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权谋不如搞基建 第36章

作者:吃点儿吗 标签: 强强 宫廷侯爵 基建 穿越重生

  连提也意识到了他们现在的状况,不再说话,只是点了点头,顺着他们来时的路线回到了木和部落。

  除去随行的亲军和宋青远以外,木和部落的其他人都不知连提此行的目的,只当他是临时有事离开。

  因此,除了多宰了几只牛羊给他们一行人接风以外,木和草原上仍是那副忙碌又平和的模样。

  “殿下之前与本王说的规模化生产和建立贸易点是什么意思?”修整了一日后,连提便出现在了宋青远帐中,与他商议后续的计划。

  在宋青远的眼中,像木和部落这种每年逐水草迁徙,靠天吃饭的生活方式肯定不是长久之计。

  一来是不利于王庭的管辖,二来是这种模式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很差,一旦今年气候异常或是突发什么自然灾害,他们便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草场。

  不仅如此,现在的木和草原也并非是个水草丰美的好地方。

  因此,按照宋青远的规划,木和部落倒不如直接放弃放牧,转而发展农产品加工,利用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发展商业。

  但这个计划毕竟是个大工程,而且实施起来难度也很大。因此现在也还只是自己的一个设想。

  听完宋青远的计划,连提皱着眉思索了许久。

  等到宋青远杯中的茶水都快见了底时,他才终于开口:“殿下可知此举的风险?”

  现在的生活方式是木和部落的居民沿袭了百年有余的。

  当年即使是前任漠北王侵占了他们大部分的牧场,都没有改变他们。

  这番举措,可谓冒险至极。

  宋青远自然知道连提是在顾虑什么。

  他叹了一口气,开口解释道:“这样的连年迁徙总归不是长久之计,要想漠北能长久的统一,就必须让百姓先稳定下来。我也并不打算让百姓立马放弃现有的生计。此事不是一蹴而就的。等到与南周的贸易稳定下来之时,再谋划此事也不迟。”

  从前是他们不得不选择这种生活,但若是能有一个安稳的居所,百姓也不愿每年都在草原上无休止的迁徙。

  连提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不再反驳,静静地听着宋青远后续的谋划。

  “现在考虑那些还为时过早,现在先把现有的作坊扩大一些,招揽那些没有牛羊的百姓做工。”宋青远说道。

  “这样倒是可行,只是光靠现有的东西,怕是吸引不来南周的商队。”连提思忖着开口。

  这才只是个开始,宋青远心道。光凭这这些自然是不够的。

  但他的计划解释起来太耗心力,更何况他现在也没把握能全部实行。

  只能慢慢走一步看一步了。

  宋青远点点头,将早就画好的图纸递给连提,上面是他计划要建的作坊的模样。

  这个作坊除了现有的肉松制作以外,还包括计划中的牛肉干和肉脯的制作。

  “将来准备大面积生产时,也可以照着这个建设。”宋青远出声解释道。

  “殿下图纸里的这些器械,成本似乎有些太过高昂了。”连提在来之前,便已经和阿穆尔详细了解过现下的情况,自然知道宋青远在这段时间内研制出了一个新奇的东西。

  而这图纸上,与绞肉机类似的器械还不止一两个,虽不知道它们的具体用处,但光是看看,就知道成本不低。

  但现在的情况下,大规模推行这种流水线的生产肯定还是不行的,前期还是得靠部落百姓自己的建立的作坊为主。

  宋青远叹了口气,绞肉机虽好,但成本也高啊。

  连提的顾虑他当然明白。精铁太贵,工匠太少,每一步都阻拦着宋青远想要推行绞肉机的心理。

  虽然现在还无法推行这样的器械,但谁说将来也没办法解决这些困难呢?

  精铁太贵的原因,不外乎漠北的铁矿开采出的矿石质量太差。

  前者虽然需要改良冶铁技战术,并非一日之功。但后者还是很容易解决的。

  现在工匠们的技艺大多数是拜师学习,代代相传下来的。有时一个工匠一辈子也不过有几个徒弟。

  照这样的法子培养工匠,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提高漠北的生产力水平。

  但若是能建立一座学校呢?他带来的那些工匠不就是现成的老师吗?。

  听了宋青远的这番计划,连提不由地楞在原地。

  从前他只知道中原人的那些书院学堂会教学生什么四书五经、做官的道理。却没曾想过,书院竟然也能用来培养工匠吗?

  宋青远见他一脸的惊讶的神色,轻笑一声,劝慰道:“思想不要那么局限嘛,谁规定书院就只能教习圣人思想呢?”

  连提思忖着开口道:“不过,那些工匠会愿意吗?”

  毕竟在他的印象中,那些工匠的技艺都是严格保密的。他们能愿意教学生吗?

  宋青远笑了笑,这件事他早就考虑妥当了。

  在这个时代,工匠的社会地位算不上多高,对自己的技术保密也不过是能让子孙后代都有一个谋生的门路罢了。

  毕竟匠籍是没有土地的,若是再没有了技术傍身,那么存活下去就成了问题。

  但漠北是没有这样的规矩的,自然也不存在所谓的「士农工商」的等级地位划分。

  没有了生活上的压力,工匠们自然就无需将自己的手艺再藏着掖着。

  来了漠北这段时间,宋青远经常能看到与他随行的工匠坐围在一起,为了某个技术争得面红耳赤。

  更何况,在现在著书立说是只有德高望重的大儒才有的待遇。若是开班教学,就需要宋青远组织人手将他们的技艺编写到教材中,这对他们来说可谓一个巨大的诱惑。

  试问他们中的人,谁不想自己能名传千古,为后人所铭记呢?

  看着宋青远那副胸有成竹的模样,连提下意识地便同意了他的计划。

  作者有话说:

  小宋总:倒不是对狼神雪山有多好奇,主要是被海东青吸引了……

  谁会不爱一只通体雪白、能停在肩膀上还能送信的海东青呢?

  ——

  二更照例很晚,宝们别等——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1章

  江铎这几日发现, 他们家殿下自来了漠北之后,身体似乎比以前好了不少。

  明明这段时间宋青远忙起来常常要到深夜才回来,但却看起来却更有精神了。

  江铎担心宋青远, 就跑去向随行的大夫询问。

  大夫闻言,笑着向他解释了其中缘由。

  宋青远身上余毒未清,才导致了现在的身体虚弱多病。但其中也有郁结于心,导致伤神损脾的缘故。现下心气不再郁结, 虽然仍有体虚之症, 但却比以往好了不少。

  听完大夫这番话,江铎总算不再整日里忧心忡忡地看着宋青远忙碌,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即将不久之后的行程上。

  他们这次离开木和部落, 便要直接前往漠北的王庭了。

  王庭与草原上连年迁徙的部落不同,是一座繁华程度不亚于会京的都城。

  王庭周围还驻扎着数十万连提的亲军, 这些人便是这些年来漠北王敢频频和南周叫板的依仗。

  但江铎却没有关注这些。在多康和他说王庭比木和部落还要寒冷许多后,他就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如何为自家殿下保暖的大业上。

  宋青远的身子不比常人,格外畏寒。因此光是汤婆子和手炉,江铎就在宋青远的车上备下七八个,还美名其曰「多多益善」。

  他们来时带的衣服显然是不够的。正当他有些着急时, 就发现宋青远帐中的方柜内, 不知何时多了一件厚实的狐毛大氅。

  宋青远这几日一直看着江铎进进出出地忙碌,已经从最开始的出言相劝, 变成了现在的状若无睹。

  直到江铎拎了一件深色的大氅出现在他面前,他的面上才终于出现了几分别样的神色。

  江铎看着宋青远, 用眼神询问。

  二人对视良久, 宋青远有些心虚地摸了摸鼻尖,“这件大氅是那日漠北王借我披了一会儿, 我一直没找到机会还给他。”

  没错, 就是这样。才不是因为自己忘了还回去。

  江铎回忆了一下这几日漠北王来他们殿下帐中的频率,十分敷衍地点了点头,“既如此,待会儿小的便去给漠北王送过去吧。”

  宋青远闻言,忙不迭地应下,“现在就去吧,省的待会儿忙忘了。”

  江铎不过多久便回来了。

  走时怀中抱着一件大氅,回来时,怀中的衣服直接翻了五六倍。

  宋青远看着垒得比江铎还高的皮草,缓缓地放下了手中的笔,“这是……什么情况?”

  江铎先是艰难地将怀中的衣服都放在了一边,才转过头来,对宋青远解释道:“这些都是漠北王让小的拿回来的,说是一路上天气寒冷,怕殿下准备的衣服不够厚,便让小的把这些都带回来了。”

  这话说倒不为错。宋青远回忆了一下自己近日穿的衣服,发现大多都是些华而不实的锦袍,在漠北这滴水成冰的冬天里还真有些不够看的。

  不过,他抬眼看了一眼江铎抱回来的一种皮草,光看颜色便知价值不菲。更何况其中还有一件似乎是用一整张白熊皮制成的毯子。

  这就不仅是价格问题了,一整张完整的白熊皮有多难得宋青远心里一清二楚。

  他用手感知了一下皮裘细腻厚实的触感,刚准备说话,就听江铎在旁边开口道:“殿下可是觉得太过贵重了?”

  见他没反驳,江铎又絮叨道:“殿下可别这么觉得。您来漠北后做的事,可比这些东西珍贵多了,小的虽然不懂其中的弯弯绕绕,但外面的百姓都夸赞您呢!”

  宋青远没有向江铎解释,笑着低头继续研究自己画了一半的图纸去了。

  他与连提本就是一场公平的交易,哪有他有恩于对方一说。

  只不过对方的人品,确实是不错罢了。

  

  就在江铎忙忙碌碌地准备路上的东西时,紧挨着漠北的景州城内,也不再如寻常一般平静。

  景州的郭氏一族,便是宏德帝淑妃的母家。

  这些年淑妃得宠,他们一族也是跟着水涨船高,一跃从原本的没落门户成为了景州最炽手可热的世族大家。

  连旁支一个平平无奇的次子,都捞到了一个互市监的官职。

  这日他本在衙内当值。正当他在房中昏昏欲睡时,一个小吏急慌慌地跑了进来。

  “郭监丞,漠北的商队到了。”小吏的语气有些着急。

  “到就到了呗,你急什么?”郭兆凡被他吓得一哆嗦,原本的睡意也跑得一干二净,有些不悦地说道。

  “不是啊,他们,他们的货物……”传话的小吏有个毛病,就是一着急起来说话就说不清楚。