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长 第41章

作者:月下桑 标签: 幻想空间 甜文 异世大陆 穿越重生

  杏郎们仍然立在山脚下,维持着当时那个保护的姿势,城墙一样立在那里,哪怕他们高高低低并不整齐,好些甚至已经断开,他们依然立在那里。

  有些人的杏郎活转了过来,从同伴之间“醒”来,又回到村里自己的家中去了,而更多的杏郎则是继续无声无息的立在那里,仿佛真的只是一棵树了。

  “怕是得让他们再缓缓,只是依这里的传统,如果他们继续这样下去,怕不是会和其他杏郎长在一起,真的成树了……”

  那就再也醒不过来了,只有等将来再去他们枝头请新的杏郎了。

  这句话小林夫子没说,然而村里的人都猜得到。

  “主修木灵气的修仙者或许有法子,相关属性的天材地宝搞不好也行,只是我就是个一穷二白的剑修,仙根里木灵根又差,我暂且没有法子。”抓抓头,小林夫子一脸愧疚。

  村里人却已经十分感谢她了。

  山脚下的现任杏郎们大部分还活着,虽然可能需要很久才能恢复,也有可能永远都是一棵树,可是他们还活着。

  而村里的老杏郎们则……

  没有像现任杏郎们似的交织在一起集体抵御自然灾害,它们的树干全都断了。树干碎裂成块,飘的哪里都是,再也让人认不出来哪块木块曾是谁家的杏郎。

  然而他们的树根却都在!

  这水太大了,巨浪卷的地面的泥土都跑了,土壤中的树根这才显露出来,人们这才发现,这些表面上长在不同人家院子里的杏树在地下竟是树根缠绕树根,连成一片的,这些树根牢牢的抓住了下面的土地,还缠绕在房子上,大水过去,她们自家的院墙几乎都没了,房子却基本都在!虽然缺砖少瓦甚至屋顶都有缺的,可是房子的大体结构居然还在!

  如果说现任杏郎们组成树墙保住了人们的性命,那这些前杏郎就是护住了人们的家!

  他们,把他们和人类的家护了下来!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白羽镇附近的各个村子,那个破洞似乎就在她们头顶的天上,所以这次灾难她们是首当其冲,本来妙翎宫想要补偿附近的居民,想把她们迁到灵气更充足的土地,分给她们更多的田地,让她们更好的生活。

  却被大部分人拒绝了。

  “杏郎们习惯这里的土壤了,如今好些杏郎又还在土里歇着,咱们不好自己走哩!”人们是这么拒绝的。

  挖来泥土重新填满村子里的地面,篱笆重新搭起来,房子修补好,再把田地清理一遍,她们已经又开始新生活了。

  老杜家也是如此。

  只是没有了大杏郎,她们做的有些慢。

  花了一个月的功夫将自家重建,房屋上梁的那天,老杜家一个月来第一次好好吃了顿饭。

  大杏郎被她们挖了回来,如今就长在她家的院子里,安安静静的,只剩短短一截树根。

  沉默地吃完一顿饭,朱子轩正要起身收拾碗筷的时候,当归忽然率先站了起来。

  离开饭桌,他膝盖一弯重重跪在了地上,向杜婴婴等人行了一个大礼之后,他直起上身对众人道:“奶,母亲,父亲,杜楠,杏郎€€€€”将所有人都称呼了一遍。

  “我想修仙。”目光坚定的,他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不是之前那种修仙,我想去妙翎仙门所在的地方,正式修仙。”

第55章 老杜家离开了兔耳村

  他的目光是坚定的,然而也是纠结的恳求的,说完这句话之后,他依然望着前头老杜家一家人,仿佛还有什么话没有说出来。

  他的视线又在老杜家一家四口脸上滑过,甚至还看了旁边正在视察新领地的阿鹤和他的鸡,落在院子里已经消失了的老杏树们原本的位置上。

  他们的树干已断,下头的根须密密麻麻和其他杏树的交织在一起,已经成为整个村子的地基。

  最终,他的视线又移了回来,然后几乎是用喊的,他将自己内心最想说的话说了出来:“我想让你们陪我一起去修仙,我不想和大伙儿分开!”

  说完,他便垂下眸子看向地面了,他看似平静,实则已经紧张的要命。

  然而€€€€前方传来嚼东西的声音,嚼完,吞下,还喝了口水顺溜,杜婴婴道:“其实我也想。”

  当归便猛地抬起头来看向她,和他一样诧异看过去的还有旁边的杜楠一家三口。

  然后,当着所有人的面,杜婴婴又拿了一张油饼啃,一边啃一边道:“我也有仙根,之前老是嫌炼气慢慢腾腾不练,现在一遇到事儿就显出来了,这样不行。”

  “所以我就打算去修炼。”

  “那么就是我和当归都要去修炼,你们跟不跟着走?”

  说完,杜婴婴又嚼啊嚼起来。

  当归还愣在那里,杜雨涵已经笑了:“好巧,我也想去鹤都。”

  鹤都?鹤都是哪儿?

  其他老杜家的人就都一脸懵逼的看她。

  杜雨涵这才慢条斯理解释道:“妙翎宫所在的地方就叫鹤都,位于翩然海之边,妙翎宫在小苍界最偏僻的地方,也是最危险的地方,那边灵气充足的同时也最危险,妙翎宫也是出于镇守之因选择将仙宫建在那里,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妙翎宫在小苍界的俗世辐射也就随着距离的远近而越远越小,咱们这儿还不算距离妙翎宫最远的,不过也在中后段了……”

  她先解释了一下什么是鹤都以及她们和妙翎宫之间的距离。

  行吧,一看杜婴婴和当归的模样就知道这俩人什么也不知道,光想着去修仙了,却连仙门开在哪儿也没打听清楚。

  “不过你过去干啥?你又没仙根?”杜婴婴道。

  她虽然亲闺女,可是也不是溺爱,有一说一,杜雨涵在她看来仙根怕是真不大行,行的话早就从镇学毕业了,也不至于最后靠交际找的工作。

  您扎心了€€€€杜雨涵心道,嘴上却仍然保持微笑:“我虽然修仙不大行,可是我比你们通俗物,托母亲的福,宋师姐又一向照顾我,离开前她曾拉我去屋里偷偷和我说过,想为我再谋一个更好的差事,如今找到了,就在鹤都,我之前还在犹豫要不要过去,如今却觉得没有丝毫犹豫了。”

  杜楠看他爸没有丝毫意外的样子,就知道他爸妈应该是已经事先商量过的。

  好吧,就他什么计划也没有,光听了满耳朵别人的计划€€€€叹口气,杜楠耷拉下了小肩膀。

  不过,去鹤都呢!还是全家一起去鹤都!

  不知道为什么,他又高兴起来,止不住的高兴,嘴角都翘起来了。

  同样翘起嘴角的还有当归。

  眼瞅着他还跪在那里笑,杜雨涵忙走过去把他拉了起来,帮他拍了拍膝盖上面的土,她对他道:“一家人,有什么想法就直接说出来,不要跪,女儿膝下有黄金。”

  当归就乐:“没事,跪您,跪我爹我奶,我愿意。”

  杜楠:……

  他表示自己无话可说。

  也不怪他这辈子不爱说话,先是因为会说话不敢说,怕露馅;再后来成了练说话才发现自己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舌头,想说说不出,不乐意说那些咿呀学语的孩子话;然后到了现在……他发现他已经说不出来了。

  太久不说话,他内心吐槽吐习惯了,整个人都便沉静了不说,何况他家如今好些情况实在让他连槽也吐不出来,没得话讲哟!

  杜楠继续保持沉默,沉默中,他吃了两颗蛋外加一张比他脸还大的油饼。

  “忒!你这孩子怎么又吃这么多?!都要去修仙了,还不赶紧减减肥?”正要摸第二张油饼,杜楠的小胖手被他奶移开了,被他攥在手里的油饼顺势落在了他奶手里。

  还一分为二,一半给了当归。

  他奶便一边吃(从孙子手里抢来的)油饼一边感慨:“这么好吃的油饼,不知道鹤都有没有……”

  当归立刻道:“您放心,奶,我今儿个下午就去贺老丈家和他学怎么炸这油饼。”

  杜婴婴便道:“你要是普通过去学,那老东西怕是不教,我和你一起过去吧,顺便把咱家要全家出去修仙的事儿和村里头说说,哎……”

  于是,也没等当天下午,当天上午,杜婴婴就拉着当归去老贺家了,向他学如何做油饼,又和过去买油饼的人家说了自家要去鹤都学修仙的事儿。

  然后当天中午,村里便传出了最新的流言:老杜家怕煮熟了的媳妇跑了,要全家一起去鹤都修仙去啦!

  杜婴婴:我不是,我没有,我没说!

  不过,从晚上开始,村里却陆陆续续来到了老杜家。

  有送鸡蛋的,原因也很现成:路途遥远,总得备着点干粮,这鸡蛋就是最好的干粮,煮熟了带身上,又好吃又不容易坏,还养人!

  有送钱的:出门在外,带什么也不如带钱方便,拿着罢!

  甚至还有送灵石的→不多,就一块,可是那是她家唯一的一块灵石。

  “不知道是那辈子祖宗留下来的,说是修仙者用的,我家没有有仙根之人,你们既然要去修仙,就拿着吧,比拿在我手上有用途。”

  说完就跑,根本不给杜婴婴拒绝的机会!

  更多的则是送手艺的,就像老贺家擅长炸油饼一样,村里这么些人家,总有一些自家珍藏的小窍门,比如谁家的黄瓜腌的好吃,谁家的腐乳渍的嫩,谁家的小青菜炒的好,谁家的小酒酿的香……

  放在往常,这都是各家各户的本事,平时夸一夸和别人做个交换啥的,方子吗,那是万万不肯拿出来的,如今却都拿出来了,还伴着自家做好的腌黄瓜,渍腐乳啥的。

  “你们去鹤都也不知道能不能置办上地,这好大一家子人呢,总得先活命,这么些方子,或许就有鹤都人喜欢的,你们看看能不能摆个摊子,兴许也能赚个一天的嚼用出来。”

  行吧,这是怕她家在鹤都饿死自己。

  “我有那么没用吗?”杜婴婴没好气对那人道。

  那人就往后退一步:“婴婴呐,你在村子里是顶顶能干的,可是出去了,你还真得多听你闺女的,你闺女是外场人,在鹤都那种地方,她还真比你能干……”

  说完,就跑了。

  又是一个撂下东西就跑的。

  杜婴婴:……

  老杜家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收东西,她们在做离开的准备了,说去就去,杜婴婴不是个拖拉性子。

  因为有储物袋,所以她家能带的东西就多很多了,家里所有的木箱都带上,里面绝对不空箱,节约体积,争取再多放一些。

  于是,锅碗瓢盆,带上;柴房里的木柴,带上;里外衣裳也都带上,哪怕流行的款式不同,不过衣裳料子都是好的,到时候改改就行,也带上;鹤带上,鸡带上,杏郎更是要带上。

  小杏郎好说,和杜楠随时待在一起,大杏郎如今却不能动,杜婴婴想了半天,最后把窗下的大水缸清空了,装满了土,又把大杏郎栽在了里头。

  “行!还能多带一个水缸!”看着装着杏郎的大水缸,杜婴婴高兴道。

  杜家一家:……

  可怜如今的大杏郎光秃秃不能反抗,他便最终被放在了水缸内。

  家里所有人物事儿便都收拾好了。

  外头的事儿,杜婴婴也有安排。

  她把自家的地委托村长做了公田,闲置几年放放东西顺便养养地,后头再轮流给大伙儿种种,不给其他人,那还是她家的地,她们早晚会回来的!

  而她精心选育的杜英种子,除了自留了一部分以外,她全分给了村里头。

  “别那么懒,一天就去地里待一会儿,像我似的,多去几次,一来走路多身体好,二来杜英也长得更好不是?多种些二级杜英出来,以后反而省心。”杜婴婴难得语重心长。

  除此之外,她还把家里的肥都分出去了。

  “这是鹤肥还有鸡肥,鹤肥不用说,那是仙鸟,仙鸟拉得肥,就是仙肥!”

  “而我家这鸡也不一般,每天吃鹤食的,准保比你们自家鸡拉的鸡肥好使。”

  总之,除了带走的,杜婴婴把其他的都给了村里的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