自立——有开拓者保驾护航,问题也不会很大。

  大致上,这就是他们应尽的义务了。

  不要说没见识的卡斯波人,连那些在私底下说应该把后期加入城市的人赶去种地的人,在了解这些条件之后也不由得动摇起来。

  对土地的向往是农民——或者说任何一个没有资产的人的本能。即使开拓者给予了人们比想象的还要好的生存保障,对土地的渴望仍在他们心中难以磨灭,遍布城市每个角落的菜地也恰到好处地维持了他们的这种本能。交纳规定数量的粮食之后剩下的产品由自己分配,人们有理由相信开拓者不会像曾经的贵族老爷一样盘剥他们,且相比城市较为逼仄的生活空间,过于要求秩序的生活,也让许多人对相对自在的田野生活有所怀念。在种种情绪的作用下,许多人都对基点村计划表达出了极大的兴趣,可以预见的是,有意参加新村建设计划的人数绝对会超过所需的人数。

  虽然相比基点村计划,更有吸引力的是城郊生产队的待遇,不过扩大队伍的名额相对来说太少了,由于由旧玛希城的近郊农民组成的生产队已经较为出众地完成了他们的任务,人们依照常理认为新的队伍也将从旧玛希城人中选拔出来。

  谁都知道,无论近郊农场还是基点村的建设,都是为了增加生产。经过一年以来的惊人发展,新玛希城的实际管辖地区已经占到了布伯平原的四分之一,如果将奥森郡也列入他们的控制范围,那么他们就占有了王国十分之一的土地。并且他们不仅控制了土地,还拥有相当数量的人口。他们既有这个能力,又有这样的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

  长久以来,这片土地的农业优势一直都十分突出,直到这一年来的连续灾难影响了三分之二以上的产粮地,闪光的河水只要爬上高地就能望见,农奴和农民们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土壤龟裂,作物在烈日下奄奄一息。开拓者带来的高产作物显示出在这个地区的适应能力,这当然是值得骄傲的,但倘若没有了深耕、来自联盟的肥料和大量的水源灌溉,它们也能在其他地区得到优越的产量吗?

  无论开拓者的成就在外人看来如何不可思议,他们的工作都是建立在对自然规律的合理利用之上的。新村计划并不是将开垦土地,将村民迁入旧足够了,实际上,基点村正如其名,是一系列整体工程的基点。

  庞大的水利网和道路网将把这些基点村联系起来,像城市伸出的血管,既将城市的血液输送到村庄中去,又将土地上产出的营养吸收过来以供养自身。五百人是基点村的最低人口要求,当这些村庄发展到一定程度,道路和水利的建设完善到一定程度,如果不是通过这些村子分化出更多的新式村庄,就是这些村庄升级为城镇,不再依靠纯农业生产而发展。

  无论是哪一种发展,未来都是令人期待的,但至少在开拓者来到这片土地之前,没有人想象过要在平原上建立任何大型的水利工程,甚至道路工程都是荒谬的。这些工程的投入太大了,既需要难以计数的人力物力,又需要极大的权力,甚至哪怕有国王一样的权力,恐怕也难以让分布在这片平原上的大小领主向他让出自己的部分领地。

  但只要开拓者提出这些计划,就几乎没有人怀疑他们不能完成,不仅深信他们的城市新居民如此笃定,连寄居在此的三位领主也没有丝毫怀疑,因为这座城市已经具备了足够的条件,他们甚至因此更加确定在这里遭受的种种冷遇是光明之路的考验,只是稍微想象一下,他们的心也为这一伟大计划火热了起来。开拓者的作为看似样样都不合常理,那是因为人们总爱用自己的偏见去扭曲他们的动机,只要放下这无来由的憎恨,正视这世上确实有人既强大,又高尚,所行之事皆为利人利己,那一切都变成合情合理了。

  收容灾民是合理的,打击贵族是合理的,要兴修水利,建设道路那更是神的真信者才能做到的伟业。

  那么,作为最早向开拓者表示效忠的贵族,他们的领地至少比平原上的其他领主更有资格优先加入这一伟大工程。

  但对新玛希城之外的世界来说,交易会仍然是最重要的,基点村的建设计划不在开拓者有意泄露的城市情报之中,在商业区中等候的商人兼探子们也许保有一两条情报渠道,但通过这些渠道传来的有限见闻不足以让他们敏锐地抓住城市发展的本质变化,因为对许多人来说,外邦人的许多行动都是“难以理解”的,而无法理解正是他们没有被异端污染的证明,一旦他们“理解”了,这就意味着他们被这座城市同化不远了。

  这种事情不是没有可能发生的,甚至探子们也不知道身边是否已经有人暗中向外邦人投诚,反过来监视他们的言行。这种猜测其实没有确实的证据,但他们也不需要多么确实的证据。

  因为这座城市确实有一种魔窟般的吸引力。不然那么多人长久借住在此,真的只为对主人的忠诚吗?

  这些忠诚有限的商人和探子坐在旅馆中,行在原野上,看着人流从四面八方而来。他们或者乘车,或者骑马,或者仅凭一双腿步行,外邦人就像他们迎接灾民一样在四方的道路上设置了各种补给点,为疲惫的旅者供应饮料和食物,并在登记身份后为他们提供一份“说明书”。

  不提纸张和印刷术在外界的珍贵程度,这份赠予确实非常有利于人们在到达城市之前了解交易会能否达成自己的目的,人们捧着这本“说明书”就像捧着珍宝,无论是怀着好奇与探究,还是怀着孤注一掷的决心,抑或不怀好意而来,除了在这座外邦人建起的城市,没有别的地方能实现他们或卑微或狂妄的愿望。

  在许多人的认识中,交易会是这次传说之城的首次对外开放。带着各种目的来到的人们从很远的地方就看到了那片落在天边的巨大阴影,在一睹真容之前,他们首先遇到的是大片被深翻过的耕地,一天之中的大部分时刻,来客们只要经过通往城市的笔直道路,就能在大地的深处看到那些发出巨大声响的钢铁怪物,一行行或一群群的人围绕着它们劳作,但是没有人敢走近去仔细打量。他们只是在这里将脚步放缓再放缓,一遍遍惊叹它们的能为,因为人们看得出来,将这片土地平整精耕到如此地步的主力不是人力,正是这些喘着气,冒着烟的玩意。

  深秋枯败的野草已经被翻进地下,现在这些耕地还是光秃秃的,但只要想想外邦人手中的种子,人们完全可以想见在来年的生产季节之后,这座城市的力量又会迎来什么样的增长。

  值得注意的另一点是,人们发现这些耕地不仅面积巨大,而且形状全都是极其规整的方形,田埂宽阔得像大路——或者说道路形成了田界。这很可能意味着所有这些土地都是公地,没有一块是给个人或者家庭耕作的。

  穿越了城市东面的大片耕地后,人们就来到了城市的灾民安置区。数以万计的流离失所之人在这里生活,对城市之外的人来说,这片安置区同样出名,外邦人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完成了神迹一般的壮举,现在,人们来用自己的双眼见证这一神迹了。

  在看到那些整洁的房舍,平坦的道路,环绕在安置区周围,排列在道路旁生机勃勃的菜地之后,大多数人都能就眼前的事实得出结论,认为那些不幸的灾民在这里得到了不错的安置。实际上,这片安置区的居住条件超过了许多人的想象,甚至有人在开始的时候将这片地区当做了新玛希城的主城区,说外邦人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能建成这样也算不错了,当他的误解被更正之后,嘲笑他的人很少。

  因为这个人误解的原因并不是傲慢。

  这片安置区的面积几乎可以称之为广大了,为交易会而来的人们必须穿过它的中轴线才能到达会场,他们在路上可以看到安置区里的人们生活的样子。白天的时候人们大多要出门上工,安置区显得空荡荡的,热闹的是清晨和傍晚,尤其是傍晚,人们成群结队地从工地归来,就像水涌入河道,他们大声说话谈笑,讨论今天食堂的饭食和工作中发生的事情,无论男女都脸色红润,手脚行动有力,看得出来他们在这里得到了充足的食物,而且每个人穿着一套完整的长袖衣服,不分男女脚上都有鞋子,除了身上带着汗水和泥土的印记,几乎没有一点灾民的样子了。

  当夜晚来临,他们在安置区的屋舍里点亮油灯,成千上万温暖的灯光从窗口透出来,照在葱葱的菜圃和玩闹的孩子身上,大人们或者在屋子里休息,干一些手工,或者走出门和邻居们在一起闲聊,他们看起来简直无忧无虑。如果说这样的画面不仅是在别处见不到,也是刚刚来到这座城市的人难以想象的,那么,当闲适的休憩结束,召唤的钟声响彻天空,人们手提油灯鱼贯而出,又像游鱼一般汇入浩荡潮流,向着岛屿一般的夜校行去时,那种景象就完全可以说是震撼的了。

  这比任何财富的炫耀都要令人内心战栗,而人们因此产生的不安感又进一步通过市场旅舍的招待得到了证实。这些面带笑容,衣着整洁的年轻人自述是为得到新市民资格而报名来接下这份活儿的,他们当中资历最长的已经来到这儿三个月啦,为了能得到最多的“分数”,他们会尽力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客人生活得舒适的。

  他们坦率和开朗很能感染人,也丝毫不介意告诉客人自己过去的经历,使得许多人都愿意同他们结交,但他们并未因为自己在别的方面受到极大欢迎而忘记自己的本职,无论是住在最廉价通铺的旅客还是选择了单独住房的有钱人,都确实因为他们的服务感到了生活在这里的便利。由于他们一开始就坦白了自己的目的,反而显得他们对旅舍客人的照顾很真诚,因为即使他们漫不经心,一方面是迫于外邦人的力量,一方面是看在丰盛食物和酒水的份上,也不会有人说得出一句不好——至少大部分人是这样的。

  例外当然也是存在的,人们一般认为那些人是因为嫉妒到了极点,才会说包括他们居住的市场旅舍在内的一切都是外邦人为了炫耀和欺骗而制造的假象,但有一点连他们也无法否认的是,外邦人没有用任何法术蒙蔽他们的五官,他们见到的一切都真实不虚。

  “如果这一切要用灵魂来交换,”他们恨恨地说,“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那你们来这儿是来干嘛的?”别人问道。

  “我们来这儿是为见证魔鬼的交易!”他们嚷嚷道。

  一点也不意外地,这句话为收到了许多或嘲讽或不善的眼神,然后他们的名声便在市场旅舍里传开了,剩下的几天时间里,除了外邦人安排在这间旅社的招待,几乎没有别的人愿意跟这些自以为伪装得很好的高贵人士过多接触了,而他们对待这些脾气很好的招待的态度,又进一步增加了别人的恶感。

  终于在交易会开始某一天的晚上,这几位贵族和修士被人在走廊里蒙头揍了一顿,他们越是大声叫嚷出自己的身份,对方就将他们揍得越痛,当鼻青脸肿的受害者冲进大厅里大声控诉,人们回应他们的却不是同情,而是大声的嘲笑。只有体贴依旧的招待将身心皆受创的几位客人扶回去休息,由于痛楚模糊了头脑,夜晚的灯火又不太明亮,所以即使有人偶然发现了招待关节上的一些擦伤,很少与人肉搏的贵族和修士们也不会想到别处去,只是一味诅咒着不幸的命运和那些幸灾乐祸之人。

  “真的是太不幸了。”招待们柔声说,“这是药品,请好好休息,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这种小意外当然也只是个例,一切都按部就班,没有什么事情在新玛希城最高负责人的控制之外。

  于是交易会就这样开始了。

第424章 第一天

  交易会的第一天是这样开始的:当清晨来临,首先将人们唤醒的是浓烈的食物香气。

  那焦甜的、喷香的、像最美好的记忆一样馥郁的香气,从人们的呼吸一直渗透到梦里去,来处绝对不止一个旅舍食堂。当人们渴望地从温暖的床铺上醒来,翻身下床,推开房门,走下大厅,看到取餐的窗口似乎也和平时没有什么不同,于是他们就不急着去吃已经开始供应的早饭,而是继续循着那些香味走出旅舍。

  在刚刚清醒的晨光中,他们看到昨夜还教人不可逾越的栅栏已经被收到了入口内侧,进入市场的道路两边支起了一溜木台,木台背后已经架起了好多个铁做的炉子,炉膛里的炭火烧得通红,一些锅里烧着热水,一些熬煮着浓汤,一些用铁皮的盖子盖得严严实实,一模一样的长烟管里冒出滚热的空气,那些美妙而浓烈的香味就是从这些摊位上传来的。

  位于道路前排的摊位里,穿着与旅舍招待同样服装的人打开了他们那些大炉子的盖子,将长火钳伸进去,夹出一个又一个饱满的块根来放进篮子里,因为他们的这些动作,空气里的焦香味顿时盖过了其他的味道,人们的目光被吸引过去,看着他们倾倒篮子,把那些外皮已经烤得松软起皱的热烫食物高高堆了起来。

  因为他们并不小心的动作,熟透的块根被他们弄破了一点外皮,露出底下流淌着蜜汁的柔软肉质来,看起来就滚烫而甜美。人们不由自主地走上去,有人询问这是什么食物,有人直接询问价格,而他们得到的回答令众人大吃一惊:食物竟然是免费的!因为这些就是外邦人带来,在新玛希城的土地上试种成功的作物之一,外界的人们大多只听说过它们的产量而不曾品尝过它们的味道,交易会特地为此准备了一些——

  解释还未结束,人们便一拥而上。

  排队当然是不可能主动排队的,但是这些摊位前早早就用绳子隔出了通道,让人们只能像在市场旅舍那样依次上前领取,才在这里生活了几天的人们当然不适应外邦人设立的种种规矩和他们约束人们守规的方式,但很少有人因此表示明显的不满,新玛希城既能敞开大门迎接她的客人,也能毫不客气地把不规矩的那些赶出去。

  何况人们大都只喜欢自己不受拘束,而希望旁人多讲道理的。能让大家都守规矩,讲道理的话,那其实也很不差了。

  免费的消息就像食物的香气一样四处扩散了,越来越多的人从旅舍里跑了出来,旅舍的早饭当然更丰盛而能让人吃饱,价格也完全算得上低廉,但很多人为了留出尽可能多的钱用到交易会上,一天最多只吃一餐——如果不是餐堂不允许拿走餐具和在床铺上存放食物的话,他们还能更俭省一些。发放食物的摊位前排起了长队,负责分发的人飞快抓起泡在热水里的宽苇叶,在高高的薯堆上抓两下,包好,然后塞进面前伸长来接的双手中。

  他们的动作很麻利,所以队伍前进的速度也很快,性急的人们连皮都不剥,刚拿到手就一口咬了下去,被烫得连连吸气,但这也不影响他们透过痛楚感到享受,甜糯的滋味充满了口腔,热烫地从食道一直通向肚腹,连背上都传递到了热意,清晨凛冽的寒风好像都被蒸腾成了柔和的微风。尤其让人们感到满足的是,这是一份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的馈赠。

  赞叹和满足的声音此起彼伏,而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对外邦人将在交易会上出售的作物种子的期待更高了。甜,可以说是人们品尝得最少又最喜欢的味道,而这种作物的块根不仅提供十分纯粹的甜味,还能带来强烈的饱腹感,许多农民已经开始期望起它们能够作为主粮,只是看它们的表皮很薄,皮下也没有粗硬的丝络,令人担忧这些作物会不会很容易受虫子侵扰,并且难以保存,不过只要产量有传言之中的十分之一,这种作物就值得他们花费任何代价引进了!

  在人们沉浸于食物的美妙滋味和它可能带来的美好前景时,市场内侧的栅栏无声无息地撤走了。

  最早一批发现的人们抬头看向再无阻拦的前路,一时之间竟有些不能确定他们能否就这样走过去。他们当然知道交易会的日期就是今天,可是难道这样就开始了?在前一天,无所不答的旅舍招待说市场已经做好了准备,可是……是不是应该有个仪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