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eleta
很快,京城周边就开始有人抛售土地,因为朝廷已经正式下旨全国推广土豆和红薯的种植。这件事由南容时珠和南容时璃负责。希望农场的农事专家们会被派往全国不适宜种植粮食的地区指导土豆和红薯的种植工作。土地的价格在跌,永安帝派张弦秘密收购土地。永安帝现在手里不缺钱,作为这个国家最大的地主,他自然要趁着这个机会把更多的土地拿在自己的手中。
地价下跌,很多靠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户们就没了活路。紧接着,内阁下达皇帝的命令。京城及周边开始修建水泥马路,招收农工。户部也下发了通知,招收两千名矿工。兵部准备扩军,第一批预计扩充十万兵卒。工部招收一万名农夫修运河,一万名农夫修水坝。而玻璃厂、水泥厂、新开的窑厂……很多朝廷的直属部门都要招收农工。那些无地可租种的农户们很快就有了另一份谋生的渠道。而那些本想以此逼迫朝廷改变政策的大地主们不仅没有人再租种他们的土地,他们自己因为土地无人去种,只能继续卖地。而朝廷的很多官员因为有参股,尽管家族中的土地价格降了,但他们本身的收入并没有减少,反而有所提升,所以没有强烈反对朝廷的土地政策和土豆、红薯的推广种植。而且他们也清楚,如果他们阻拦陛下,不仅不会得好,还会断了自己的财路,现在不知多少人盯着海事司,盯着海事司已经派出去的远航大船。海事司可还没上市呢。
永安帝派了一批官员前去接管南粤,原来南粤的掌权者全部作为附庸,南粤要彻底掌握在俣国的手里,而不是又如之前那样,由他们自己的头领掌管,最终脱离俣国的统治,自立为王。秦粟暂时留在南粤,稳定局势。潘北谷、秦忠义和吴绍王先行回京。
俣国的版图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再次扩张,国内的经济、民生不仅没有因为战争而有损,反而蒸蒸日上。朝廷上,因为林燮山、史玉、年庆等人对皇帝的支持,以及因为他们知道一些内幕而更加坚定跟着皇帝走的决心,朝中也是一派欣欣尚荣。永安帝的心情有多好可以想见。
在这一派朝气蓬勃中,户部尚书年庆在澜渊阁却有点心事重重。韶平秋见他进进出出十几次了,忍不住问:“大司农,您这一早上的焦躁难安,可是家中有何事?”
年庆看着从隔间走出来的韶平秋,烦闷地走到椅子前坐下,韶平秋在他身边坐下,问:“大司农有何烦心之处?”
海士璋听到了外面的动静,也走了出来。内阁今日就他三人。
年庆让屋内的闲杂人等出去,重重叹气道:“距陛下上一次选秀,这三年期可要过去了。”
他这话一出,韶平秋愣了下,然后不吭声了。刚走出来的海士璋下意识地捂住脑门,转身就往隔间走,身后年庆喊他:“阁老!您也来出出主意啊!”
海士璋摇头,身后仿佛有恶狼追:“老夫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了!”
然后无情地进屋,关门。
年庆放下尔康手,看向韶平秋。韶平秋:“大司农是准备上奏?”
年庆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为难地说:“三年一选秀,是户部之责。某身为户部尚书,职责所在。陛下那边一直未有明旨,某总需去提醒一二吧。”
韶平秋隐晦地说:“这……若有新人入宫,怕会扰了€€€€的清净吧……”哪位€€€€,不需明说。他们这些人谁都清楚圣上是多么忌讳有人扰了€€€€的清净。而且,国公、吴绍王他们肯定不愿意看到有新人入宫。特别是史玉这位€€€€的铁杆忠心者,韶平秋都能想到户部一旦提出选秀一事,史玉就敢当场跟年庆对着干。不过这些话韶平秋就没说了,因为他清楚年尚书绝对也明白这一点。
年庆:“某自然也怕若有新人入宫,会扰了€€€€的清净,可……职责所在,职责所在啊……”
韶平秋:“既是职责所在,大司农如实上奏陛下,由陛下定夺便是,何至于如此为难。”
年庆头疼地揉揉额角,直言:“某怕被打(群殴)啊!”
韶平秋:“……”
年庆也没说他怕被谁打,唉声叹气。韶平秋想想,低声:“此事不若让秦王去问问?”
年庆回头看他:“秦王?”
韶平秋:“秦王时常要去奉天殿,秦王与陛下闲聊的时候,让秦王随口问一句。”
年庆的眼睛亮了,抓住韶平秋的胳膊:“柏采,你可要帮我啊!”
第227章 嚣张跋扈传国外
“陛下,秦王殿下求见。”
“让他进来吧。”
永安帝从奏疏中抬起头来,张弦立刻上前斟满茶。
秦王进来,身后跟着他的贴身寺人。秦王道:“父皇,儿臣来送新绘制出的海图。”
永安帝闻言大喜。张弦上前接过放着海图的盒子,送到龙案上。永安帝问:“你顺母父呢,可有歇着了?”
秋猎回来后卓季就搬回翔福宫去住了。秦王也是从翔福宫过来的,说:“儿臣从翔福宫出来时,顺母父说要去皇祖母那儿吃下午茶。”
永安帝很满意。
秦王:“父皇,儿臣有一事要奏。”
永安帝:“何事?”
秦王:“父皇,宫中三年选秀已至,年尚书为此事苦恼不已,舅舅便与儿臣说了。”
永安帝的脸色瞬间冷了下来:“韶平秋与你说是何意?”
秦王如实道:“年尚书不敢上奏,说是怕被打。可父皇一直未有明旨,户部那边又不能装作不知此事,怠慢过去。舅舅看年尚书着实为难,便托儿臣来讨父皇的口风。”
永安帝的脸色好了些,说:“新人但凡进宫,就没有不作妖的。一次两次便也罢了,次数多了,你顺母父还不得跟父皇闹。你如今已有十位皇弟,皇姐皇妹加起来也有五个了,父皇也不需新人来为皇家开枝散叶。宫里和宗室是否需要新人,由你母父定夺。”永安帝毫不介意被儿子知道他惧内。
秦王:“儿臣这就去告诉舅舅。”
“嗯,你也去歇着吧。”
“儿臣告退。”
秦王走了,永安帝这才拿出新的海图。张弦在一旁打趣:“万岁,这年尚书也太没胆色了。”
永安帝:“他不是没胆色,他是怕被人戳他的脊梁骨。这‘大俣银行’马上就要开张了。这银行是如何开起来的,瞒不过林燮山他们。他若敢当庭上奏选秀一事,回头就得给人套麻袋。”
张弦捂嘴笑。
永安帝:“宫里好不容易太平些了,再来几个喜欢作妖的,顺€€不烦,朕都要烦了。”
张弦:“如今哪怕是北蛮,也莫想再拿和亲威胁万岁了。”
永安帝笑笑。
这时,冯喜又从外头进来:“陛下,叶尚书求见。”
“宣吧。”
叶秉天匆匆进来,行礼后道:“陛下,北蛮使团入京求见,边关的急奏送到了礼部。”叶秉天说着,递上急奏。
永安帝面色冷淡,张弦上前拿了急奏之后交给万岁。永安帝随意扫了几眼,说:“人来了随意安排吧。”
随意安排……叶秉天:“臣明白。不过北蛮使团这时候入京,怕要在京城过了冬才能返回了。”北蛮这个时候已是大雪纷飞,京城的第一场雪眼瞅着也要下来了,他们这时候到肯定走不了的。
永安帝:“他们的一应花费一律由他们自行解决。”
“臣遵旨。”
叶秉天来为的就是北蛮使团的事情,知道了陛下的意思,他也就离开了。叶秉天一走,张弦就问:“万岁,若北蛮使团要求见两位耶律……”
永安帝:“他们最好把人带回去。”
不带回去,留在宫里也是个死。这话永安帝没说,张弦听得明白。
从秦王那里得了准话,年庆就吃了定心丸,直接就没在朝会上提选秀的事。户部尚书不提,国公、王爷、其余的五部尚书都似乎忘了此事,那些还想着趁着来年的选秀把自家儿女或朋友家儿女送进宫的官员们只能去户部打听,却是没一个人敢越过年庆去上奏。一打听,那些人欲哭无泪。陛下金口玉言,今后都不选秀了。原因很简单,怕选秀入宫的人不长眼地惹了(顺€€)€€€€心烦。
陛下宠爱顺€€€€€€到如此地步,他们除了愤愤不平,也没有别的办法。宫里不选秀,宫女却是需要补充。毕竟翌年会有不少宫女到了年龄该出宫了。另外皇家宗室里也有要订亲的。这些事就是皇贵€€操心的了。
在叶秉天把边关急奏交给永安帝不到十天,耶律佤生带着北蛮使团再次来到东洛城。耶律佤生带了大量的北蛮特产€€€€毛皮、精良的马匹、强壮的牦牛、绵羊、乳酪、宝石,比他们之前过来和亲时送的东西还要多。辛兰城的那一场轰炸,把他们吓破了胆。如果俣国真的铁了心要拿下北蛮,他们根本不是俣国的对手!
这次带队的依旧是耶律佤生,永安帝却是没打算见他,只派了献逸王去接待。吴绍王可是已经回来了,永安帝却没派他去。吴绍王在内阁,已算是进入了权力核心,之前又被派去了南粤。永安帝却只派了没有实权的献逸王去接待北蛮一行人,足以说明永安帝对北蛮的态度。
献逸王见到耶律佤生没什么好脸,还把耶律佤生讽刺了一番。你们自己死乞白赖地非要送上王哥儿和公主,送来了却不安生,竟然敢对我俣国的€€€€心怀恶意,甚至大逆不道的出言不逊。陛下只是炸了你们一座城,不过是小惩。
北蛮谁都不会想到刚送过去的耶律唐括和耶律布烟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捅出这么大的一个篓子。耶律佤生此次前来不仅带了二十名容貌美丽的北蛮女子和二十名容貌俊秀的北蛮€€哥儿,还带了北蛮王耶律隆术嫡亲的€€哥儿耶律庆庄,年方十五。耶律隆术有数百个妃子和侍€€,孩子生的也多,虽然夭折和病故的占去了一大半,但活下来的也有二三十个。耶律布烟和耶律唐括只能算他的庶哥儿、庶女,耶律庆庄却是耶律隆术与王后所生长子的€€哥儿。耶律隆术的长子前年病故,留下数个子女,耶律庆庄就是其中一位。耶律庆庄从小生活在宫里,深得北蛮王后的喜欢。而太子耶律宗义也是北蛮王后所生。耶律宗义还没有正妃,但侧妃、妾侍却已是一大堆,孩子也生了几十个了,不过活下来的只有几个。
耶律庆庄是北蛮王长子的嫡€€哥儿,是正妻所生。耶律隆术把自己的嫡€€孙送到俣国平息永安帝的怒火,已是他能想到的最大的诚意了。如果耶律宗义有嫡女或嫡€€哥儿,耶律隆术肯定会把太子的嫡€€哥儿送过来。有耶律布烟那个坏事的王女在,耶律隆术不敢再送公主过来。永安帝独宠顺€€(侍€€),耶律隆术现在只能投其所好,送€€哥儿过去。耶律庆庄身份贵重,不是耶律布烟和耶律唐括能比得上的。耶律隆术希望此举能得到永安帝的原谅。
不过在献逸王沉着脸把这件事上奏之后,永安帝可没有耶律隆术希望的心情愉悦,反而更怒了。永安帝把茶杯一丢就怒道:“朕在耶律隆术眼里就是性好渔色?!”
叶秉天急忙道:“陛下息怒。€€€€深受陛下宠爱,耶律隆术或许是因此才会送上嫡王哥儿。”
永安帝更怒了:“朕宠爱顺€€,就是喜欢侍€€?他就给朕送上一个€€哥儿?!”
献逸王:“陛下,臣听说北蛮王的后宫,佳丽三千,北蛮王以己度人,所以才会如此误解陛下。”
永安帝:“给朕退回去!莫说是耶律隆术的孙子,他就是把他嫡亲的€€哥儿和公主送给朕,朕也不会要!再给他们对朕的爱侍出言不逊的机会?东西留下,人带回去!把耶律布烟和耶律唐括也给他们送回去!别留在朕的后宫浪费朕的米钱!”
献逸王和叶秉天:“是……”
第二日,献逸王和叶秉天又到了奉天殿。那位耶律庆庄王哥儿想要面见永安帝。永安帝直接回绝。当天晚些时候,一位身穿北蛮王族服装的€€哥儿跪在天授宫的宫门外,要求面见俣国皇帝陛下。得知此事的永安帝又摔碎了一个价值连城的御用茶杯。
“遵皇太后懿旨,宣,北蛮王哥儿入宫€€€€”
骑马前来的寺人,在宫外宣旨。宣的是太后的懿旨,却不是皇帝的圣旨。
耶律庆庄进了宫,被直接带到了郸阳宫皇太后的寿康宫内,而不是永安帝所在的奉天殿。寿康宫里,太后、皇贵€€、德贵€€和惜贵妃都在。耶律庆庄被带进来后,他极为冷静地扫视了一眼,然后垂眸,下跪,磕头:“耶律庆庄,叩见俣国皇太后娘娘千安……”
“起来吧,赐座。”
“谢皇太后娘娘……”
耶律庆庄站起来,后退一步,然后坐下。
从容貌上来说,耶律庆庄比不上耶律唐括,但他整个人的气度却绝对压过了耶律唐括。辈分上,耶律唐括是耶律庆庄的叔叔,可耶律唐括却少了耶律庆庄身上的那种属于王室的尊贵与底气。这是身份和生长环境的不同带来的差异。耶律庆庄是嫡王哥儿,又是在王后身边长大,亲叔叔是王太子,又岂是耶律唐括和耶律布烟能比得上的。
尽管如此,太后对耶律庆庄的态度依旧很是冷淡,她道:“你为北蛮王嫡€€哥儿,跪在我俣国皇宫宫门之外,以此胁迫皇帝屈服,老身实在看不出你北蛮的歉疚之意。”
耶律庆庄起身,上前一步,再次跪拜下:“太后娘娘息怒……庆庄也是没有办法,才出此下策。皇叔与姑姑不识大体,口不择言,破坏了两国友好。庆庄身为王哥儿,此次出行,身负修复两国友好之重担。庆庄深知,陛下不会原谅皇叔与姑姑的所作所为,庆庄愿意留下来代皇叔和姑姑赎罪!”说完,耶律庆庄重重磕了一个头。相比耶律布烟和耶律唐括来到俣国时的高傲,耶律庆庄的姿态摆得十分的低。
一位嬷嬷掀开门帘进来,弓着身子说:“太后娘娘,顺€€€€€€来了。”
跪在地上的耶律庆庄身子一颤,太后、皇贵€€、德贵€€和惜贵妃很吃惊,太后看了眼皇贵€€,两人的眼里都是“他怎么来了”的疑惑。
门帘再次掀开,打扮得雍容华贵的卓季虚握着常敬的手走了进来。看了眼跪在地上的人,他走到对方身前一步,笑着说:“侍身问太后娘娘、皇贵€€€€€€、贵€€€€€€、贵妃娘娘安。”
太后:“你怎么来了?快坐下吧。”
卓季走到德贵€€身边,坐下,说:“听说北蛮王又送了人进宫,侍身来瞧瞧。”
太后朝前方努了努下巴:“喏,人就在这儿呢。”
卓季看过去:“抬起头来,本宫瞧瞧。”
耶律庆庄恭顺地抬起头,双眼却仍旧垂着,没有大不敬地抬眼去看。卓季打量了对方一番,说:“模样倒是周正。听说他是北蛮王嫡亲的€€孙?”
太后:“他父亲是北蛮王的嫡长子,他也是嫡亲的€€哥儿。”
卓季听不出喜怒地说:“这北蛮王怎么总是喜欢给陛下的身边儿塞人?”
耶律庆庄抬起了眼皮,入目的就是一位打扮雍容,模样极为俊美的€€哥儿。那一眼,耶律庆庄的心肝儿不由得颤动。只这模样,就不怪永安帝那么宠爱他。
卓季看着耶律庆庄,口吻冷淡地说:“耶律唐括和耶律布烟对本宫不敬,本宫已经看在两国‘友好’的面子上,饶了他二人的性命。他如今又送你过来,是真当本宫大度吗?”
耶律庆庄的眼瞳一个瞬间的紧缩,急忙道:“€€€€!我父王送我前来,只为了……”
卓季抬手打断他,一副懒得听的模样,说:“北蛮王先前已经送了和亲的了,为了两国友好,也不想陛下为难,本宫忍便忍了。但北蛮王也太得寸进尺了些。他北蛮王的后宫有多少人,本宫管不着,但陛下的后宫……”卓季淡淡一笑,“你若进宫,本宫就自请去冷宫。”
太后一看他这副样子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马上配合地哄道:“皇帝怎么会允你去冷宫,你不答应,皇帝不会让他进宫的。”
耶律庆庄:“顺€€€€€€,庆庄入宫只为了两国友好!”
卓季斜睨他:“你觉得,本宫会再让一个你们耶律家的人入宫,给你们辱骂本宫的机会?”
耶律庆庄:“€€€€!庆庄放弃北蛮的一切来俣国,就是庆庄的诚心。此次来俣国,是庆庄向王自荐的。皇叔与姑姑不懂事,破坏了两国的友好,庆庄身为嫡王哥儿,愿为修复两国友好付出任何代价!”
说罢,耶律庆庄叩首。
卓季却是不为所动:“陛下答应本宫,宫中日后,只要是本宫不喜欢的,陛下就不会准他入宫。而你北蛮人,本宫,不喜欢。”
上一篇:在纯爱校园文里当路人甲
下一篇:祖宗玩家在线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